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

来源 :初中生学习·初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amor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肥沃的土地养育着善良的人们,在华夏这片热土上,涌现着璀璨的民间文化艺术。也许那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比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或者家乡的建筑、饮食等,但若细心探究起来,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便显现出来,这些无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到民间采风去”,深入了解一下我们习以为常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你一定会有许多惊喜和发现!
  “到民间采风去”,就是走出课堂,到自然山水中去,欣赏她孕育的奇风异景,浏览她创造的秀美山川;“到民间采风去”,就是去了解地方人文习俗的丰富,感知民族文化的深邃。要写好这一作文,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立丰厚的主旨。要使你的作文主旨丰满厚重,一要注意广度,就是角度要多一些,如写节日,就要尽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写节日的情景、气氛和场面等;二要典型,只有典型的材料才能很好地凸现主旨;三要有层次,或由小到大,或由少到多,或由物及人,或由物及情,表现出鲜明的层次,使之传递出厚重的思想内涵。如习作《家乡的春节》开头这样写道:“第一场大雪不约而至,将大家带入了年关。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小孩期盼过年的主要原因就是,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压岁钱收,有烟花爆竹放。”接着作者叙写了孩子们过年时的活动以及感受,尤其重点描写了打糍粑的场景,结尾处则在议论中抒情:“如今,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家乡的节日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其实又何止是春节,老百姓一年到头每天都在过节,天天都是快乐的!”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和开头,又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和完整性。
  二、选择鲜活的材料。一曲刻意编造的颂歌,一个貌似庄严的场景,一场故作深沉的对话,一通不着边际的议论,一番无中生有的抒情,这些都只能使读者倒味口,失去阅读的兴趣。民间风俗本身往往就充满了机智的思辨和诙谐的趣语,我们只有源于生活,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个中趣味。所以要能抓住有趣的素材,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风俗进行采风,多方搜集相关的传说、故事等,适当运用表现手法,将文章写得幽默风趣,如此才能使你笔下的风俗与众不同。如习作《家乡的元宵节》在选材上就颇费心思,其中“点香”的场面给人以庄严、肃穆、沉静的感觉,“迎接欢庆队伍”则是一派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这一动一静结合得恰到好处,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两则材料本身就有趣,加上作者的描写就显得更加生动了:“游行队伍已经来到门口,只见长长的队伍像一条长龙,东不见头,西不见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缓缓向前行进。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琴,有的打鼓,还有的扛锦标,锦标上写着‘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大字。”
  三、安排合理的布局。作文布局,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全文各部分之间的和谐统一,不能让局部的不和谐破坏了文章的完美。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内容安排要和谐,即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要恰到好处,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如《云南的歌会》一文,详写、略写、叙述、描写皆自然合理,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描绘了3个场景中唱歌的情景,对每一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同时3个场景在内容上又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二是段落设置要和谐,就是要从文面上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摒弃常用的“三段式”,应根据文章的需要,适当增加段落,一般安排6至9个自然段比较合适。另外还应减少大段,可将大段按其内容不同分割为几个小段,这样读来才更加清晰明了。同时应注意使几个段落、几个大块的字数大致相当,使全文具有一定的和谐美。
