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常 “答非所问”。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我们借着一节常态课中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从中思考教师的提问行为,给一线教师一些启迪。虽然两则教学片断不足以看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貌,但是,这是一节常态课,教师不自觉地流露出的习惯性行为,常常隐含着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能从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感悟到什么,或许更能触动一线教师的思考。
一、 日常课堂提问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我们给大家呈现的课例是人教版(2013年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如图1)。
授课教师来自某县城小学,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该教师提前一天准备了随堂课,她的教学受到了好评,但也出现了让人尴尬的场面,那就是学生“答非所问”。我们结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答非所问”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反思教学。为了再现场景,也为了尊重授课教师和小学生,片段中的师生对话均按照录像一字一句写出,以保持内容的客观性。括号中的内容是笔者结合录像和现场听课做的解释说明。实录如下:
1.片段一:编排“二七十四”的口诀
教师让学生根据前面摆的关于7的拼图,依据“有几个7?列出算式,口诀是什么?”几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按问题的顺序编完“一七得七”后,教师引导学生编“二七”的口诀,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实录片段:
师:两个拼图有几个7?(每个拼图都是由一副七巧板组成的动物造型,以突出几个7,如图1。)
生1:两个拼图有2个7,2乘7等于14,7乘2等于14。(教师边听边板书:2个7,2×7=14,7×2=14,学生接着说:二七十四,此时教师没有再板书口诀,而是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你在说第二个算式时(手指着7×2=14),怎么说得那么快呀?
(生1站在那里,没有做声。教师见状,又提问了一名学生,并再次描述问题:说完第一个算式,怎样快速地想到了第二个算式?)
生2:1个7是7,就把1个7再加上1个7,就是2个7的得数。
师:这是算它的得数时这么想的,老师问的是2×7=14这个算式不是说完了吗,怎么那么快就想到7×2=14呢?(又一名学生举手了,老师就提问了生3。)
生3: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师:声音再大点(生3又大声重述了一遍。)
师:这两个算式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他俩可是好朋友,看到2×7=14,能立即想到7×2=14,谁再来说一遍口诀?
……
2.片段二:让学生找出相邻的两句口诀
编完了7的乘法口诀,教师接着提出问题:
师:认真观察这几句口诀,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教师刚一说出问题,就有学生回答“7”,于是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告诉大家?
生1:假如说……(学生刚说出“假如说”三字,教师就说,要说成“比如说”,于是学生接着说。)比如说2×7等于14,那么7×2也等于14,他俩的积不变,算式变一变。
师:老师说的是相邻的两句口诀,大家不是说了相差是7,什么是相邻?(停顿)就是它俩是邻居呀,那谁和谁是邻居?(看到有同学举手)哦,有同学找到了,××说。
生2: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
师:它俩是邻居吗?它俩隔着谁呢?
(部分学生回答:二七十四。)
师:那谁和谁是邻居?(又提问一名学生。)
生3: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师:对,第一句口诀和第二句口诀就是邻居,是相邻关系,它们相差几?(学生们回答“7”。)
师:那你们还能再举出一个例子吗?
……
二、 日常课堂提问为什么会出现“答非所问”
从这两则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明确。例如,片段一中,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说完了2×7=14,怎么那么快就说出了7×2=14?片段二中的问题是:举出相邻的两句口诀。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见第一个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就重述或解释问题,提问第二个学生。然而第二个学生都没有结合教师的问题回答,出现了“答非所问”现象。接着教师再次解释问题,提问学生,直到第三个学生说出了令教师满意的答案。两则片段中的问题比较明确,难度也不大,可是学生为什么仍卡壳了呢?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答非所问”背后的原因。
1.教师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现实吗
当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2×7=14”提出“你在说第二个算式时,怎么说得那么快呀?”这一问题时,第一个学生为何会没反应?在教师的重述下,第二个学生为什么会答偏?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固然没错,但真的需要像第三个学生那样回答吗?
