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面走向立体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旨在有效引导、帮助、规范学生,以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从教材平面资源出发,融入时代新鮮因子,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在立体化资源感知、辨析氛围中,用他们喜爱的方式开展生动、开放的课堂活动。在系统感知、亲身体验、积极实践中,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恪守合格公民底线,坚守正确价值理念,拥有属于自己积极健康的人生。
  关键词:平面资源 立体开发 课程整合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以课标目标和教材内容为依据,对身处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学生进行健康道德品质的引领、规范,以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永守正确价值理念,打造积极健康的人生。其中,教材是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水平,在编者的精心策划之下编著而成的,是引领学生进行思考道德品质的重要资源。但仅仅依靠教材还显得过于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存有“纸上谈兵”之嫌。鉴于此,我们初中的思品教学应该从教材平面资源出发,积极开发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资源,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接地气的立体化资源材料的阅读学习中,缩短与学习内容的距离,在独立思考、积极践行中逐步丰富生活经验,体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成长的美好,从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一、对资源的拓展整合
  作为具有典范意义的教材,其内容往往是概括、凝练的,是针对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行为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点,将教材中所设置的认知内容丰满起来,灵动起来,真正走进学生的认知领域。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向四面辐射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学生强化认识,拓展观点。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立自强”主题下的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格》,课本中愚公移山、智力超常儿童分组实验和长征故事等案例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对帮助他们全面深刻理解“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这一理性认知,其力度并不够。针对教材编者如此精心编著的内容,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首先,引领学生实践体验——让学生用肘弯夹着笔书写导入,体验其中的不易,身体力行完成抽象的感知体验。然后,视频展示湘潭师院赵行良老师——这位无手博士,用肘弯夹笔写字的情景,旁白他练用肘弯夹笔写字的艰辛历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坚强意志与成功的关系。这主要借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榜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探寻到相应的道理。接着,组织大家自主阅读课本中愚公移山的故事,讨论新时期要不要发扬愚公精神,愚公精神包括哪些意志品质。这样的教学,教师并没有将现有的答案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思维动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在争鸣和辩论的过程中得出认知: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坚韧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这些通过阅读感知、从课文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对于初步认知意志内涵的学生来说,尚显生硬和抽象。如果教学在这样的层次中戛然而止,必将陷入机械而生硬的泥潭之中。因此,在学生阅读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联系自己的阅读或者生活体验,谈一谈对意志品质特征中的认识。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课文中正面的例子,如海伦·凯勒、霍金、瞎子阿炳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将学生的关注力转移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联系到当今创业的弄潮儿们。整个过程,学生们个个头头是道,侃侃而谈。笔者再次发问:在你身边,有没有相反的例子,那些因为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思维在这一追问中逆向打开,提到自己书法、钢琴、舞蹈等考级功亏一篑的遗憾。由教师、学生共同整合的源于教材内容的资源辐射式交流,让意志的四大特征牢牢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衔接具体生活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经倡导过“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这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同样适用。具体来说,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源于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一特质,学会从生活中来,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生活。如在学习第二单元“亲近师长”中有关父母的道德认知后,为了了解学生对家庭关系的类型,以及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是否清晰,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辨析题:自从父母离异后,吴明的生活没有着落,一直随外婆、妈妈一起生活。他经常搀扶着年迈的外婆到街市上闲逛,拿自己的零花钱给外婆买糖块;帮妈妈喂养一些家禽,做一些洗碗、拖地等家务,还要完成自己艰苦的学业。虽然日子不是那么宽裕,但一家人和乐融融,倒也温馨。吴明常说:“没有了父亲一起生活的日子,少了很多争吵,很多烦恼,我要与他脱离父子关系。”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1)吴明的家庭结构是:①联合家庭;②核心家庭;③主干家庭;④单亲家庭。(2)吴明能和父亲脱离父子关系吗?①不能。因为父母子女的关系一经确立,就无可选择,无法改变;目前吴明还需要父亲定期提供生活费抚养费,长大后独立了可以脱离;②能。既然已经离婚,吴明也随母亲生活,所以与父亲基本没啥关系了;只要吴明决定了,就有权利脱离父子关系。(3)爱,是一个家庭温馨幸福的前提。吴明在父母离异后虽然生活清苦,但其乐融融,可见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①血缘关系;②家中有亲人,有亲情;③家中的每个人都平安、健康;④优越的物质生活。(4)从吴明的行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①供给他们生活用品;②帮助他们做事;③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④尊重和爱戴父母。
  在这样的多视角的道德选择中,很多学生能够引用课本里的道德规范来阐释选项的合理与否,在逐项排除中选出合理的做法。也正是在这样的观点冲击下,他们对“人不能选择父母”“与父母平等沟通”等道德认知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而在所有学生进行思考、选择的过程中,尤其是他们列出自己思考的过程时,教师都积极引导、激发学生能从自己生活实际中来寻找事例,尽量规避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和天马行空般的自主表达。所以,当我们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日常引入课程中来,努力发现道德认知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真实体验、深刻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梳理、加工和提炼认知的新观点。只有真正将思想品德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促使整个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三、关注时事新闻
