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泥入海: 王波和他的王波窑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的歌里常唱“告别过去,重新出发”,词曲激奋人心,仿佛打包好行李就能回到拉萨。但真正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挥手告别过去的梦,就像站在山巅的碎石上,这种游离感和孤独感能瓦解“自我”。
  有些人后退,于是不断在怀疑自我中游移;有人前进,于是在自己舒适的领域里找到归属。
  王波很明显属于后者。
  灰色地带的孤独感
  王波,1978年生于山东,1998年以省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贵州大学雕塑系。2000年左右,他成为北京2万多艺术青年中的一员。或许是追求艺术太痛苦,又或者过腻了抽烟喝酒谈理想却交不起三百块钱房租的日子,2013年他结束北京景德镇两头跑的生活,定居景德镇成为一名以制作茶器为主的制瓷人。
  但王波又确实不像一个“制瓷人”。他光头、小眼、常年皱眉,喝茶时烟不离手,说起话来又快又准。会用“嘴硬的婆娘”来形容景德镇的包容,也会用崔健、村上春树、加缪来给自己的论点加点注脚。长期的熏陶下,他的身上留有太多“艺术青年”的气息。
  这种气息直接导致了他和景德镇大部分朋友只谈吃喝不谈理想的生活状态,因为“聊不到一起”,最终只是给自己“创造孤独感”。他用“江湖人”三个字形容过去那个圈子,但当他从雕塑绘画转到做传统风格的时,这种茶杯、茶器时,近乎“自我放弃”的举动让他从这个江湖里脱身而出。
  他成了纯艺术的叛逃者,也成了制瓷人眼中的“异类”。
  消解与敬畏
  王波无疑是聪明人,又有雕塑底子,制瓷在当时的他眼里真是太简单了。拿泥巴塑型,再放炉里烧,无非就是成品率问题而已。长久以来以西方逻辑思考问题,王波习惯用科学眼光来看待瓷器,制瓷,说到底是硅酸盐的问题。
  但随着对瓷器和茶的了解越深入,他越感知自己的无知,“当你真正了解这个工艺后,你才觉得自己就是尘埃。”
  比如常用的草木灰釉,普通的草灰和稻草灰不同;在木头灰里,树枝和树干的成分不同,不同的树不同的季节含钙成分又不同。比如烧窑,温度高低,什么时候还原、什么时候保温都会对结晶产生影响。这些细微的不同都将直接影响茶器的色泽、硬度和润度,从而影响使用时的触感和使用者的心情。尽管制瓷将近七年,但直到这两三年他才真正准确掌握温度的节点,有了一种“这东西我终于不用猜了”的底——这粒小小的尘埃好像在阳光里有了一点点重量。
  但制瓷远远不仅仅只是,工艺。在成为工艺品和艺术品之前,它首先是日用器。
  日用之道在细节在体验也在美感。王波的作品多为茶器,茶为主器为辅。普洱要敞口大方,岩茶要聚香聚气,红茶要敛口才能敛香。除此之外颜色明艳还是悠远、釉面光还是润、触手位置的线条把握,是卧足还是高足又各有讲究。说起来都是局部的事,但当你在一个器皿上平衡又哪会那么简单。
  西方讲逻辑和科学,东方讲经验和韵味;当代艺术说自我和观念,传统美学却说的是意境和节奏。一直接触西方当代艺术的王波在年轻时甚至觉得传统文化很“忽悠”人。但当他在网络上第一次见到馆藏的汝窑器皿时,他惊呆了。温润如玉的釉色、极简的线条,穿越千年的宋式美学让他由心底产生热爱。为了理解器皿中的韵味,他开始慢慢接触传统文化,喝茶也从豪饮变成了细品。制瓷让他对东方审美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敬畏,而这股敬畏让他的瓷器有了不同于别人的质感。
  多年后他用“宁静淡泊,潇洒简远”。八个字概括他心里的宋式美学。当他说出这八个字的时候,你已经很难在他身上看到从前的尖锐和偏执。“凭什么让别人理解你,我有时候也在反思。你也不能理解别人啊。’
  如同这些年所做的器皿一样,他也慢慢变得温润平和。茶桌上的茶也从浓烈的普洱变成了温润的陈年老白茶。
  汝窑之外
  王波常常觉得自己就是杯子里的那片茶,只是一片叶子却承载了无限的文化意蕴;他又像手里那坯泥,原来那么烂,但经过揉捏、烧制变成了璀璨的样子。他在山巅的碎石上找到了遥望的方向。同时,他也像一坯被投进海里的泥,一点点消散,然后与自己的世界和解。
  他的器皿更多以传统元素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传统文化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养分,“如果没有这些元素,我都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但纯艺的出身注定了他不会做纯粹的仿古,在偶然的闲暇里他也会回忆当初做雕塑作品时那种畅快淋漓。我想王波心里并非那么决然,甚至他并不曾叛逃,只是换了一種看似“无用”的方式,在积累内心的底气和再出发的勇气。只是,再出发的战场在他的茶器之上。
  釉料、工艺、审美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他整理好这些之后,或许他能撇开传统与当代,更多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器皿表现出来。让它在某一瞬间除了审美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能触碰到使用者内心。
  “我现在不只把它当汝窑,我是考虑怎么做到我想要的那个状态。”故事一层层剥开,当你在景德镇的寒冬里看见他一边歪着头一边眯着眼笑时,那种少年感让人觉得一尽管现在距离他所想要达到的状态还遥遥无期,或许这场由一张汝窑图片引发的叛逃最终也能成就他的“艺术”。
  毕竟器皿与艺术品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但无论制瓷或是艺术创作,表达自我本身就是一个无底洞,越探寻越莫不到底。可除了不断往里摸,他没有别的办法。
其他文献
年前一场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秩序,谁也没想到,七天的春节假期会演变成遥遥无期的“大长假”,而身处假期的我们,多是满怀焦虑的心情。我们每天关注着感染数据的变化、武汉乃至整个感染核心区的各种报道,一线医护、警务等工作人员的安危,自己所在地的危险系数等情况。这场波及全国的疫战,没有一个国人能置身事外。  然而,除了奋战—线的工作人员,多数人可以出力的方式仅是安静地“宅”在家中,不给国家添乱。而
