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也没做的疲倦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上班,“什么也没做”,却身心俱疲。这事儿琢磨起来,怎么想怎么匪夷所思。无非是对着电脑打打字,做个表。脑力也没有付出多少,更不必说体力劳动了。那么,我的时间精力都消耗到哪里了呢?为什么还会那么累?其实,问题就出在“什么也没做”上。
  通过对比,我对这件事有一定的发言权:我既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工作,也做心理咨询,有时也讲课。我发现自己在办公室里坐一天,在咨询室里坐一天,包括讲课时站一天,同样用脑,疲倦程度是极其不同的。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是文件报表,并不怎么费脑,然而累得像狗,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只想上网玩游戏。做咨询和讲课时,用脑强度理应更大,事实上结束以后却精力充沛,晚上回家还能写点东西,毫不以之为苦。
  让我最难以忍受的,倒是看起来最轻松的办公室工作。原因很简单:做心理咨询,让我感到帮助了来访者;讲课,让我感到一些人受到了启发。这感觉让我心里踏实,我知道今天的时间去了哪里,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有意义。但是在办公室里呢?我做了什么?它很难让我产生出确定的意义感。倒不是说工作本身没有价值,而是说,很难通过那样的工作,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的世界有联系,很难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而这是意义感的本质。
  所以关键在于“联系”。我们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建立与世界的联系?农民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手工艺者能看见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且知道这样的工作可以为一些人提供便利,或是审美的愉悦;医生看见自己的工作如何帮人缓解病痛和不安。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职业,都具有不言自明的秩序感和对他人的重要性。
  在绝大多数时候,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无须怀疑劳动的意义何在。于是他们坦然轻松。工作就只是工作,不必再分心去想:“我到底在搞什么?”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热情,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至于说工作累吗?累,但只是单纯的累,累的同时不必再费心去承担什么。
  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说过:人生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意义的活动。换句话说,建构意义感这件事不仅是我们的生物本能,甚至可以等同于生命活动的全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也没做”反而是最累的,远甚于“做了许多事,精疲力尽”。今天的办公室职员,坐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终日和文件、盖章、领导打交道。看似清闲,实际上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才能不断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价值。
  除了薪酬,今天的人很难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有谁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甚至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心虚(比如,当我写一份课题申请,明知道它没有多大意义,仅仅只是因为“职称需要”)。这种隐秘的挫败感,就会让我和世界之间筑起一道屏障。我们很难为自己的生命画出一幅确定的,有意义的地图。我们意识上知道此刻就在这里,但意识深处又不断反思:我究竟在何处?将来往哪里去?谁在乎?有何意义?我们感到自己只是庞大世界里的一颗小螺丝钉,却看不到这颗螺丝钉究竟如何成为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部分。
  当下这个时代,框架被打破,意义被消解,人与人的联系越发松散……这种困扰就已经不再是一两个人的困惑。太多人在巨大的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却难以确认工作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就只好把“成功”一类的概念模模糊糊地,作为救赎的出口。仿佛工作中不做出点什么,就不配理直气壮地活下去一样。
  我们需要的不是客观的价值,而是对他人的意义。“我本人,与世界和他人是相连的,我能从他们眼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是整体的一分子”,我们需要时刻确认有这样的感觉。在工作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就算做的工作琐碎无聊,但是否可以对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哪怕只有一点点。一旦确认了这一点,我们就与世界建立了联系,从而产生出“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做现在在做的事就好”的踏实感。这份踏实感,让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沉浸于工作,无须怀疑,无须寻找。不怕疲倦,怕只怕“什么也没做”。
