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内而符外”与“风格就是人”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an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内而符外”与“风格就是人”是刘勰与布封关于风格论的观点,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刘勰与布封的风格论都是在继承前人关于风格的论述基础上形成的,都不满于当时文坛的不正文风。然而,二者对风格的定义又有所区别,并且对其影响也不尽相同。“因内而符外”与“风格就是人”对中西风格论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刘勰 布封 风格论 “因内而符外” “风格就是人”
  一、《文心雕龙·体性》与《论风格》
  《文心雕龙·体性》是《文心雕龙》第二十七篇,是学术界公认的讨论风格的专篇。《体性》篇主要是讲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文学风格的基本类型,提出了“因内符外”“表里必符”的重要观点。法国著名文学家布封的《论风格》是一篇专门研究文学风格的著名论文。布封认为:风格是一个纯粹智力上的优点,是指条理性、连贯性、入情入理地步步展开,是人的因素,是组织和传达思想的头脑。布封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在探讨文学风格的成因和表现时,极力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思想、智力等方面对形成风格的决定作用。《论风格》的中心观点是“风格就是人”,这也是布封风格论的核心。“风格就是人”,经常被人解释成“文如其人”,这与布封的本意并不完全相符。布封认为“风格就是人”不仅强调作品风格像作家的人格,而且也强调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其思想、情感、性格、气质、爱好、艺术才能等多种主观因素在作品中的印记和标志。因而风格是因人而异的,是不可以脱离作品而存在的,也是不可以转借的。这种观点和刘勰的“因内而符外”的风格论非常的相似,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二、所见略同
  (一)批判性。刘勰创作《文心雕龙·体性》的主要目的是矫正当时的不正文风,使作文取法经典、归于正道。从刘宋时期以来所形成的追求辞藻华丽、言辞新奇而失之雅正的不良文风一直影响到南齐,如沈约、谢等。针对这些情况,刘勰在密切关注当时文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批判绮靡藻饰的文风,强调崇尚雅正的文风。刘勰认为各体文章都源于“五经”,宗经的同时要注意创新,这在《征圣》《宗经》等篇目中也有言说。
  布封的《论风格》紧密结合了18世纪中叶启蒙主义文学反对虚伪、矫饰的贵族文学的斗争。布封用犀利、尖刻的语言对当时的贵族文学进行了批判。布封在《论风格》中提道:“喜欢运用纤巧的思想,追求那些轻飘的、无拘束的、不固定的概念”,是“浅薄的、浮华的才调”;有些人“在文章里到处布置些警语”,或者花了很多功夫锤炼字句,却还是“讲一些人云亦云的话”,这些作品终将被埋没。于是布封提出了“风格就是人”,认为风格既不能脱离作品,也不能转借。布封反复强调人和自然是诗、历史和哲学所共有的一个极其伟大的对象,以此来反对当时文坛上的华丽绮靡风尚。
  (二)继承性。刘勰的风格论与布封的《论风格》,都对之前的风格说有一定的继承。二者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和提升,从而超越了之前的风格观。
  我国古典文学风格论经历了发生、发展和成熟阶级,刘勰的风格论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结晶。先秦两汉时期是风格论的发生期,孔子论《诗》、孟子的“知人论世”、司马评《骚》,都从内容、情味方面着眼,涉及了风格的问题。汉代扬雄提出“心画心声”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心画心声”说最早把人的语言、书的言辞与作者的人品联系起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了“气”的观点:“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①虽然曹丕没有直接用“风格”这个词,但他所说的“气”是真正意义上关于风格的论述。这里的“气”,主要指作家的个性气质,是“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刘勰的《体性》篇正是在这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之上确立的,并将风格论进行了完善,阐明了作者和作品风格之间的“二而一”“一而二”的密切联系。
  西方文论中的“风格论”。“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στ,本义为一个长度大于宽度的固定的直线体,之后引申为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西方文论史上的“风格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讲道:“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淡”②,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的主客观契合上论证了文学风格的重要作用,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论。之后古罗马的著名文论家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是西方文论史中第一篇直接论风格的著作。朗吉弩斯通过对崇高风格的认识和解读,突破了风格在语言形式上的局限,认为天赋是产生崇高风格的基础,技巧是保证实现天赋的条件,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庄严崇高的思想和强烈的激情并加上完美的技巧,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风格论”的理论内涵。布封的《论风格》正是在这些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作为创造主体的作者,其主观思想与精神对于风格形成的重要性。“风格就是人”确立了西方风格论的中心思想,成为了构建西方风格理论的基础。
  三、各有千秋
