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生《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供给侧改革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士官生《计算机硬件技术课程》的特点,综合考虑岗位任职要求,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组织形式上探索新办法和新手段,提高教、学、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明确了教改理念与定位,课程改革效果得到了检验,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士官特点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士官 教学 改革 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7-02
  一、理念与定位
  计算机硬件技术课程是气象观测士官大专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难度较大。气象观测士官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围绕岗位任职能力的刚性需求,努力协调教员、学员和教学内容三个核心环节,通过优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的,使士官学员成长成才,最终能够适应部队需求。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重点,突出教学供给侧的改革,从教学“供”与“需”两端考虑,坚持“知识重组、分类融合;激发主体、体验引导;案例应用、学做结合;团队协作,过程考核”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在理论教学中综合运用基于主体意识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员自觉沉浸在“设计者”的科学思维中,激发学习的热情,与教员的教学活动同频共振,营造能够吸引和聚焦学员注意力的教学氛围;在实践教学方面,继承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基于情境的以“任务驱动”和“做中学”为核心的能力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士官岗位任职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一定的信息创新能力,为观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二、主要措施与实践
  根据拟定的“教学内容供给侧改革”的教学改革总的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改突出教学内容重组与优化、岗位指向的实践能力塑造、任务驱动以及体验式教学模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以及团队协作促进式学习进行展开。
  (一)教学内容重组与优化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是气象观测士官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员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依托,综合分析岗位任职需求,学员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除必需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知识外,还需要补充计算机网络、气象水文通信和信息接收处理装备等新知识,进一步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因此可将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微机系统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微机组装、系统安装与优化配置、汇编程序设计、常用系统接口、计算机网络工程、气象水文探测数据采集系统和CCTV数据处理与网络共享技术等八大模块,综合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和基于情境的以“任务驱动”和“做中学”为核心的能力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具备与探测士官岗位相适应的探测仪器维护与应用所需要计算机体系结构、接口、原理、安装、配置和初步的软硬维护能力,并根据岗位任职需要拓展基层台站所需的必备的局域网设计和构建能力,对于部分优秀学员初步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初步应用开发的能力。
  (二)岗位指向的实践能力塑造
  深入探索教学“供给侧”改革,对接实际需求,气象观测士官未来的岗位任职应该培养信息意识、装备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军事应用需求和学员的学习效果的提高。围绕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实践环节,采取“1+1”(1次理论课+1次实践课)的方式,始终围绕后续专业课程和未来岗位任职以及转换的需求,选择微机组装、系统安装与优化配置、汇编程序设计、常用系统接口、计算机网络工程、气象水文探测数据采集系统和CCTV数据处理与网络共享技术等模块进行实践教学,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连接,相辅相成。通过30小时的理论教学和20小时的实践教学,环环相扣,重过程,重个体,发挥教员的帮带和主导作用,把提升每个学员的能力和水平作为目标。
  (三)任务驱动以及体验式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践教学中,采用以“任务驱动”和“做中学”为核心的能力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期班人数多的特点,由于实践保障条件相对不足,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用部队装备应用案例和最新的科研产品作为实践平台,采用“分模块、分层次、集成化”基本样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具体实施中,注意学员分组与独立实验相结合,强调独立操作的核心作用,减少“旁观者”,杜绝动口不动手的不良现象。充分利用实验仪器和平台,实践操作可以向课外延伸,补充实践时间的不足。
  为充分落实和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士官学员为本,紧扣教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三个关键环节,认真做好教学的“供给侧”改革,面向士官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认知的特点,扬长避短,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教员专业精心、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教学手段灵活多变,以士官岗位任职所需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升信息采集的应用和处理任职能力,为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综合分析士官学员的特点、课程定位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员的主导作用。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基于主体的体验式类比教学模式,体验式类比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以类比教学法为主线,教员引出授课主题内容和关键知识点后,先启发学员针对新知识内容寻求比对的“原型案例”,在深入探讨比对之后,由学员自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架构,并阐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引导学员逐步完善新的知识体系模型。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通过提问、组织回答问题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教员适时对学员共同存在的问题可以引申讲解,让学员在互动交流讨论中得到对重难点问题的深化理解。
  (四)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践课按学员的基础和特长,采取分层次的混编成多个小组,小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员各自的特点,将不同类别的学员按比例进行捆绑形成一组,通过不同层次学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以及相互督促帮带。采用以“任务驱动”和“做中學”为核心的能力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把军事气象水文装备和科研实践平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围绕重要的、不易理解的概念去设计;二是要符合学员特点,重点让学员在情景任务时能够跟上进度;三是要做到趣味性与复杂性相结合,情景任务抛出时,要能够先提起学员兴趣,吸引学员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四是要具有渐进性,让学员对知识理解、消化和应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员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课前要求学员查阅与教学布置的任务相关资料,如工作原理、典型应用。   学习评价将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技能(逐次记录)、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团队协作贡献帮带按3:3:3:1进行加权计分,重视日常课堂学习、实践能力和协同互助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五)团队协作促进式学习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做好教学的人文建设,调动学员的积极性。(1)内容组织:应用牵引,提升兴趣。每个章节均以实际应用为入口,启发学员思考,提升学习兴趣。(2)团队助学:分类编组、互帮互学。以骨干为组长,比学赶帮,向上看齐。(3)过程考核:学在平时,比在平时。提升日常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评选课程学习之星。(4)课内外联动,通过课外辅导、业务系统示范、实践环节建立师生连续在线的沟通模式,促进学员思维层次和深度。(5)交流感悟:成果分享、共同进步。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在理论和实践课教学中分别采用基于主体的体验式类比教学模式以及以“任务驱动”和“做中学”为核心的能力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方式均根植于建构主义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激活理论以及迁移理论,利用体验式类比法教学法进行专业课程授课,可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能激發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促使学习者积极思维、主动尝试,寻找新旧知识的相异之处,并以此为基点学习和探索新知识。与此同时,将思维主体让位给学习者,培养学习者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习者进行发现性学习,不断促进学习者的知识迁移,丰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快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体验“开拓者”和“设计者”的成功经验,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推行上述两种教学方式,取得一定的成效,突出教学“供给侧”的改革和完善,形成富有特色的士官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新方法。