  四、写出独特的细节。细节是记叙性文章中细腻地描绘事情发展、人物性格、环境态势的最小的组成单位,被称为文章的细胞。独特的细节往往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或打上时代的烙印,或刻上性格的印痕,或贴上职业的标签等。如沈从文的《腊八粥》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这段细节描写得很精彩,作者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将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那情形如在眼前,那香气如入五脏六腑,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上一口。
  五、抒发真实的情感。本单元的课文在写风土人情时都融入了作者浓郁深厚的感情,《春酒》以温柔敦厚的情怀,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故乡、对童年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端午的鸭蛋》则将深情灌注于字里行间,写出了其中的人生况味。可见,无论是写家乡风光还是方言土语,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传说趣闻,都不能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而应该让自己的心灵与所写的人、事、景、物等交融在一起,这样才能写出感人之作。比如习作《家乡的花灯节》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这种传统节日,正在随着我的长大而慢慢地消失,现在已经没了以前那种辉煌的气势,但是却给了童年的我无数的美好快乐。”作者在详细叙述了花灯节的准备过程和灯会进行时的内容后,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怀念、依恋、遗憾、失落之情,这就是所谓的“说真话抒真情”了。
  下面请同学们重点欣赏这篇名为《粽子情》的习作。
  记忆中的农历五月初五,没有别的,独有满屋子的粽子清香,或许这也注定了我与粽子间不解的情缘。
  很小很小的时候,最期待的莫过于端午节。那一天,外婆总是忙里忙外地包粽子。而我就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自以为那是生平最大的乐事。我痴迷地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将芦叶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用绳扎紧,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看着,我也有点耐不住寂寞了。于是,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将芦叶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芦叶卷得不行,“漏洞百出”,弄得糯米满地都是。到了扎绳时,又是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外婆就笑着手把手地教我,于是形状各异的粽子就从我的手下“诞生”了……待到粽子香飘满屋时,我便迫不及待地去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再大一点时,没有时间看外婆包粽子了。只是待到粽子飘香时,品尝品尝而已。而且,此时的心境也不同了。有一次我问外婆:“为什么要送粽子给屈原呢?”外婆笑道:“他很善良而且爱国呀。善良人永远是值得记念的。”于是,我开始了解屈原的品质、屈原的精神内涵,也能轻轻地吟几句《离骚》《九歌》了。品尝清香醉人的端午粽子,静静地体味历史的沧桑和变迁,然后在心中默默地感悟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善良,真是别有趣味。
  而现在,端午节的时候,我已不能在家中与父母团聚了。回想起童年包粽子的趣事,回味外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去年的端午节,我再次回到外婆家中。外婆依旧忙着。我悄悄地弯下腰,像小时候那样,学着外婆的样子包起粽子。于是,我眼前就有了方粽、菱粽、子母粽……细细一看,它们可比以前那些粽子美观多了。“人大了,做事也比以前干净利落了!”外婆笑了。
  拿起一个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咬上一口,一种熟悉的滋味涌上心头,如同粽子馅中的糯米那样纯正、专一,又如芦叶那般清香、脱俗。
  这篇习作的最大亮点就是,从一个小角度切入,抓住故乡的习俗——端午节包粽子这一点,以“粽子情”为线索,以时间为序,叙写了包粽子、了解粽子历史、再包粽子等几件事,读来真切生动。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来写包粽子,处处都扣住一个“情”字,寓情于事,以事传情,以情感人。整篇描述风俗的习作,既有民风民俗,又有人文内涵,更有小作者思想情感的深情流露,真是匠心独运。另外,文章语言平实而不乏韵味,细细品来,似乎散发着粽子的清香。
  看了以上的写作点拨,写“到民间采风去”这一话题作文,同学们是不是得到了一些启发呢?下面再请大家欣赏一个优秀段落,望同学们能有所借鉴。
  《东北大秧歌》片段:即便你是个大懒猫,过春节那几天也会被父母早早地叫醒,一起去看扭秧歌。只要听见远远一声“秧歌来啦”,全村的老老小小都会蜂拥而出,簇拥着站在大路两边,翘首遥望。有的小孩子竟上了树,还有爬到房顶上看的。很快,一条摆动的长龙游来了。组成长龙的每个人都精气神儿十足,左手拿着彩带,右手舞着扇子,和着鼓声、喇叭声,有节奏地扭着、跳着,不时地变换着花样。乐队的人个个都是好手,他们吹拉弹唱的都是当下农村最流行的歌曲或调子。奏到紧要处,秧歌队员扭得就分外带劲儿了,乡亲们的反应也越发热烈,掌声不断,叫好声此起彼伏。有的观众觉着光看不过瘾,还情不自禁地混进队伍扭上一阵儿,不过这是不犯规矩的。
