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读书少了,而不是衣服不够了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u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露刚过,兰州的天就凉了。在地球总体变暖的今天,大家都有些不适应,从南方来的同学会觉得衣服不够了。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天气刚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夜西风一夜凉,一场秋雨一场寒。鸿雁去,玄鸟归。古诗中写的正是现在的天气。看来兰州的天气没有变暖,而是越来越变成古诗中的样子了。是我们读书少了,而不是衣服不够了。
  此外,前两天看到一则消息,是科学家们对长寿者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长寿人群大多集中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区。因为在这一海拔地区,负氧离子多,睡眠好,人体造血功能强,气温变化不大,宜于避暑。
  我们现在呆的地方就是海拔1520米的地方,身旁有母亲河缓缓流淌,西北方是仁寿山,山上站着寿星,日夜守护着我们,我们住的地方叫安宁区,我们学校的南边叫健康路。当我说到这里时,我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它的确是科学研究。还是我们读书少了,而不是黄河走错了地方。
  同学们,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来到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读书!也许你们不信,那就让我们读书来了解吧。
  我上大学的时候是1980年代末期,那时候,大学里流行着一种观点:读书无用。因为大学里教的都是理论知识,平时看的也是文学、哲学、历史。人人都是书呆子,一个个都是理想主义者。无用的一代人。几十年过去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怀念那个时代,认为那是最好的时代。为什么?因为那是精神富足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都是怀揣梦想的人,都是富有情怀的人,都是激情不灭的人,都是心怀家国和天下的人。
  现在呢,大学里又流行着另一句话:大学生已经不读书了。每年的读书节,都会有记者来采访我,问我为什么大学生不读书了。如今天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年轻人不是不读书了,而是没有时间读书了,或者说他们正在通过手机碎片式地在读书,如这一代人因为童年时期接受的是电视、动画片、绘图本,所以他们已经养成了另一种阅读的习惯,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等等。但是,我无力回答为什么这一代人都不读经典,为什么这一代人没有信仰。
  作为传媒人,我们当深思这一人类面临的巨大难题。过去我们的传播手段有限,常常在为如何传播而心生焦虑,现在我们则会为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而夜夜发愁。有人说,信息都被资本控制着。也就是说,信息已经成为资本,资本正在按它的欲望而运行着信息,一切都是为了牟利。
  比如,所有的经济财团都有其宣传团队,都可能会按其自身的利益而进行信息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低俗、色情、虚假、恶意的信息便见缝插针,随时侵入我们的世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是要读书。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也許很多同学会说,善恶真假就在我们的心中,何须读书而求得。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则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之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我们往往只知道有,却不明白无。西方文化讲求的是逻辑和科学,是一元论思想,追求的是绝对价值,强调有,但东方文化是二元论思想,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不但强调有,还强调无。
  佛教思想甚至走得更远,它看到了这世界太执着于有,便强调空和无。每一种思想都有其根基,也有其空白。我们读书,并经历无常人生,便是要与这些伟大的思想相遇,和那些先知们相遇,明白一些真理。一旦我们走进那些伟大的思想,我们可能就会有信仰,就不会迷茫。
  传媒学科是术科,强调的是技术,但是,一旦我们把技术当作我们的第一要务时,我们便以才为举,就会轻视道和德,就会轻视读书,其结果便是追求颜值,追求器物,追名逐利,最后以绯闻和丑闻而“名满天下”。如果那样,我们学院就应当叫传媒技术学院,就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同学们,技术是要学的,而且要精,要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但是技术学到一定程度时,就止步了,因为什么呢?因为心中无道,所以技与道要一起学。中国古人把道德看得更重,所谓“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都强调德行高于才干。一旦心中有道,文字、画面、声音才会有方向,才会有价值。此时,技与道融为一体,人生才真正地有了价值,心里才真正地踏实了,生活才真正地自由、幸福了。
  故而,大学的第一要务是传道授业,同学们的第一要务便是读书学习。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主要的文化可以分为四种,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其它三种都是宗教文化,只有中国文化不是宗教文化,是道法自然的人文文化。
  现在,我们也仍然不是一个以宗教文化为主流的社会,那么,如何建立我们的信仰?读书吧,同学们!我们的信仰就建立在那些人类伟大的经典里,阅读那些经典,就是阅读我们的往昔,就是明白我们的先人如何修行。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书吧!在这个人类最宜居的海拔高地,让我们静静地翻开那些伟大的经典,呼吸着有氧空气,重新认识天地、大道,重新做一个好人。
  读书吧,同学们!
