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山——静寂中的巴蜀石窟》
萧易 撰文 袁蓉荪 摄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定价:68.00元
《空山——静寂中的巴蜀石窟》,异形16开页,微微泛黄的纸张,朴实雅致,既古典的低调,又极富设计感。这是一部图文书,是有关中国石刻继北方中原之后,在巴蜀发展轨迹的探索发现性纪录。文字由萧易撰写,行文生动又通俗,是极富诗意的文献。图片由袁蓉荪拍摄,神秘、唯美、现实,风格多变,恰是那些散落于荒山野径中的石像,投向尘世的惊艳一瞥。
翻开书页,时间的气味扑面而来。袁蓉荪借助今人表现石刻,石刻只是影像构成元素之一。他试图通过人与石刻的关系,讲述人的故事,前朝与当代的故事。在袁蓉荪的镜头里,石像是有年龄的,你可以看到光线和风雨如何抚摸着它们,摩挲出沙粒槽纹的肌理质感。沧桑颓败,为精美华丽的石刻造像注入了生命。石像与你近在咫尺,似可以嗅到岩石上的青苔气味、尘土的气息,以及,光线折射过来的石头的温柔。那一瞬间,神性因风蚀熠熠生辉,令人惊叹这人间的艺术瑰宝,感叹尘世空幻,流光当中恍然瞥见了世事无常。
石窟艺术既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社会现象。佛教石窟自北方一路传入内地,在巴蜀,到底有多少石窟造像?它们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形貌?如何传承演变?它们与人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形成了袁蓉荪拍摄的脉络,而具体表现形式却要复杂得多,直接体现出他个人与石窟的契合深度。一部《空山》镜像,记录了袁蓉荪对石窟拍摄这一选题倾注的心血,让我们看到他在表现形式的直觉把握之外,更多的是对影像内涵的深度思考。
石窟大多狭小浅险,有不少位于悬崖绝壁和荒山野岭中,给拍摄工作带来的难度之大可以想象。拍摄临江摩崖,袁蓉荪需要乘船到江上去拍;拍摄悬崖上的石窟,更要爬上几米或十几米高的梯子,寻找可以立足的崖壁。撇开常人的恐高因素,危险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布光,呈现出需要的影调、质感,拍出幽深迂回、别有洞天的胜境来。
他要等待时机,等待合适的人物出现。有时候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等待此时一缕炊烟升起,石像的残破与人间烟火绵绵不绝,便让镜像有了画外音、有了张力。
偶尔,他也会组织摆拍。摆拍是个敏感的话题,在纪实摄影领域一直颇有争议。一般认为纪实应该遵循“忠实现场”的原则,不应人为安排场面。这个原则适用于新闻摄影,是必须的。但对于石窟这个处于时间长河中的选题,如何真实的呈现出当代人与石窟的关系,既要考察当地人的习俗传承,又要综合分析当今乡村的存在现状。因此当下一刻所记录的,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上的真实性,这才是摄影家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本书具有的文献价值——考证的严谨性与材料的可信性。
适当的、合乎逻辑的安排:三三两两朝拜的香客,一个锄地的农人,几只燃烧的红烛和香……这是在忠实于当代石窟与人的关系的真实基础上,对现场的还原和再现,是基于“当代”这一时间单位下的忠实。而正是由于这种再现,使他的摄影作品完全不同于我们印象当中所见的冰冷和枯寒,而留存了当下这个时间片段。
在袁蓉荪的镜像里,石刻与人,是同一个主体的两种生命形态——俗世里的人和被偶像化了的人;膜拜的和被仰望的,形成这两者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有趣关系。他对这种关系的把握是冷静的,客观的。这跟他本人并不是佛教徒有关,客观的呈现需要适当的距离。而他与石刻之间是亲密的,他钟情于石窟艺术,热爱那些饱经时光打磨的艺术瑰宝,镜像所呈现的质感和温度,被光影唤醒的石刻雕像,是摄影家的激情呈现。
袁蓉荪让我们看到今人的无助与虔诚。早已消失的石刻工匠的影子,怎样伴随着石刻在今人的体内复活?寥落年迈的香客,新打造的一尊尊石像,要演绎怎样的人世轮回?摄影的价值,除了存鉴、除了审美、除了让我们惊叹之外还有什么?一部《空山》既是对拍摄对象当下状态的记录,又是借以追忆往昔的参照残本,隐藏在图象背后的,是对时间对生命的哲学命题的思考。