在乘法的起始课——《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课标教材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删除了“被乘数、乘数”的区分,让学生一接触“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就出现两个乘法算式(见图2)。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既直观又直接,像呼吸一样自然。既然7个2相加,即2 2 2 2 2 2 2=14可以写成乘法算式,那么顺手就可以写成2×7=14或者7×2=14。他们不会“追究”先写谁后写谁是“不一样”的,也不会去想写成的是两个乘法算式,更不会去追究这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这两个乘法算式是一个样儿的,无非是两个因数换了个位置——尽管这两个乘法算式暗含了“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道理。因此,教师让学生说“怎么说得那么快呀”,而且还得从“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方面回答问题,有点难为学生,让学生本来自然思维的东西突然变得无从说起。 2.教师提问之后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了吗
客观地说,片段二问题中的“相邻”一词稍难理解,但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2~6的口诀,按理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注意让学生理解“相邻”,毕竟弄懂相邻两句口诀的关系是记忆口诀的基础。可是学生在已经初步学习了2~6的口诀基础上,为什么不能很快指出7的口诀中相邻的两句呢?
我们再回顾片段,会发现教师的“抢答”行为。当第一个学生的“假如说”还没说完时,老师就急着干预,让学生换成“比如说”。当听到第一个学生的“比如说”不对时,赶紧重述问题:“老师说的是相邻的两句口诀,大家不是说了相差是7,什么是相邻?(停顿)就是它俩是邻居呀,那谁和谁是邻居?”看到有同学举手,就又指名学生回答,“哦,有同学找到了,××说”。××也没说对,老师跟着就问,“它俩是邻居吗?它俩隔着谁呢?”
“提问—回答”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之一,但问和答不是直线式的。教师发出问题后,需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学生要回答教师的问题更需要认真聆听问题,然后做出思考并梳理清楚思路、组织好语言。与此同时,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思考学生的疑问,能辨别出学生思考的障碍,并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很多时候,小学生嘴心不一,明明看着“二七十四”却念着“二七四十”。可是教师往往操之过急,看到学生说错或卡壳,不是换人帮帮他,就是再解释一遍问题,甚至自己说出答案,而忘了学生恰恰是在这样的“说错话”过程中“幡然醒悟”的。其实,在第二个学生答出“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是相邻的两句口诀”时,只要教师放慢进程,给生2一个反思的机会——“它们是相邻吗,你说得对吗?”生2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
三、 怎样使我们的日常课堂提问有效
提问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师基于什么提出问题,能否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也是提问有效达成的关键。因此,为使课堂提问有效,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现实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1]这就是说,教师如何将知识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领会知识需要思考学生的经验现实、思维水平。虽然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对教学内容作了教学法的加工,并尽可能提出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但是,成人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有很大差异,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读懂学生,并不理解学生的思维现实。[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很直接,习惯于“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较少考虑为什么。所以,教师要读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基于学生的思维现实提出适切的问题。
2.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1] 学生要想独立思考,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在片刻的宁静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疑惑。遗憾的是,教师常常急不可耐地让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学生真正独立思考的环节,无论教师怎样“引导”,如何“解释”,总有部分学生“记不住”。其实,“不长记性”不是学生不用心,而是没有充分经历“懂”。
3.教师要示范良好的倾听行为
数学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抽象的符号传授,更应是生动的、富于思维碰撞的心灵沟通[3],而倾听恰恰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现代汉语词典》将“倾听”解释为“细心地听取”,由此可以看出,倾听首先是尊重,尊重他人把话讲完,尊重他人的意思,不误解他人。其次,倾听是理解,理解他人说了什么,为何这样说,然后听者才会表达出自己倾听之后的“见解”。而这时,原来的言者成了听者,他要尊重并理解此时的言者,再随时发表想法成为新的言者。于是,心灵的沟通便在这样的“说——听——再说——再听”中开始了。可以想象,师生之间没有“细心地听取”就发表言论,怎能不出现答非所问?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会倾听”,可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做出良好的“倾听”示范,这怎能让小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何为倾听,如何倾听”呢?因此,为了提问有效,也为了使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有意义、有价值,教师自身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倾听、提问、解释和积极获取信息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任竟业.你并不理解“=”——读懂学生的建议(一)[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5).
