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kym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聪明而又自负的新一代遇见不合心意的事就会有不合时宜的反应,他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作为教育者应该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有一颗宽容的心,使他们学会宽容,使集体更加和谐。
  关键词:宽容教育 感知宽容 学会宽容 和谐团体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市各地,他们在小学都是佼佼者,在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宠爱中长大。他们自尊心很强,但感情又很脆弱;他们都有着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十足;他们想做出一番成绩,但平时总容易看重“大事”,不屑于做身边小事;
  他们希望提升自我,但总不拘于约束;他们想多交几个朋友,但暴躁的性格往往令他们事与愿违。其实,他们缺乏一颗宽容的心。作为班级主要组织者、管理者的班主任,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德育教育中进行以“宽容”为主题的教育。
  宽容是“宽厚能容人”的意思,就是要求宽大有气量。宽容是无声的教育,在教育中有着一种巨大的魅力,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宽容能使班集体的凝聚力更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强。
  
  一、教师言传声教,让学生感知宽容
  
  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言传声教、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从我们教育的对象来看,他们只有16岁左右,分辨是非能力较差,道德评价标准掌握不准,经常犯了错误却不知道错在哪里。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世界上最残忍的事就是当一个有愧于你的人站在你面前,你不给别人机会和宽容,而抓住对方的过错进行指责。如果你能诚恳地对他微笑,握住他的手,这就是宽容。能够抓住教育契机善待学生的过错,宽容学生的无知,理解学生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运动会最终结果就看接力赛了。比赛难分胜负,我班第七个同学竟丢棒了,眼看第二名的队超过我们,可出乎意料的是对方赛手脚底一滑摔倒在地。事后,我得知我们班的第一拿得不光彩。我觉得这学生很可恨,他已经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而这位同学前次的处分还没消,如果再处分对初三的学生意味着什么?
  不少同学为他求情,班委建议我班级内部处理,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位同学是太希望班级取胜才在人家跑道上洒沙子的。
  我不断找他谈话,但從不批评他,最后他竟然哭着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你很为难,你就让学校处分我吧,不过我无怨无悔。班级的进步我很骄傲,我也很想为班级做点什么,但我实在不知道能为班级做什么,我看大家那么希望班级取得好成绩,我知道这样不对,但这是唯一的方法,所以……”一番感人肺腑的语言,我能不宽容吗?
  我向学校德育负责人汇报了此事也谈了我的烦恼。他的一句“这不是很好的教育契机?你潇洒地再宽容他一回又会怎样?这事你就自己做主吧。”其实我也知道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或许我此时的教育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也是最佳的。
  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宽容和期待,慢慢认识并改正他自己的错误。我最后做出让他当着全班同学自我检查,并以书面形式向政教处检讨。事后班委告诉我很多同学认为我很明智,认为我是一位为学生考虑的好老师,那位同学也发誓不让老师再为他操心。经过半年时间,我发现他还真是进步不少。班级学生在这次事件中明白要通过正确方式取得成绩,在别人犯错时应给予宽容,就看他的出发点。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宽容
  
  别人有过失你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这就是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在进行以“宽容”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宽容,不断提高认识,明辨是非。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实践活动,几十个学生花了整整一上午,清洗干净墙角、墙壁上、电线杆上的“牛皮藓”。
  但不到十分钟又总有新的广告纸,他们终于在拐角处找到贴纸的人。气愤的同学想冲上去,被班长拦下。班长从卫生讲到环境,又从环境讲到广告效果,他只字不提人的什么素质,然后告诉那人他们刚才已经原谅他的过错。又说温州可是外来人的第二家乡,作为新温州人更应保护自己的家乡,希望那人通过其他方式宣传他们的东西。这次可有效了,只见那人红着脸不住地说“对不起”。
  面对别人一个小小的过失,能够给予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宽容别人就相当于做了一件高尚的事 。宽容别人是大度,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会宽容。
  三,让学生学会宽容,创造和谐校园
  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他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宽容。
  我们三所不同的学校同在一个校区里生活,同学间无意的摩擦总是难免的。不同学校不同个性的学生,如何相处,决定校区之间的和谐,也是教师们所顾虑的问题。我们班学生在“宽容”氛围中成长,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就会宽容大度。
  “打篮球因为抢栏筐与对面学校的学生发生口角,一忍再忍还是被他们推出了球场,“老大”还动手打了我们一个同学。我们实在忍不下这口气。”班长的周记让我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我很矛盾要不要报告学校?那“老大”可是政教处的常客。
  不久后,我奇怪地发现他们在一起打球。原来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了解到那位“老大”的特殊家庭问题,其实他很善良、讲义气得,在心底里原谅他的鲁莽,给对方政教处写信希望学校能再给那个“老大”一次机会,不要让他失去这仅有的一点温暖。
  雨果说过‘最高贵的复仇方式是宽容'。用宽容的心境和同学相处,友谊才能稳固和长久。 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润滑剂,相互间的宽容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我们学生学会了宽容,他们的一次次宽容使整个校园更为和谐。
  让我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让学生生活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处处温暖和谐的氛围中,让教育达到最高境界——无声胜有声。
  (湖北省枝江市江口镇中学)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
期刊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  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期刊
在壮志难酬、遭遇不幸的悲伤情境中依然能吟诵豪迈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古哲并不为多,但是无论苏轼如何的矜持洒脱都少不了故作的成分,如何的乐观豁达都斩不断伤感的阴影,正如那位高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汉末枭雄一样,挥不去的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与伤感,苏轼,自然也抹不掉“人生如梦,一樽还泪江月”的泪痕。  其实,透过千年历史的沙尘,人们总会看见楚子、孟德、子瞻那样的诗哲临江对酒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就是着力于教育新形势下的改革,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新理念。特别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不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传承,而是要求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科学价值观的树立。  高中物理教学阶段也必然要面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等方面的一系列教学矛盾以及
期刊
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  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  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并在团结协作中探索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其独特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义可简单地概括为八个字: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运用研究性学习的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
期刊
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情感为载体,内蕴了丰厚的人文性。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首悠远的诗,一幅优美的画,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便是语言实践与情感的完美统一。因而,情感渗透应贯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情感。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要充满新鲜、活泼的以人为本的气息。这种“新”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再者课堂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应该关注
期刊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有人为此套用这句话来解释素质,“当我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那么顺下的是什么呢?一个军人,历经部队这个熔炉的锻压,历经艰苦的磨练的铸造。退伍以后留给他们的是什么?是军人的作风和素质!是积淀于军人血液中的气质、性格、处事态度和行为习惯中的那股豪放之气。素质也一样,对困难是主动还是被动?对逆境是积极还是消极?对竞
期刊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高中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同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使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