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我国现行硕士生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培养管理僵化、指导形式单一、淘汰机制缺位等问题。需在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王碧云(1967-),男,湖北汉川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杜琼(1968-),女,重庆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湖北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提升中国大学创新力的研究”(项目编号:07JA880030)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也飞速发展。但是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必然要求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中指出:“改进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模式,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1]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特性的一种简约性概括,它表达的是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要素就“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基本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诸环节中的解决方式。[2]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即是指根据硕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是由许多环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包括培养目标、招生及学制、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和培养考核等,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系统,因而研究生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培养过程的一种简化、抽象和类比表示。
   由图1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范式。社会需求是其输入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社会需求的具体反映,决定着培养过程的诸环节,质量评价以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为基准,以满足学生、家长、社会需要为最终目的。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
  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且在不断变化中的,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就必须相应地发生变化。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必须充分反映社会需求,遵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出发点,因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培养目标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科技发展的需求,必须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取决于社会为其发展提供的条件,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因而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社会需求,以满足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加以调整,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研究生教育中的两个主体——研究生培养者“教育者”和研究生“受教育者”的理念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进行。教育者在“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受教育者在“成为什么样的研究生”方面,都会有着自己的理念,两者的理念趋同,才能使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内在地统一起来,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施。
  第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当今国际研究生教育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单位、经费来源、考核评价等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经历着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这正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和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发展多样化要求的必然结果。
  第四,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研究生培养模式既然被称为某种标准样式,就必然具备某种程度的系统性和范型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因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对应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必然有其对应的一种或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是对既有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形势,对某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造”或对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综合运用。[3]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对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和形成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深入人心,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与此相比,我国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具体到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
  1.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对单一,有待细分与完善
  我国教育发展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打着鲜明的“苏联”烙印。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教育思想涌入国门,但只限于研究层面,政策调整相对滞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也实行对外开放,接受和应对挑战。但相对经济的国际化步伐而言,中国教育对于经济发展需求的反应还不灵敏。
  就硕士培养目标而言,有据可依的是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条例》中规定硕士学位标准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4]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高深的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为高校提供合格师资。
  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呈现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的特征,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必然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应再是一个模式、一张面孔。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硕士生教育既应提高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又应适度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全面履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功能。
  2.培养方案千人一面,不利于研究生个性化培养
  在我国,有着研究生培养“本科化”的倾向。学术型研究生占90%以上,专业性研究生不到一成。同一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趋同,未能体现细分培养的要求,结果是研究生既未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缺乏应有的科研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方面,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还很不成熟,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论文要求等方面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带着“学术化”影子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招生方式上,学术型人才的选拔与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拔,都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不够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够重视面试成绩的权重;课程设置上,两类学位教育的侧重点不明晰,都是以系统上课为主,课程教学特色不鲜明;导师组成来源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来自学术性学位的导师,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结构优势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学术水平为特长;论文要求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要求不够明确。
  3.研究生培养管理较僵化,开放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生培养,就培养类型而言,主要有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形式;就入学方式而言,主要有全国统一考试、免试推荐、单独考试等形式;就学习形式而言,主要有脱产研究生(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等形式。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管理部门注重招生计划的制定和入学选拔,而对培养过程的关注不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禁宽出的培养机制,对研究生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学生入学等于进了保险箱,毕业要求整齐划一,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毕业获得学位,导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有差异,深受社会诟病。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缺乏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正确认识,使研究生等同于本科生,对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僵化、封闭、统一,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粗放,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流于形式,走过场。管理部门致力于源头的管理,没有建立打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学分转移的通道,壁垒森严,从而导致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自主权,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
