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出生,辽宁阜新人。200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哈尔滨理工大学。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蒋 博:总体而言,相对于前辈,“70后”“80后”一代普遍具备良好的学院背景,又有着对新观念的自我判断。他们往往从较小的感受出发,更关注与自身有关的话题。行走的路上可能与师辈相似甚至直接挪用,但这应该只是一个借鉴的过程,最终还会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
《艺术沙龙》:您觉得“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如何看待“新水墨”的发展?
蒋 博:未来是多久?十年,百年,还是更久?如果给未来足够时间的话,我想“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长期以来,水墨画都是游离于当代语境,在自我天地中完善自我(从当今很多展览的作品中就可看出),但很少以一种当代的方式关注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因此,“新水墨”的发展就需要新观念、新方式、新材料的介入,这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我相信将来它自会有一片天地。
《艺术沙龙》:您怎样看待学生比老师的画价高?
蒋 博:画价的高低包含各种因素,如宣传的力度、题材的选择、藏家的喜好、市场的炒作等,就像电影票房。电影的艺术水准和票房高低一定成正比吗?
《艺术沙龙》:请聊聊您最喜欢的艺术家。
蒋 博:每个阶段会有所不同,比如我一直喜欢西方的米开朗琪罗。他创造了《哀悼基督》,把一块冷冰冰的大理石变成了圣母与基督两个活生生的人,准确来讲是神吧。他所雕刻的《大卫》,堪称全世界最美的男人,而现在我们又有几人能将《大卫》画得形神兼备?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让人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六百多平米的天花板上,人物众多。历时四年,米开朗琪罗把自己封闭在教堂之内,拒绝外界的探视,从脚手架设计到内容安排、从构图草创到色彩实施几乎全部由他一人掌握完成。居高不下的处境,屈身仰视的姿态,集中的心情,舒展的灵思,一天天慢慢缩小着一块块距离,一块块慢慢充实着一天天的内容。辛苦到达的天界,回过头去谁也不曾看到过。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壁画绘制,而更是一种信仰。八十多年的光阴,艺术贯穿始终,据说他临终时手里还握着凿子。在中国艺术家中我喜欢张择端。记得初见《清明上河图》是在辽宁博物馆,那天人特多,数九严寒在室外排了近两个小时队。好的印刷品之前也见过,不过贴近原作时还是被镇住了。如此鸿篇巨制岂能出自凡人之手 人物、树木、船只、原野、车马、建筑,包罗万象的事物被严整工细的线条统一得服服帖帖。我断定这些编是编不出来的,我似乎看到了张择端手拿速写本,成天游走于汴京城的大街小巷及郊野乡村。与印象派元老们不同的是,他捕捉的不是光而是市井百态。将任何东西做到极致都会成就经典,单说这几百个人物,有的甚至几毫米,可我们依然能从肢体语言上辨识出男女老幼或职业特征。张择端创造了《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也成就了张择端。仅这一幅画足以让他名垂千古,这就是精品的力量!不必苛求我们能创造出,单就静下心来临摹一遍又有几人做得到呢?
《艺术沙龙》:媒体宣传对您有意义吗?您觉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哪种媒体更适合展示您的作品?
蒋 博:当然有。我觉得杂志和网络更适合些。报纸的印刷质量有限,电视和广播被动接受成分大,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需要你静下心来去主动投入的。
《艺术沙龙》:您订阅期刊吗?近期关注的报刊有哪些?
蒋 博:曾经订过。近期关注过《美术》《美苑》,还有《画刊》《东方艺术》《美术文献》等。
《艺术沙龙》:您认为互联网对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蒋 博:沟通方便快捷,信息共享,海量资源。
《艺术沙龙》:相比随时可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手书信件在当下已具有了别样的意义。如今,您还会提笔写信吗?
