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视角:画家大卫经历的法国大革命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1974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1]法国画家雅克·路易斯·大卫(1748-1825)横跨大革命前后,“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以古罗马精神意蕴来描绘伟大的时代,把艺术灵感根植于时代洪流之中,创造了革命征程与艺术人生交织的传奇。
  呼唤英雄——启蒙光辉的拥趸
  大卫出生于法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学习绘画以改变命运,却屡遭失败,1781年却被路易十六相中而入皇家画院。按理大卫该为路易十六和波旁王朝歌功颂德,但大革命前的四幅代表作——《周济贝利萨留》、《荷拉斯兄弟之誓》、《苏格拉底之死》、《拉瓦锡夫妻》,都表明大卫是启蒙思想的拥趸。
  启蒙精英的目标是要塑造忠于国家的理性英雄,大卫觉察到社会深层的暗流涌动。《荷拉斯兄弟之誓》以老荷拉斯、举手发誓的三个儿子、妻子和妹妹三组平行人物描绘了荷拉斯兄弟临阵前的宣誓,“男人钢铁般坚强的动作,和女人悲伤软弱的美,形成强烈对比,酝酿出瞬间的紧张。充分表现为共和国而牺牲个人感情与存在的精神。”[2]画面表达了国家至上与个人亲情的矛盾,呼喊人們为国家前途而战斗。眼见隔海相望的英国如日中天,如同姊妹的美利坚合众国引人瞩目,身处启蒙运动洗礼熏陶的法国,“大卫显然在鼓励爱国与革命情绪,并且白热化到‘大义灭亲’的高度。”[3]它把忠君变为爱国的宣扬,历史地看,启蒙运动实际上是法国18世纪社会革命的开始,一个思想上强大起来的法国,人们有信心创造一个理想国度,大卫画作是社会心理的折射。“艺术已经直接介入了政治,甚至成为政治的工具。”[4]进入历史现场的最佳方法是借助那个时代的创造物,大卫给了我们。
  讴歌英雄——直面革命的洪流
  法国大革命爆发四十天后,《人权宣言》出世,它明确地宣布了旧制度的死亡和新制度的诞生,“它的许诺唤起的新希望给它带来了相当惊人的扩张力。”[5]大卫欣喜中创作了《处决自己的儿子的布鲁斯》(1789年),歌颂罗马共和国捍卫者布鲁图斯,表达了自己对大革命的态度。“1791年7月17日,大卫在请愿皇帝逊位的文件上签字表示同意,1792年10月,他被指派为公共教育委员会委员,10月1日,他又成为艺术委员会的成员,1793年1月17日,他投票赞成将皇帝处死。他担任过当时雅各宾派公安委员会中几个重要职位。”[6]法国人民赢得了瓦尔密大捷,巴黎人民起义后雅各宾派执政,大卫以画笔投身革命!
