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姜了的诗【辽宁】

来源 :昆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了,男,本名姜振凯,1973年生。辽宁台安人。辽宁作协会员。写诗写广告语,多年行走于网络,在百余家文学网站论坛发表作品。作品见于《诗刊》《词刊》《星星》《北京文学》及军事文学期刊《西南军事文学》《西北军事文学》《战士文艺》等百余家报刊。获“武酒坛藏”杯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第三届“李白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李白亮堂大唐
  李白的白 白得炽热 而大唐滚热
  李白在大唐里炽热
  炽热得耀眼
  大唐有大唐之大 大唐有高天
  李白高在大唐的高天上 云般 李白在高天上
  俯瞰大唐
  李白在大唐 行走坐臥
  大唐赤裸出山河
  李白在大唐的山河间 行云流水
  大唐有丰腴的肉身
  李白是大唐肉身中的大精神
  李白在大唐里 让大唐的肉身丰盈
  大唐不至于嘟噜赘肉
  大唐酿酒 大唐酿高度酒 没李白一样的酒曲
  大唐无所酝酿
  李白在大唐的河山里 行走 大唐流淌琼浆
  大唐在丰美里大亮
  李白亮堂大唐
  李白延长大唐的白昼
  李白醉在大唐之夜
  大唐之夜 天上月 一轮
  一轮月浑圆 月丰满 水中月一汪 诗润大唐
  大唐酿酒 不产醋
  大唐是酒之天下
  月醉在天 在高悬 月是李白天上的情人
  李白醉 月在高天为之醉
  李白大写意大唐山河
  大唐是历史的长卷
  李白让大唐的长卷在历史中尽情铺展
  李白让大唐的白天白亮
  李白是大唐夜里的
  大灯盏 大唐之夜的月因醉而圆
  滚热的大唐 气力不想衰减
  而李白 白到炽热 李白不能没酒
  李白没酒 大唐会缺乏醉意 大唐不能没李白
  没李白的大唐 有不尽的滞涩
  李白流畅大唐
  李白的白 发光
  李白的光 亮彻大唐 李白是大唐的大光亮
  大唐把李白酿成醉了大唐的酒 可
  李白一醉 醉到大唐之外
  李白大醉
  大唐醉而大美
  李白在大唐之外有李白的光芒
  李白的白 大白天下
  李白白得响亮 大唐因李白大为亮堂
  宋:清明上河图
  宋——
  朝代的潮水涌动。画卷展开
  被溶解,做《清明上河图》的一点笔墨
  《清明上河图》不止五米多
  汴河漕运繁忙,水波激荡
  虹桥的桥身和桥上人
  小民把旨意忘却到空虚
  市井润泽水墨丹青
  船只即使远航,船帆上也有
  市面上吆喝声、喧闹声的鼓荡
  宋朝在《清明上河图》活络
  宋在涨潮
  汴河在开阔,《清明上河图》也在开阔
  目光跨越不过。宋的气息清奇
  宋的
  声色,拂荡眼和耳膜。宋
  不断前来抚摸
  融入一个朝代。宋的肚腹
  柔软而富含暖意。《清明上河图》
  呈现宋的脉络
  《清明上河图》轻易把宋引申过来
  宋的风气沾染住衣服
  苍蝇飞在苍茫的水面
  苍蝇在苍茫的水面上飞
  苍蝇扇动翅膀
  水域足够苍茫
  苍蝇极力飞
  苍蝇有心飞出苍茫的水域
  一粒苍蝇在苍茫的水面上飞
  苍蝇心硕大
  就是一匹苍蝇在苍茫的水面上飞
  水面上没着落
  苍蝇心足够硕大
  苍蝇足够能飞越苍茫的水域
  水域里未见风浪
  水汽和雾气
  苍蝇复眼里
  水面上的苍茫足够清晰
  一匹苍蝇飞在足够清晰的苍茫里
  翅膀尽力扇动
  一匹苍蝇在用心飞
  苍茫的水域里
  一匹苍蝇越飞越清楚
  蚊子
  一个细心人就是要细品蚊子翅膀扇动摩擦空气的声音
  一个细心人就是要拿心尖细品蚊子的声音
  蚊子没有着落蚊子就是在孤独
  一个细心人的心尖密密麻麻叮满蚊子的声音
  蚊子的声音密密麻麻摩擦一个细心人的耳膜
  蚊子落在一个无聊人的面门蚊子从嘴里伸出探针
  一个细心的无聊人打发孤独就是要让蚊子在自己面门上吸血
  蚊子吸吮不来一丁点一丁点的无聊和孤独
  蚊子一丁点一丁点吸血要把蚊子的肚腹吸满
  无聊的细心人想到蚊子的心脏是多么的小
  蚊子小心脏的跳动细微细微的就是些超声波
  拍灭一只吸血的蚊子那些超声波也要遇到波折
  一个细心人大可不必只是男人或是女人
