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答非所问”现象探析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ve200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常 “答非所问”。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我们借着一节常态课中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从中思考教师的提问行为,给一线教师一些启迪。虽然两则教学片断不足以看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貌,但是,这是一节常态课,教师不自觉地流露出的习惯性行为,常常隐含着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能从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感悟到什么,或许更能触动一线教师的思考。
  一、 日常课堂提问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我们给大家呈现的课例是人教版(2013年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如图1)。
  授课教师来自某县城小学,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该教师提前一天准备了随堂课,她的教学受到了好评,但也出现了让人尴尬的场面,那就是学生“答非所问”。我们结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答非所问”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反思教学。为了再现场景,也为了尊重授课教师和小学生,片段中的师生对话均按照录像一字一句写出,以保持内容的客观性。括号中的内容是笔者结合录像和现场听课做的解释说明。实录如下:
  1.片段一:编排“二七十四”的口诀
  教师让学生根据前面摆的关于7的拼图,依据“有几个7?列出算式,口诀是什么?”几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按问题的顺序编完“一七得七”后,教师引导学生编“二七”的口诀,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实录片段:
  师:两个拼图有几个7?(每个拼图都是由一副七巧板组成的动物造型,以突出几个7,如图1。)
  生1:两个拼图有2个7,2乘7等于14,7乘2等于14。(教师边听边板书:2个7,2×7=14,7×2=14,学生接着说:二七十四,此时教师没有再板书口诀,而是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你在说第二个算式时(手指着7×2=14),怎么说得那么快呀?
  (生1站在那里,没有做声。教师见状,又提问了一名学生,并再次描述问题:说完第一个算式,怎样快速地想到了第二个算式?)
  生2:1个7是7,就把1个7再加上1个7,就是2个7的得数。
  师:这是算它的得数时这么想的,老师问的是2×7=14这个算式不是说完了吗,怎么那么快就想到7×2=14呢?(又一名学生举手了,老师就提问了生3。)
  生3: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师:声音再大点(生3又大声重述了一遍。)
  师:这两个算式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他俩可是好朋友,看到2×7=14,能立即想到7×2=14,谁再来说一遍口诀?
  ……
  2.片段二:让学生找出相邻的两句口诀
  编完了7的乘法口诀,教师接着提出问题:
  师:认真观察这几句口诀,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教师刚一说出问题,就有学生回答“7”,于是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告诉大家?
  生1:假如说……(学生刚说出“假如说”三字,教师就说,要说成“比如说”,于是学生接着说。)比如说2×7等于14,那么7×2也等于14,他俩的积不变,算式变一变。
  师:老师说的是相邻的两句口诀,大家不是说了相差是7,什么是相邻?(停顿)就是它俩是邻居呀,那谁和谁是邻居?(看到有同学举手)哦,有同学找到了,××说。
  生2: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
  师:它俩是邻居吗?它俩隔着谁呢?
  (部分学生回答:二七十四。)
  师:那谁和谁是邻居?(又提问一名学生。)
  生3: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师:对,第一句口诀和第二句口诀就是邻居,是相邻关系,它们相差几?(学生们回答“7”。)
  师:那你们还能再举出一个例子吗?
  ……
  二、 日常课堂提问为什么会出现“答非所问”
  从这两则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明确。例如,片段一中,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说完了2×7=14,怎么那么快就说出了7×2=14?片段二中的问题是:举出相邻的两句口诀。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见第一个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就重述或解释问题,提问第二个学生。然而第二个学生都没有结合教师的问题回答,出现了“答非所问”现象。接着教师再次解释问题,提问学生,直到第三个学生说出了令教师满意的答案。两则片段中的问题比较明确,难度也不大,可是学生为什么仍卡壳了呢?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答非所问”背后的原因。
  1.教师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现实吗
  当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2×7=14”提出“你在说第二个算式时,怎么说得那么快呀?”这一问题时,第一个学生为何会没反应?在教师的重述下,第二个学生为什么会答偏?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固然没错,但真的需要像第三个学生那样回答吗?