  1792年9月21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罗伯斯庇尔豪迈宣布:“王权已被消灭,贵族和僧侣也已消失,平等的统治开始了!”[7]大卫身临其境,热血沸腾,因为“人民看到在大革命中,曾经使他们饱受欺凌的一切专制,无论是宗教、政治,还是等级,统统被镇压”[8],雅各宾派专政对外击败反法联盟,对内宣布分地给农民,原来特权等级的基础被打碎,这是何等快意之事!摧毁法国封建制度,让人们感到可以触摸理想社会了,“说一声光明在此,光明就到了。”[9] 革命成了艺术和奇迹!于是大卫到处拜访参加革命的领袖,积累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肖像素描,润笔创作《网球场宣誓》。画面以震撼的场景记录历史一瞬,气氛热烈而又庄严,极具视觉动感冲击力,领袖罗伯斯皮尔处于中心位置,革命的神圣和英雄的勇敢都凸显出来。画家与当时的革命人民一样被革命热浪感染,直面讴歌当代英雄,因为“人民在所有革命中的角色都是一样的:他们既不会去发动革命,也不能知道革命;在革命中,人民的行为是受革命领袖支配的”[10] 。讴歌英雄就是歌颂革命,大卫的行动显示了人民广泛参与以及对雅各宾派领导革命的信任,大卫也因此素描画被选入国民议会,革命需要大卫。然而这幅画并未完成,为什么呢?“在大革命开始时,自由、平等、博爱之类的格言确实表达了人们的真实希望和信念;……既然大家都是主权之人,还有什么事情不允许呢?”[11] 人人都是立法者,政府即公仆,这种美好向往尚未落地,参加网球场宣誓的许多代表已物是人非,各派相互把对方送上断头台,画家大卫无法完成这一被他视为伟大的一天的画作,但他需要革命。
  劫后再生——革命高潮与结束
  “正是因为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强化了革命政治的非理性和暴烈性的色彩,令情绪、感情、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人们的政治行为,才使大革命的进程显得尤其扑朔迷离,引人入胜,才使大革命中的人们形成了一种内战政治风格,并使这种政治风格被赋予一种独特的传统活力。”[12] 革命充满死亡,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更是备受争议,大卫如何面对?大卫签署路易十六死亡判决时的内心已不得而知。1793年7月11日,他拜访了心仪已久的革命领袖马拉,然而第二天,领袖马拉被保王党杀害了!全国在呼唤,国民公会在呼唤:请大卫拿起你的笔去战斗!大卫摆放了马拉之死的现场让人瞻仰三日,三个月后《马拉之死》画作诞生,“为了加强马拉的性格,大卫在画中添加了三项‘装饰’:一为木箱上的墨水台旁,有一张法国革命时期革命政府为了偿付征收土地而发行的纸币;另外还有一张马拉所留下的纸条,上面写着:‘这些补偿金留给丈夫为国家而死的寡妇与五位孤儿。’在马拉的左手上则握着另外一张他写的纸条:‘1793年7月13日/这是玛丽·安·夏洛特·科德给平民马拉的/我虽然不幸;但是且让我向你的仁慈表达敬意。’……画面中的浴盆是横的,尸体也是横的,木箱则是直的,在简单的线条中呈现出的是井然有序,画中人物的表情只有仁慈没有怨恨,是一个甘愿为革命牺牲者的风范与典型。”[13] 大卫既夸张又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案发现场的一切,这就是大卫以及与他同样感受的革命者的态度。其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都使其列位世界名画,马拉也因此被认为是真正的革命家。著名诗人波德莱尔曾写到:“神圣的马拉,一只胳膊垂在浴缸外,软绵绵地拿着最后的笔,胸口上留下了渎圣的伤口,吐出了最后一口气。在他前面的绿色桌子上,他的手里还拿着那封忘恩负义的信:‘公民,我很不幸,这足以使我得到您的眷顾。’浴缸里的水被血染红,纸上也满是血;地上是一把沾满了血的大菜刀;在这位不知疲倦的记者的工作台那破旧的支撑板上,人们可以读到:‘给马拉—大卫。’……在这件作品中有一种既温柔又痛苦的东西;在这个房间的冰冷的空气中,在冰冷的墙上,在这冰冷而又阴森的浴缸周围,有一颗灵魂在盘旋。……这件作品是献给流泪的祖国的礼物,”[14] 在大卫的心中,“如果没有了领袖,人民就会无所作为,他们从来不能引导自己的行为。”[15] 与其说大卫把马拉神圣化,还不如说这是革命的真实,以马拉为代表的雅各宾派从大革命爆发以来就赢得了革命人民的支持,大卫用心用情完全地参加了法国大革命,大革命的群众性可见一斑。   然而,面对朋友拉瓦锡被冤枉处决时,大卫有权保护却选择沉默,革命家与科学家的横死,在大卫看来有着根本不同,革命更高尚。“共和国就是摧毁一切反对它的事物。如果国家拒绝获得新生,又有什么要紧的呢,无论它愿意与否,它必须再生”[16] ,可是“热月政变”让大卫进了监狱,命悬一线,仓皇中被学生救出。面对革命带来的死亡,他有没有疑惑呢?“大卫不可能有先见之明。以画家身份从政的他,深尝革命的苦果,最后只好逃回绘画的象牙塔。……大卫一生的故事,正好给那段历史做了见证。”[17] 雅各宾派专政至今争议未休,遑论被点燃革命激情置身革命洪流中的画家大卫。