其他文献
愚人节那天放学回到家,我顾不上放下书包,便迫不及待地大声喊道:“爹娘,快来看呀,老师托我给你们带了封信。”听说有老师的信,爹立即丢下手里的活儿凑了上来,娘也闻声而至。爹娘都催着我宣读老师的信。爹识字不多,更何况这是老师的信,对他而言更是深奥非凡了,娘没上过学,所以,这信由我代读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不紧不慢地拆开了信,认认真真地读起来:“程维平同学最近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期刊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   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英国前国王的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了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
期刊
我第一次跑进魏格登先生的糖果店,大概是4岁。现在时隔半世纪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间摆满许多一分钱就买得到糖果的可爱铺子,甚至连它的气味好像都闻得到。魏格登先生每听到前门的小铃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必定悄悄地出来,走到糖果柜台的后面。他那时已经很老,满头银白细发。  童年的我从未见过一大堆这样富有吸引力的美味排列在自己的面前,要从其中选择一种,实在伤脑筋。每一种糖,要先想象它是什么味道,决定要不要买,然后
期刊
1  南菲艰难地挤进人群,在教学楼前粘贴的公告上寻找自己的名字。早在放暑假前,她便得知自己所在的班级将会被打散做文科班。(9)班。她心里默念着,嘴角微微上扬,9是她的幸运数字。  上楼的时候有些忐忑,她对新班级既期待又畏惧。当她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准备给新同学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时,却发现教室里空无一人。黑板上画着座位表和班主任留下的关于上课时间之类的话。  真是一个冷漠的班级啊。南菲心里想着,对照着
期刊
夜深了,门虚掩着,外面是浓密的月色。远远地袭来浓郁的芬芳。  我垂下眼帘,金桂的馥郁瞬间蹿入我的脑海,对记忆的海马体进行着抽丝剥茧式的侵略。又记起你熟悉的脸,我的数学老师。  10月的秋是金色的,满眼的桂色。可第一次的数学测验却让我瞬间失去嗅觉,没有了甜甜的金桂香,剩下的满是苦涩。我迈着忐忑的步子进入你的办公室。  “你到底还想不想上重点?”你连瞧都没有瞧我,便甩下了这样的问题。你没有表情,你的话
期刊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风铃摇晃清脆响/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祥/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思念的光透进窗/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题记    1    宁静的春夜,唯有牡丹江涓涓流淌。温润的风拂过绿盈盈的江面,掺杂着淡淡的,只属于水乡的腥香。历经岁月沧桑的小石桥跨于江两岸,一弯新月般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圆润饱满,清晰明净。而那真正的月亮却只是一圈淡淡的
期刊
1    “我最崇拜那些武功高强,除暴安良的侠女了,她们多威风呀!”听见几个女生正唧唧喳喳地聊着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杜纤纤也挤过去,不合适宜地插了一句。  “切!老土!都什么年代了,还侠女?你是武侠书看多了还是有病呀?”同桌邱玫不屑地抛了记白眼给她。几个女生也迅速转移阵地,把杜纤纤一个人撇在一边。她们喜欢周杰伦,喜欢飞轮海,喜欢所有大红大紫的当红明星,且都是帅哥,谁会去喜欢传说中的侠女?在她们眼中
期刊
【题目】  家乡一“宝”——____________  “歌会”,是沈从文家乡之一“宝”;“腌蛋”,是汪曾祺家乡之一“宝”;“吆喝”,是萧乾家乡之一“宝”;“春酒”,是琦君家乡之一“宝”……你的家乡有什么“宝”?请拿起笔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要求:先在题目的横线上写上家乡一“宝”的名称,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写作前先进行调查走访活动,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素材。    【病文】 
期刊
■ 一 ■    见到白冰莹时,我大失所望,还有些替她难为情。  本以为拥有“冰莹”这么诗意名字的女生一定很漂亮,但她却长得像个刚出笼的肉包子,圆滚滚的腰身,上下一样粗。我想,传说中的“水桶腰”应该就是这样吧。  郁闷死了,我们居然是同桌,从初一到初三,一直都不曾变过。最初我曾偷偷向老师申请,想换个位置,没想到这事却让她知道了。  那天,她气呼呼地跑来质问我:“张扬,你凭什么不想跟我同桌?嫌我胖吗
期刊
6月7日 小雨    今天是我生日。  早晨起来,桌上摆着两只红皮鸡蛋和一张字条。字条上潦草地写着一行字:小醒,今天是你生日。把鸡蛋吃掉。爸爸有个重要谈判,没时间陪你。  他竟然忘了写上生日快乐。可是我不能怪他,作为一个单亲爸爸,能记住女儿的生日并给她煮上两个鸡蛋已经很难得了。但我心里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我是很想跟他一起去吃顿比萨的。  我拉开抽屉把纸条塞进去,那里面有很多他写给我的纸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