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的高职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yshe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数字化教学模式势必成为教学主流,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职院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构建高职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陈琪(1989.6-),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基于“互联网 ”的高职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题号:A-0152-18-315。
  英语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出性技能,是衡量英语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胡茶娟,2014)。但从历年国内各类考试来看,写作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放眼国内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写作作为其读写课程的一部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冲击传统教学方法,还冲击着传统学习方式(王丽欣,2017),高职英语教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此情况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B-Learning)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法的首次提倡者何克抗(2004)教授认为,该教学法将传统教学和E-learning(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优势加以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将线上和线下两者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
  一、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1.学生现状。笔者以浙江省某高职院校为例,对2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普遍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英语基础较差,尤其是写作。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调查的学生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而随着2019年高职扩招计划,有更多的中职生和社会考生入学就读。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严重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同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学生需求多元化。虽然基础较弱,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较为积极。调查发现,有近40%的学生认为英语很重要,“愿意利用各种课程和资源进行多方面学习”;20%左右的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20%左右的学生认为“英语虽然很重要,但需要更新内容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只有剩余不到20%的学生“只想通过考试获取学分”或“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学习”。
  2.教师现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普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许多高职院校只开设大一一学年的公共础英语课程,很难在短短一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正常授课外,有些英语教师还要承担等级考试辅导、专升本辅导、口语大赛辅导等额外的教学任务。
  其次,教学班人数过多,影响教学质量。课程多以自然班的形式进行授课,每个班约50人,人数多,教学活动很难进行有效开展,写作教学的矛盾尤为突出。大班教学大大增加了英语教师的作文批改的工作量,分散了教师精力,从而影响了总体教学质量。
  最后,师资短缺。2019年高职扩招之后,各院校多招收了几个班,而英语教师的队伍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只能通过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或招聘外校教师来解决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对外聘教师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3.教学现状。经调查发现,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首先,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形式单一。受制于学校网络硬件建设维护等因素影响,一些丰富的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在高职英语写作课堂上并未得到灵活运用,大多数教师仍把PPT課件作为课堂上唯一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其次,现代化学习工具未得到有效利用。信息化时代催生了各种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和APP。这些信息化学习手段的学习资源多样性,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学习时间较灵活。然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信息化学习工具只有短暂的兴趣,不能长期坚持。
  最后,传统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2007),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但这种形式并没有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灌输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写作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放眼于学生的课余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先有的网络技术录制微课、上传课件、发布任务点、整合资源、搭建数字化课程平台,并鼓励学生用各类移动终端,利用课后完整或者碎片化时间来进行线上课程学习,做好课内外英语知识的衔接。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线上精品课程进行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有三校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扩招后的往届生、在职生等。复杂多样的生源导致了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顾及大部分成绩处于中游的学生,以他们的英语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而忽略了成绩处于上游和下游的学生。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选择,如此有利于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3.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发挥了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通知和讨论功能增进了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此外,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布置一次作文作业,教师的批改量大。而线上的一些智能作文评阅系统,比如冰果英语,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不仅可以快速进行机器批阅、查重,还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从分数到词汇、语法和内容等,这大大减少了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构建高职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
  以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建设完数字化课程平台后,笔者从课前线上预习、课堂线下教学和课后线上巩固和反馈三部分开展了高职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1.课前线上预习。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微课,每个微课突出教学目标、重难点,且短小精悍。将微课、相关课件和学习任务单发布到平台,学生在课前用移动终端自行安排时间观看、学习并完成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可以设置成几个思考题、撰写并提交一个段落或完整文章等。教师在后台监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其中包括学生微课观看时长、课件下载次数以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对于观看时长明显不足、课件文档没有下载、学习任务没有及时完成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平台的通知功能进行提醒。同时,教师还要认真批阅学生提交的预习作业。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还需做好笔记、记录疑惑,并将疑问发布到讨论区;教师则要及时查看反馈,获取学情。