  “热月政变”后的共和国混乱复杂,大卫隐约觉得革命还会继续。1797年的一天,有个人来到他的画室待了三小时,从此大卫的革命热情再次被点燃,这人就是拿破仑。1800年,拿破仑带兵翻越阿尔卑斯山,成功突袭意大利,欧洲形势为之一变,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委托大卫画一幅拿破仑肖像,名畫《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诞生了。这“也许是法国拥有的唯一将波拿巴表现得既诗意又崇高的一幅画”[18] ,大卫把坐骑骡子换成一匹桀骜不驯的战马,“把拿破仑与历史上的伟人相比,让他更显伟大。”[19] 不仅如此,1804年底拿破仑称帝后,大卫倾注热情绘制《拿破仑加冕》以表达“他的皇权是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复辟’”[20] 。可见“大卫从未改变他的心意,他能够接受拿破仑王朝,是因为他以为那是与法国大革命一脉相承的;他反对波旁王朝的复辟,因为那表示又将回复到帝王的专制时代”[21] 。大卫的喜悦与讴歌革命是真实的,“拿破仑是大卫笔下第一位活着的英雄,一位声望日隆的当代英雄。”[22] 颁布《民法典》,击败反法联盟,创造崭新欧洲,这都是大卫与革命人民希望看到的。然而拿破仑很快沦为阶下囚!惊慌中的大卫被驱逐流浪他乡。目睹法国大革命“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23] 。大革命在实质意义上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欧洲大陆封建秩序,“路易十八清醒地认识到,在法国任何复辟旧制度的企图都将激起一场普遍的叛乱,因此他能够按照既定原则继续他的统治。”[24] “1830年7月27日晚,……巴黎圣母院高高的塔顶上又骄傲地飘扬起大革命的旗帜。”[25] 之后法国虽经曲折但现代化已滚滚向前,这完全符合大卫的革命理想,按理不该失望。
  但是,1823年拿破仑病逝,大卫创作《马尔斯被维纳斯解除武装》,这幅画里的战神马尔斯被爱神俘获缴械,并同时宣布封笔,是悲哀还是释然?是无力还是别有深意?是心仪过去还是满意现在?大卫有内心矛盾吗?总之大卫静静等待生命终结,1825年12月29日,他死于布鲁塞尔,法国政府“拒绝他的遗体回家,他成了客死异乡的流亡者,但是他的作品却永远不会被时间所遗忘。他以艺术家的眼光,为我们留下了美的诠释,不论是在精神上的、心灵上的,还是绘画上的”[26] 。革命塑造了画家大卫,革命画家大卫把大革命的风雨雷电镌刻在人类艺术殿堂留存于世界,为我们抵达历史现场反观人类自己提供了独特路径。
  【注释】
  (俄)别林斯基著、穆旦译:《别林斯基论文学》,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56页。
  何政广主编:《大卫 新古典主义旗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临风:《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1页。
  临风:《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第189页。
  (法)勒庞著、青闰译:《法国大革命》,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第85页。
  高毅:《法兰西风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5页。
  何政广主编:《大卫 新古典主义旗手》,第50页。
  (法)勒庞著、青闰译:《法国大革命》,第88页。
  高毅:《法兰西风格》,第123页。
  (法)勒庞著、青闰译:《法国大革命》,第26页。
  (法)勒庞著、青闰译:《法国大革命》,第27页。
  高毅:《法兰西风格》,第237页。
  何政广主编:《大卫 新古典主义旗手》,第63-69页。
  (法)夏尔·波德莱尔著、周宏安译:《美学珍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68页。
  (法)勒庞著、青闰译:《法国大革命》,第27页。
  (法)勒庞著、青闰译:《法国大革命》,第102页。
  临风:《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第203页。
  (法)夏尔·波德莱尔著、周宏安译:《美学珍玩》,第69页。
  临风:《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第198-199页。
  临风:《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第189页。
  何政广主编:《大卫 新古典主义旗手》,第122页。
  何政广主编:《大卫 新古典主义旗手》,第90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5页。
  (法)勒庞著、青闰译:《法国大革命》,第153页。
  高毅:《法兰西风格》,第233页。
  何政广主编:《大卫 新古典主义旗手》,第124页。
其他文献
新世紀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行,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019年9月,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在6省市试用,到2020年9月,广东等十余省市加入,目前已有20个省市的高中采用新版《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新版教科书确实做到了微言大义,但如何在课时有限、而内容庞杂中突出主题,如何深刻理解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历史学专业内容,相信老师们还有很多困惑
在历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思想史是一门需要更多理论思辨的学科。但受制于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和教材体例,教师在讲授思想史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教条化和简单化的倾向:从固有模式出发,以概念解释概念,思想史教学很可能是索然无味、乏善可陈。如何化解思想史教学中的教条化、简单化倾向一直是一些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些一线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部分教学案例为
