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对话结构失衡及教学行为甄别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鞋匠的儿子》(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1课)一课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参与作课的教师一共有三位:第一位是一位年轻女教师(下称L老师),第二、第三位是两位特级教师(以下分称S老师和W老师)。
  通过现场观摩以及事后对录像、录音进行整理、分析,笔者认为,倘若以叶澜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来看,这三节课至少达到了扎实、平实、真实的要求[1]。那些“同课异构”活动中经常出现的脱离“课标”要求为“异”而“异”、离开教材内容盲目求“异”、不顾学生实际“标新”“立异”等误区[2],在此次活动中并不存在。
  笔者在获得诸多启示的同时,认为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 教师提问行为的对话结构失衡
  对话离不开提问。三位教师都是采用教师提问的方式推进教学对话,每一个环节的展开都离不开教师的发问。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执行指示,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提问”这一行为可分解为“在提问”和“在提问题”两部分,或者分为“在问”和“在问问题”两个部分。“在问”是一种行为状态,“问”的是不是“问题”,则强调对“问题”的真伪判断。因此,前者的句式多由“谁来……?”“还有谁愿意……?”“还有什么?”等组成,属于程序性质,用于推进教学进程;后者的句式多包含“什么是……?”“哪些……?”“怎么……?”“为什么……?”等问题组成,用于促进学生思考。对话所要解决的是“问的问题”,“在问”是确保解决问题的程序。
  通过统计,L老师的44次提问中,有22次“在问”,有22次“在问问题”,S老师和W老师的这两项数据分别是29次、11次和30次、9次。这些数字表明,在课堂上采用发问来展开教学的方式较为普遍。
  这些“教师主导的发问与指示(initiative)”与“学生的应答(response)”“教师的评价(evaluation)”一道构成了课堂中最一般的对话单位。有研究者将之称为IRE,整个教学就是IRE的循环连续。[3]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印证了这一点。下面的对话片段能清楚地显示教师的“在问”与“在问问题”在其中的作用。
  S教师:我就有一个问题了,林肯当美国的总统,议员们为什么感到尴尬?[I][教师“在问问题”]
  生1:从未料到……[R]
  师:这是用书上的话[E],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他们为什么感到尴尬?[I][教师“在问问题”]
  生2:因为他是鞋匠的儿子。[R]
  师:这话没说完。[E]
  生3:林肯的父亲是鞋匠,而他们都是出身豪门。[R]
  师:他们认为——?[I][教师“在问”]
  生3:应该跟他们一样都是上流社会的。[R]
  师:书上有一个词叫什么?[I][教师“在问问题”]
  生:名门望族——[R]
  师:他们认为当总统,就应当是名门望族。而林肯呢,出身很卑微,并且还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以他们就感到尴尬[E],心里服气吗?[I][教师“在问”]
  生:不服气。[R]
  师:心里高兴吗?[I][教师“在问”]
  生:不高兴。[R]
  师:他心里平衡吗?[I][教师“在问”]
  生:不平衡。[R]
  师:这就是尴尬[E],懂了吗?[I][教师“在问”]
  生:懂了。[R]
  ……
  “这种IRE的对话结构被视为懂得的人(教师)向不懂得的人(学生)询问,对其应答,询问者表示感谢,同时判定正确与否。而且决定这种IRE的链接中所构成的对话方向、选择对话者并决定发言顺序的,是单向主导这种对话的教师。”这种单向主导的对话形成的师生关系“类似于像机关枪频频发问的一名检察官和集体证人应答那样的关系”。[3]
  进一步统计发现,学生在每节课里自主活动的时间均没有超过5分钟。或者说,学生在或读、或写、或讨论、或找词的这5分钟内没有教师的提问伴随。而在其余的时间里,学生大多在一轮轮IRE中度过。尽管无法确定学生最佳的自主时间量应该是多少,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平均每分钟1次以上的提问的确保证了教学是在教师设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排除了任何“意外”或“不确定”的发生。教师通过控制学生个体的物理时间,进而控制了学生个体的思维空间——学生用来发展自我引导的思维空间。通过“教师最后的评价(E)确立了教师在课堂之上的权力地位,剥夺了平等的人际关系对话的性质” [3]。这导致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教师战略上的“主导”和战术上的“引导”几乎演变为“主宰”。这集中体现在对话结构的失衡上:教师通过发问垄断话语权,学生服从、应答、配合。毕竟,“教师从外部提出问题,相对来说,比较被动”[4]。
  赋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的“问”和所问的“问题”,或许是调整失衡的对话结构的一种思路。“对话离不开提问”不能仅仅理解为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无论在实体上还是程序上,对话同样离不开学生的“问”和问的“问题”。片面强调任一方的提问行为以形成对话的做法均非明智的选择。
  杜威认为,教师“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5],因此,“教师拥有话语权力,是其特定职业身份、社会角色的权力和责任的体现” [6]。不过,“教师不仅拥有话语权力,而且还应循序渐进地趋向释放、移交话语权力”[6]。
