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可以加强语感,不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交际能力。加强学生的朗读,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他们在日常交际中才能应便自如,得心应手。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朗读教学 现状 思考
目前,许多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英语,再加上中学六年大学四年,按理说英语口语也应该达到一定水平了,而事实则不然,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先来看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现状。
1. 现状透视
我国的招生及用人制度仍然属于“一卷定终生”,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跟着高考指挥棒转。一方面,近年来中学生源爆满,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少部分教师自己的语音不够准确,语速不够流畅,平时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起示范作用,学生依葫芦画瓢,将错就错。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把时间都用在讲解语言点,学语法,练句型,分析课文或搞题海战术,忽视了朗读教学,高年级尤为突出。
从学生角度来讲:一方面,很多学生学英语怕在人前说话,喜欢“做”英语,而不是“读”英语,“说”英语;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语音语调语速方面的问题,形成自卑心理,怕"读错"英语,惹人笑话,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就干脆不开口了,形成了"哑巴英语”。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掌握朗读技巧,声音不够洪亮,注意力不集中,朗读时不注意记忆与思考,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2. 朗读的重要意义
2.1从生物角度来讲
任何有声语言的习得,都是最先通过语音刺激语言神经开始的,朗读所产生的语音对语言中枢神经刺激会产生条件反射:读得越多就刺激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强,信息就会在大脑里沉积得越深,即朗读加强可记忆。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越是喜欢朗读,投入程度越高,注意力越集中,声音越洪亮,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2.2从语言学角度来讲
朗读可以加强语感,朗读往往能训练我们语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朗读时,字字入眼,声声入耳,以便朗读者对于语言的时态、句式、语调、语境都有明确的了解,从而能规范语言,加强语感,提高语速。
2.3从运用能力角度来讲
朗读能不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交际能力。不论哪个阶段的英语学习,最终都是用来“说”,用来“交流”,朗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埋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结构等方法。总之培养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也加强了自身的交际能力。
3. 朗读教学的探索
3.1认真抓好早读
(1) 朗读时首先应声音洪亮,不要怕读错,语速要适中,语调要抑扬顿挫,当然这需要学生们坚持不懈,长期锻炼。教师要进行行间巡视,适时给予纠正、指点。且每节课都要有目标、任务,并检查到位。
(2) 朗读时要勤于思考,勤于理解并对有些重要的知识进行记忆,这样才能达到朗读的深层要求。
(3) 教师可以适当进行领读,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教师也可以让语感较好的学生领读,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用录音进行领读,以规范学生的朗读。
3.2充分进行课堂朗读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来促进学生的朗读。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朗读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可以是自己写的,可以是一段警句、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诗歌、散文或小故事,鼓励他们开口读。又如,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读的,就充分给予他们读的机会,如读单词,读句型,读课文,当然在学生读后,教师应予以正确地点评,以达到朗读的效果,调动他们的朗读积极性。
3.3优化朗读的更高层次——背诵
朗读一方面是训练语感,另一方面也应是理解记忆,最终达到实际运用,因此在学生朗读过程申,教师应适当指导背诵内容。如重点词与短语,常用的名言古句,文章中可以帮助写作或实际口语表达的优美句型。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面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
3.4注重课外朗读
无论是学校规定的早读,还是课堂中的朗读都存在一定缺陷,一是时间、空间有限,二是朗读材料大部分来自学习的课本,这样并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进行课外朗读,首先,加大思想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朗读。其次,教师应提供大量适合于学生朗读的课外材料,不要太难、不能太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习惯,也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与知识面。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以真正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最后,教师应创设朗读环境如“读书角”、“朗读竞赛”等,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朗读,哪怕他们有一点点进步,都应给予适当地鼓励,以调动他们的朗读积极性。
[1] 张国艳. 中学英语朗读教学探究[J]. 考试周刊, 2011(12).
[2] 陈文惠. 浅谈中学朗读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0).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朗读教学 现状 思考
目前,许多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英语,再加上中学六年大学四年,按理说英语口语也应该达到一定水平了,而事实则不然,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先来看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现状。
1. 现状透视
我国的招生及用人制度仍然属于“一卷定终生”,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跟着高考指挥棒转。一方面,近年来中学生源爆满,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少部分教师自己的语音不够准确,语速不够流畅,平时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起示范作用,学生依葫芦画瓢,将错就错。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把时间都用在讲解语言点,学语法,练句型,分析课文或搞题海战术,忽视了朗读教学,高年级尤为突出。
从学生角度来讲:一方面,很多学生学英语怕在人前说话,喜欢“做”英语,而不是“读”英语,“说”英语;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语音语调语速方面的问题,形成自卑心理,怕"读错"英语,惹人笑话,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就干脆不开口了,形成了"哑巴英语”。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掌握朗读技巧,声音不够洪亮,注意力不集中,朗读时不注意记忆与思考,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2. 朗读的重要意义
2.1从生物角度来讲
任何有声语言的习得,都是最先通过语音刺激语言神经开始的,朗读所产生的语音对语言中枢神经刺激会产生条件反射:读得越多就刺激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强,信息就会在大脑里沉积得越深,即朗读加强可记忆。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越是喜欢朗读,投入程度越高,注意力越集中,声音越洪亮,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2.2从语言学角度来讲
朗读可以加强语感,朗读往往能训练我们语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朗读时,字字入眼,声声入耳,以便朗读者对于语言的时态、句式、语调、语境都有明确的了解,从而能规范语言,加强语感,提高语速。
2.3从运用能力角度来讲
朗读能不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交际能力。不论哪个阶段的英语学习,最终都是用来“说”,用来“交流”,朗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埋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结构等方法。总之培养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也加强了自身的交际能力。
3. 朗读教学的探索
3.1认真抓好早读
(1) 朗读时首先应声音洪亮,不要怕读错,语速要适中,语调要抑扬顿挫,当然这需要学生们坚持不懈,长期锻炼。教师要进行行间巡视,适时给予纠正、指点。且每节课都要有目标、任务,并检查到位。
(2) 朗读时要勤于思考,勤于理解并对有些重要的知识进行记忆,这样才能达到朗读的深层要求。
(3) 教师可以适当进行领读,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教师也可以让语感较好的学生领读,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用录音进行领读,以规范学生的朗读。
3.2充分进行课堂朗读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来促进学生的朗读。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朗读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可以是自己写的,可以是一段警句、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诗歌、散文或小故事,鼓励他们开口读。又如,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读的,就充分给予他们读的机会,如读单词,读句型,读课文,当然在学生读后,教师应予以正确地点评,以达到朗读的效果,调动他们的朗读积极性。
3.3优化朗读的更高层次——背诵
朗读一方面是训练语感,另一方面也应是理解记忆,最终达到实际运用,因此在学生朗读过程申,教师应适当指导背诵内容。如重点词与短语,常用的名言古句,文章中可以帮助写作或实际口语表达的优美句型。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面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
3.4注重课外朗读
无论是学校规定的早读,还是课堂中的朗读都存在一定缺陷,一是时间、空间有限,二是朗读材料大部分来自学习的课本,这样并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进行课外朗读,首先,加大思想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朗读。其次,教师应提供大量适合于学生朗读的课外材料,不要太难、不能太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习惯,也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与知识面。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以真正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最后,教师应创设朗读环境如“读书角”、“朗读竞赛”等,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朗读,哪怕他们有一点点进步,都应给予适当地鼓励,以调动他们的朗读积极性。
[1] 张国艳. 中学英语朗读教学探究[J]. 考试周刊, 2011(12).
[2] 陈文惠. 浅谈中学朗读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