2020全国Ⅰ卷的第42题再次打破常规,呈现出了生动的情境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此题没有延续过去围绕材料自拟论题、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等考查方式,而是以更加明確、更加生活化的任务情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随之以深深的震撼。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强调的“情境,是高考评价的考查载体。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42题的妙处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其骧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高度重视历史的地理舞台,把历史地图作为培育素养的重要载体。纲要上教材与配套地图册[1]共使用近150幅地图,其中约20幅同名地图,如教材P16与地图册P6均配有《秦朝形势图》(前者是正文辅助栏目,以下简称辅助配图,见下图1;后者简称地图册图,见下图2)。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是编撰者在专业历
鄉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但产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与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与决策者的战略选择、坚守,与村民内生动力的挖掘等息息相关。  尤需指出的是,不能为了发展产业而“铲村毁田”,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乡村振兴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  本期封面报道选择多个产业兴村的典型代表,深入挖掘其如何逐步实现产业兴旺,让村民过上小康生
一、“问题引领”的内涵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力,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教学方式。2017年版《高中歷史课程标准》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应“以问题引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1]  但在当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子,透过它可以看到你的思想和灵魂。文章也应具有这样的一扇窗子,即“点睛”之笔。作为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要想借点睛之笔助自己妙笔生花,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精雕细刻:    一、标题扣题,眉目传情    “题好一半文”,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我们如何做到标题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呢?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素养以史料为载体,对史料进行准确解读,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条件。当前教学实践中,对历史史料的准确解读,不仅是学生的一大瓶颈,对教师来说,在对史料的解读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答案与材料没有逻辑关系”等模棱两可的说法。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运用
30年前,一张《大眼睛》照片,让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希望工程,引发全民关注。  苏明娟,出生于安徽贫困山区金寨县张湾村。她那张“大眼睛”照片,呈现了贫困孩子“想上学”的渴盼。这个女孩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希望工程是一项资助贫困孩童上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益活动。苏明娟在希望工程资助下,读完小学、初中,还上了高中,考入安徽大学。  在义务教育及希望工程的支持下,苏明娟的幸运,在中国大地,被不断复制。九
因为历史视域与现实视角的时空差异、個体差异,历史想象会出现偏差或者难以实现。要真正做到与前人处于“同一境界”,就要避免用今人的“后见之明”来看待过去的人和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时刻拥有一种与前人平等对话、为前人设身处地、将过去的人和事置于具体的环境中看待的方式,具备一种历史主义看问题的眼光。[1]笔者尝试以学生理解能力为视域从四个层面探究历史“境界”:以时间空间为经纬,聚焦现象(事件),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