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文化素养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e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诗文,领其走进艺术的殿堂
  无论是先秦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还是秦汉的辞赋、魏晋的文章、唐诗宋词元曲,都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它们用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与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又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鲜明和谐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的同时,又要给学生精选篇目,如在学习了贺之章的《咏柳》之后,我又给学生介绍了一部分有关春天的诗,如韩愈的《早春》,杜甫的《春夜喜雨》等。同时对一些名篇佳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白居易的《卖炭翁》等,我要求学生反复背诵,背熟记牢。还可在课外布置适量的背诵任务,进行强化训练。
  二、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一般方法,在读中培养能力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更是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诗歌应采用不同的读法,如读叙事诗时要注意先理清诗的故事情节,读抒情诗时要注意分析诗中的感情层次等。为让学生会读、读好古诗词,教师可按如下方法去做:
  (1)先整体后局部,把握全诗内容。所谓先整体后局部,即在读一首诗时,应该先一口气读完,从整体着眼得出一个大致的印象,全面把握作品的倾向和意图;然后再从局部入手,去考察作品的结构和层次,通过对诗中一句、一词、一字的分析,进一步领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如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看一看这首诗留给自己了什么印象,(学生能知道诗主要表达了“客愁”)这种愁是用什么表达出来的呢?再领学生从局部去寻找。进一步体会到小船、烟霭、落日、树木、旷野、江水和明月,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自然界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不寻常的图景:小船停靠在雾气笼罩的小洲边,原野空旷,只有江中明月陪伴,更衬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的意境就这样一步步推向深入。像这样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最能使人发现诗中蕴含的真正美。
  (2)注重朗读和吟诵,在读中有所感悟。朗读和吟诵都是读诗时常用的方法,朗读,是清晰响亮的高声读,是以声传情;吟诵,是用像唱歌似的音调有节奏地低聲读,是以声赏情。指导学生朗读和吟诵有机结合,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揣摩诗中更高更深的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的确,想象和联想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
  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所读的诗歌进行想象和联想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指导学生以充分理解为基础,进行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必须让其认真阅读和仔细品味诗歌的意思,一旦领悟,想象和联想就接踵而来。如我在指导学生读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阅读,弄懂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再经过反复的吟诵,从而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大概是主人十分爱惜翠绿的苍苔,怕它被来人的屐齿踩坏吧,作者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作者赏春而不遇,却发现了一枝红杏花,并且由这枝红杏花,联想到满园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景象,满园的春色岂止是一座柴门,一座小院所能关住的!这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让其进行充分联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甚至能想到: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同样,人类社会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也不是任何力量所能限制的。无论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读书切忌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指的就是:要仔细读,反复吟诵和体会,才能引起想象和联想,增加读书的兴趣和味道。
  (2)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对所读诗歌进行想象和联想。要让学生能在读诗中展开想象,平时应注意指导他们认真观察,勤于实践,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来理解书本知识的倾向。知识多了,想象力就丰富,就能一触即发,呼之而来。从而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来。
  (3)以诗的内容为中心,进行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到的事物应与诗中所写的事物和道理有本质上的联系。如陆游的《示儿》诗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有着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本质,因此能够互相联系。想象和联想如果脱离诗歌本身的内容,漫无边际地乱想,对于古诗学习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确实,对于许多古诗,除理解意义外,其气势、节奏、神味都不是浮光掠影地看一两遍所能深刻领会的,必须反复诵读,细细玩味,才能心领神会,深受感染。
  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诗背诗的兴趣
  要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就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失为上策,如开展“我为古诗配画”、“诗句接龙”“名言名句查出处”等活动; 举行优秀古诗文背诵比赛、朗诵会,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兴起一股校园“读诗热”。
  让学生多读古诗词,能使他们全面理解、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美。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当代的青少年,会使其从中汲取丰富而优秀的精华,并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储备,成长为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为一身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看来,其意义是无穷的。
其他文献
一、校园里的歌舞人生  这是一部美国歌舞电影,电影主要由“青春”二字展开。讲述的是美国高中生的生活,女主角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叫盖碧瑞拉,最初她对唱歌并不是很有信心,曾在学习和唱歌的道路上徘徊不定。但是一个男孩告诉她她唱的非常棒。后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唱出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其實,只要你竭尽所能去努力,拼搏,不论你失败与否,你将永远不后悔。因为回过头想想时、你将问心无愧。我们必须永远相信自己。这部影
期刊
我们如果没有鲜活的素材,写出的作文就犹如一潭死水,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朝气;即使有了鲜活的素材,不会运用,亦如美丽的珍珠,虽美,却摆错了地方,暗淡无光。为此,我选取了几则素材,进行写作指导,希望对你的作文有所启发。  素材一、地球一小时,不能办成“熄灯秀”  悉尼歌剧院、北京故宫、柏林勃兰登堡门、巴黎埃菲尔铁塔……全世界数以千计城市的著名景观和地标性建筑,在当地时间2010年3月27日20时30分至2
期刊
所谓感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讲它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要求的是理性上的真领悟,感情上的真投入。有感情的朗读。既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方式,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熏陶的重要途径。它的好处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字词句篇的同时,接受语言的文字所薀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教育作用,是发乎情,动于衷,在感情和认识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
期刊
一、“开放”的范围  阅读能力的考查无非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另一个是对“形式的鉴赏”,解决“怎样写、写得怎样”的问题。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十七课后练习三,下面几句话写的很好,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那里?而2006中考零距离第47页第2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前者考查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属于“形式的鉴赏”;后者则是考查学生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
期刊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一、课堂提问重精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
期刊
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大多数孩子喜欢活动,尤其是有组织的集体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在我国,各界有识之士近年来对此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呼吁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把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涵育人文精神的要求呢?本文拟就自己比较了解的历史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人文
期刊
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历史上曾一度处于世界音乐文化的前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在体裁、形式、风格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鲜明特点和美学上的独特追求,这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应当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民族音乐已经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赏。但在我国中小学生群体中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整个社会环境对民族音乐不够重视;在校内外缺乏民族音乐的氛围。长此以往,中国民族音乐的群众
期刊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温家宝总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及《百年大计、教师为本》和《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等重要文件的学习,深刻领悟到了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期刊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班级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我在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一、建立一个温馨的家  何为班级文化,只有搞清它的全部涵义,才能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通过我学习和实践弄清了,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