  在一个细心的女人脑门上
  吸血的蚊子的肚皮包裹一肚皮的血在红
  一个细心的女人大可以无聊
  吸血的蚊子是母蚊子吸足了血就是得利的母蚊子
  母蚊子吸足血滋养一肚子蚊子卵
  一个细心的女人可能刚做母亲身旁还不见了孩子
  一个细心刚做了母亲的女人无聊到在容忍蚊子吸自己的血
  可见这个女人有大孤独   风中的疯子
  风什么都没刮到
  风中竟然没一点声音
  竟然一丝气味气息都没在风里
  风刮过去
  只好带上风的身体
  风吹拂
  吹拂过去什么都拂动到,风想拖出长的尾巴希望被抓住一点尾巴也好
  风在空中轻飘
  一阵风会把一阵风吹走。风停了
  是风到了风想去的地方
  风在用力刮像要生出爪子
  风老是一走一过
  风刮很长时间,从远古刮来还没停下的风是古风
  古风中必然有古典的气息
  风最愿意把什么都吹散、吹乱
  风来帮忙捋顺思绪也好
  风绝对会给风中狂乱的疯子助兴
  风中,有风在打旋是有些风在纠结
  大风起兮
  疯子们在疯长。风撕扯疯子的胡须头发
  光头疯子锃亮的脑壳在风中反光
  风把赤裸身体的疯子的身体拍打得山响
  一棵树上有鸟巢
  一棵大树上有鸟巢
  鸟巢搭在很高的枝丫上
  一棵大树用树枝托举鸟巢
  鸟巢足够轻
  树足够高
  鸟衔来第一个树枝在枝丫上放稳妥
  鸟衔来第二个树枝
  鸟衔来最后一个树枝把巢搭好
  年轮隐匿在树里
  鸟隐藏进巢里
  一棵大树长好很多圈年轮
  一棵大树托举鸟巢托举鸟也要托举鸟蛋
  一棵高大的树上就一个鸟巢
  鸟巢里不一定就一只鸟
  一棵大树周围没有树
  一棵大树长在一户人家院里
  一户人家周遭没人家
  一户人家里就一个人
  一个人凝望树上的鸟巢听鸟叫
  时间长了
  树上的鸟巢像是树上长出来的
  时间长了
  周遭还是只有一户人家
  时间长了
  这户人家院里还是只长一棵树
  家里还是只一个人
  时间久了
  这户人家真像是从这个地方长出来的
  时间太久了
  这户人家早都在这个地方冒出来了
  那棵大树在那户人家院里早都冒出老高
  那个鸟巢像是真的长在树上
  鸟会飞进飞出鸟巢
  鸟会在树上叫
  人会出屋看鸟巢听鸟叫
  人会生火做饭
  鸟多叫几声
  一戶人家里的炊烟会袅袅
  树太高了
  炊烟袅袅不到树那么高就飘散
  鸟巢也太高
  炊烟袅袅到鸟巢底下就飘散
其他文献
背景: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存放燃料棒的4号反应炉,切尔诺贝利核灾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  对于1000万人口的小国白俄罗斯来说,这是国家级的灾难。白俄罗斯没有核电厂,但苏联境内有三座接近白俄罗斯的核电厂,其中南边的那座是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二战期间,纳粹军队摧毁了白俄罗斯境内619座村庄,切尔诺贝利灾变让该国失去485座村庄和居住地,其中70座
期刊
老家的院中间,有棵核桃树,它是父亲亲手种的。在它很小、尚未挂果时,旁边还有一棵无花果树,伸着一只只绿巴掌,长得很疯狂,大有和核桃树一争天下的态势。父亲看看核桃树,又看看无花果,狠狠心说:“砍无花果,留核桃!”  无花果被砍掉后,核桃树迅速崛起,“嘭”地一下撑开大伞,挂了许许多多果,且一年年越挂越多。这还不算,它羽翼丰满后,不满足于院子上空狭窄的天空,攻城掠地般扩张,把枝伸到左邻右舍,搭在人家平房上
期刊
人到中年,我越来越喜欢冬天了,年轻时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春天的诗情画意,夏天的火热幽趣,秋天的浪漫情调;多少年过去,那些闲情逸致早已被日子打磨得千疮百孔;春耕夏锄秋收,疲惫的心平和了。感激自然恩赐的所有悲喜,因为劳累之后,日头就会暖暖地照在冬日农家的炕头上,许多故事都在冬天里开始风生水起了,像病蚌把珍珠孕育,山村的冬日默默把人生的故事珍藏在炉火的温暖里。  那时候,农家都买不起火炉,母亲喜欢生火盆。
期刊