  管理僵化还表现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缺乏自主权。学位课程中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选修课所占比例过小。某些学校实行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人为树起了学科专业之间的“藩篱”,不利于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4.研究生指导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 部分理工科院校学术团队采用项目组制,但尚处于尝试阶段,未成气候和主流。单一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规模不大,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的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度增大,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单一导师负责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学生大有一考定终身、从一而终的感受。学生没有重新选择导师的机会,如果学生兴趣发生转移,就会因为单一导师制而扼杀刚刚产生的兴趣。某些学校实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使得研究生导师额外承担了过多的学生管理如奖学金、助研金评定、就业指导等事务性工作,由于近些年研究生连年扩招,导师指导的人数也随之增加,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评机制导致研究生导师科研任务繁重,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和时间很少,更别说指导研究了。另外,许多研究生导师门户之见较深,加上机制僵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5.研究生淘汰机制缺位,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研究生评价机制不健全,零淘汰或低淘汰率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严进宽出,只要被录取,一般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淘汰。首先,从课程教学来说,多数课程的学习任务很轻松,除外语课需要组织考试外,其他学位课程结束时一般只需提交一篇论文了事。两年制改革后,中期筛选只是选优不罚劣,因而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
  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养成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安排,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监控的重要依据。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
  1.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实现由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转变
  当研究生教育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和研究的重要性又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学术取向上。价值自由将必然作为基本价值规范得到重视。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研究生培养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学历教育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实现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分层定位。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扩招后生源多元化面临的新形势,求学目的与价值观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尊重个性,尽可能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自主权利。[5]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数量增长较快的现状,应重新界定硕士生阶段的性质和任务,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各居其位,各得其所,对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培养和学术潜力发掘;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其在就业和工作中的竞争力,着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
  2.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过分重视分数,忽略了对学生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的考查。正如杨振宁指出的,以分取人的教育机制,对特殊人才是一种压抑,它“虽然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却失去了我们的爱因斯坦”。[7]
  今后应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以及非智力因素等综合因素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将考察考生在大学时的成绩及表现考察及统一考试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推荐保送生的比例。录取工作也可以由教授委员会来承担。重视面试,注重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以便录取最优的学生。
  招生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选拔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学位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学位则应该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筛选研究生时,培养单位应该将权利“下放”,给导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其与研究生的交流也最多、对研究生的影响最大。所以,招生时应该更多地听取导师的意见。毕竟导师是本专业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有潜力的研究生。
  3.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差异化培养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研究生教育价值取向单一,教育模式单一,培养方案整齐划一,注重经典式的纯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切实改变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现象,不仅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应有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学术论文的要求,而且同一学校、同一学科、专业也可以有多套方案提供学生选择。比如以理论研究、学术论文为导向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不同培养方案;以课题切入、成果发表为主或以课程学习、拓宽知识为主的不同培养方案等,努力构建各种方案多重组合,相互转换衔接的通道网络。
  培养方案个性化的前提是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并以完善的课程设置作保障。
  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研究生学习生涯上的自我选择与就业的自我规划,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学术倾向和基础能力等紧密结合;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在培养计划中开设了许多基础理论课程,以求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来为其下一个阶段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强调文理渗透和选修课的重要性,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还可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研究生和其它院系乃至其它高校的教师一起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
  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呆板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授主讲(Lecture)研究生班研讨会(Seminar)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Research Practice)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4.严格导师选拔,实施导师指导方式的改革
  完善研究生导师选拔机制,实行导师能上能下制度。导师选拔时应强调学历与科研能力并重。为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培养需要,可在企事业单位聘请第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
  改变传统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学徒式导师指导方式,实行主副导师指导制或集体指导制。导师组成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者”关系,而不是“师徒”关系。
  应加强导师指导的约束机制。一是通过导师指导小组指导的形式对导师的指导进行约束。由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举行会议的形式对学生的科研进展进行检查,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二是通过专门制定指导手册的形式对指导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进行规定。[8]
  5.加强研究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始终。研究生导师应尽早尽多向研究生提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研究生教育应注重教研产一体化,密切大学与企业界的联系。开拓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拓宽研究生科研实践经费来源渠道。
  应鼓励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随时掌握学科最新动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6.建立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改革考核模式,完善中期考核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发挥其检验、监督、激励的作用。
  除了完善中期考核制度以外,学业结束时的考核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行淘汰学制有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主动性。
  严格研究生考核评价,需采取配套的弹性学制,以利于研究生更好地支配时间,可以多参加导师的课题和研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研究生评价中,除了考核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外,在培养学生时,也要完善其人格特点。不但要有学术能力,还要有学术道德;不但要成为高级人才,还要有高尚的品格;不但要有科研素质,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大力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9/info1429.htm,2010-2-2.
  [5]张亚丽.21世纪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3).
  [6]周谷平,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7]杨振宁,宁平治,等.杨振宁演讲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69.
  [8]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2.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功利化严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价值追求和科学化的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自2006年起,教育部在部分高校中开展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南京理工大学通过三年的探索和试点于2009年正式实行培养机制改革。本文从改进导师负责制、建立合理研究生奖助体系及构筑良好的培养环境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培养机制改革中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培养机制;改革;培养质量;导师负责制  作者简介:钱增瑾(1980-),女,江苏宿迁人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的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放射着永恒的人文魅力,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家园,学习经典,以圣贤为师,以经典为友,传承民族精神,守住民族的根,十分重要.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我们所实践的课堂讨论中由于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学生集体参与度不够、教育的地区差异性较大等因素所导致的讨论式教法的失误比比皆是.故本文通过探究讨论法在当前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颖. 网关设备中跨三层MAC 地址绑定的技术与实现[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5-37  [2] 徐燕; 彭军; 邵闻珠; 毛启民. 局域网中基于SNMP的主机定位的研究与实现[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61-62  [3] 华为 3116A023-VRP3.4操作手册(V3.53_01)  [4] SANGFOR_AC
期刊
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