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改中如何利用电教手段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88-01
  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改革,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凸现出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學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发展语文素养的目的。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点滴感受。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1、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记得我在教《颐和园》这一课时,因学生没有去过颐和园,对颐和园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对颐和园的美感受不深,初读课文,孩子们的情感很平淡,怎样让孩子们感受到此情此景?怎样激发孩子内心对颐和园之美的认同感呢?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出示了颐和园景点图片:有精美的长廊,有金碧辉煌的排云殿,有碧绿平静的昆明湖,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小狮子的十七孔桥……图文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句也跃然于一张张绚丽多彩的图片上,随着画面的出示播放优美的古筝曲。随着可见的展示,不少孩子惊呼:“哇,太美了!”“呀,好漂亮啊!”因时空限制而造成的学习难点迎刃而解,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朗读教学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读得声情并茂。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就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短时间内直观而有声有色的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语感。
  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习作题为《我喜爱的一个小动物》,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来进行练笔。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我在作文指导时,先以多媒体演示松鼠的外形图,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将松鼠最典型的外形特点,如眼睛、尾巴、皮毛等作为重点介绍。然后接着播放一段关于松鼠吃食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运用有关动词,将松鼠吃食的特点一一说出来。待观察完后,笔者又展示出怎样介绍小动物的方法。学生围绕这样的思路进行介绍就再也不觉得“难”了。同时,为接下来的“笔下生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利用多媒体的超时空功能,再现历史,培养情感。
  《一夜的工作》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日理万机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爱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将周总理的一组照片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周总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学生从中了解到周总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进一步激发起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介绍了圆明园宏伟的建筑群、丰富的收藏以及它的毁灭过程。由于圆明园现今已是废墟,加上很多东西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到,故此学生很难体会到圆明园的壮观。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了解祖国这一灿烂文化宝库及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制作相关课件,将当年圆明园的整体布局及文中提到的“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蓬莱瑶台”、“西洋景观”等图像制作成动态影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当学习圆明园如何被毁灭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观看毁灭后圆明园的样子,通过前后对比,更能使学生深入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运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的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其思维特点所决定,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所以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分解写字笔画,分析字形、讲解结构特点,把抽象的起、收、运、落笔都直接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理解,方便摹仿。
  还有一位老师教学“亭”和“停”两个生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上老师首先出示“亭子”图,让学生跟“亭”相比较。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有个同学说:“亭上的点像亭子图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字像下面的柱子。”(学生边说老师边跟着演示)接着,老师用多媒体演示亭边走来一个人,然后停下来靠在亭子边,最后出现“停”字,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字也读“tíng”,读音跟上面的字一模一样,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一下子就喊了出来:“前面的‘亭’样子像凉亭,是凉亭的意思,后面的‘停’多了一个单人旁,人停在亭子旁,是停下来的意思。”在这种环境中,生字的音、形、义得以同时生动的呈现,真正实现了生字的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口、耳、眼、手多种感觉器官并用,不但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这两个字,还分清了它们的意思。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带来了乐趣,也是一把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有效地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我想如果广大教师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地运用它,定会让它成为语文教学的点睛之笔!
其他文献
对东航·云锦东方这一50万平方米的“城中城”综合体而言,所谓奢侈,不是一件物品,更不是一身天价,而是对匠人手艺的尊重与态度。在一城,知一城。了解一座城市最深刻的方式,就
豫南地区是个老水稻区,历年来紫云英种植面积在水稻种植面积中都占一定比重。近年来,特别是1964年以来,紫云英种植面积有了更大发展,和1963年比较,扩大面积2.6倍多。因此,如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85-01  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获得有关知识,并通过相关实践活动将知识化为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都建立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本文从两方面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
一九五七年我院引进埃及三叶草试种,结果尚称良好.经几年繁殖后,于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在我院老满城试验场和头屯河农场进行了大面积的生产评价试验,初步肯定是一种一年生
新的课改大潮中,我们的课堂日益开放,伴随而来的就是孩子们更加灵动的思考.于是,不管我们之前有过多少种预设,而我们终究不是孩子们肚子里的蛔虫,我们没有办法全部了解他们的
期刊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局台分离、三网融合这两个政策因素正在改变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电视媒体尤其是地方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不再背靠行政权力这棵参天大树,不再享受有线电
我室和有关试验站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进行的绿肥品种比较试验,初步认为,适宜新疆栽培的绿肥品种有草木樨、春箭舌豌豆、山黧豆、香豆子、油菜.这些品种的绿色体产量较
据陈多力氏1962年在菲律宾农业杂志上指出:水稻的产量主要决定于气候、土壤及地貌等自然条件,亦取决于品种、肥料(化肥和有机肥)、除莠、种植密度、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栽培
麦后棉播种晚,生育期短,密度大,活路集中,往往由于管理不善,棉花迟熟减产。两年来,我所应用缩节安(商品名为皮克斯)控制棉株营养生长、促使提早集中炸桃吐絮、提高产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