  “每一个学生都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权利。学生问不出问题,不是剥夺学生独立思考与发问权利的理由,而恰恰是其结果。教师应当具有‘我爱学生的问题,更爱提出问题的学生’的情怀”。[7]倘能如此,或能形成“互问互答”“互教互交”式的对话,对话结构才能渐趋平衡和合理。
  二、 教师教学行为“真”与“好”的甄别   究竟哪一节课更好?观者众说纷纭。这反映出不同群体的“好课”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过,评价课始终离不开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时,首先应该判断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不是“真”的教学行为。其次才能做是不是“好”的教学行为的判断。也就是说,“好”的教学行为应建立在“真”的教学行为基础之上。没有“真”就没有“好”。在此,借鉴分析哲学家谢富勒对于“教学”一词的分析理论试对三位教师的一些教学行为进行“真”与“好”的分析。
  谢富勒认为,对于“教学”这个概念,建议将其分成包含三种模式的活动来讨论,即“教人……”“教人做……”和“教人如何做……”。他认为“教人……”包含叙述规范的成份,如果教学的成功标准要求学习者遵行该行为规范,就选择行动式诠释;反之,选择非行动式诠释。“教人做……”是通过包含有要求人执行一件事的指令,目的是发展稳定而一贯的行为模式。与“教人做……”导引规范的学习有所区别,“教人如何做……”主要是在促进技能的学习。后两者的这种区分仅在一定的情境中是必需的。他赞同“教人如何做……”。[8]
  在写字和书写的环节上,S老师在板书课题时,直接强调“鞋”字的一“提”和“匠”字的笔顺。他通过“告诉”学生写这两个字的注意事项,希望学生掌握并遵守这种规范。也即是对他的行为应做行动式的诠释。但是在当节课内无法观察学生是否遵行了该规范。因此,S老师的行为更多的是“告诉人……”,而非“教人……”。L老师采取的是提问,“怎样把这两个字(豫和辱)写得好看?”通过两个学生概括出上大下小和左窄右宽的书写规则。因为这一书写规则是由学生概括而出的,因此,可以认为L老师不仅在“教人……”而且在“教人做……”或者“教人如何做……”。W老师采用的方式是在黑板上写一个“让”字,提问学生:“看例字,你觉得谁该让谁?”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提问,强调了横中线的重要性,最后提醒学生,“记住这个‘让’字,一定能够写好这两个字(豫和辱)”。同理,W老师的书写指导也是在“教人如何做……”。
  在词语的理解上,除了和L老师W老师采取相同的对话方式外,S老师要求学生对每个词语所在的段落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词意在句中的意义,并且先后请两位同学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傲慢”的词义。S老师以这种对话 朗读 活动的组合方式教学生“如何理解”词义,是最佳的“教人如何做……”。因为学生有机会获得了实践“理解词义”这一目标隐含的行为经验。
  如果说上面论证了教师教学行为的“真”的问题,那么,判断教学行为是否为“好”的问题离不开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这就如同评价厨师绕不开食客。虽然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9]不过,如上所述,或许可将泰勒上述观点进一步表述为,“学生的学习取决于教师的‘做’与学生的‘做’之间是否有完美的结合。”恰如谢富勒所言,在判断教师是不是在教学时,还应该特别看教师“会不会赞许‘学生’的判断,学生是否可以问‘怎么做?’‘为什么?’或者‘有何根据?’等问题”[9]。由此观之,三节课上各有一处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这三个“亮点”足以证明教师当时的教学行为是“好”的教学行为。
  第一处是学生对L老师所提问题的回答。
  L老师:“你看到这样一些词语(出示幻灯: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
  生1:林肯说了什么话,使参议员的态度由尴尬想羞辱他,变成赞叹了?
  生2:为什么会大笑呢?
  生3:为什么要写参议员的态度?这一节课不是要写林肯的吗?
  第二处是S老师请两位同学进行的角色扮演活动。当“女参议员”用生动的语调,绘声绘色地将参议员傲慢的神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后,全体学生不由自主地同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当“男参议员”在演绎“傲慢”一词的过程中用手指着老师扮演的林肯说,“别忘了,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引起了全场一阵会心的笑声。
  第三处是W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林肯发言内容时,学生所使用的词句。
  生1:他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所有的参议员都感到非常尴尬,有些议员想羞辱他,林肯宽容了他们……
  生2:但是我也可以给参议员们改鞋子,因为我从小就受到父亲做鞋子的艺术的熏陶。
  生3:林肯说,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为他是伟大鞋匠的儿子感到骄傲,……
  上述学生的言语和行为既表明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言行往往来自于学生的事实,同时也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思维和经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有赖于教师深思熟虑的巧妙引导与赋予学生思考的时空、活动的自由和言说的自主之间完美的结合。
  鉴于此次活动是提前两天通知作课教师且有特级教师的参与,具有一定的日常性和代表性,因此,上述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1).