  2.课堂线下教学。课堂线下教学包括巩固与检测、运用、拓展、答疑和小结与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在巩固与检测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等形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问题与微课相关,多为理论知识或写作技巧等。此外,学生可以针对预习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最后,教师进一步深入讲解该堂课的重难点和所涉及的写作技巧。
  在运用和拓展环节,教师根据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从学生提交的预习作业(段落或完整文章)中选取两个典型作品,通过投屏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其中,一个为最佳作品,一个为问题较多作品。通过对比,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较多作品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进方法,并进一步深化该堂课所涉及的寫作技巧。之后,进入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成员进行互评,每组选一名代表记录讨论情况。最后,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教师适时进行点评。
  在答疑和小结环节,教师为整堂课进行总结和补充,并留时间进行答疑,并布置相应的课后写作训练及要求。可以对课前预习作业进行二次修改,或重新布置一个新的话题进行写作。
  3.课后线上巩固和反馈。 课后,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作业,并通过线上智能作文评阅系统对文中的基本语法和拼写等进行修改。之后,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同伴互评,根据互评意见对文章进行二次修改,并将修改后的作文提交至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对提交的作文进行评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三次修改,之后将终稿再次提交至平台,教师进行打分。此外,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文发布至平台,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本文从分析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构建了高职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胡茶娟,张迎春.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反馈模式构建要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7):71-7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王丽欣.“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探讨[J].创新教育,2017(1):60.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将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新授课导入环节的意义作出细致的分析与探讨,随后针对其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参考,全方位保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措施  【作者简介】陈宇, 常州市新北区飞龙中学。  前言  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发展期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当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优化国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智慧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活力,还能够不断促进学生不同的个性化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本文以Rain Classroom智慧课堂软件系统为例,深入研究了智慧课堂在课前电子教材预习、课中互动教学和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中的应用,并阐述了智慧课堂对英语教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研究;互动教学  【作者简介】吴淑贞,广东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的交流增多,旅游频繁,不同国家的游客们从彼此不同的社会背景走到一起,尤其很多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华大地,领略我们伟大祖国的风土人情,随着外国游客的逐年增多,如何通过语言翻译彼此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着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别提出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差别  【作者简介】刘忆敏,贵州大学。  如今国际旅游中最普遍使用的交际语言就是英语。在旅游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学核心素養的衔接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中小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结合阅读素养、听力素养以及说的素养,论述中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几点衔接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创设情境创设、注重问题引领、注重文化品格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中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衔接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培养高质量的英语人才建设目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核心
【摘要】很多学生,尤其是潜力股学生的最大的困难是记不住单词,记不住单词是因为不会读单词,不会读单词是因为不会音标。虽然是高一的学生,但实际上在我们学校,中等的学生里面,英语偏科严重的学生没有几个人完全掌握了音标,大部分高一学生的音标水平基本上等于零。  【关键词】语音;词汇;基础;潜力股;成长  【作者简介】张页苟,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带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意义与途径。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选取国内外时政热点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教学补充材料,同时教师也
【摘要】作为一名技校幼教专业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培养好幼教生的英语技能也是促使他们顺利与社会接轨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结合技校幼教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讨论分析“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技校幼教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及方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其对幼教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幼教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技工学校  【作者简介】肖双玉,女,汉族,湖北英山人,中山市技师学院,讲师
【摘要】高三英语听说考试的故事复述部分,能准确考察学生整体的语言水平,能多方面反映考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故事复述部分的备考训练,是具有创造性的积极学习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学生在故事复述部分使用听说策略的现状,寻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听说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测试中故事复述的能力。  【关键词】故事复述;听说策略  【作者简介】秦海静,广州市培英中学。  一、引言  在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创新能力培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培养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简称创新思辨能力。但是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在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师生依旧无法摆脱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无法突出地展现出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展开
【摘要】 随着高校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以蓝墨云班课为平台,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多模态评价研究。通过课前线上学习评价、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和课后学习效果评价,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读写课;多模态评价  【作者简介】李敏芳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