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灾害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93-02
  
  在国外,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心理危机干预就已经备受重视,在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救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心理干预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其社会影响。但总的看来,心理危机干预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探索在我国都处于起步阶段,缺少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应用机构,在世界上还处于中下水平。
  1 突发灾害事件与心理应激
   地震、不明疾病爆发等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个体所处的紧急状态会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躯体症状,也可加重或诱发原有疾病,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1]。
  1.1 心理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因素;既有物理的,也有生理、心理的因素;还有社会文化等诸多综合因素。灾难是一种社会性应激源,而这种应激源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速度快、应激强度大等特点。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时候,个体会陷入严重超负荷的心身紧张性反应状态中,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人际交往、工作与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突发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2]。
  1.2 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心理应激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由于处理心理应激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对于大部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应激反应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少数人的创伤状态会渗透进其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不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工作与人际交往,可持续数年甚至延续终生,致使生活质量下降。灾难发生后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急性应激障碍(A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抑郁、焦虑、分离障碍、乙醇、药物滥用、自伤、自杀等。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疑虑、悲伤、沮丧、忧郁、易怒、绝望、麻木、孤独、紧张、烦躁、自责、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在情绪方面表现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3]。
  1.3 心理应激反应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突发事件中人们心理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冲击期或休克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个体主要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其次是防御期或防御退缩期,由于灾害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使用否认、退缩和回避手段进行合理化或不适当投射,对解决问题的应对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再次是解决期或适应期,此时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并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心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最后是危机后期或成长期,多数人经历了灾害危机变得更成熟,在心理和行为上变得较为成熟,获得一定的积极应付技巧,但也有少数人消极应对而出现冲动行为、焦虑、抑郁、分离障碍、进食障碍、酒依赖或药物依赖,甚至自伤、自杀等。鉴于上述理论,可依时间先后,将心理应激反应分为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心因性反应、持久心因性反应三个阶段[4]。
  2 心理危机的干预
   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 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
  2.1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这是做好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措施。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受害者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机率;相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性越小。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5]。对受害者来说,从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到政府全面推动灾后重建措施,这些都能成为有力的社会支持,可极大缓解受害者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
  2.2 认知干预面对突发灾害事件,人们所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也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在评估个体应激程度时要充分考虑其认知和情绪反应。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因,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受害者是否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是否会成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恐惧、焦虑和抑郁情绪反应可以严重地损害人的认知功能,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从而使人陷于难于自拔的困境,失去了目标,觉得活着没有价值或意义,丧失了活动的能力和兴趣,甚至自恨、自责、自杀,这些都是应激条件下认知功能受到损害的结果。因此应提高个体对应激反应的认知水平,纠正其不合理思维,以提高应对生理、心理的应激能力[6]。
  2.3 提供准确信息面对突发事件,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的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人们出于自我保护和了解事情原委的本能,十分渴望得到充分的信息。对某种信息或某种事物的不确定状态是焦虑和恐惧的唤醒因素,信息的透明可减低焦虑或恐慌程度。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稳定功能,起到防止个体受应激的消极影响,控制恐慌,稳定大众情绪的屏障作用。
  2.4 帮助居丧者顺度利过悲哀过程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必须帮助居丧者认识、面对、接受丧失这一事实,这是干预成功的第一步。居丧之初为“休克期”,居丧者多处于麻木状态,此时治疗者应与居丧者建立支持关系。居丧之初,往往存在否认的倾向,为了接受丧失这一事实,需要对居丧者与死者的关系及其他有关事件进行回忆,必须鼓励居丧者表达内心感受及对死者的回忆,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以减轻内心的巨大悲痛。居丧者在经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之后,往往无力主动与人接触,因此必须动员亲友们提供具体的帮助,可暂时接替居丧者的日常事务,如代为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必要时还需提醒居丧者的饮食起居,保证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他们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等,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7]。
  2.5 提供积极的应对方法理解、支持、安慰,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可使其看到光明前景,有效地应付危机。强制休息、鼓励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给当事人提供宣泄机会,有助于疏导当事人造成自我毁灭的强烈情感和负性情感的压抑。
  3 建立危机干预的机构和网络
  积极开展心理援助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及各种自然灾害,能否有效地处理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社会和谐、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新标志。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网络的建立与完善,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灾后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理念,也体现了救援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成熟。当前,我国的灾难心理干预大多是在出现问题后被动参与的,而主动干预的较少,其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把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完整的救援体系应该包括物质支持、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心理救助等方面的内容,在卫生部门的工作中,应有专人负责本地区各人群的精神卫生问题,加强心理救助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并对各级医院急诊科、社区卫生人员、基层干部逐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在灾害发生之后,能快速有效地对受灾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 李权超,王应立.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2):136-138
  [2] 李权超,谢玉茹,于泱,刘诚.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军人心理应激的应对与管理.现代医院,2010,10(11):102-103
  [3] 陈金宏,侯世科,郑静晨,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危机管理.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7):561-562
  [4] 林大熙,江琴,卢春丽.心理危机干预在重大事件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10(2):26-29,40
  [5] 李献云,杨甫德. 危机干预的现状与启示.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216-217
  [6] 曹检化,任正伽,谌红献,等. 情绪调节技术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221-222
  [7] 王真真,王新,董燕,夏欣,李权超.汶川特大地震遇难飞行员亲属心理危机干预经验.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214-215
  作者单位: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预防保健科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84-01    随着人口老龄化,各种老年性疾病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老年消化性溃疡是指60岁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已上升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前10种常见病之一。有文献报道70岁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死亡率可达12%,因此,老年消化性溃疡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本院2002年1月-2005年7月胃镜检出的老年消化性
期刊
【摘要】对传统的防治压疮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找出误区所在,并阐述科学的压疮护理方法。  【关键词】压疮;误区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86-02    压疮(pressure ulcer)即压力性溃疡,使指 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所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1]。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约有20%需长期照料的患者受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效果。方法:选用1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本文三种方案中,盐酸齐拉西酮方案为最佳方案。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成本-效果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65-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的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及腹壁、盆腹腔粘连情况。方法:以104例前次剖宫产史,按传统术式下腹纵切口及新式剖宫产下腹横切口分两组,并对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术的再次手术后切口瘢痕纤维美观,切口渗液及感染少,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再次剖宫产行横切口剖宫产术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再次剖宫产;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28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病例与随机抽取110例羊水量正常的病例对照分析,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病例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妊娠晚期晚期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缺氧最敏感指标,一经确诊,宜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以改变围生儿预后。  【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再次宫内妊娠的比例。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不同人群梅毒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并采集实验室标本进行生物学检验。 结果梅毒知晓率普遍不高。暗娼人群最近一次性生活安全套的使用率(77.89%)明显高于性病门诊就诊人群(36.82%),而性病门诊就诊人群的婚外性行为发生率(41.52%)高于婚检门诊人群(13.95%)。6个城市的人群梅毒感染率为21.36%,其中娱乐场所人群的梅毒患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的55例疤痕子宫再分娩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组的3例经阴道试产妇女均试产成功。疤痕子宫组与非疤痕子宫组的Apgar评分、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妇女均无产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应加强术前检查,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加强手术中的监测,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人数,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疤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于2009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就诊治疗的1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持续用药一个月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结果:患者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对全体患者(80例)总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0.0%和3
期刊
【摘要】目的:探寻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分析控制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理论原理,从而总结综合干预的有效措施。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大部分糖耐量异常转为正常糖耐量,并很大程度上延缓糖耐量异常发展为糖尿病。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使糖耐量异常更多的逆转为正常血糖,减少向糖尿病的转变,并且能够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