  在乘法的起始课——《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课标教材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删除了“被乘数、乘数”的区分,让学生一接触“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就出现两个乘法算式(见图2)。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既直观又直接,像呼吸一样自然。既然7个2相加,即2 2 2 2 2 2 2=14可以写成乘法算式,那么顺手就可以写成2×7=14或者7×2=14。他们不会“追究”先写谁后写谁是“不一样”的,也不会去想写成的是两个乘法算式,更不会去追究这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这两个乘法算式是一个样儿的,无非是两个因数换了个位置——尽管这两个乘法算式暗含了“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道理。因此,教师让学生说“怎么说得那么快呀”,而且还得从“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方面回答问题,有点难为学生,让学生本来自然思维的东西突然变得无从说起。   2.教师提问之后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了吗
  客观地说,片段二问题中的“相邻”一词稍难理解,但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2~6的口诀,按理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注意让学生理解“相邻”,毕竟弄懂相邻两句口诀的关系是记忆口诀的基础。可是学生在已经初步学习了2~6的口诀基础上,为什么不能很快指出7的口诀中相邻的两句呢?
  我们再回顾片段,会发现教师的“抢答”行为。当第一个学生的“假如说”还没说完时,老师就急着干预,让学生换成“比如说”。当听到第一个学生的“比如说”不对时,赶紧重述问题:“老师说的是相邻的两句口诀,大家不是说了相差是7,什么是相邻?(停顿)就是它俩是邻居呀,那谁和谁是邻居?”看到有同学举手,就又指名学生回答,“哦,有同学找到了,××说”。××也没说对,老师跟着就问,“它俩是邻居吗?它俩隔着谁呢?”
  “提问—回答”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之一,但问和答不是直线式的。教师发出问题后,需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学生要回答教师的问题更需要认真聆听问题,然后做出思考并梳理清楚思路、组织好语言。与此同时,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思考学生的疑问,能辨别出学生思考的障碍,并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很多时候,小学生嘴心不一,明明看着“二七十四”却念着“二七四十”。可是教师往往操之过急,看到学生说错或卡壳,不是换人帮帮他,就是再解释一遍问题,甚至自己说出答案,而忘了学生恰恰是在这样的“说错话”过程中“幡然醒悟”的。其实,在第二个学生答出“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是相邻的两句口诀”时,只要教师放慢进程,给生2一个反思的机会——“它们是相邻吗,你说得对吗?”生2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
  三、 怎样使我们的日常课堂提问有效
  提问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师基于什么提出问题,能否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也是提问有效达成的关键。因此,为使课堂提问有效,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现实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1]这就是说,教师如何将知识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领会知识需要思考学生的经验现实、思维水平。虽然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对教学内容作了教学法的加工,并尽可能提出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但是,成人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有很大差异,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读懂学生,并不理解学生的思维现实。[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很直接,习惯于“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较少考虑为什么。所以,教师要读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基于学生的思维现实提出适切的问题。
  2.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1] 学生要想独立思考,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在片刻的宁静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疑惑。遗憾的是,教师常常急不可耐地让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学生真正独立思考的环节,无论教师怎样“引导”,如何“解释”,总有部分学生“记不住”。其实,“不长记性”不是学生不用心,而是没有充分经历“懂”。
  3.教师要示范良好的倾听行为
  数学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抽象的符号传授,更应是生动的、富于思维碰撞的心灵沟通[3],而倾听恰恰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现代汉语词典》将“倾听”解释为“细心地听取”,由此可以看出,倾听首先是尊重,尊重他人把话讲完,尊重他人的意思,不误解他人。其次,倾听是理解,理解他人说了什么,为何这样说,然后听者才会表达出自己倾听之后的“见解”。而这时,原来的言者成了听者,他要尊重并理解此时的言者,再随时发表想法成为新的言者。于是,心灵的沟通便在这样的“说——听——再说——再听”中开始了。可以想象,师生之间没有“细心地听取”就发表言论,怎能不出现答非所问?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会倾听”,可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做出良好的“倾听”示范,这怎能让小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何为倾听,如何倾听”呢?因此,为了提问有效,也为了使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有意义、有价值,教师自身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倾听、提问、解释和积极获取信息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任竟业.你并不理解“=”——读懂学生的建议(一)[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5).
