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的教学应该别出心裁,这样才会让学生兴趣浓厚。想他人所不能想,思他人所不敢思。要让这40分钟的课堂变得高效,就要用敏锐的心去体验教材,对教材进行积极的解读、发现,并做新处理;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教材需求和特点,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尝试着上一些形式不同的课,努力寻找孩子们乐学的方向。
一、寻共同点,多课联教
多课联教,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首古诗,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首古诗。它的实质是在分析某几首古诗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找寻教学的最佳角度,它是一种教学设计思路,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在设计上,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二是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共性的课文,有许多相同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古诗最明显。多首古诗联教,可以让学生有对比,有补充,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多元化,更高效。
比如在教学十一册第16课的三首古诗时,经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发掘,我发现前两首古诗《石灰吟》和《竹石》都是借物托志的,也都是以“民族之魂”为主题,旨在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长河,认识一个个被誉为“中国脊梁”的杰出人物,学习他们充满自信、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可贵品质,而且,古诗的篇幅短小,精简优美,这也为联教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诗意的美妙,更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领悟能力。
在联教前两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诗文,大致领会诗中的大意。因为这几年来,我还是较重视古诗的积累和感悟的,每两天要诵读一首古诗,并把它们背下来,这样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理解古诗的能力,所以我第一个问题就是让他们找出这两首古诗的共同特点。学生们很快就说出了共性:都是借物来言志的。接着,我要求学生们读诗句,从字里行间中找出每首诗中所表现“物”的品质的相关语句。经过品读,他们找得很快,找到了“烈火焚烧若等闲”和“千磨万击还坚劲”,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子的意思,同学们说得可起劲了。最后小组完成了对整首诗的理解。理解完整首诗后,我指导同学们朗读,并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民族英雄来?”围绕这一话题,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性,将主流化解读与深度个性化解读相融合,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关注诗句背后的人文因素,塑造诗人般的人格品质。
二、以疑促思,思后感言
教师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启动者,其作用在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需要教师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或围绕学生提出的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想一想,思一思,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
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中,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疑点、难点设计少而精的问题,从而铸就高效的课堂。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深入地研读、分析了课文后,课前便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出乎意料的问题。首先我故意把课文的题目写成了《可怜的小女孩》,学生马上发现这个问题,然后我顺势提出这个问题:小女孩可怜吗?我觉得她并不可怜,文中不是说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吗?而且是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吗?文中还写小女孩是带着微笑死去的呀?她曾看到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能说她可怜吗?
一疑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先是一愣,然后群情激愤,慷慨陈词。我借此机会让大家深入地学习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理由,以论证自己的看法。学生们马上投入到学习中,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不一会儿工夫,学生们就了解到小女孩虽然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但正好说明了她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得不到这些美好的事物的,作者把小女孩的幻想写得越美好,就表现出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越凄苦。在叽叽喳喳的议论中,孩子们深入地了解了文章的题意,更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我也为自己课前的这一“小动作”及有价值的“一问”所得的收获倍感兴奋。
三、巧用媒体,优化课堂
多媒体是孩子们的新宠,是孩子们的最爱,但盲目使用只会让孩子们厌倦、麻木。曾经,在教学《暮江吟》时,我设计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开始上课时,我先以低沉的语调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要向大家发出一个求助的信号,请大家帮帮老师。由于前天生病的原因,今天的课件老师只设计了一半,很抱歉,所以这节课想学得好全依靠大家了。有信心吗?”“有。”非常响亮的回答。其实这只是我故意设计的一“诡计”。课前我已精心地设计了一个“不完整”的课件。《暮江吟》是一首写景的诗,前两行描写傍晚江边的景色,后两行是写夜晚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诗句的理解并不难,但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发自主地品读和理解却不是容易的事。
对于诗的理解当导时需导,但当放时更应该放。课件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部分:
1.图片欣赏。其实说是图片欣赏,点击进入却是空白一页,只有下面几句诗句。这时我从另一个文件中出示众多的图片,让学生从中寻找,想想哪张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哪张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们初步对诗句有感性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图文结合,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它,欣赏它。
2.疑难问题。打开这一页也是一页空白纸。我对学生们说,如果对诗句理解不够,就无法提出好的问题来,也就无法帮老师完成这一课件,所以我请孩子们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试着提出问题,学生们积极性很高,通过热烈的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为什么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为什么江水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等等,边质疑边答疑,从而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3.作者简介。这一环节往往是放在课前的,而今天我却把它放在最后面。正因为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所以可利用媒体这一资源,通过关键词一搜索,答案马上就揭晓了。这一环节更自主,更培养了学生们搜集信息的能力。