期刊
前《南都周刊》、《新周刊》主笔。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写作多年.现在西双版纳筹备茶学院。出版过《词的冒险》、《茶叶侦探》等书。  公元780年唐德宗首次收茶税之后,对茶农疾苦的感同身受让他取消了茶税。但缺钱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再加上食髓知味的惯性,793年他正式恢复了茶税。税率百分之十,当年收入四十万贯。  民间对茶叶带来的财富渴望不亚于官府。陆龟蒙、白居易都经营过茶园。白居易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在
期刊
对于明朝那些事,由于17位皇帝的缘故,总是跟“奇葩”沾边,比如开国皇帝朱元璋当过和尚、明宣宗朱瞻基热衷斗蟋蟀、明世宗朱厚熄热衷炼丹、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热爱木匠事业等等。其实这都只是表象,大明王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没有屈膝投降,没有割地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我们必须对明代文化和社会重新审视的原因。  明代废团茶、兴叶茶,不僅是冲泡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更让
期刊
当人们在一个独立空间时,更多的时间会用来做什么?寻找有趣的事情?还是追随网络上那些让我们悲喜大起大落的话题?随着疫情慢慢过去,飘浮、喧嚣的尘埃逐渐落下,一切转为平稳,激烈的想法会让位于冷静后的思考。  在当下,茶道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茶增强了身体体质,提升了免疫力,它还给人以更多心灵的慰籍。对于饮茶人而言,不管悲伤失落,茶永远是他们真实的朋友。那么,我们还可以从茶中学到什么呢?  1关于茶道精神 
期刊
武汉“解封”已经半个多月。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座英雄之城,正慢慢复苏。车水马龙的街头,热腾腾的热干面,久违的熟悉的烟火气。  幸好,春天还没完全走远。  茶,是春日里最鲜活的犒赏,是经历了漫长沉寂后的苏醒与热闹。从东到西,由南至北,新芽嫩叶,在时令的序曲里逐一奏响了律动的音符。“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茶,是茶农的财富,也是茶乡的希望。  也许今年的春茶季,似乎不太遂人意,没有了昔年的追逐与热捧,留给
期刊
第13届海峡两岸茶博会期间,《武夷月明: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纪念文集》一书才刚首发,黄锦枝带到现场的500册就被人们抢购—空。该书不仅汇集了姚月明事茶53载的技术经验与学术思想,也饱蘸了茶界对这位武夷岩茶泰斗的深切怀念与景仰。  尽管与新书擦肩而过,但幸运的是,首发式第二天,我们在福莲茶庄园的嘉叶山舍里见到了前来访旧的黄锦枝、黄集斌父子。年届期颐的黄老先生,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使人感觉到一股
期刊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很多社会热心人士,纷纷为医院和医生捐款捐物。除了收到面包、酸奶、红牛,作为医生的老同学还收到了一罐碧螺春爱心绿茶。  老同学当年是我的高中同桌,学霸级别,路读到博士,在她还是小囡囡的时候,总是会给我邮寄一些苏州的特产鲜肉月饼。寄茶,这还是头一回。  老同学在苏州的医院工作,老公也是一名医生。疫情期间,他们每日6点多起床,早早赶到医院,然后开始办出院、查房、写病历、记病程、分
期刊
在文人雅一土的心目中,茶是南方嘉木,是百草中的精华,更是天地山川之间至灵至性的仙品之物。宋人的风雅是出了名的,风雅里头自然少不了茶。而在明代,文人茶事更充满传奇佳话,一改前代的奢华富丽,开始趋于自然简约,走上返璞归真之路;一杯清水在手,添入香茶几许。自然率真而又精深雅致,这是明代茶文化的精神所在。明代饮茶之雅,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隐逸之雅  明朝开始以芽茶冲泡而饮,冲泡方法简单明了。虽然饮茶步骤
期刊
茶壶是茶具主角之一,古往今来,各类陶、瓷茶壶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本文介绍的是画家笔下的茶壶画,它们或神似,或型似,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以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别具一格的艺术之美。本文以边寿民、薛怀、陈曼生、吴昌硕、齐白石近现代书画名家所作茶壶画,浅析其艺术之美。茶壶画源于生活,美于生活,别具美感,为中国茶文化留下了精彩之笔。  边寿民:壶画书法别样美  在早期茶壶画中,较具特色的是清初著名画家边寿民
期刊
自从添加了林桢锋的微信,在他的朋友圈,我经常看到一盏盏精致秀美、朴实古拙的茶壶,我不停地将手机放大,进行细赏,被一盏运用锔瓷工艺修复好的紫砂壶深深地吸引着,看似普通的紫砂壶,却有着不平凡之处,壶身镶嵌了金色锔钉,金光闪闪,美轮美奂。据林桢锋介绍,这是锔钉修复,是锔瓷中的一种。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话说的就是锔瓷。用锔钉修复的漆器,这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锔瓷虽然在传统意义上是残破件,可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