萧易 撰文 袁蓉荪 摄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定价:68.00元
《空山——静寂中的巴蜀石窟》,异形16开页,微微泛黄的纸张,朴实雅致,既古典的低调,又极富设计感。这是一部图文书,是有关中国石刻继北方中原之后,在巴蜀发展轨迹的探索发现性纪录。文字由萧易撰写,行文生动又通俗,是极富诗意的文献。图片由袁蓉荪拍摄,神秘、唯美、现实,风格多变,恰是那些散落于荒山野径中的石像,投向尘世的惊艳一瞥。
翻开书页,时间的气味扑面而来。袁蓉荪借助今人表现石刻,石刻只是影像构成元素之一。他试图通过人与石刻的关系,讲述人的故事,前朝与当代的故事。在袁蓉荪的镜头里,石像是有年龄的,你可以看到光线和风雨如何抚摸着它们,摩挲出沙粒槽纹的肌理质感。沧桑颓败,为精美华丽的石刻造像注入了生命。石像与你近在咫尺,似可以嗅到岩石上的青苔气味、尘土的气息,以及,光线折射过来的石头的温柔。那一瞬间,神性因风蚀熠熠生辉,令人惊叹这人间的艺术瑰宝,感叹尘世空幻,流光当中恍然瞥见了世事无常。
石窟艺术既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社会现象。佛教石窟自北方一路传入内地,在巴蜀,到底有多少石窟造像?它们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形貌?如何传承演变?它们与人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形成了袁蓉荪拍摄的脉络,而具体表现形式却要复杂得多,直接体现出他个人与石窟的契合深度。一部《空山》镜像,记录了袁蓉荪对石窟拍摄这一选题倾注的心血,让我们看到他在表现形式的直觉把握之外,更多的是对影像内涵的深度思考。
石窟大多狭小浅险,有不少位于悬崖绝壁和荒山野岭中,给拍摄工作带来的难度之大可以想象。拍摄临江摩崖,袁蓉荪需要乘船到江上去拍;拍摄悬崖上的石窟,更要爬上几米或十几米高的梯子,寻找可以立足的崖壁。撇开常人的恐高因素,危险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布光,呈现出需要的影调、质感,拍出幽深迂回、别有洞天的胜境来。
他要等待时机,等待合适的人物出现。有时候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等待此时一缕炊烟升起,石像的残破与人间烟火绵绵不绝,便让镜像有了画外音、有了张力。
偶尔,他也会组织摆拍。摆拍是个敏感的话题,在纪实摄影领域一直颇有争议。一般认为纪实应该遵循“忠实现场”的原则,不应人为安排场面。这个原则适用于新闻摄影,是必须的。但对于石窟这个处于时间长河中的选题,如何真实的呈现出当代人与石窟的关系,既要考察当地人的习俗传承,又要综合分析当今乡村的存在现状。因此当下一刻所记录的,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上的真实性,这才是摄影家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本书具有的文献价值——考证的严谨性与材料的可信性。
适当的、合乎逻辑的安排:三三两两朝拜的香客,一个锄地的农人,几只燃烧的红烛和香……这是在忠实于当代石窟与人的关系的真实基础上,对现场的还原和再现,是基于“当代”这一时间单位下的忠实。而正是由于这种再现,使他的摄影作品完全不同于我们印象当中所见的冰冷和枯寒,而留存了当下这个时间片段。
在袁蓉荪的镜像里,石刻与人,是同一个主体的两种生命形态——俗世里的人和被偶像化了的人;膜拜的和被仰望的,形成这两者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有趣关系。他对这种关系的把握是冷静的,客观的。这跟他本人并不是佛教徒有关,客观的呈现需要适当的距离。而他与石刻之间是亲密的,他钟情于石窟艺术,热爱那些饱经时光打磨的艺术瑰宝,镜像所呈现的质感和温度,被光影唤醒的石刻雕像,是摄影家的激情呈现。
袁蓉荪让我们看到今人的无助与虔诚。早已消失的石刻工匠的影子,怎样伴随着石刻在今人的体内复活?寥落年迈的香客,新打造的一尊尊石像,要演绎怎样的人世轮回?摄影的价值,除了存鉴、除了审美、除了让我们惊叹之外还有什么?一部《空山》既是对拍摄对象当下状态的记录,又是借以追忆往昔的参照残本,隐藏在图象背后的,是对时间对生命的哲学命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