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赋的茶文化内蕴及其审美意义(二)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茶与儒——和谐自然


  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精神即中庸之道。中庸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显露出中国人在“和谐自然”方面的精神追求。正如《煎茶赋》中提到的:“少则美,多则恶,发挥其精神,又益于咀嚼。”正是在煎茶过程中融入了儒家中庸和谐的精神,句中的“精神”正是指追求适度和谐的境界。《荷露烹茶赋》中也写到:“气得冲和,苦冽与甘寒相和。”还有,“和内调神,气相资而得益。”这其中都体现了儒家中庸与调和的思想,包含着儒家和谐自然的审美取向。
  此外,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哲理也经常体现在茶赋中。中国文人历来就有着心忧天下的性格,常通过手中之笔关心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梅尧臣在其《南有嘉茗赋》中就通过揭露百姓在进贡茶叶之前的日夜辛劳,来针砭时弊:“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小民冒险而竞鬻,孰谓峻法之与严刑……何彼茗无一胜焉,而竞进于今时?”这句话揭露了社会下层人民,在生活所迫的情况下,冒着被严刑制裁的危险去卖茶,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当时社会贫富的矛盾与差距。
  儒家士人相信,茶的清净气质有助于自省、养廉、修德。儒家孔孟之道非常注重礼和仁。唐朝儒士刘贞亮提出注重茶道在人的思维和品质方面的四德,即“用茶显敬意”“用茶学礼仁”“用茶清人格”“用茶明道理”。由此可见茶对于儒家士人塑造心灵品格时的重要意义。俞德邻的《荽茗赋》提到:“甘其佞而色怡,亦由嗜好之同异,是以忠邪之背驰。非滞碍而不化,或痴疾之未医!”意思是君子的说话做事要表里如一、渭泾分明,就像嗜好不同一样,忠奸也是不同的。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在儒家积极入世方面的勇于完善自我的精神,体现了“用茶学礼仁”,给看似简单的茶赋带来了精神的升华。

五、茶与佛——茶禅一味


  饮茶风习的普及,与佛教相关。佛教徒通过坐禅潜心悟道、修炼心神,以达到身轻心定,耳聪眼明的状态。坐禅不能躺倒睡觉,通常长达三个月之久,极易疲惫。因而,茶叶就成了佛僧提神醒脑、参悟佛法必不可少的饮品。如《茶酒论》:“名僧大德,幽隐禅林。饮之语话,能去昏沉”就反映了这种现象。还有,吴淑的《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其功若神……并明目而益思……效在不眠”也提到了茶在此方面神奇的功效。
  随着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茶事活动的开展,禅宗和茶道在精神内蕴方面的共通之处越来越被人们发现并推崇,此谓“茶禅一味”。这体现在明朝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刻桑门之帽,则莲叶擎台。”此句写出了茶壶还有做成佛教僧人帽子样式的僧帽壶,就像铜莲叶围着莲台。这体现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注重物品的实用性,而且还推崇将佛法精神融入到茶道中,即茶禅一味的审美思想。
  茶叶滋味苦涩,素有“苦菜”之称。佛家认为品茗有先苦后甘的过程,品茶可以使僧人参悟世间苦与甜,感悟“苦”谛。这其中与茶的特性暗自契合,也体现了茶禅一味的审美取向。
  方岳的《茶僧赋》中用拟人化的写作方式剖析了茶和禅的前世今生,交代了茶瓢的来由,以及把茶叫做茶僧的因果。文中提到“饱参赵州之禅”,内中包含着“吃茶去”的典故。“吃茶去”一词,最早出自唐代僧人谂禅师之口。吃茶去”一句正是茶道精神与佛法的深度契合的体现。据《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载:有僧至赵城,从捻禅师问:“新至曾至此处么?”曰:“曾至。”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至。”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何曾至说吃茶去,不曾至也说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对于禅的参悟,重在思考和体验,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境界。悟禅与品茗相似,冷暖自知,苦甜自品,旁人告知的,毕竟自己大多无法心领神会。因而,千言相赠也比不上“吃茶去”三个字。“吃茶去”流露出方岳的禅悟与禅心。茶禅一味,茶与禅皆需用自己的本心去参悟,在清雅静寂的意境中探寻人生的哲理、生活的智慧。这深刻体现出中国茶文化中,充满灵性与智慧的茶禅一味之审美。