  [2] 李国华,张瑞芬.“同课异构”的误区种种[J].教学与管理,2011(2).
  [3]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杨启亮.教学对话之“道”的特殊性[J].教育研究,2013(7).
  [7] 袁庆晖.“基于问题的对话教学模式”初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1).
  [8] [美]谢富勒.I.教育的语言[M].林逢祺,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9] [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陈国庆】
其他文献
课程视野下的文本,它仅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以超越、选择、增删的一种学习材料。文本仅仅是实现课程及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载体或媒介,它不是课程的全部。  如何评判与考查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走出“以文本为中心”的籓篱,将文本置于课程视野下进行的呢?笔者认为,只要执教者能够从课程的角度回答“为什么教”、 “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就足可证明。下面,笔者试图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如何评价中国20年的义务教育?  2006年9月末的一个下午,在教育部的一个办公室,长时间沉默后,69岁的柳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用3个“难”来形容:“办教育难,办基础教育更难,一个人口大国普及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以下是柳斌同《南方周末》记者的对话。    20年前的承诺    让中国人接受义务教育,一直是一个美丽的梦: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带着这个梦,之后掌握政权,梦有可能变成
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一个辅助系统,是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拐棍”。人教版第一册语文教材拼音的编排注重了与识字、发展语言及儿童生活的联系,内容安排得当,内在结构显得多样化。尤其是注重了拼音的拼读,强化了拼音的实践性和工具性,充分体现了拼音的助读作用。但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处美中不足的地方,特提出以下建议,与编者商榷。  一、 去掉“ēr”“z픓sí”三个无效音节  教材在出示特殊韵
教师忙,忙在哪里?备课?批改?补差?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有深刻的体验,最消耗时间和精力,不是备课,批改,而是孩子没在家中认真完成作业,该完成的朗读作业没做,原本回家需完成的东西,需要在老师的监管下,才能完成,孩子一天中“老账新账”一起来,他忙碌不已,老师更费劲刹力,直到下班铃声过后,还没梳理清楚。老师家长兼一人于身,能不忙吗?  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通常家长素质高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就算
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常 “答非所问”。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我们借着一节常态课中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从中思考教师的提问行为,给一线教师一些启迪。虽然两则教学片断不足以看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貌,但是,这是一节常态课,教师不自觉地流露出的习惯性行为,常常隐含着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能从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感悟到什么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也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虽然朗读得到了重视,但往往要求不明确,感情不自然,孩子们读时“朗读腔”、“表演腔”太浓,或矫情做作、装腔作势;或语气夸张,情感错位;或统一语调,缺乏个性。朗读教学效率不高,迫切需要矫正与引导。所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摈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笔者
【摘要】倾听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倾听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倾听,惟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要激起学生倾听兴趣,教给学生倾听方法,提升学生倾听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中得以思考, 在倾听中逐渐成长,在倾听中提升能力。  【关键词】兴趣;氛围;方法;倾听习惯  倾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
正当举国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之际,2013年元旦也姗姗来临了。旦复旦兮,喜连喜。恭喜了!可敬的读者和支持不渝的作者,我们诚挚地祝愿大家新年有新进步、新成就。  回首才挥别的一年,最令我们欣喜的,当然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十八大鲜明地指引我们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要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示出光明美好的未来。十八大将科学发
1984年6月2日,是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前夕,世界撑杆跳名将齐聚法国圣德尼的奥古斯德鲁纳体育场,一场激烈的角逐正在进行着。  当横杆升到了5.87米,这是撑杆运动中的一个新的世界纪录!此时,离横杆30多米远的助跑线上站着的是一位20出头的青年运动员,他叫谢尔盖·布勃卡,来自前苏联的乌克兰。布勃卡似乎显得很轻松,他从容不迫地望了望前方的横杆,然后开始手持撑杆助跑。不一会儿,布勃卡加快了步伐,全
不可否认,时下不少教师以新课标理念创新课堂,艰难地走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但是,纵观我们的每一次通识培训,林林总总的名师示范观摩,学者教授的报告、讲座,常常是硬套理念,巧玩花样。有不少“新课堂”与新课标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可以说这是课程改革必然经历的一个迷惘阶段,正本清源这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标之伪:舍本逐末    张奠宙教授在《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