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的应用微课,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现分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和巩固知识。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快速前进,随之,微时代快步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我国在各个学段都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学。因此,怎样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效率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微课也成为时下流行的话题,并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阐释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一、微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微课”最早起源于美国,于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率先提出。他提炼出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一堂课中的核心内容,做成“微课”,引起美国教育领域的轰动。
微课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技术。近年来,我们国家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在积极地推动微课的发展,国家、省、市的微课比赛陆续开展。在国内,早在2008年,佛山市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的发展,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共享名师资源,启动了精品课例的征集。而在2011年,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何蕴毅老师提出了把教学重点难点视频片断命名为“微课”。微课经过近年的发展,获得不同的效益。但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与推广还没有普及,由于对微课的错误或片面认识,使一些微课形式陈旧单一,微课资源不丰富,只有少数的教师在进行探索和研究,将微课应用在信息技术等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不多,造成浪费,效益不高。
(二)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纲要重点推进的十大项目之一。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对教育的软硬件投入,运用信息化手段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促进实现教学信息化,是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加快信息化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
(三)微课建设与应用的必要性
对于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课时少,每周只有两节课,学生上节课学的内容,下节课时有些已经忘记,而信息技术又是变化最快的一个学科,同时,信息技术又受家庭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例如,家里有无电脑等),导致学生的水平差异很大。如何大大地降低客观原因给信息技术课程带来的被动影响,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与应用微课,使微课更好的为信息技术课堂做贡献,同时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微课辅助学习,自主探究,培养思维,更好的提高信息素养,增强自信心。
二、微课的概念以及制作方法等
微课是一种新型学与教的资源,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是一个具有一定组织标准化的结构,主体由学与教视频(软件)组成,配套资源包括课件(素材)、学习基础、学习延伸等要素组成。微课呈现的是学习形式碎片化、学习内容可视化、学习形态结构化、学习方式非线性。可以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进行屏幕录制,也可以借助数码相机、手机、录像机等进行摄像拍摄,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输出,或者通过绘声绘影、视频编辑专家等视频合成编辑软件,把我们拍摄、录屏等不同类型的视频,混合制作成一个完整的微课视频。同时,还可以借助学科教学平台或工具等呈现教学内容,输出为独立可运行的软件型微课。微课以学为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新课改需要我们调整课堂模式,让学生更好、更快、更轻松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做课堂的主人,避免“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微课将在以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课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微课”以追求减轻学习的负担与成本为核心价值。微课是呈现知识或技能链条中的一个接合点或转接点。微课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的节点。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微课的意义
使用微课,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好的达成目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课堂中的探究性与操作性较强,微课的使用至关重要。
1.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可以提前把自己预习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部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在课堂中遇到相应难点的困惑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心。
2.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相应微课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与能力。
3.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与成功率。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积累更多丰富的课程资源。一举两得,为更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服务。
4.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微课技术,更好地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与此同时,微课将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反复观看或操作等,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5.因为学生之间的多方面差异性,信息技术教学上可以借助于微课,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分层分步式教学,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6.微课很好地弥补了信息技术课课时少的普通现象,缓解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压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微课以其“短、小、精、焊”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课前预习、课中解惑、课后巩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让他们在信息技术上更有自信。再配以“微教案”“微课件”“微任务单”等,将使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发挥更大的光和热。
(一)课前预习,微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
微课主要以短小的视频为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课前预习。老师通过互联网把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微课“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在课前即可实现良好的预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认识键盘》一课时,对于键盘的分区、各个分区的区别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在闲暇时进行学习,对本部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上课时更有信心。
(二)课中使用,突出重点,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在读透教材并熟练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针对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些教学难点等进行整理与精心设计,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发放给学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引,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难题而一筹莫展时通过反复观看、学习微课而解决难题,而已经提前攻克难题的学生,可以挑战更大难度的练习,更好地实现了分层教学。例如,在学习《自定义动画》时,一只大雁如何从近处飞到远处,而且越飞越小?这对于部分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教师统一讲解或请小教师统一解惑,依然会有少部分孩子迷惑不解,这时通过观看微课进行模仿、学习制作,再加以教师适时的引导,孩子们便能豁然开朗,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课后指导,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教师应该制作有一定感染力的微课,使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接收到教育教学资源,让微课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编程猫时,因为形式多变,学生可以用它制作出动画、游戏、故事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内容丰富、资源可多方取之使用(内带资源、网络资源等),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有些知识点的难度不易逾越,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限制了他们的想象与发挥,有了丰富、有趣的微课资源,便可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课后继续给予指导,巩固了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合理、有效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学习资源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其成为教学与学习的重要资源,使学生能独立获取知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巩固和强化知识。
[本文系佛山市级规划课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技能型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fset20180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岑健林.“互联网 ”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97-100.
[2]王群.微课让教学更完整[J].教学与管理,2019(14).
[3]盛晴波.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J].经验交流.
