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之王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约瑟夫·普利策在今天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而为人所知,他创办的报纸已经易主,他在报业的烙印已在慢慢消退,甚至报纸这个行业都岌岌可危,不像钢铁、石油、铁路、银行这些行业仍然在经济体系中占据稳固地位。“他的成就恰如20世纪电视机的发明。普利策将美国新闻业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产业。他是第一位传媒巨头,发掘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普利策传》的作者詹姆斯·莫瑞斯说。
  约瑟夫·普利策将他拥有的《纽约世界报》改造成了真正的帝国。正像传媒业一直以来的特点,它不仅仅是利润丰厚的生意,让约瑟夫·普利策一度成为美国最为富有的人之一;而且,《纽约世界报》的风行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也让他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用普利策自己的话说:“《纽约世界报》应该拥有比总统还大的权力。总统要受党派和政客的束缚,而且只有4年任期,报纸却可以年复一年存在,而且拥有绝对的自由去阐述真理,提供任何符合公众利益的服务。”
  这段话包含了一个报纸所有者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即他和自己拥有的媒体可以超越狭隘的党派利益以及公司利益,成为真理和公众利益不偏不倚的捍卫者—当然我们知道,所有的媒体大亨都有自己的偏见与利益。这种优越感也可以从普利策对个人不幸的阐述中看出。他晚年失明后,他的对手们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因为他的报纸刊登了太多的攻击他人的言论;而他自己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我相信上帝之所以让我失明,是为了《纽约世界报》,因为这样我就不会同任何人见面,成了一位隐士。我就像一位失明的正义女神,离群索居。我没有朋友,因此《纽约世界报》拥有绝对的自由。”
  同卡内基和洛克菲勒等后来因为富裕而为人嫉妒、为人仇恨的大亨一样,约瑟夫·普利策一开始也因为贫穷而为人忽视、为人践踏。他是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出生在1847年的匈牙利。17岁时,即1864年,普利策抓住机会离开旧大陆,前往充满机会的新大陆,那里更为平等、更为自由,不像凝固的欧洲那样让一个贫穷的年轻人感到压抑。他谎称自己已经20岁,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航船—正在攻打的美国内战需要兵源,富有的波士顿人可以通过付钱的方式从欧洲找到人来代替自己参军。正忙于生意的洛克菲勒就是通过付费找到人来代替自己参加的战争。
  一个并不光鲜的开局,接着另一个并不光鲜的转折。战争结束,普利策成为失业士兵的一员。由于他不会说英语,也没有一技之长,失业对他更为折磨。在拿到家人从欧洲汇来的不多的钱之后,普利策决定离开纽约—这座城市是他的最终登顶之地,但在那时绝不适合一个一无所有的匈牙利人—前往圣路易斯。他在1865年秋天乘车前往圣路易斯,下了火车之后,他发现自己花光了钱,前方是密西西比河,“我饥肠辘辘,而且冷得直发抖,彼岸,圣路易斯灯火通明,在我看来就像是一片希望之地。”圣路易斯果然成为普利策的崛起之地,只不过在开始时他并不能意识到这点。普利策通过为轮渡烧锅炉的方式赢得了船票、食物和一些钱。到圣路易斯之后,他换过许多工作,从水手、车夫到木工厂办事员,然后,他在德语报纸《西方邮报》找到一份工作,进入了日后让他变成富豪和权贵的新闻业。
  和大多数时代一样,新闻业总是向那些有才华又贫穷的年轻人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打开通向一个更大的世界的门。这个年轻的记者顺着《西方邮报》提供的并不宽敞的路一直向前走,成为一个有干劲儿又有批判精神的记者,接着进入了政治圈,成为一个州议员,再接着,在他登上新大陆的14年后,1878年年底,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