[3] 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国庆】
一、 日常课堂提问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我们给大家呈现的课例是人教版(2013年第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如图1)。
授课教师来自某县城小学,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该教师提前一天准备了随堂课,她的教学受到了好评,但也出现了让人尴尬的场面,那就是学生“答非所问”。我们结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答非所问”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反思教学。为了再现场景,也为了尊重授课教师和小学生,片段中的师生对话均按照录像一字一句写出,以保持内容的客观性。括号中的内容是笔者结合录像和现场听课做的解释说明。实录如下:
1.片段一:编排“二七十四”的口诀
教师让学生根据前面摆的关于7的拼图,依据“有几个7?列出算式,口诀是什么?”几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按问题的顺序编完“一七得七”后,教师引导学生编“二七”的口诀,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实录片段:
师:两个拼图有几个7?(每个拼图都是由一副七巧板组成的动物造型,以突出几个7,如图1。)
生1:两个拼图有2个7,2乘7等于14,7乘2等于14。(教师边听边板书:2个7,2×7=14,7×2=14,学生接着说:二七十四,此时教师没有再板书口诀,而是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你在说第二个算式时(手指着7×2=14),怎么说得那么快呀?
(生1站在那里,没有做声。教师见状,又提问了一名学生,并再次描述问题:说完第一个算式,怎样快速地想到了第二个算式?)
生2:1个7是7,就把1个7再加上1个7,就是2个7的得数。
师:这是算它的得数时这么想的,老师问的是2×7=14这个算式不是说完了吗,怎么那么快就想到7×2=14呢?(又一名学生举手了,老师就提问了生3。)
生3: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师:声音再大点(生3又大声重述了一遍。)
师:这两个算式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他俩可是好朋友,看到2×7=14,能立即想到7×2=14,谁再来说一遍口诀?
……
2.片段二:让学生找出相邻的两句口诀
编完了7的乘法口诀,教师接着提出问题:
师:认真观察这几句口诀,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教师刚一说出问题,就有学生回答“7”,于是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告诉大家?
生1:假如说……(学生刚说出“假如说”三字,教师就说,要说成“比如说”,于是学生接着说。)比如说2×7等于14,那么7×2也等于14,他俩的积不变,算式变一变。
师:老师说的是相邻的两句口诀,大家不是说了相差是7,什么是相邻?(停顿)就是它俩是邻居呀,那谁和谁是邻居?(看到有同学举手)哦,有同学找到了,××说。
生2: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
师:它俩是邻居吗?它俩隔着谁呢?
(部分学生回答:二七十四。)
师:那谁和谁是邻居?(又提问一名学生。)
生3: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师:对,第一句口诀和第二句口诀就是邻居,是相邻关系,它们相差几?(学生们回答“7”。)
师:那你们还能再举出一个例子吗?
……
二、 日常课堂提问为什么会出现“答非所问”
从这两则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明确。例如,片段一中,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说完了2×7=14,怎么那么快就说出了7×2=14?片段二中的问题是:举出相邻的两句口诀。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见第一个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就重述或解释问题,提问第二个学生。然而第二个学生都没有结合教师的问题回答,出现了“答非所问”现象。接着教师再次解释问题,提问学生,直到第三个学生说出了令教师满意的答案。两则片段中的问题比较明确,难度也不大,可是学生为什么仍卡壳了呢?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答非所问”背后的原因。
1.教师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现实吗
当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2×7=14”提出“你在说第二个算式时,怎么说得那么快呀?”这一问题时,第一个学生为何会没反应?在教师的重述下,第二个学生为什么会答偏?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固然没错,但真的需要像第三个学生那样回答吗?
