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的 呼 唤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长期、真诚的关爱,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密切师生的关系。学生信服教师,教师的形象和威信自然就会牢固树立在学生心中。只要教师了解、掌握了困难生的内心世界,就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转化教育。
  关键词:和谐;宽容;爱心
  
  转化困难生必须持有科学的态度,在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和发现他们不良的苗头,及时分析和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困难不可能是一天形成的,因此转化工作也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受年龄不同、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困难生的思想往往会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反复性。这个时候,教师在思想上要立场坚定,耐心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调动起困难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一、爱的力量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如果说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爱就是教育的光辉。师爱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爱是绿叶,衬托着千朵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爱是渡船,搭送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记得我担任四年级班主任的时候,班里有个叫胡伟(化名)的男孩子,平时总爱违反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和其他学生相处时经常动手打人,教师稍稍批评他一下,他便与教师顶撞,逆反心理特别强。四年级的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抵触心理?在观察他一段时间之后,我去他家进行了一次家访,这一次家访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也让我明白了孩子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父亲因工伤去世,家里还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母亲身体也不好,一家三口挤在十多平米的一间屋子里,一家人全靠母亲一个人打零工维持生活,家庭经济相当困难,母亲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变得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看到一家三口居住的凌乱拥挤的房子,一阵阵心酸涌上心头,我忍不住愧疚地抚摸着胡伟的头说:“是老师不好,我应该早点了解你家的情况,不该一味地批评你。”此时,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不再迟疑,一面做他的思想工作,一面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看到胡伟大冬天穿着破烂的球鞋,我跑到鞋店给他精心挑选了一双棉鞋送到他手里。我还发动全班学生对他进行捐助,有的学生为他送来了温暖的衣物,有的学生为他送来了全新的学习用品,有的学生为他送来了精美的课外书。当同学们把饱含着爱心的捐助送到胡伟手里时,这个平时孤僻暴躁、我行我素的孩子,什么话也没说,眼里却噙满了泪水。此后,他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并且很愿意为同学、为集体做事。课后,他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把教室地面上的纸屑悄悄地捡起,把同学们的课桌摆得整整齐齐……
   记得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是啊!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孩子,我愿把爱的涓涓细流注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浇灌出累累硕果;我愿把爱化作一个个小小音符,谱写成一曲曲永恒的爱之歌,让爱成为联系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在播撒知识的同时,也要把爱种在学生的心间。当我用自己的爱心牵着学生走向快乐的成长之路时,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我的心每天都充满希望!
  二、爱心——如沐春风
   热爱学生、充满爱心,是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顺利进行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每位教师运用教育方法和艺术、发挥教育才能的基础,更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础。每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都是十分敏感和重视的,他们无不时刻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体贴、关怀和温暖。
  对于自卑感较重的后进生,他们对师爱的渴望犹如沙漠中的小草盼甘露一样。因此,教师对他们更应该关心和体贴,赋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和引导。在教师眼中,他们不应是“弃儿”,哪怕他们有点滴进步,教师也要以满腔热情予以鼓励,让学生看见希望,树立自信。
  在这个“百花园”中,每一棵“小草”都期盼着“园丁”的雨露。作为教师,我们要在生活上给予每一个学生大力的支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他们,关心他们。
  总之,教师要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情境,用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去引导学生。匠心筑花园,爱心育花朵。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织出一片姹紫嫣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是从小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向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过渡阶段。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文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抒发真实情感的具体手段之一。作文只有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文基于此,研究作文修改的指导策略,重点从多角度系统这一方面论述了在教学实际中如何进行作文修改指导,从而实现学生作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科课堂学习中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科;多元化;课堂学习评价     评价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矫正错误,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提升。现
期刊
摘 要:2012年,中德SGAVE实验班在我校开办,我们通过在教学一线亲自实施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以发动机机油泄露这一客户委托为例,应用行动导向法对课程进行设计。  关键词:行动导向;SGAVE;发动机机油泄露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产生和维持行动所需
期刊
摘 要:政治史比较抽象,当然学生的疑问也比较多。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深挖教材,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弥补教材不足,解决学生自己难以突破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为例,谈谈对疑问的处理,以帮助教学。  关键词:西周;疑难问题;释疑    在笔者的多年教学中,关于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新授和复习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
期刊
小班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趋势,它所带来的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更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作为一种“精致”教育,它必然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小班化在完善师生关系、探索家校合作、关注学生个体、实施因材施教等方面的探索,及对教育“以人为本”的强调,已经成为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我校自2008年以来,开始尝试小班化教学模式。顺应学校新的教育理念,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尝试摸索着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呢?一堂历史好课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参与并获积极体验;历史资料的有效运用,学科能力的提升;会考、高考的目标得到落实。一堂好课的教学设计宜简不宜繁,一堂好课更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好课标准;历史教学设计    如今,新课程改革已深入课堂,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笔者对好课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对课
期刊
读师范时,导师总强调:“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要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到试讲的时候,导师又要用老一套的方案来评我们的课,使我们不得不按照老的模式来上。到了实习阶段,看到教育最前线的某些教师用的还是老掉牙的那一套:教师讲、学生听,最多也不过就是提问一两个学生而已。成为一位新教师后,由于经验不足,用的依然是“经典教法”,结果效果特别差。领导和有经验的教师
期刊
怎样让学生妙笔生花?笔者认为,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好语言,至关重要。试想,同样是一支笔,握在普通人的手里,可能写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文章来。然而,这支笔要握在莫言的手中,写出来的作品可就要获诺贝尔奖了。这就说明,莫言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极其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说,语言是妙笔生花中那“花”下的根,根扎得越深、越远、越多,花开得才越鲜、越艳、越久。语文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一支会写字的笔,还要传授给他们
期刊
摘 要:作文评价并不是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是鼓励学生多动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个教师的作文评价对于学生的写作乃至成长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评价、写好作文评价。本文认为,作文评价应该从情入手,以尊重为怀。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评价;作文教学    一、多一份耐心  小学生写作之初,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其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差,掌握的语文知识少,还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期刊
摘 要:从事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普遍有这样的感受:学生进入化学学习后两极分化呈现严重的趋势。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自身发展和教学质量,严重影响科学的后续学习。那么,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分化的加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反式温室效应”;化学;有效性学习;学习策略    科学中“反式温室效应”现象,是指学生学习化学后产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学生到了八年级特别是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