[4]华剑.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电教.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快速前进,随之,微时代快步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我国在各个学段都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学。因此,怎样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效率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微课也成为时下流行的话题,并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阐释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一、微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微课”最早起源于美国,于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率先提出。他提炼出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一堂课中的核心内容,做成“微课”,引起美国教育领域的轰动。
微课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技术。近年来,我们国家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在积极地推动微课的发展,国家、省、市的微课比赛陆续开展。在国内,早在2008年,佛山市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的发展,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共享名师资源,启动了精品课例的征集。而在2011年,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何蕴毅老师提出了把教学重点难点视频片断命名为“微课”。微课经过近年的发展,获得不同的效益。但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与推广还没有普及,由于对微课的错误或片面认识,使一些微课形式陈旧单一,微课资源不丰富,只有少数的教师在进行探索和研究,将微课应用在信息技术等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不多,造成浪费,效益不高。
(二)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纲要重点推进的十大项目之一。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对教育的软硬件投入,运用信息化手段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促进实现教学信息化,是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加快信息化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
(三)微课建设与应用的必要性
对于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课时少,每周只有两节课,学生上节课学的内容,下节课时有些已经忘记,而信息技术又是变化最快的一个学科,同时,信息技术又受家庭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例如,家里有无电脑等),导致学生的水平差异很大。如何大大地降低客观原因给信息技术课程带来的被动影响,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与应用微课,使微课更好的为信息技术课堂做贡献,同时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微课辅助学习,自主探究,培养思维,更好的提高信息素养,增强自信心。
二、微课的概念以及制作方法等
微课是一种新型学与教的资源,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是一个具有一定组织标准化的结构,主体由学与教视频(软件)组成,配套资源包括课件(素材)、学习基础、学习延伸等要素组成。微课呈现的是学习形式碎片化、学习内容可视化、学习形态结构化、学习方式非线性。可以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进行屏幕录制,也可以借助数码相机、手机、录像机等进行摄像拍摄,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输出,或者通过绘声绘影、视频编辑专家等视频合成编辑软件,把我们拍摄、录屏等不同类型的视频,混合制作成一个完整的微课视频。同时,还可以借助学科教学平台或工具等呈现教学内容,输出为独立可运行的软件型微课。微课以学为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新课改需要我们调整课堂模式,让学生更好、更快、更轻松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做课堂的主人,避免“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微课将在以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课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微课”以追求减轻学习的负担与成本为核心价值。微课是呈现知识或技能链条中的一个接合点或转接点。微课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的节点。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微课的意义
使用微课,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好的达成目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课堂中的探究性与操作性较强,微课的使用至关重要。
1.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可以提前把自己预习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部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在课堂中遇到相应难点的困惑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心。
2.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相应微课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与能力。
3.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与成功率。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积累更多丰富的课程资源。一举两得,为更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服务。
4.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微课技术,更好地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与此同时,微课将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反复观看或操作等,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5.因为学生之间的多方面差异性,信息技术教学上可以借助于微课,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分层分步式教学,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6.微课很好地弥补了信息技术课课时少的普通现象,缓解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压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微课以其“短、小、精、焊”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课前预习、课中解惑、课后巩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让他们在信息技术上更有自信。再配以“微教案”“微课件”“微任务单”等,将使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发挥更大的光和热。
(一)课前预习,微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
微课主要以短小的视频为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课前预习。老师通过互联网把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微课“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在课前即可实现良好的预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认识键盘》一课时,对于键盘的分区、各个分区的区别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在闲暇时进行学习,对本部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上课时更有信心。
(二)课中使用,突出重点,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在读透教材并熟练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针对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些教学难点等进行整理与精心设计,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发放给学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引,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难题而一筹莫展时通过反复观看、学习微课而解决难题,而已经提前攻克难题的学生,可以挑战更大难度的练习,更好地实现了分层教学。例如,在学习《自定义动画》时,一只大雁如何从近处飞到远处,而且越飞越小?这对于部分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教师统一讲解或请小教师统一解惑,依然会有少部分孩子迷惑不解,这时通过观看微课进行模仿、学习制作,再加以教师适时的引导,孩子们便能豁然开朗,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课后指导,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教师应该制作有一定感染力的微课,使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接收到教育教学资源,让微课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编程猫时,因为形式多变,学生可以用它制作出动画、游戏、故事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内容丰富、资源可多方取之使用(内带资源、网络资源等),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有些知识点的难度不易逾越,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限制了他们的想象与发挥,有了丰富、有趣的微课资源,便可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课后继续给予指导,巩固了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合理、有效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学习资源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其成为教学与学习的重要资源,使学生能独立获取知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巩固和强化知识。
[本文系佛山市级规划课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技能型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fset20180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岑健林.“互联网 ”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97-100.
[2]王群.微课让教学更完整[J].教学与管理,2019(14).
[3]盛晴波.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J].经验交流.
[4]华剑.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