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基础物理思维的重要方法,而在日常学校课堂上,运用简笔画的方式来构建物理模型进行习题讲解,更契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现状,且更易于学生模仿与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建模;思维发展;简笔画
在21世纪社会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而在教育改革中,笔者认为,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平时课堂授教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抽象归纳能力不强的特点,单单使用高度抽象的文字描述,或是清晰但难以抓住重点的图片(视频),很难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如能“简笔画”的授教形式融入到日常课堂评讲中,刚好契合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现状,并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也易于学生模仿与学习。本文笔者就初中物理习题高效评讲中对过程模型的简笔画应用进行论述。
例题: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则矿石块的质量为m0;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___(用m0、m1、m2、ρ水来表示)
这一道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最后求小石块密度,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前面已知条件求出小石块的体积,只要体积能表示出来,密度的求解就迎刃而解的,但就大多数学生来说,最难以发现的,就是溢出部分的水的体积和石块本身的体积是相等的,因为学生在初中的发展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没有发展成熟,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得他们的物理模型建立并不干脆。但倘若在课堂上采取实际演示操作,可能并不会取得如此好的实验效果。原因有三,其一是实际实验操作总是存在误差,如果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该题目中的操作,测量一装满水的杯子总质量就是有难度的,天平在调节平衡的过程中会有轻微晃动导致测量困难,而在轻轻放入小石块之后,我们也很难既擦干杯子外侧的水,又不能准确得到新的质量数值。而这些误差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难以忽略,会对解题带来干扰。其二,真实实验的图像过于丰富,所包含的因素太多,学生受到的干扰因素更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很难把握到实验表象下的抽象概念,也就难以达到抽象和形象相统一的目的。并且该实验对教师的实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实验过程中若是无关的动作较多,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记忆点发生偏移,取得较差的课堂效果。其三,从解题角度来看,现在的初中物理的练习题中,题目所给出的都是实验器材的简笔画。倘若给学生构架了真实的物理模型,那么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仍得完成从贴近实物的物理模型向简笔画模型的转化,而这明显增加了思考的难度,也不利于解题。
所以,在面对如此的困难中,我们如果能采取建立“简笔画”模型的方法,简化课堂实验部分,用一种画图的形式来带领学生做实验,就能更简单地锻炼学生思维逻辑,帮助学生解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剖析实验过程,求解出所需要的物理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来自于生活情境,首先的知识是建立在抽象的生活经验之上,进而通过协作学习去获得知识,将获得知识内化、理解吸收再运用到其他方面当中去,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而在我们运用简笔画建立以上三種不同的物理模型的过程中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将抽象的物理对象,物理条件与物理过程通过学生易于理解的简笔画展现给学生,搭建起学生思维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并爱上物理。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建模;思维发展;简笔画
在21世纪社会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而在教育改革中,笔者认为,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平时课堂授教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抽象归纳能力不强的特点,单单使用高度抽象的文字描述,或是清晰但难以抓住重点的图片(视频),很难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如能“简笔画”的授教形式融入到日常课堂评讲中,刚好契合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现状,并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也易于学生模仿与学习。本文笔者就初中物理习题高效评讲中对过程模型的简笔画应用进行论述。
例题: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则矿石块的质量为m0;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___(用m0、m1、m2、ρ水来表示)
这一道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最后求小石块密度,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前面已知条件求出小石块的体积,只要体积能表示出来,密度的求解就迎刃而解的,但就大多数学生来说,最难以发现的,就是溢出部分的水的体积和石块本身的体积是相等的,因为学生在初中的发展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没有发展成熟,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得他们的物理模型建立并不干脆。但倘若在课堂上采取实际演示操作,可能并不会取得如此好的实验效果。原因有三,其一是实际实验操作总是存在误差,如果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该题目中的操作,测量一装满水的杯子总质量就是有难度的,天平在调节平衡的过程中会有轻微晃动导致测量困难,而在轻轻放入小石块之后,我们也很难既擦干杯子外侧的水,又不能准确得到新的质量数值。而这些误差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难以忽略,会对解题带来干扰。其二,真实实验的图像过于丰富,所包含的因素太多,学生受到的干扰因素更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很难把握到实验表象下的抽象概念,也就难以达到抽象和形象相统一的目的。并且该实验对教师的实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实验过程中若是无关的动作较多,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记忆点发生偏移,取得较差的课堂效果。其三,从解题角度来看,现在的初中物理的练习题中,题目所给出的都是实验器材的简笔画。倘若给学生构架了真实的物理模型,那么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仍得完成从贴近实物的物理模型向简笔画模型的转化,而这明显增加了思考的难度,也不利于解题。
所以,在面对如此的困难中,我们如果能采取建立“简笔画”模型的方法,简化课堂实验部分,用一种画图的形式来带领学生做实验,就能更简单地锻炼学生思维逻辑,帮助学生解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剖析实验过程,求解出所需要的物理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来自于生活情境,首先的知识是建立在抽象的生活经验之上,进而通过协作学习去获得知识,将获得知识内化、理解吸收再运用到其他方面当中去,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而在我们运用简笔画建立以上三種不同的物理模型的过程中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将抽象的物理对象,物理条件与物理过程通过学生易于理解的简笔画展现给学生,搭建起学生思维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并爱上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