  《圣路易斯快讯报》的拍卖过程颇为戏剧化。它被视为不良资产,转手过几个出版商,但始终未能盈利。有人认为它的美联社成员资格可以值点钱,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家一文不值的报纸。普利策隐瞒了自己的购买意图,通过其他人为自己以250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份报纸。然后,他将这份报纸同当地的另一份报纸合并,成立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后来,《圣路易斯快邮报》成为普利策报业王国中最为稳定的现金奶牛。
  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报纸的《纽约世界报》,是普利策在1883年以34.6万美元的价格买入的。《纽约世界报》的前老板属于普利策一直以来谴责的那个阶层的一员:杰伊·古尔德。杰伊·古尔德是铁路大亨与电报大亨,曾经同另一位大亨范德比尔特争夺著名的伊利铁路的控制权,是那个时代最为臭名昭著的大亨之一。当时纽约的报纸市场竞争激烈。那是报业的黄金年代,在曼哈顿的公园大街上有十多家报社。约瑟夫·普利策将自己在《圣路易斯快邮报》的成功经验搬了过来,而纽约这个舞台又把这些经验和这些经验导致的成功放大。
  《纽约世界报》提供具有戏剧效果的头条新闻。普利策“鼓励自己的记者像狄更斯一样思考,为现代都市里的戏剧性事件创造引人注目的娱乐效果。对上层阶级来说,这就是追求轰动效应;对下层阶级和工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在头条之外,它提供更多声色内容。普利策对他的员工们说,“你看到《纽约世界报》上的那条新闻了吗”这个问题“应该每天都有人问起,而且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来促使人们提出它”。
  它抨击权贵。当然,这也是读者喜闻乐见的题材。这符合普利策自己的政治观,虽然他自己慢慢成为这些特权阶层中的一员。普利策不喜欢共和党,认为“这些人自认高人一等,是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但百万大众比百万富翁们更为强大。”这符合普利策的商业利益。毕竟,阅读《世界报》的是百万大众,而不是少数百万富豪。它不惮于树敌。普利策说:“因为只有与人为敌,它才能揭露流氓行为,为公众服务。最成功且最宝贵的报纸通常就应该是敌人最多的。”它自认为代表美国精神,事实上它也通过行动在这么表明。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为自由女神捐款的运动。著名的自由女神雕像是法国政府送给美国人的礼物。雕像完工之后,美国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立安放自由女神雕像的基座—国会拒绝帮忙。作为移民也极为认同自由女神传递的自由平等精神的普利策,通过写社论来支持此事,通过在头版报道自由女神雕像的遭遇,然后号召读者众筹来支持这个项目。为自由女神筹款的项目最终不但解决了资金问题,还帮助《纽约世界报》的发行量一路上升。
  《纽约世界报》的巅峰时期是普利策拿出了200万美元修建了一幢詹姆斯·莫瑞斯称之为“美国大众媒体的神殿”的大楼。它是当时全球最高的大楼。约瑟夫·普利策被评选为当时全美最富有的50人之一,位列第24位。在1890年普利策宣布退休时,《纽约世界报》成为纽约报业当之无愧的王者。
  虽然报纸这门生意与众不同,但和其他生意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挑选职业经理人和继承人,如何应对进入的竞争者。显然普利策在这两方面做得并不成功。在他去世19年后,1931年,他的子女把《纽约世界报》卖给了斯克利普斯-霍华德报系。这个新闻大亨的《纽约世界报》就此消失。从此,普利策的名字,只同他捐赠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普利策奖联系在一起。这成为他留给后人的最不会被遗忘的遗产。
其他文献
在3月14日举行的2015万科业绩推介会上,关于“深圳地铁”提问频率之高已经带有喧宾夺主的意味,媒体迫切地想知道—这家大型国有企业,会否成为宝万股权大战中拯救万科的白衣骑士。  因万科复盘时间的推迟,股权纷争的结果还悬而未决。和外界关注的焦点不那么一致—对这家中国地产业巨头而言,身在其中的员工怎样度过刚刚过去的2015年,比股权层面的争执重要得多。  从业绩上来看,过去一年万科的员工颇为努力—销售
期刊
要理解王健林的生意似乎有点难。他的帝国在近两年迅速膨胀,收购的足迹遍布各大洲,除了地产,还涉及影视娱乐、院线、金融、足球和赛事。这些新资产顺利体现在《福布斯》不久前发布的全球富豪榜上—他正式超越李嘉诚成为华人新首富,并跻身全球20位最富有的人物之列。  但在此光环之下,万达也因大胆动用杠杆而受到关注,并引发国际评级机构的警惕—惠誉等三大机构共同下调了万达商业的评级。这家公司想挣脱地产商的角色,已动
期刊