在乘法的起始课——《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课标教材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删除了“被乘数、乘数”的区分,让学生一接触“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就出现两个乘法算式(见图2)。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既直观又直接,像呼吸一样自然。既然7个2相加,即2 2 2 2 2 2 2=14可以写成乘法算式,那么顺手就可以写成2×7=14或者7×2=14。他们不会“追究”先写谁后写谁是“不一样”的,也不会去想写成的是两个乘法算式,更不会去追究这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这两个乘法算式是一个样儿的,无非是两个因数换了个位置——尽管这两个乘法算式暗含了“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道理。因此,教师让学生说“怎么说得那么快呀”,而且还得从“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方面回答问题,有点难为学生,让学生本来自然思维的东西突然变得无从说起。 2.教师提问之后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了吗
客观地说,片段二问题中的“相邻”一词稍难理解,但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2~6的口诀,按理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注意让学生理解“相邻”,毕竟弄懂相邻两句口诀的关系是记忆口诀的基础。可是学生在已经初步学习了2~6的口诀基础上,为什么不能很快指出7的口诀中相邻的两句呢?
我们再回顾片段,会发现教师的“抢答”行为。当第一个学生的“假如说”还没说完时,老师就急着干预,让学生换成“比如说”。当听到第一个学生的“比如说”不对时,赶紧重述问题:“老师说的是相邻的两句口诀,大家不是说了相差是7,什么是相邻?(停顿)就是它俩是邻居呀,那谁和谁是邻居?”看到有同学举手,就又指名学生回答,“哦,有同学找到了,××说”。××也没说对,老师跟着就问,“它俩是邻居吗?它俩隔着谁呢?”
“提问—回答”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之一,但问和答不是直线式的。教师发出问题后,需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学生要回答教师的问题更需要认真聆听问题,然后做出思考并梳理清楚思路、组织好语言。与此同时,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思考学生的疑问,能辨别出学生思考的障碍,并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很多时候,小学生嘴心不一,明明看着“二七十四”却念着“二七四十”。可是教师往往操之过急,看到学生说错或卡壳,不是换人帮帮他,就是再解释一遍问题,甚至自己说出答案,而忘了学生恰恰是在这样的“说错话”过程中“幡然醒悟”的。其实,在第二个学生答出“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是相邻的两句口诀”时,只要教师放慢进程,给生2一个反思的机会——“它们是相邻吗,你说得对吗?”生2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
三、 怎样使我们的日常课堂提问有效
提问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师基于什么提出问题,能否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也是提问有效达成的关键。因此,为使课堂提问有效,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现实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1]这就是说,教师如何将知识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领会知识需要思考学生的经验现实、思维水平。虽然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对教学内容作了教学法的加工,并尽可能提出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但是,成人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有很大差异,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读懂学生,并不理解学生的思维现实。[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很直接,习惯于“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较少考虑为什么。所以,教师要读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基于学生的思维现实提出适切的问题。
2.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1] 学生要想独立思考,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在片刻的宁静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疑惑。遗憾的是,教师常常急不可耐地让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学生真正独立思考的环节,无论教师怎样“引导”,如何“解释”,总有部分学生“记不住”。其实,“不长记性”不是学生不用心,而是没有充分经历“懂”。
3.教师要示范良好的倾听行为
数学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抽象的符号传授,更应是生动的、富于思维碰撞的心灵沟通[3],而倾听恰恰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现代汉语词典》将“倾听”解释为“细心地听取”,由此可以看出,倾听首先是尊重,尊重他人把话讲完,尊重他人的意思,不误解他人。其次,倾听是理解,理解他人说了什么,为何这样说,然后听者才会表达出自己倾听之后的“见解”。而这时,原来的言者成了听者,他要尊重并理解此时的言者,再随时发表想法成为新的言者。于是,心灵的沟通便在这样的“说——听——再说——再听”中开始了。可以想象,师生之间没有“细心地听取”就发表言论,怎能不出现答非所问?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会倾听”,可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做出良好的“倾听”示范,这怎能让小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何为倾听,如何倾听”呢?因此,为了提问有效,也为了使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有意义、有价值,教师自身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倾听、提问、解释和积极获取信息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任竟业.你并不理解“=”——读懂学生的建议(一)[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5).
[3] 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