蒋 博:我不记得从何时开始不再写信了,但时间一定很久。前几天整理旧物忽地发现一枚邮票,200分值、长城图案的,红棕色调,构图紧凑,黑白灰搭配合理,票面虽小倒也显得精致,四圈的白色锯齿活像一个优美的古典画框。我是从艺术品欣赏的角度看待它的,它只能用作收藏了,一个手书信件的时代似乎真的过去了。
然而,对我来说,写信的冲动偶尔还是有的。书信的对象是正式的、神圣的或极其浪漫的人,可能是父母、导师、挚友,亦或是我的妻子。即使在宣纸上画一张笑脸,线条的浓淡与干湿,笔速的缓慢与迅急,一切的节奏变化也会充满着无限的韵律美,似乎能察觉出书写人此刻的心跳。无论看信还是写信,这个过程都充满了强烈的仪式感。最后回答编辑,我真的不知道会不会提笔写信,尤其当下,因为我不是古人,但我始终怀有这份心境。可能哪天真的想写了,还得再买些新的邮票,原来那枚已经不舍得用了……
《艺术沙龙》:您有拖延症吗?日常生活中您如何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蒋 博:还好吧,自认为不是拖拖拉拉的人。每个人都会给出诸多经验,我的原则是将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估量一下,做到“要事优先”,这样才会有条不紊。另外我小的时候得到一个宝贵的经验,是说你一天学会一个成语,一年就是三百多个;一天背三个单词,一年就是一千多个,以此类推……想想就很是诱惑。不过谁又能坚持下来呢?反正我没做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慢慢地晒网比打鱼都多了。现在越来越觉得提高效率必须对一件事情集中精力逐个击破,可能三五天亦或一两月,不过都需全身心投入,待攻下城池。我们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眼下的风景自然不同了。 《艺术沙龙》:过去的一年中,您邂逅了哪些好书?
蒋 博:比如《绘画的消亡》,作者列出了诸多绘画“必将”消亡的理由,思路清晰,论述有理有据,让你不得不信服。有时我是手握画笔忙里偷闲时看上几页的,回头再看看眼前这张未完成的画,是不是很纠结呢?还好,“必将”也得有个期限,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艺术沙龙》: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你有何打算?
蒋 博:主要是人物画的探索吧。我居住在冰城哈尔滨,最近对中央大街挺感兴趣。街上人来人往,他们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休闲购物还是结伴旅行,多数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起初我是抱着纯粹的“形式语言”来观察这些人的。一次偶遇一位父亲,他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十二月份,零下二十几度,看得出男孩的一条腿是假的。我想他们是外地人,因为父亲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还不时地为儿子拍照留念。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有了意外收获,一种对“人”的收获。阿甘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味道。”《冰城记忆系列》是个起步,我会继续探索下去的。形式也好,思想性也好,只要继续走着,应该有所收获吧。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蒋 博:总体而言,相对于前辈,“70后”“80后”一代普遍具备良好的学院背景,又有着对新观念的自我判断。他们往往从较小的感受出发,更关注与自身有关的话题。行走的路上可能与师辈相似甚至直接挪用,但这应该只是一个借鉴的过程,最终还会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
《艺术沙龙》:您觉得“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如何看待“新水墨”的发展?
蒋 博:未来是多久?十年,百年,还是更久?如果给未来足够时间的话,我想“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长期以来,水墨画都是游离于当代语境,在自我天地中完善自我(从当今很多展览的作品中就可看出),但很少以一种当代的方式关注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因此,“新水墨”的发展就需要新观念、新方式、新材料的介入,这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我相信将来它自会有一片天地。
《艺术沙龙》:您怎样看待学生比老师的画价高?
蒋 博:画价的高低包含各种因素,如宣传的力度、题材的选择、藏家的喜好、市场的炒作等,就像电影票房。电影的艺术水准和票房高低一定成正比吗?
《艺术沙龙》:请聊聊您最喜欢的艺术家。
蒋 博:每个阶段会有所不同,比如我一直喜欢西方的米开朗琪罗。他创造了《哀悼基督》,把一块冷冰冰的大理石变成了圣母与基督两个活生生的人,准确来讲是神吧。他所雕刻的《大卫》,堪称全世界最美的男人,而现在我们又有几人能将《大卫》画得形神兼备?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让人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六百多平米的天花板上,人物众多。历时四年,米开朗琪罗把自己封闭在教堂之内,拒绝外界的探视,从脚手架设计到内容安排、从构图草创到色彩实施几乎全部由他一人掌握完成。居高不下的处境,屈身仰视的姿态,集中的心情,舒展的灵思,一天天慢慢缩小着一块块距离,一块块慢慢充实着一天天的内容。辛苦到达的天界,回过头去谁也不曾看到过。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壁画绘制,而更是一种信仰。八十多年的光阴,艺术贯穿始终,据说他临终时手里还握着凿子。在中国艺术家中我喜欢张择端。记得初见《清明上河图》是在辽宁博物馆,那天人特多,数九严寒在室外排了近两个小时队。好的印刷品之前也见过,不过贴近原作时还是被镇住了。如此鸿篇巨制岂能出自凡人之手 人物、树木、船只、原野、车马、建筑,包罗万象的事物被严整工细的线条统一得服服帖帖。我断定这些编是编不出来的,我似乎看到了张择端手拿速写本,成天游走于汴京城的大街小巷及郊野乡村。与印象派元老们不同的是,他捕捉的不是光而是市井百态。将任何东西做到极致都会成就经典,单说这几百个人物,有的甚至几毫米,可我们依然能从肢体语言上辨识出男女老幼或职业特征。张择端创造了《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也成就了张择端。仅这一幅画足以让他名垂千古,这就是精品的力量!不必苛求我们能创造出,单就静下心来临摹一遍又有几人做得到呢?