  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瞬息万变、多姿多彩的互联网时刻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听觉、感觉。这种信息时代所形成的资源,如果运用得当,对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就能形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学者,我们不能在原有的认知层面中驻足不前,而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当然不能仅守着平面化的教材不放,而要将鲜活的时事新闻适时地融入到课堂上来,允许学生将生活中的困惑放到课堂上讨论。这样,既让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教学直面现实,又强化了学生丰富的道德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如在教学“认识依法治国”(苏教版九年级)这一内容时,笔者联系当前电视和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舌尖上的中国”话题,让大家说说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了食品安全的种种症状,他们个个义愤填膺,强烈谴责不法的商家。于是,笔者顺着学生思路,展示了几则严厉打击地沟油、染色馒头、人造鸡蛋等不法商家的案例,让他们拍手称快。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还引领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广泛收集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报道和新闻,形成一个系列化、主题化的认知效果,从而让学生借助资料资源,不断地深入到实践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时,我们再谈依法治国对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稳定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教学“分清是非”主題中第12课“面对诱惑学会说‘不’”这一章节时,笔者从日本优秀指挥家小泽征尔坚持自己的观点指出“乐谱错了”,从而意外夺魁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影响。继而借助身边时事,通过多媒体展示网络相关漫画:“看到周围的同学都穿名牌,玩名牌,军军也向只是普通工人的爸爸妈妈要钱买苹果手机,阿迪运动鞋服。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军军的爸爸妈妈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军军的父母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大众思想,省吃俭用满足儿子的要求。”引导学生讨论“军军和爸爸妈妈都是受了什么的影响?怎么解决?”这样,一正一反两个事例,让学生明白从众心理的表征以及利弊,又很好地指导了当下生活。如此一来,学生就能针对教师所布置的主题展开系列化的资料收集、整合和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不仅有效地历练了学生独特的认知能力,同时也让他们都有了历练自我、表达自我的契机。
  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说:“不要用你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无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课堂的教师,都与我们现在的学生处于不同的时代,要想将已形成的种种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融入当前学生的知行中,仅靠教材上的一点平面资源口耳相传,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生活、网络中的各种资源,让每个学生的认知都立体起来,让封闭的课堂变得开放灵动,让学生的道德实践变得具体可感,是我们品德老师的应然追求。让我们都开动脑筋,精心打造丰满的、感性、理性齐头并进的思想品德课堂,尽力缩短所学内容与学生认知间的距离,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品德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丛保.浅析初中思品幸福课堂的把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2).
  [2]庄金业.感受幸福享受幸福体验幸福——构建初中思想品德幸福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其他文献
摘 要: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剖析新生班级建设“系统”中的诸多要素。提出基于系统论的新生班级建设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最后,探讨基于系统论的“矩阵型”新生班级建设路径:在“面”上做好顶层设计,注重学生思想引领;在“线”上办好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班级文化;在“点”上加强宣传工作,塑造优秀学生典型。  关键词:系统论 新生班级 立德树人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其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手脑动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素质和品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在综合活动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营造环境气氛,激发创新灵感  创新是人的一种实践行
期刊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备受关注,让学引思便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产生学习的热情,这是学生层面的教学目标,而就教师层面而言,“引”成为了一个难点。“引”字包含着引发、引导和引领三个层面的含义,怎么引导学生去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逐渐在思考中学会分析问题,成为了语文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让学引思的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可是在实施的道路上仍然是布满荆棘,
期刊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就有了语言的交流,虽然语不成音,虽然时有时无,但它来自心底,是意识形态的外露。同样,作为用语言来表达的写作,也需要这份欲望与冲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一个人头脑中只有空白,无一丝思想空间,无一点个人想法时,不可能写出什么好文章。学生常为写什么而苦恼,教师常为教什么而忧愁,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谈“文”色变,提“笔”难下,搜肠刮肚,苦不堪言。激发学生来自心底的写
期刊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而巧用
期刊
摘 要: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教版数学教材并没有直接出现概念的文字描述,而是将概念渗透于探究情景中,意在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理解抽象的概念。教师如何紧扣概念特点,巧借形象感知助力学生理清概念属性呢?本文从借助实例,在形象感知中理解概念;深度剖析,在理性探究中理清概念;归纳比较,在综合运用中建构概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關键字:概念教学 例子 深度剖析 归纳比较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
期刊
“自主发展”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点之一,而“自主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可见,如果要让学生获得较广泛的数学活动机会,真正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思想,那么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激发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剂。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
期刊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不仅革新了教育理念,优化了教学资源,而且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流程,将原本“课堂讲解示范,课外消化吸收”的教学模式打破,实现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教师共同将知识内化的局面,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有效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积极吸收翻转课堂的有益元素,探索了翻转课堂模
期刊
“生本教育”正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依靠学生,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学到知识,得到提高。  一、深入实践,转变教学观念  很多教师不知道什么是生本教育,不理解为什么要开展生本教育,更不明白怎样开展生本教育。首先要在校内学习生本教育的理论,了解生本的内涵,认识生本教育是现在社会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势在必行。动员大
期刊
摘 要:课堂因为师生互动才得以信息的交流和师生情感的沟通,互动课堂成为当今高效课堂的标志。然而,部分思品教师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他们为了互动而互动,只关注互动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互动的本质。  关键词:互动课堂 全方位互动 思维互动 情意互动  李吉林说过:“课堂因为有了师生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课堂因为师生互动才得以信息的交流和师生情感的沟通,互动课堂成为当今高效课堂的标志。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