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班车去上学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h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离家二十几公里的镇中学上的初中,寄宿,每周回家一次。
  每次返校,我必须带足在校要吃的咸菜,否则还不到周六,自带的咸菜就可能吃完,这时我只能去蹭同学的菜,如果同学的也不够,我多半就要吃白米饭了。
  除了每周必带一两罐咸菜,我还时常要挑上几十斤大米去学校,换成面额三两或三斤的饭票,用于日常就餐。每次返校,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负重的长途跋涉。
  从我家到学校,山路崎岖,途中穿过几处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经常有野兔、毒蛇出没,谁也不敢独行。于是,我们村里在小镇上学的四五个校友,都会事先约好时间,结伴返校。
  沿途的山坳上,有两三个供路人休息的凉亭。我们很少停留,除非突遇大雨,为避免淋湿大米,才不得不驻足在凉亭小憩一会儿。实在是时间不允许,路上要花三个多小时呢,可不能误了学校的晚自习。就这样每次赶到学校时,我们都会累得全身像散了架,贴身的衣服也湿得可以拧出汗水来。
  距我们村三公里处,有一条凹凸不平的通乡砂石公路。这条路线虽然远,但换乘一趟班车,就可以直达学校。只是,那时家里穷得叮当响,坐车于我而言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偶尔父母也会给我两三块钱,但那是为我晚自习后饥饿难耐,到学校的小吃店吃米豆腐准备的。
  有一个周末,我挑着三十多斤父亲刚碾好的大米,约齐五人一起返校。快走到通乡公路时,上高三的校友突然提议:“咱们不如奢侈一回,坐班车去学校?”
  高三校友看我们不吭声,继续说:“咱们都挑着几十斤米呢,坐车要轻松不少!”
  还是没有人说话。
  “如果没带钱,我可以借!”高三校友干脆停了下来。
  于是,有两个人同意了。那次我刚好也带了两元钱,但我并不想坐班车。我在心里盘算:坐班车至少要花一元五角,我还欠着同学一元钱,另一元我得用来晚自习后吃米豆腐呢。怎么还同学的账?
  正盘算着,高三校友对我说:“你就别犹豫了,咱只坐这一回,行不?”
  我摸了摸裤袋里的两元钱,想起挑着担子翻山越岭的劳累,终于禁不住鼓动,同意了。十多分钟后,我们顺利搭上了班车。
  车内人声鼎沸,窗外群山逶迤。虽然站在拥挤的车厢里晃来晃去,但较之挑着几十斤的担子在山路上行走,不知幸福了多少倍。
  班车很快到了需要换乘去学校的那条马路。我们下了车,继续等候。
  然而,路过的车辆不少,却没有一辆直达学校所在的小镇。
  眼看天色就要暗下来,我们开始慌了。我把目光投向高三校友,他拍拍我的肩,安慰说:“别急,会有车来的。”
  事实证明,高三校友的话就像飘在空中的泡沫,随着黑夜的帷幕垂下,破了。
  去学校的班车,一直没有来。
  我们只好挑着担子,沿着马路,步行去学校。
  好在是夏夜,短暂的黑暗过后,升上天空的月亮为我们照亮了行程。
  一路沉默,伴随我们的,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和旷野里如潮的蛙声。
  就这样憋着一股子气,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终于走到距离学校仅有7公里的另一个小镇。
  我感觉身心俱疲,再也走不動了,看到镇上居民家透出的灯光,我说:“到镇上找个地方住一晚,明天再乘车去学校吧!”
  高三校友有点不敢拿意见,见另三个校友也赞成我的提议,便领着我们来到镇上的一家小旅馆。好说歹说,老板答应,按每人八毛钱的标准,给我们三间房。
  那一晚,我没有洗漱,直接往床上一倒,便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醒来,太阳已有一竿高。我们匆匆用完早餐,就站到马路边,一字排开,等候上午最早那一趟去学校的班车。
  班车来了,在我们面前停下,不料司机看见我们身后的一溜担子,果断地摆了摆右手,表示车里已满员,然后加大油门,班车扬起一阵灰尘,跑远了。
  我们面面相觑,沮丧万分。
  上初三的校友打破了沉默,他说:“唉,我们昨天下午的选择错了。我们不应该畏惧那几十里山路而老想着坐车!”