《艺术沙龙》:媒体宣传对您有意义吗?您觉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哪种媒体更适合展示您的作品?
蒋 博:当然有。我觉得杂志和网络更适合些。报纸的印刷质量有限,电视和广播被动接受成分大,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需要你静下心来去主动投入的。
《艺术沙龙》:您订阅期刊吗?近期关注的报刊有哪些?
蒋 博:曾经订过。近期关注过《美术》《美苑》,还有《画刊》《东方艺术》《美术文献》等。
《艺术沙龙》:您认为互联网对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蒋 博:沟通方便快捷,信息共享,海量资源。
《艺术沙龙》:相比随时可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手书信件在当下已具有了别样的意义。如今,您还会提笔写信吗?
蒋 博:我不记得从何时开始不再写信了,但时间一定很久。前几天整理旧物忽地发现一枚邮票,200分值、长城图案的,红棕色调,构图紧凑,黑白灰搭配合理,票面虽小倒也显得精致,四圈的白色锯齿活像一个优美的古典画框。我是从艺术品欣赏的角度看待它的,它只能用作收藏了,一个手书信件的时代似乎真的过去了。
然而,对我来说,写信的冲动偶尔还是有的。书信的对象是正式的、神圣的或极其浪漫的人,可能是父母、导师、挚友,亦或是我的妻子。即使在宣纸上画一张笑脸,线条的浓淡与干湿,笔速的缓慢与迅急,一切的节奏变化也会充满着无限的韵律美,似乎能察觉出书写人此刻的心跳。无论看信还是写信,这个过程都充满了强烈的仪式感。最后回答编辑,我真的不知道会不会提笔写信,尤其当下,因为我不是古人,但我始终怀有这份心境。可能哪天真的想写了,还得再买些新的邮票,原来那枚已经不舍得用了……
《艺术沙龙》:您有拖延症吗?日常生活中您如何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蒋 博:还好吧,自认为不是拖拖拉拉的人。每个人都会给出诸多经验,我的原则是将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估量一下,做到“要事优先”,这样才会有条不紊。另外我小的时候得到一个宝贵的经验,是说你一天学会一个成语,一年就是三百多个;一天背三个单词,一年就是一千多个,以此类推……想想就很是诱惑。不过谁又能坚持下来呢?反正我没做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慢慢地晒网比打鱼都多了。现在越来越觉得提高效率必须对一件事情集中精力逐个击破,可能三五天亦或一两月,不过都需全身心投入,待攻下城池。我们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眼下的风景自然不同了。 《艺术沙龙》:过去的一年中,您邂逅了哪些好书?
蒋 博:比如《绘画的消亡》,作者列出了诸多绘画“必将”消亡的理由,思路清晰,论述有理有据,让你不得不信服。有时我是手握画笔忙里偷闲时看上几页的,回头再看看眼前这张未完成的画,是不是很纠结呢?还好,“必将”也得有个期限,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艺术沙龙》: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你有何打算?
蒋 博:主要是人物画的探索吧。我居住在冰城哈尔滨,最近对中央大街挺感兴趣。街上人来人往,他们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休闲购物还是结伴旅行,多数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起初我是抱着纯粹的“形式语言”来观察这些人的。一次偶遇一位父亲,他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十二月份,零下二十几度,看得出男孩的一条腿是假的。我想他们是外地人,因为父亲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还不时地为儿子拍照留念。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有了意外收获,一种对“人”的收获。阿甘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味道。”《冰城记忆系列》是个起步,我会继续探索下去的。形式也好,思想性也好,只要继续走着,应该有所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