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例析(三十一)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赛场上的“病句”
  现在的体育比赛都要通过电视或广播直播,现场解说员说错话或说出有明显语病的话,已见怪不怪了。下面是一些较典型的用语:
  ①“现在××队获得罚角球!”(足球)
  ②“下半场才进行3分钟,××队获得罚任意球!”(足球)
  ③“××队破坏××队一传到位率。”(排球)
  ④“瑞典队攻势很猛,已逼近禁区了,尼日利亚门将出击了,起到很好的效果!”(足球)
  喜爱足球或排球的朋友都知道,球类比赛中因球出界,或犯规,可被判为界外球、球门球、任意球、角球、点球等。犯规一方(如甲队)叫“被罚××球”,被犯规一方(如乙队)则称“获得发××球”或“获得××球”。上述①②两例因为“罚”“发”同音,口语上难以分辨,所以亦可理解为“××队获得发角球(任意球)”。如果说的是被犯规一方(乙队),以口语这样表述,也不能算错,只是最好说成“(乙)队获得发角球(任意球)的机会(权利)”。如果指的是犯规一方(甲队),那就不能这样说了。甲队因犯规受罚,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甲队)被罚角球(任意球)”。
  例③是排球比赛中很容易听到的一句话。只是那么一听,也不会有什么误解,但仔细研究起来,确有不妥之处。这句话中“破坏”这个动词,作为谓语中心,涉及的对象(宾语)是“一传到位率”,是“破坏……率”这样一个搭配,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率”是指“两个相关数量词间的比例关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它只能改变,或“提高”,或“降低”,就是不能“破坏”。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队破坏××队一传到位”或“××队使××队的一传到位率降低”。
  例④这句话的错误是“起到……效果”不搭配。这种语病不仅多发生于体育比赛的解说中,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常能听到。这种语法上称之为动宾不搭配的毛病,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此例将“起到”改作“收到”就行了。
  一个和尚独自归
  一个和尚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啼子规。
  这首诗中,用词语义重复甚多,“一个”和“独自”,“关门”“闭户”和“掩扉”,“半夜三更”和“子时”,“杜鹃”和“子规”,用以讽刺写文章重词叠句、叠床架屋的语病。在现实语文生活中,这类句子现象可真不少。《人民日报》曾有篇《拉萨九月欢歌舞》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句:“两边镶嵌着一块块绿茵如毯的草坪。”这也是一个语义重叠赘余的句子,有的老师在给学生分析时也认为是病句。这一点值得推敲。
  句中的“茵”字,字本作“因”,指古代车上的垫席,后泛指“垫子,褥子”。“因”被假借为原因义后,产生了后造字“茵”。“绿茵”指“像地毯一样的成片草地,特指草地足球场”。说“绿茵如毯”,岂不是说“像地毯一样的草地像地毯”?这跟“一个和尚独自归”中“一个”与“独自”的重复现象相类。
  在文学语言中,有时使用重复的词可以起到语义强调的作用,如“是非曲直”“最后终于”等;但有时则因词义重复而造成了构成句法关系的词语之间搭配不当,那是需要加以避免的,比如“人民生灵涂炭”“悬殊很大”“多年夙愿”等。“人民”与“生灵”重复,“悬殊”中包含了差距“很大”义,“夙愿”就是“多年”的愿望。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对词义,特别是古词语的一知半解所致。
  至于上文所说“绿茵如毯”一般不必归于词义重复,因为“茵”这个古词在现代汉语中实际上已经不涉及“如毯”的含义。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要分清什么是强调重叠,什么是词义重复。
其他文献
黄昏,我从医院的长廊走过,这是往复已久的事情。  长廊的末端是一片黄瓦,黄瓦之下坐着一排老人。他们大多陷入轮椅,身子佝偻着,看不出形状,头钩在胸前,下颌无奈地垮下去,没有脖颈,这些几乎失去任何支撑的物体勉强堆在那里,怕是经不住轻微一震。  他们曾经光彩如同黄瓦,用他们的话说,他们打江山,然后坐江山,再后来,就该是江山报答他们。现在他们歇在江山的黄昏里面,江山的黄昏萦绕他们,照护他们,黄昏为他们所有
期刊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这首诗,不知道被多少人解读过。有人说是爱情诗,有人说是感怀诗,也有人说是政治讽喻诗,聚讼纷纭,不一而足。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深入到诗歌之中,把握诗歌本有的意脉,其实有时候我们会有更简单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首联,作者借助于锦瑟的琴弦发出了对生命的感慨:每一个弦柱