  我心里也很窝火,本想着为减轻负担,才选择坐班车去学校的 “捷径”,不想却是这等遭遇。
  后悔抱怨一番,我们决定徒步走完这7公里。
  大家咬紧牙关,挑起担子,顶着明晃晃的太阳,向着学校行进。
  那天上午,我们到达学校时,已旷了两节课。我身上的白色衬衣如染过一般变成了黄色,头发灰蒙蒙的,手一拂,便扬起一片尘土……
  时光荏苒,岁月白驹。三十多年过去,但我对于那次坐着班车去上学的记忆,却清澈得如大山深处的溪水一样,能看见水底的一切。所经受的焦虑和磨难,也成了我盛开在我青春路上的一朵鲜花,虽然有着苦难的底色,却散发着令人难忘的芬芳。
其他文献
他发微信给她说,到楼下了。  此时,她刚刚把床上的人照顾好,定定地看了他一眼。五年了,当初英俊洒脱的他,正无奈地躺在床上,身体胖得像个气球,除了简单的几句模糊不清的话语,精彩的过往已经慢慢地消失在记忆里。  她推开六楼阳台的玻璃窗,欠出了半个身子。楼下那辆黑色的轿车,正安静地停在不远处的小街等着她。夜如海,灯如幻,映在车顶,也荡在她心上。  你等一下。她回复说。  她开始细细打扮起来。镜中的自己,
期刊
月色近乎苍白。铁轨上发出了刺耳的响声,远方有一道亮光逐渐逼来,越来越近。车厢里,他们面对面坐着,她看着他,而他看着窗外。她在寻找一个时机,一个可以说话的时机。他的眼睛似乎和夜色融为了一体,黑得深不见底。他把眼神收了回来,看着对面似乎在张望着什么的她。  她怯怯地问:“先生,我们要去哪里?”  “城里。”他回答道。  车厢里的灯光一闪一闪的,车在摇晃,灯也在摇晃。无尽的沉默,只剩火车“咔嚓咔嚓”的声
期刊
临江阁是长平古镇里最老古的戏台,前有广场后有河,是长平最热闹的地方。特别是夜幕降临之后,街上数千盏红灯笼点亮夜色,为古镇平添几分楚楚之姿。她拢了拢身上的披肩,倚在二楼的窗口,看着楼下的熙熙攘攘。广场上卖糖画的,捏面人的,面前围了一圈又一圈的小孩儿;还有卖酒糟丸子的,几张小桌子上都坐满了人,划着拳,和着歌,热热闹闹。  年逾半百,她又回到了这里。古镇依然故我,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仿佛逝去的只是流水,
期刊
老邹年龄不算大,六十出头,身体没毛病,他竟然在“满忆乐园”办妥了手续,准备择日搬过去。“满忆乐园”是半公半私的养老院,县城第一家。院长说,“满忆乐园”服务包你满意,伴你快乐地回忆人生。  扯淡!老邹心里暗骂。  对于逝去的大半生,老邹不堪回首,出生于自然灾害年代,成长于动乱时期,高中毕业上山下乡,返城工作低收入,恋爱提倡晚婚,结婚计划生育,育儿高消费,临退休下岗再就业。  老邹“再就业”是带孙子。
期刊
护士把第三张催费单放在床头柜上:“12床,你男人怎么还没来?”她伸出手,想看看那张单子,但马上又把手缩了回来,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清:“他今天一定会来的。”  第四天了,她那黑瘦的男人仍不见踪影。过道里,又有几个人朝着她的方向指指点点。她的头垂得更低了。护士朝她看了一眼,叹了口气,轻轻带上门。  那天,二姨在手术室门口大喊大叫:“切掉子宫就成了废人,还怎么生娃?”  “生娃?医生说她的命都不知
期刊
柳楚白是拄着一根长竹竿出门的。  那根长竹竿,原是柳楚白家里的晾衣竿,有两米多长,竖起来,竿头都快顶到了天花板上。  柳楚白看着那根竿头开裂的长竹竿,咧着嘴笑了笑。  柳楚白生病快两个月没出门了。有人说他是怄病的,也有人说他是装病。不管怎么说,一个快两个月没出门的人,总得有点不一样吧。  柳楚白住在文化馆的院子里,一出院门,就是新华正街。新华正街是一条商业街,人来车往,很是热闹。按照柳楚白的预想,
期刊
小柱子失踪了。  流言四起,各种揣测,纷纷扰扰。  若无冷眼一瞥,都瞎琢磨什么,赶紧报案,让警察来查案抓人。但,无论他说什么,没人听。  其实,小柱子不小,已经五十开外了。他是热河避暑山庄里的公公。清王朝的统治被辛亥革命的枪炮声震垮了,小柱子很迷茫,昨天还在奉旨为隆裕太后征集热河特产,怎么今天说散就散得人去楼空了呢?  小柱子站在慌张张、乱纷纷的山庄里发呆。在宫里,他的职务并不高,但位置却很重要—
期刊
周村姑妈和安桥姑妈是我父亲的两个姐姐。  姐妹俩一个嫁去了周村,一个嫁去了安桥。  我们就按照地名叫周村姑妈和安桥姑妈。  我奶奶在我父亲5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那时候,周村姑媽14岁。  周村姑妈从小就能干,也许是过早承担了家庭的重负,很少看见她脸上有笑意,村人暗中叫她冰美人。我周村姑妈是全村最美的姑娘,皮肤雪白,头发乌黑,樱桃小嘴,杏仁大眼,身材窈窕,性格里有一股子不服输的拗劲。  做媒的踏破
期刊
曾经,南门口十字街,是庸城的主街,现在也是。那时的人,进了庸城,到过十字街,走过南门口,站到河边看了渡船,便算是真正上过街了。打渔鼓筒的老人,便在南门口和十字街交接口的拐弯处。  庸城的夏夜,蚊子总是很多,而南门口的人是不怕蚊子的,大人小孩都一样。  老人是晚上八点准时去打渔鼓筒的。老人个子不高,精瘦,穿着朴素,一双褪色的解放球鞋,两只裤脚经常一只高一只低地卷着,一只脚微踮,肚子往前挺起,脖子上挂
期刊
月光已经变淡了,这是早春的后半夜。  抛锚的车子一动不动地趴在沙石路上,像条慵懒的蛇。我甩了甩已经发麻的胳膊,把车子的引擎盖用力地往下砸,希望能砸出一条通天大道来。在车子里对付一宿勉强可行,但是我已经一整天没有吃过东西了,胃被酸水空磨的感觉不好受。  没办法,只好往前走走。把提醒避让的红色警示标识摆放好,我拖着困倦的步子,踩着凹凸不平的地面,往一百米之外的半山腰人家走去。  灯还亮着,大门紧闭。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