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失语性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对于失语有两种解释:一是失言;二是说话困难或不能说话。这两种理解都指出了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的能力的偏差。
  一、失语现象
  在复旦大学最近一次的语言文字大赛上,留学生队战胜了以大学生为主力组成的各学院队,夺得了第一名。消息一经媒体报道,社会一片哗然: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大学生,为何竟然输给了老外?无独有偶,在去年的高考中,广州考生在古文翻译题中得0分的有一万多人;在一道采用比喻手法仿写句子的试题中,25%的考生也就是10多万人得了0分。若以这样的实力去和留学生抗衡,落败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天津语言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导师马庆株教授说,留学生队夺冠令人欣慰,这表明世界正在积极关注着汉语及中华民族,但中国人的汉语水平令人担忧。事实上,许多中国学生的语言越来越匮乏,汉语素养不高,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很差。甚至有的大学生写封家书或情书都错字连篇、辞不达意。汉语在本土陷入了困境。新近由上海举办的英语小说翻译大赛,非常重视外语学习的上海人却表现平平。专家认为,选手失利不在外语,而在汉语水平不够,很多参赛者虽然读懂了原文,但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表达,辞不达意。
  二、重视而不是弱视语文的双重性质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承载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兴衰也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世界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在阅读教学方法、写作教学理念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上都有重大突破。但是,也应该承认,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这些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出现的新的歧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给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之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处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中,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
  但时下在我们众多的语文教材中,语文被遮蔽、被湮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教材结构决不仅是排列组合的问题,以什么为结构线索,就是以什么为教学指向。因此,一部教材结构往往体现了这部教材的语文观、语文教学观。现在许多教材都选用了“人文话题”结构,以一个人文母题为教材组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选用文本,设计教材要素,排列组合选文,应该说,这的确有利于克服过去语文教学中纯“技术化”的倾向。但是,这种“人文话题”结构也可能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集中指向人文话题,有可能把语文遮蔽、湮没在思想主题的恣肆汪洋之中。陶行知先生在六十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这种人文话题结构对语文的遮蔽:“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
  三、语文教学的创新应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和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语言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要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不能顾此失彼。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和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可是语文课堂中的一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琅琅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精美文段必要的独到的分析见解,短短一篇文章,学生读得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对于极常用的字词都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语文课堂的其他活动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因此,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不断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時,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走进新课程。
其他文献
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要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的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结合课堂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在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 。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精神情操,发掘知识瑰宝,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就是一种眼、口、耳、
期刊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实施新课标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践行新理念,探索科学发展,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共同成长的殿堂。  小组合作的形式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学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釋,各种生物体的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和分析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石作用。但是受到传统的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许多学校简单地通过观看录像就把实验解决了,甚至单纯用做题取代实验。应该说这样做完全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紧跟课程改革的脚步,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高中化学教学仍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应从传统教学方法起展开改革,同时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及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的理
期刊
以前每周六节甚至七节数学课,现在每周数学课仅有四节或五节,这怎么办?怎样保证学生的成绩?许多老师产生了焦虑。新时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我教数学多年,对数学教学有很多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关键是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期刊
摘 要:数学课堂要大力实施人本主义教学,以学生为本,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數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为学生身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质量 提高  一、有效组织素材  数学学习素材是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向我们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惟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抓住生活中的契机,指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下笔有神。  一、借偶发事件,品头论足  那是刚开学的一节作文课,我拿着预先设计好
期刊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师生关系由以往传统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亦师亦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也是同行们感到疼的事,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说:我班的学生,你让他提问题,“沉默是金”,时间长了,我就不提问了,因为这是浪费时间。确实,对于数学课堂“问”的问题,存在的担忧还真不少,如能提问的学生太少、学生提不出问题、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不相吻合等。因为这些“担忧”,提问在课堂上就被忽略了,久而久之,就不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