现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课件”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别出心裁的课堂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孩子们更快乐地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尝试着上一些形式不同的课,努力寻找孩子们乐学的方向。
一、寻共同点,多课联教
多课联教,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首古诗,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首古诗。它的实质是在分析某几首古诗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找寻教学的最佳角度,它是一种教学设计思路,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在设计上,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二是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共性的课文,有许多相同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古诗最明显。多首古诗联教,可以让学生有对比,有补充,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多元化,更高效。
比如在教学十一册第16课的三首古诗时,经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发掘,我发现前两首古诗《石灰吟》和《竹石》都是借物托志的,也都是以“民族之魂”为主题,旨在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长河,认识一个个被誉为“中国脊梁”的杰出人物,学习他们充满自信、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可贵品质,而且,古诗的篇幅短小,精简优美,这也为联教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诗意的美妙,更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领悟能力。
在联教前两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诗文,大致领会诗中的大意。因为这几年来,我还是较重视古诗的积累和感悟的,每两天要诵读一首古诗,并把它们背下来,这样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理解古诗的能力,所以我第一个问题就是让他们找出这两首古诗的共同特点。学生们很快就说出了共性:都是借物来言志的。接着,我要求学生们读诗句,从字里行间中找出每首诗中所表现“物”的品质的相关语句。经过品读,他们找得很快,找到了“烈火焚烧若等闲”和“千磨万击还坚劲”,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子的意思,同学们说得可起劲了。最后小组完成了对整首诗的理解。理解完整首诗后,我指导同学们朗读,并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民族英雄来?”围绕这一话题,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性,将主流化解读与深度个性化解读相融合,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关注诗句背后的人文因素,塑造诗人般的人格品质。
二、以疑促思,思后感言
教师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启动者,其作用在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需要教师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或围绕学生提出的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想一想,思一思,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
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中,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疑点、难点设计少而精的问题,从而铸就高效的课堂。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深入地研读、分析了课文后,课前便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出乎意料的问题。首先我故意把课文的题目写成了《可怜的小女孩》,学生马上发现这个问题,然后我顺势提出这个问题:小女孩可怜吗?我觉得她并不可怜,文中不是说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吗?而且是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吗?文中还写小女孩是带着微笑死去的呀?她曾看到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能说她可怜吗?
一疑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先是一愣,然后群情激愤,慷慨陈词。我借此机会让大家深入地学习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理由,以论证自己的看法。学生们马上投入到学习中,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不一会儿工夫,学生们就了解到小女孩虽然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但正好说明了她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得不到这些美好的事物的,作者把小女孩的幻想写得越美好,就表现出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越凄苦。在叽叽喳喳的议论中,孩子们深入地了解了文章的题意,更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我也为自己课前的这一“小动作”及有价值的“一问”所得的收获倍感兴奋。
三、巧用媒体,优化课堂
多媒体是孩子们的新宠,是孩子们的最爱,但盲目使用只会让孩子们厌倦、麻木。曾经,在教学《暮江吟》时,我设计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开始上课时,我先以低沉的语调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要向大家发出一个求助的信号,请大家帮帮老师。由于前天生病的原因,今天的课件老师只设计了一半,很抱歉,所以这节课想学得好全依靠大家了。有信心吗?”“有。”非常响亮的回答。其实这只是我故意设计的一“诡计”。课前我已精心地设计了一个“不完整”的课件。《暮江吟》是一首写景的诗,前两行描写傍晚江边的景色,后两行是写夜晚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诗句的理解并不难,但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发自主地品读和理解却不是容易的事。
对于诗的理解当导时需导,但当放时更应该放。课件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部分:
1.图片欣赏。其实说是图片欣赏,点击进入却是空白一页,只有下面几句诗句。这时我从另一个文件中出示众多的图片,让学生从中寻找,想想哪张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哪张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们初步对诗句有感性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图文结合,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它,欣赏它。
2.疑难问题。打开这一页也是一页空白纸。我对学生们说,如果对诗句理解不够,就无法提出好的问题来,也就无法帮老师完成这一课件,所以我请孩子们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试着提出问题,学生们积极性很高,通过热烈的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为什么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为什么江水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等等,边质疑边答疑,从而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3.作者简介。这一环节往往是放在课前的,而今天我却把它放在最后面。正因为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所以可利用媒体这一资源,通过关键词一搜索,答案马上就揭晓了。这一环节更自主,更培养了学生们搜集信息的能力。
现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课件”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别出心裁的课堂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孩子们更快乐地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