六、茶与道——天人合一


  道家認为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在虚静恬淡中获取身体与灵魂的自由与超然,所以非常注重养生。茶的品质清净质朴,自然平和,这与道家精神中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有着深入的融合与共通。道家思想相信茶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天地阴阳之气,是灵性之物,品饮茶水可以使人获得灵魂的洗涤,身体的清净,排污去浊。纪昀的《荷露烹茶赋》:“凉生殿阁,空明足涤夫烦嚣。清带烟霞,含咀足弥增夫佳兴”即表达出这种思想。因此,茶赋中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与茶道精神的融合,即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
  黄庭坚的《煎茶赋》:“不游轩石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中表达了作者从煎茶过程中获得了恬淡、自由的心境,把喝茶时的意境与庄子和蝴蝶的奇妙际遇联系类比,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南宋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茶赋》:“碾尘飞玉瓯涛翻皓,生两液之清风兴飘飘于蓬岛”以及纪晓岚的《荷露烹茶赋》:“飘飘意远,都忘溽暑之蒸濡。习习风生,但觉清虚之吐纳”皆营造了品茗的时候雅致、自由的境界,体现了在煮茶、品茶的过程中道家思想与茶道精神的契合。
  我国茶道精神崇尚种茶、采茶、煮茶等茶事活动都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违农时。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茶叶。吴淑《茶赋》:“待枪旗而采摘,对鼎以吹嘘……先火而造,乘雷以摘”就写出了采茶是把握合适时机的重要性。这与老子的思想核心“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尊重天道自然,宇宙规律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有着巧妙的相似性。体现了茶道精神与道家思想的相互契合,也反映了中国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取向。(全文完)
其他文献
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但是,实际工作是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不能老是报道那些人们早已知道的老情况、老问题,总
内蒙古兴安盟作为欠发达地区,十分需要对外宣传,展示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和文化魅力。这些年来,兴安日报社在提升党报传播力和服务大局能力的方面,每年都有两三项叫得响的新闻策划
移动互联网用户达8.2亿8月27日,记者通过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了解到,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2亿户。今年以来,我国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0093.5万户,相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卫生条件的需求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变引起害虫新问题等原因,PCO在中国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
卫生害虫因其吸血、骚扰、传播疾病等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长期以来,频繁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但使卫生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且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环
对于民族地区的党报,民族团结进步是其新闻宣传报道的主旋律,作为第一个创建成功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伊犁,民族团结之树早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全州470万各
“到了太原,一定要吃一碗‘頭脑’,千万不在给自己留遗憾!”踏上太原这座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时,当地的亲友一个劲地提醒我。  乍一听“头脑”的名称,我还以为是用“筋头巴脑”为主要食材做的炖菜,结果亲口品尝时才发现,“头脑”是一道没有半点筋头巴脑的滋补汤!——我犯了典型的“顾名思义”错误!太原古城拥有灿烂的饮食文化,而“头脑”便是古城久负盛名的一道独特美食。  “头脑”又名“八珍汤”,是由
参照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药剂检测方法GB 13917.4-92电热片蚊香的室内药效测定方法,以及GB13917.8-92模拟现场药效测定方法,通过对复方灭蚊缓释剂灭蚊效果测定,该产品对蚊虫不
第一道:猪肚包鸡(凤凰投胎)  客家地区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又名凤凰投胎),汤里浓中带清,有浓郁的鸡香味和胡椒香气  特点:首先饮原汁原味的猪肚包鸡汤;接着将猪肚包鸡斩件后放入汤中继续煲5~10 min,吃猪肚和鸡肉,猪肚爽口异常,鸡肉鲜嫩可口,汤的味道更增添了鸡的鲜味;然后放入菜干、香菇等干类杂菜,吸收肉味,汤味变得清甜;最后加入肉丸、鲜鸡什、粉肠等肉类,汤水越加浓郁美味。  用料:一只猪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