  从教学效果来看,调查表明,90%以上的同学学有所获,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上课学员的注意力聚焦时延站空比能达到80%以上,从综合考核的成绩来看,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显著提高,为更好地胜任岗位任职需求奠定了基础。
  本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以下特色:
  (1)激发学习热情,增加学员的自主学习动力。
  针对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跨学科、抽象概念多、应用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突破按照概念、定义与原理的顺序推进教学内容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尝试运用体验式类比教学法开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和拓展素质的目的,为观测岗位任职直接提供或储备了有效的信息技术。立足于学员的任职能力和未来发展,以学员为中心,教员引导学员以“设计者和开拓者”的角色探究思索,选择“相关原型案例”对比分析,从实际的体验出发,通过“交换、比较、反复”逐步建构抽象的概念。
  (2)过程评价提升日常教学质量,围绕目标,措施落地。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每次教学理论和实践课程,均对学员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相互监督,互帮互学,团队协作学习意识增强。
  (3)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以学员为本,强调自主性和能动性,鼓励创新和突破,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学习评价将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技能(逐次记录)、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团队协作帮带贡献按3:3:3:1进行加权计分,团队协作帮带贡献成绩以学员自评、学员互评和教员点评进行综合评定,激发学员的集体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重视日常课堂学习、实践能力和协同互助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士官生《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基于教学内容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通过内容重组优化、任务驱动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考核和评价、岗位实践平台构建和协作式互助学习等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学、实践和服务三者之间达到了统一,实践效果明显,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畅等.动态能力集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4).
  [2]李树涛,章兢,黎福海.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11).
  [3]张腾霄,王斌.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6).
其他文献
大学生党建工作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功的落实现代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党中央决定在8700万党员团体中积极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简称"两学一做"。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教育由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扩展,将全面从严治党扩展到每一个基层党支部,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现实要求,如何正确的认识到"两学一做"专题教学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教
【摘要】随着近年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对内分泌医生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得益于较高的内分泌药理教学水平。从当前内分泌药理教学实际现状看,仍有较多不合理之处,如学生动手操作部分较少,以教师宣讲位置,难以保证内分泌药理学教学效果,更无从谈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将以“少说多做”观念为指导,从PBL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学科知识的联系以及良好医德医风
【摘要】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运动既可健体又可防身。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中,武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其主要内容以幼儿武术和武术套路为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多是强调表演性和艺术性,而忽略应用性和实战性。武术的精髓在于“攻防技击”,掌握武术的攻防技击动作和了解动作的实战性,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武术认识、防身自卫能力及危机应变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 武术 实战教学
【摘要】计算机专业是目前所有中职专业当中,知识变化最多、更新最快的一个专业,目前面临着很大的难度。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学习行为习惯不良等现象。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收集,分析当前中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的现状,探究培养专业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改变专业学习态度,提高专业认识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动机 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 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我们应该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专类体育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中专类体育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中专类体育院校语文教学诸多问题的对策,为全面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起到切实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专 体育院校 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2-02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从九
【摘要】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现有职业规划引导工作的弊端,提出开发专业课程的职业规划引导工作的方案,并详细分析了专业课程职业规划引导的优势及开发思路。  【关键词】职业规划 高职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6-02  如今,高职院校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了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大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均采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39-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教育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面对我国适龄学生数量的持续减少,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问题复杂。也正因如此,在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的时候,要想能够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就需要能够很好的贯彻实施现代职业
期刊
本文以笔者研究组多年研究结果为基础,以玉米为主要参比作物,就干旱逆境下高粱的产量表现、水分利用及抗旱特性进行了论述。认为高粱是一种综合抗旱能力很强的作物,尤其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