王川,1965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联合日报》。在《青年作家》《文艺报》《中国教育报》《山东文学》《当代小说》《海燕·都市美文》《现代语文》《翠苑》等杂志报刊发表文学艺术评论、诗歌、随笔、散文300余篇。作品入选《2007-2008诗歌选》《精美散文诗读本》《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9诗歌》《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10诗歌》《美华华文文学论》
期刊
如果用种植一株植物的过程来比作写诗的过程,姜了只是一个掘地人,挖好坑,插下苗,此后与君无关。读他的诗歌,或喜,或悲,或感动,或麻木,或启迪,或懵懂……都是你自己的,不是诗人强加的。姜了做的只是冷静、客观的呈现,他像这个时代的史官,忠实地记录下世间百态,人情世故,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功过是非留读者评说。  为了忠实地记录,诗人打破了诗歌本该有的韵律、节奏、起承转合,用一支凌厉的笔做片段式的刻画。因为
期刊
乡村警事之风暴潮之夜  深秋来到了。北方刮来的风,告诉大家寒冬已经不远了。相对于其他时节,派出所除了日常工作,也和其他乡镇干部一样,更加侧重于乡镇防火工作。现在植树造林都搞得好,山上植被茂密。有时候父母都感慨,他们年幼时,山上哪里能有这样多的草木,烧火做饭用的草木是要用心去收集的,不像现在满山的草都没人要。就是这满山的草木,让大家时刻不敢疏忽于防火。  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风暴潮。派出所所在的乡镇是半
期刊
编者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谓名著,大多离生活太远,有其生命力和时代性,又往往不是一遍能读懂的,所以名著的魅力大多在作者去世若干年后,以耀眼的人性之光和智慧之光穿透时空。读名著就像品茶,需慢慢回味。  经典名著历经历史的长河经久不衰,依然充满魅力,就是因为不同的人从中看到了不同的意义,或者是思想上的共鸣,或者是文字上的余香。  名著不会因为岁月变迁和时光推移而改变对人心的触动。
期刊
编辑荐语:  关注王光垒就是关注我们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光垒是个典型的八零后,他的岁数正好是我迄今为止参加工作的长度,他对文学充满了满腔的热爱,我从他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四处求学的自己。这是其一。其二,王光垒在烟台开发区富士康公司工作,这本身也是一个关注点。关注当代年轻的蓝领工人的思想动向、业余生活、文化爱好、人情交往等等这也是我从事工商联非公经济企业领导工作的职责所在。  我与光垒只是
期刊
每次都说自己太忙好像很虚伪吧?呵呵。没办法,真不知道该换个什么理由,只得继续虚伪。(出汗中……)  最初看到此次任务,我本来“担心”是要探讨姜了的另一组作品。哦,那已经不是一“组”了。我是说囊括了他很多篇作品的一个帖子,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我至今还没有足够的时间细细读完那个长帖。《梵高》这一组只有不多的几篇,这对我来说是“幸运”的,但“不幸”的是我更为喜欢的姜了作品不在这一组里。当然,即便是这样,这
期刊
曲晓义,男,1995年9月出生,毕业于山东交通运输学院。牟平作家协会会员,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作品,现于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问苍天  西风吹落了几片秋叶  断了几许情愁  蒙蒙细雨拍在脸上  我仰问苍天  何日  我能东山再起?  扫视着周围的断壁残垣  踏着战火洗礼过的黄土  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苦楚  七年戎马以战败而收尾  何日  我能卷土重来?  耳边只有猎猎风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