  (阎蕊森荐)
其他文献
谈到时节,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食品离袁枚老先生的“随园”越来越远。这不仅是已经消失了的三月的鲥鱼、正在消亡的一边走一边啄虫子的鸡,而且是四季饮食的颠倒和杂乱无章,使得当代的许多年轻人根本不清楚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究竟应该在哪个时节成熟。  所以胡乱地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吃相。近三十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茄子和番茄有一种没有经过夏天灿烂阳光照耀的陌生的味道,在冬天偏离了辣的方向的青椒,以及冬天一
拍摄人:樊鑫  拍摄地点:甘肃,甘南郎木寺  拍摄时间:2016年9月28日  清晨的郎木寺,喇嘛们做完法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两个吹铜钦的喇嘛靠在大殿墙下谈笑,一改刚才肃穆庄重的神情。看我走近,他们报以和善的微笑,之后继续自己的谈话。所谓一心向佛,也许只有先保持内心的从容愉悦,才能更好地与佛的愿力契合。度不过自己,何以度众生。
红死病蹂躏这个国度已有多时。从不曾有过如此致命或如此可怕的瘟疫。鲜血是其象征,是其标志——血之殷红与血之恐怖。有剧烈的疼痛,有突发的头晕,接着便是毛孔大量出血而来的死亡。患者身上,尤其是脸上一旦出现红斑,那便是隔离其亲友之救护和同情的禁令。这种瘟疫从感染、发病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前后也就半个小时。  但普洛斯佩罗亲王快活、无畏而精明,眼见其疆域内的人口锐减一半,他便从宫中召集了一千名健壮而乐观的骑士
每當看到网上晒的一些造型华丽的爱心便当,我都默默地想:要是吃到这种饭,真的会哭出来——谁要吃这种捏成团的冷米饭,配上生胡萝卜和西兰花啊,没滋没味,对胃也不友好,非常“致郁”了。  食物最好要精致,如果能包含着一种惆怅的情感,就更诱人了。比如《小森林》里桥本爱用自己种的食材做吃的,令人向往,迎合了现代人渴望逃离都市、渴望天然绿色食品的心理。是枝裕和镜头下的食物十分诱人,《步履不停》里反复呈现处理食材
摄影师:伤城老大  公交车上的人,一扇车窗就像一幅画框,刻画下人生百态。
月重圓
大学毕业不久后,我和同学双双辞职去创业。  当时我们定位了很久,最后开了家烧烤店。许多人知道我开店的事,却不知我在江湖上开的究竟是什么店。在大多数人看来,不是书店也该是家咖啡铺。好歹当年也是一副文青模样,总是带着一副倔强的表情。  为何会选择开烧烤店?我已忘了初衷。但那前后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可以说是历尽人间冷暖。时至今日,当我偶尔提起往事,有时候还是会忿然:我们大学毕业第一次创业自然很不容易,但人
剃头匠从事的,是个下九流的行当。干这行的人,跟倡优与皂役一样,三代是不能考科举的。不过,这种“下等”的买卖,干了只为活命,多余的事儿,没有多少人来得及想,不能考,也就不能考了,又有哪个能考上呢?  这个行当,在清朝之前,干的是理发事业,不剃头,只给人们整理头发,也刮刮脸,修修眉什么的。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儒家教条,有哪个男子敢轻易剃发呢?除非你安心出家做和尚。  理发业什么时候兴起的,无从考据
首级,在中国文学词典里是个充满血腥的词汇。比如在《三国》《水浒》这样令少年肾上腺激升的小说里,首级要么在刀光剑影中滚下马来,要么被木笼子装了高悬于城门,最具文艺色彩的情节是这样的:忽见敌方快马来到帐前,呈上一个彩漆木盒,丞相打开一看,不是费列罗巧克力,而是叛军将领的首级,“双目微闭,面色如生”。  冷兵器时代,“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何等的豪迈!更有志怪笔记中,法场上被刽子手一刀砍
1898年9月24日,晚,北京。75岁的李鸿章宴请了57岁的伊藤博文。那时,以伊藤博文为总理的日本内阁刚刚被推翻。“下岗”后,他出访中国,在驻日公使裕庚看来,伊藤博文的访华一方面“系出无聊,回同退者来家扰,藉少避”,一方面也是“查看中华情形,有无机括可乘”。李鸿章则自甲午战争失败后,一直被“冷冻”在总理衙门,清闲了很久。  北京的形势波谲云诡。开始于1898年6月11日的维新变法,刚刚于3天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