期刊
【经典文本】  老木  吴金良  “您保重!”老木握着处长的手说。“嗯,好!”处长漫应了一声。握着的手松开了,老木觉得无话可说了。他暗恨今天这个差事怎么偏偏落到自己头上。处长出差,难道非要有人送才行吗? 难道非要我来送才行吗?处长的下巴肥厚而有光泽,微微向上扬着。拧着眉,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他把双手背过去,风雨衣的扣子全开着,被风吹得掀起一个角。真的是一副长者之风!老木不敢仰视,只好又讷讷着说了一
期刊
筱敏的散文是哲学散文,但每一篇又都只像一块哲学的碎片。她并不信仰任何一种哲学,于是掰开克罗齐表现主义的一角,截下柏格森生命之流的一段,或者沉浸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的睡梦里,或者干脆栖居在海德格尔的诗意中……而在这些残折的哲学边沿,分明拥簇着崭新的思考之芽,吐露着顽强的黏着之力,抱合成一种立体的、抽象的、个性的哲学。筱敏的散文本非探究哲学的,但又产生着一种能使人默许的终极意义的力量,无意中又令人会意,怀
期刊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古代,师是一更加严肃的职业,而现在却不同了,师可为学子之友,亦可为学子之偶像,并无神圣而不可意有异也。每位好老师都是有特点的,比如文中我老师的老师,一位诗韵雄厚,一位兴致古朴,他们都有独特的味道,并无吹擂,其中每位老师又有不同的给人之感,那独特的魅力,想必接触过才可更明白地知晓吧。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习惯,作风甚至素养,都会让学生完全地体会到,并把其当作标杆。 
期刊
其实,我更愿意把这部影片叫作《人间“失”格》,对它的印象是病态中的温馨,令人刻骨铭心的温馨。影片最后他们拥抱之时我在想,这世上到底能有多少阳光照耀在人身上?  影片很乱,从剧情到自白,从自白到剧情,反复无数次,一开始我怀疑这是删减版。剧情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从精神上拯救一个误入歧途的女孩;第二,从精神上拯救一个被世界抛弃的肥胖女孩。两个关乎拯救灵魂的故事。我常常在想,拯救灵魂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
期刊
我认识苗子夫妇始于十年前,仰仗于吴祖光、冯亦代先生。他们都是四十年代重庆“二流堂”的堂友。是年,我应某出版社之约,选编一本《中国近现代名人手迹》,出版者要求有若干比例当代名家的新作,苗子便成了圈点的对象。当时,他远在布里斯班,我鞭长莫及,请吴、冯两先生出面为我搭桥,双管齐下。苗子先生在艺术圈内是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马到成功。不久,苗子便寄来他的书法佳作,我净手焚香虔诚展
期刊
心中委“曲”向谁诉  ——谈“曲”与“屈”  早在2002年有人就指出“委曲求全”不应该写作“委屈求全”(见《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4日第12版《回顾与预告》),然而这样的错误直到现在也未杜绝,请看下例:  ①只得委屈求全,唯命是从,气受了不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2月9日]  ②王小凤只好委屈求全,答应了林军的荒唐要求。(《江南时报》2006年8月31日)  还有将本该用“委
期刊
总序  有人说,时光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存。但我更愿意相信:我们十班就是十班,会一直一直不离不弃……  一  这两天一直就不曾放晴。直升班的同学第二天就要离开的消息一经公布,全班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昨天放学,雨开始飘落,期间杂糅着教室中几名女生的低声啜泣。视野中纷飞的纸片不再是试卷,而是各色的同学录,一整天无论上课下课,随处可见伏于这些色彩斑斓上奋笔疾书的同学。分数在别离之际的友谊面前,变得不堪一
期刊
微言语  有时候,最难放下的是一些你从未真正拥有过的东西。  微言语  有三个方法可以解决你很多问题:接受,改变,离开。不能接受那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离开。  微言语  童年的雨天最是泥泞,却又是记忆里最干净的曾经。  微言语  当你习惯性地后退以后,偶尔前进一步,都变成了冒犯。  微言语  每一个习惯放狠话的人,都是在自己心口拉刀子。情绪一上来,话说得太绝对,纵有千万条退路也被自己堵死了。想回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