早在1906年,瑞典艺术家Hilma af Klint就发展出了一种抽象的绘画形式,比公认的抽象艺术先锋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还要早上数年。但直到去世之前,她都不愿公开她的1000多件抽象艺术画作。Klint甚至在遗嘱中规定,她去世后的20年之内不得将这些富于开创性的作品公之于众。因为她坚信,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世界才准备好了去理解它们的意义。  现在,Klint早已离世超过20年,她的作品
期刊
C=CBNweekly S=Dave Story  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智能,随之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成为关键。原有的数据软件让使用者录入数据、处理数据并分析数据,繁杂以及枯燥的操作程序让人们觉得数据处理是专家和行内人的事情,距离感让普通人对数据望而却步。但是数据与公司的运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大到让一家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正确战略抉择,小则帮助一个人更有效地健身。在T
期刊
我仍然怀念多年前的那款G1手机,那是安卓早期的一款明星手机,带有侧滑的全键盘,当时几乎就是安卓手机的同义词。现在想想,那款手机还是很酷。  作为G1手机的生产商,HTC原本应该成为智能手机时代的赢家,但现实却是HTC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失败者。HTC在2月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42亿新台币(约合8.4亿元人民币),这是HTC过去十年来最低的数字。  这样一份糟糕的财报并没有让投资者担心。财报
期刊
孟泽光见识了一部小说的改编版权费从30万元涨到1200万元的过程。他是烈火影业的策划总监,此前在唐德负责影视项目的开发,“IP被炒热,已经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孟泽光对于IP火热的感受很明显。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也曾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科幻小说的版权费用是2009年我出售时的十多倍。”  为什么IP会这么火?让我们先来明确下IP的概念。IP(Intellec
期刊
假如你的App用户数已超过千万,你会做什么?打开Google Play,对于排行榜前10的App,如果你想在俄语市场超过它们,你觉得需要多少钱?  这是一名投资人在今年年初问冯霖的两个问题。当时,冯霖创办的俄罗斯C2C电商网站Tobox仅用了半年时间,其移动客户端就在俄罗斯的App Store热门免费应用榜上排到了第10位,而这个榜单的前9位包括阿里巴巴速卖通、京东商城JD.ru和eBay等B2C
期刊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Donald Trump(特朗普)都和其他总统候选人极其不同。差点淹没在这些差异中的一点是,当其他总统候选人都想方设法讨好硅谷时,他摆出了和硅谷为敌的姿态。  要知道,赢得硅谷是总统候选人的共识,尤其是奥巴马,金光闪闪的成功堪称范例。例如,小布什的弟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杰布·布什(Jeb Bush)将演讲场所设在了创业公司的办公室里,还打了一辆Uber前往;兰德·保罗(Rand
期刊
有一位17岁的朋友在邮件中说,他和一位朋友正在创办一家专注于打印和配送原创印花T恤的公司,可他总犯拖延症,常常无法保持专注,从而影响了他为需要提前完成的工作做准备。他问我有什么建议。  看到这位朋友在17岁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我觉得他很棒—做企业家不分年龄大小啊!  永远不要让其他人拿你的年龄作为不认真对待你的借口。年轻的企业家会用全新的眼光和充满干劲儿的决心看待现在这个世界,一些最伟大的想法和创
期刊
北京、上海、苏州、重庆、无锡、郑州、开封、都江堰、南京……这一连串的名单,是部分会在3月举办马拉松赛事的中国城市。如果翻开跑友收藏的国内马拉松赛事日历,你会发现至少14个赛事挤进了3月的各个周末,这样的情况几乎也出现在所有其他月份。  即使有充足的赛事供应,似乎也满足不了跑友们的参赛热情,普遍存在的报名难,反映出马拉松的“供不应求”。在中国,跑步正逐渐被人们当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一项商品或活动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