  [3] 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国庆】
其他文献
2013年5月11~13日,笔者作为江苏省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赴北京师范大学访学,期间听了该校实验小学朱凌燕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李时珍》一课。这节课引起了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质及京派、苏派教学风格的思考。  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教学?笔者以为,阅读就是通过有声的朗读或无声的阅览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事物特点、思想情感、人生哲理、
校长从这一学校调到那一学校任职并不是新鲜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校长职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校长的流动将日趋频繁,有些地方甚至规定校长在一校任职不得超过六年,这就使得校长流动成为常态。一名校长离开自己熟悉的学校,突然调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里,有人戏称为“空降”校长。作为一名管理者“空降”到新的组织团队,如何才能被新学校的师生员工尽快地接纳、认可,并团结一致,创造出新的业绩,这是摆在
编者按:  新课改曾经是一个概念,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一个普遍的事实,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实——与此同时,它也正在变成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急于给它下一个结论,而实际上,更重要的也许还不是结论,而是来自当事人的直接的感受。感受固然不如理论那么客观、公允、全面和深刻,但是,它可能最真实。    课改首先应该解放教师    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只有将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下真正解放出来,我们才能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教育实践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有教育系统多层面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落实,这个系统的终端是各中小学校,因此,作为一把手的校长的“核心素养领导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扑面而来”的核心素养,校长“须为”与“可为”的空间有哪些呢?  一、 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校长的职责与使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空荡荡的操场,西边是篮球场,东边是足球场,中间隔着一条水泥路。放眼看去一览无余,视觉上开阔了,感觉上却显得单调,似乎缺了点什么。  几届校领导都想要在中间的马路两边做点文章:夹道栽上两排冬青,四周点缀些花草,岂不美哉。新任校长巡视几次后,果断地下了命令:栽!  一个春天,精挑细选的冬青树苗在老师们的呵护下在道路两旁安了家。望着泛青的树枝,想想几个月后满树的绿叶,大家忘记了劳动的辛苦。  可好景不长
凭着三年小有成就的班主任工作积累的经验,我信心十足的坐在了高一(九)班班主任的位置上。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坐着的一个个稚气未脱而又故作深沉的学生,我心里想,“同学们,你们还是要乖乖地遵守纪律,刻苦学习,不要想着和我耍花招,我三年来炼制的‘灵丹妙药’是绝对可以让你们心悦诚服的”。可是,不到两周,我就发现我的药失效了。  这些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仍然沐浴在父母至爱中的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但是,强
课程视野下的文本,它仅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以超越、选择、增删的一种学习材料。文本仅仅是实现课程及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载体或媒介,它不是课程的全部。  如何评判与考查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走出“以文本为中心”的籓篱,将文本置于课程视野下进行的呢?笔者认为,只要执教者能够从课程的角度回答“为什么教”、 “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就足可证明。下面,笔者试图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如何评价中国20年的义务教育?  2006年9月末的一个下午,在教育部的一个办公室,长时间沉默后,69岁的柳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用3个“难”来形容:“办教育难,办基础教育更难,一个人口大国普及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以下是柳斌同《南方周末》记者的对话。    20年前的承诺    让中国人接受义务教育,一直是一个美丽的梦: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带着这个梦,之后掌握政权,梦有可能变成
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一个辅助系统,是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拐棍”。人教版第一册语文教材拼音的编排注重了与识字、发展语言及儿童生活的联系,内容安排得当,内在结构显得多样化。尤其是注重了拼音的拼读,强化了拼音的实践性和工具性,充分体现了拼音的助读作用。但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处美中不足的地方,特提出以下建议,与编者商榷。  一、 去掉“ēr”“z픓sí”三个无效音节  教材在出示特殊韵
教师忙,忙在哪里?备课?批改?补差?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有深刻的体验,最消耗时间和精力,不是备课,批改,而是孩子没在家中认真完成作业,该完成的朗读作业没做,原本回家需完成的东西,需要在老师的监管下,才能完成,孩子一天中“老账新账”一起来,他忙碌不已,老师更费劲刹力,直到下班铃声过后,还没梳理清楚。老师家长兼一人于身,能不忙吗?  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通常家长素质高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