其他文献
年关将近,忆起至亲,那是温馨及悲伤共存,喜悦与懊恼并具的事,真可谓悲欣交集。先慈辞世已十年,墓有宿草,除辞世当年写有《望断来时路:痛悼慈母》 《悲观主义者的年岁小札》二文外,未有他文述及。每年祭日的日记里虽有短暂的记述,却至今未能写就那本我许愿的《母亲啊,像你这样的一生》的传记。不是不想写,也不是完全没有时间,而是觉得情重情深至无法操键成文。今应《中国新闻周刊》之请,兹用小事几则忆念先慈的教诲,希
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国际田联实施了一项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全面封杀俄罗斯。  在国际田联理事会第201次全会上,24位理事以22票赞成,1票反对(俄罗斯被取消投票资格)通过决议:中止俄罗斯田协的会员资格,决议立即生效。  这意味着俄罗斯田径运动员及所有相关人员将被禁止参加包括明年里约奥运会在内的所有国际比赛,直至禁令终止。  会后,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说:“我们讨论并达成共识:整个田径
几句话,就决定了王力等人的命运——尽管在一个多月前,他才作为“人民英雄”被捧上天.  1988年12月17日下午,我如约又一次来到王力家中。  我这次来,是为了请王力谈那篇轰动全国的“揪军内一小撮”的《红旗》社论的写作经过。一进门,就见沙发上坐着一位戴眼镜的男子,60来岁模样。我一眼便认出了他,欣喜地喊道:“林杰!”林杰,原《红旗》杂志编委,与我有着同乡之谊。前些日子,我曾到他家拜访过。这次,他听
2015年1月1日,元旦。昆明火车站广场人流如织,数辆警车和全副武装的特警分列广场两侧。十个月前发生在这里的暴恐事件,似乎为这座广场贴上了敏感的标签,尤其在这样人流密集的节日期间。  经过十次心理辅导之后,43岁的王军再次出现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巡逻。这位刚刚荣膺公安部二级英模的特警长达两个月的失眠、焦躁、乏力感已渐渐消失。毕竟,15秒内13发子弹击毙击伤5名暴恐分子带来的心理冲击还是令他心有余悸。 
卡在《007》和《火星救援》之间,《一个勺子》的上映确实就像个“勺子”。在西北方言里,“勺子”就是“傻子”。但这部电影是今年绝不应错过的一部国产片,它照见了中国人当下慌乱的内心和已经布满裂缝的价值标准。  到底怎样算作是痴傻,怎样算作是聪慧。有时,这不是智力范畴内的问题,更多的时候被用来描述一种处事法则。很多词汇的概念与含义,一旦到了中国就需要重新翻译,最终滋生出一种别具特色的潜含义。中国语境当中
竹林幽径、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网球场、高尔夫球场、卡丁车场,阅览室、妈妈驿站、儿童乐园,当这些景观和设施集合在一栋办公楼内,其中工作的员工,无疑是令人羡慕的。而这些“大手笔”的投入,并非来自“擅长此道”的世界500强,也不是福利完善的“老国企”。它出现在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一家民营企业——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纯粹出于对员工的关怀而改善工作环境,江南嘉捷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作为舶来品的CSR(C
“项目的成功还得益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和教育部部长等非常重要的支持。而我只是  这些推动项目实现成功的人之一员。”  “我爱房产,但我并不清楚究竟是为什么。”对于自己的投资偏好,黑石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苏世民曾向美国媒体如此形容道。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正是凭借逆势购入大量欧美地产项目,苏世民执掌的黑石集团一举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苏世民也由此赢得了“资本之王”的称号
二弟从家里回来,说父亲的眼睛必须动手术了。  春节回家,父亲就说,他总觉得眼前有黑点飞舞。询问人家,大概是老年白内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再三叮嘱他,过完年后,赶紧到县里医院检查,做手术。  差不多一年过去了,还没做。打电话回去询问,总是说,要好好查一下。前后检查了好几次。自己又看书,琢磨。家里有一大厚本农村医生手册,60年代初出版的。那是父亲用过的。小时候,我曾好奇地翻过,没学到什么医学知识,但对
2008年,杰布·布什拒绝共和党的总统竞选征召,自称不希望留给世人白宫里有太多“布什”的印象。但外界却更多是这样的理解:杰布知道他哥哥小布什(乔治·W·布什)留下的摊子实在太烂,老到的布什家族很清楚,只有选民“周期性健忘症”再次发作时才是家族再出江湖的好时候。  四年后,杰布再次拒绝出战大选,理由是他不希望美国陷入“布什-克林顿-布什-奥巴马-布什”的循环。小布什后遗症周期太长,杰布在看不清形势的
有人开玩笑地总结葛优在电影中的形象,“他如果是光头,就说明这个角色是好人;如果是长发,就说明是坏人。”在他主演的新片《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葛优破天荒地用发蜡抿起了头发,时而一袭讲究的白色长衫搭配白色礼帽,时而一身暗黑色的西装搭配黑色礼帽,新与旧,正与邪,似乎都在这个人物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他的这个角色是复杂的,就如同葛优本人其实也如谜一般,他的脸被所有中国人熟识,但似乎人们对他的认识只能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