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对策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初中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针对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方法和预防对策。
  关键词 网络;初中生; 预防对策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对法律、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据本人对我校初中生上网的调查,约有68%的人上网玩游戏,20%的人上网聊天,由于初中生有着求新求异、喜欢幻想、追求娱乐的强烈需求。互联网络的新奇性、虚拟性、游戏性正好满足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加之初中生身体和心理还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初中生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少学生流连于网吧,冲浪于网络,沉迷于游戏,倾情于聊天,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一、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危害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包括网上游戏、网上色情和网上聊天等方面。其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使许多学生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而它们又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沉迷网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的伤害
  由于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这些改变,会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种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2、心理的损害
  有人说,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上找个忠实的听众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会变得稳定,我们不否认此种说法,如果能把握好,对调节心智是有一定益处。但实际上,许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对上网产生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的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上网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网络成瘾,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3、滋事生非,诱发犯罪
  初中生大多在12至16岁之间,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饯,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目的就是为着敲诈中小学生,因此打架斗殴的事件经常发生。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网上的内容也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反动迷信、黄色网站网页的不健康内容,使已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形期的青少年,分不清真善、好恶,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4、荒废学业、影响前途
  初中生一旦对网络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由于花费过多的时间沉迷于网络,过分迷恋网络虚拟世界,从而导致精力不足,根本无心上课,学习成绩大大下降,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学生一旦进入网吧,成绩直线下降。
  5、隐患重重、危及安全
  社会上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设备,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电脑安放的密集、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上网者的人身安全。
  
  二、对初中生沉迷网络采取的对策探讨
  
  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引导青少年趋利避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
   (一)政府重视、措施得当。
  1、出台政策、推进网络的法治化
  我国政府为了严格管理信息活动,避免在信息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相继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立法程序具有滞后性,法律惩处具有局限性,加上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法律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目前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在全国开展宣传公约的活动。国家教育部在发布《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管理的公告》之后,又发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这对规范网络和网络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另外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初中生对网络法律法规还缺少足够的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应该加大对法律的宣传。
  2、加强监管,建设健康网络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站建设的监管,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网站建设,严厉监控和打击非法经营的、利用网络传播消极、黄色、谬误,甚至是反动内容和信息的网站。要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净化网络空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要对“黑网吧”进行全面整顿,取缔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要加大对网吧经营者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经营者在网吧经营中学会知法、守法和用法。
  (二)社会合力,创设良好环境。
  1、积极构建青少年绿色上网通道。
  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开通专用上网通道,在网络接入时,通过技术手段对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等内容及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进行查堵,屏蔽和过滤不良站点,同时可监控上网记录,控制上网时段及上网时间,避免青少年因长时间上网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保证低廉的上网资费,保持价格吸引力,消除家长对上网资费的顾虑,使互联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青少年。使之成为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青少年绿色上网通道。
  2、开辟青少年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互联网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如果我们不去占领网络阵地,任由商业网站来传播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良的影响。建设一批健康、文明,尤其是对青少年能起正确导向作用且富有吸引力的网站,是进行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网上竞赛、网上论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从而建立吸引青少年的强势网站,更好地发挥自主阵地的作用,使青少年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从而得到健康成长。
  3、尽快建立适应青少年的道德规范。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道德规范已无法适应网络对青少年德育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大量道德失衡的行为。因此,实施网络伦理、道德规范是目前网络社会所必须的。采取有效的德育传播策略来加强和改进现有的德育工作,同时强化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思想渗透,这在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的今天,可以帮助青少年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能力、抗诱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履行网络规范,培养出自觉的网络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
  (三)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1.积极引导,增强免疫力。
  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自尊、选择、判别等能力和批判意识,教给学生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去伪存真,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功能,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自觉遵守网络的规则,并积极同形形色色的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
  2、主动出击、变“害”为“利”。
  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引导,主动发布健康上进的信息,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传递正确的思想舆论,展开正面的宣传攻势。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不敢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有心事不敢或不愿向教师、家长和同学诉说,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却会尽情倾诉,大部分学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为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3、因势利导、以“导”代“堵”。
  建立健全上网规章制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提高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设置网络过滤平台,对网络内容进行监控,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要对学生认识网络、使用网络进行正确引导,改变学生上网主要倾向于网络游戏和聊天的不良习惯,把其兴趣转移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上,从而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爱好者,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健康的上网习惯,使其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和行为的侵蚀。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集体生活的特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组织青少年社团,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四)三位一体,群策群力
  为帮助中小学生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引导他们文明上网,还要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立体培育与监督体系,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家长除了平时要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适应能力、耐挫力、自信心、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安排足够时间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控制上网时间,加密锁定不良网站,防止上网成瘾。社会教育机构应负起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的责任,积极推进网吧行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面对网络教育的负面效应,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启动网络道德教育工程,以适应新型社会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全社会对学生网络教育的作用。
  总之,网络将在初中生的生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防患于未然,对他们实施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使初中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成为网络技术的主人,让互联网活跃在他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
  [2] 王世荣,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05年第1-2期
  [3]田淑军,黄远霞,网络成瘾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2).
  [4]王颖,中学生网络成瘾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
  [5]杨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矫治研究[D],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05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沈爱华女汉族, 籍贯江苏连云港 ,1993年大学毕业,数学专业,中学一级教师,现在连云港市海庆中学从事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和德育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13056055963或13056049609。
   通信地址:连云港市新浦区大庆西路连云港市海庆中学 沈爱华
   邮 编:222004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怎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现就这个话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 、课堂结构    新课标下,通常采用目标教学法的模式,一般有以下这几个步骤。  1 前提诊测:前提诊测的目的,一是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二是设置凝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对新知识的渴
期刊
摘要 信息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时空的变化、经济的腾飞。网络游戏更是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许多在校学生经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沉浸在游戏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的牺牲品。带着这一问题,探讨了网络游戏的特点,以利在教学中得以借鉴。  关键词 网络游戏 特点 借鉴学生 教学    络游戏近几年非常盛行,网络游戏这么大的诱惑力究竟来自哪里?网络游戏的特点能不能被我们所利用?带着这个疑问,我加入到网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 提
期刊
提要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必须注意教师的接受心理以及感情因素的影响,灵活运用人事管理中的“罗森塔尔效应”、“鲶鱼效应”、“即时效应 ”、“海潮效应”、“马太效应”、“手表效应”、“蚂蚁效应”、“非零和效应” “自己人效应”、“首因效应”、“齐加尼克效应”、“超限效应”、“链状效应 ”“十三”心理效应,才能使“教师尽其才,才尽其能”,从而使学校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关键词 校长管理;心理效应   
期刊
摘要 在开课之时,首先搞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讲座。随着教学的推进,借助报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归纳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设计多种课型。在布置作业上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健词 教改 培养 创新 能力    创新,是不断发展的条件
期刊
摘要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表演或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节英语课成功与否,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的六个主要途径。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 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
期刊
摘要 培养信息化人才是目前我军人才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传统的封闭式的院校教育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以院校为主,疏通院校与部队联合培养的渠道,建立资源共享、多方交流、参与互动、跟踪反馈等有效机制,造就大批信息化人才。  关键词 信息化人才 机制    four mechanisms of training the information-based talented perso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绝大多数是成年人,针对积极心理学表现出的成人化取向,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产生背景,并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启示,即把积极心理学涉及的情绪体验、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儿
期刊
摘要 公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公安实践工作需要的职业警察,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有利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公安院校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考核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新形式的犯罪已经发展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