  (一)对风格的界定。刘勰“风格论”所称的“风格”,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概念。《文心雕龙》全书中“体”字出现了八十多次,在不同的篇目,甚至在同一篇目的不同语句中,意义都不相同。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体”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面:体裁、语体、风格。在众多的《文心雕龙》研究中,通常把“体”理解为“体裁”和“风格”。《体性》篇中的“体”并没囿于“体裁”“风格”的意义范畴,而是作品之体,介于“体裁”和“风格”之间的“文体风格”。关于“体性”之“性”可以理解为作家之性。刘勰认为“性”包括“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彩定,难可翻移。”刘勰不仅看重先天的“才”“气”,同样也看重后天的“学”“习”。“体”与“性”就是作品的文体风格与作家之性。“性”相对于“体”是内在隐蔽的,而“体”则是“性”的外化。
  布封的《论风格》没有像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一样进行全面的分析。《论风格》作为一篇演讲稿,不可能像《文心雕龙》那样面面俱到。布封的“风格就是人”虽说和刘勰的“因内而符外”不尽相同,但是布封认为:“文章风格,它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2},所以说,布封对“风格”的界定与刘勰对“风格”的界定是有区别的。布封更关注的是题材的表达和文笔的运用,甚至有翻译者将布封的这篇演讲稿直接翻译成了“论文笔”。简单地说,布封是在论述题材和文笔的基础之上构建其风格论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對春晚的吐槽声、抱怨声、质疑声此起彼伏的新媒体时代里,人们对春晚的挑剔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春晚文艺工作者也表示春晚越来越难办。那到底春晚是什么?春晚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需要彰显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它需要满足观众哪些方面的心理期待?马年春晚片头以人性化的方式考问并回答了“春晚是什么”这一陈旧却常谈常新的问题;羊年《春晚序曲》更以一种影像视听化的风格场面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摘 要:重逢诗是人类情感的体现,《诗经》以降,重逢诗不乏佳篇,但向来少有人关注。本文集中论说元稹和白居易的重逢诗,并从时代背景、佛教文化濡染等方面分析元白与李杜重逢诗的差异。希望能提出“重逢诗”这个概念,供学界参考,也希望能为元白诗歌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元稹 白居易 重逢诗  重逢时的所怀所感,是人类真挚情感的流露,形诸诗歌,可以称之为“重逢诗”。相比于送别诗,重逢诗是经历了几多相思愁苦、几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脚步,小说创作开始将艺术笔触聚焦在人性描写上,使得新时期小说开始向文学本体复归,重新焕发出启蒙的曙光。从20世纪80年代的高晓声、张一弓、何士光,到20世纪90年代的毕飞宇、余华、李锐,再到新世纪的阎连科、刘庆邦、贾平凹等作家,继承“五四”启蒙主义思想传统,在揭示精神创伤,述说历史苦痛,展示民间苦难的同时,批判国民的灵魂痼疾,关注个体的存在价值,发掘平凡的人
摘 要:身为北大学人的洪子诚和陈平原在文学史研究中深受北大重“史”传统的影响,都注重对于史料的发掘、整理、分析和把握。二人都有着史家之眼光,认为看问题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而在具体操作上,对“回到历史现场”的强调则显示了他们作为史家对于真相的执着追寻。此外,二人在拥有历史理性的同时并没有失去文人对于文学性与感性的追求。洪子诚与陈平原所具有的史家风度与史家精神和他们所坚持的“论从史出、以史证论
摘 要: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惜春是一个着墨很少,但个性鲜明、形象突出、敢于抗争的人。大观园这一小社会让惜春心灰意冷,了悟遁世。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贾府由上而下的世态炎凉、三个姐姐的悲惨命运让惜春看破红尘,“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值得深思。  关键词:形象分析 惜春 心冷 了悟  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四位女性。“四春”的取名是因为她们都
摘 要:相较于《人生》中进城难的高加林,新时期的农裔知识分子杨科和邵景文则顺利进城,他们虽成为“城里人”,但农裔城籍的身份使得他们既得不到城里人的认可,也被村里人排除在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于对名利的渴求,他们成为权力的依附者、金钱的奴隶,而对尊重的渴求和身份的丧失导致他们精神下行和自我堕落。  关键词:农裔 知识分子 身份 迷失 沉沦  中国设置的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使城市与农村的差异由单纯
摘 要:中国文学长河中陶渊明不能跨越。这种不能跨越就在于“南山”意象所承载的“放心”之意,已经由陶渊明自己独特的生命哲学,上升为中国文人群体乃至国人的共有哲学,继而延及出周敦颐的“莲”、朱自清的“荷塘”、戴望舒的“雨巷”……本文遵循意象的规律,试图解析陶渊明在自然之中所体味的生命之“真”。  关键词:陶渊明 “南山” 意象 “放心”之意  能够存活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长河中的人物,一定有着鲜活的生
【主题导语】   诚信是指人们为人处世中诚实无欺、讲求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素材链接】   素材一:  史书记载的“小事”  赵盛基      郭圾,东汉时期的官员。他为政以德,施行恩惠,深受百姓爱戴。   他担任并州牧时,一次巡视,到达了西河郡的美稷县。刚到城外准备进城时,
摘 要: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与苏轼《江神子·猎词》同为宋词中抵御西夏之词,但二者无论用词、情感、意象、风格皆不相同,究其原因,则因时代背景之不同,价值身份之差异,词风演变之过程,而最为本质的则是社会思潮之影响,即有无道学内涵之充实。从此二首词中,即可看出北宋前、中期士人对待西夏问题的态度转变,又可见出社会思潮对士人思想的开拓发展。  关键词:《渔家傲·秋思》 《江神子·猎词》 时代背景 身份差异
【摘要】英语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高效途径。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游戏引入、开展小组阅读和丰富阅读材料等学习策略建构小学英语阅读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