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打拼,10亿身价破烂王横空出世

来源 :生财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0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同龄人开始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时,56岁的胡永根借来500元,骑自行车走街串巷收废品,开始创业之路。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眼光,17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上亿财富,成为西部金属回收业巨头。作为成都市新津县华声金属材料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永根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10亿元。回首创业之路,胡永根说:“最困难的时候,过年只买得起两斤猪皮。”
  
  不堪回首,坐拥10亿他是从贫穷开始的
  
  胡永根的华声金属贸易有限公司地处新津县城的黄金地段,周边有不少高档楼盘正在修建。去年,有房地产商看中了胡永根公司所在地皮以及他在新津县花桥镇购买的40亩土地,出价共计两千万元。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难免心动,胡永根却毫不犹豫拒绝了对方。
  其实,只要走进胡永根的公司,就可以找到他拒绝的理由:一间不足100平方米的厂房,里面所堆放的金属废品价值竟高达800万元。“生意最好时,我一天的纯利润是20万元。”胡永根说,去年,华声的营业额达到了10亿元,目前,他正准备投身房地产行业。
  
  56岁,他进县城拾破烂
  
  胡永根56岁之前可谓是一贫如洗。1936年,胡永根出生于新津县一个贫困家庭,1958年从成都空军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工厂做工人。“做生意的念头在我脑袋里是根深蒂固的。”胡永根说,当时虽然在工厂上班,但心里“很不安分”,总想找点买卖贴补家用。由于历史的原因,胡永根的生意梦并没有实现,而是回到了新津农村务农。
  “全家一年收入还不到100元,最困难的时候,过年只买得起两斤猪皮。”胡永根说,1989年,女儿已经10多岁了,他穷得连双鞋也买不起,女儿只能光着脚上学。“不能再靠种田为生了。”已经56岁的胡永根决心到县城拾破烂卖。
  
  5毛钱,揣起去茶馆谈生意
  
  1990年,在县城呆了近一年的胡永根,从拾破烂中看到了废品回收的商机。“如果能用很低的价钱从居民手中购买废品,转手卖出肯定赚钱。”于是,胡永根向朋友借了500元作为本钱,买了一辆自行车,再在车后架了两个大竹筐开始走街串巷收购废品。
  “旧书、旧报纸,瓶瓶罐罐……”胡永根说,收废品要边走边吆喝,如果哪家有废品卖,听见吆喝后就会把他叫到家里去。自行车不能骑得太快,否则等居民听见吆喝后再叫他就来不及了。
  “每天只能睡3个多小时。”胡永根说,每天很早就要出门收废品,晚上回家把货物堆好,一般要忙到凌晨才能睡,凌晨3点又要起床对废品进行分类、装车。“当时做的都是转手生意,利润很薄,很艰辛。”
  令胡永根印象最深的是1991年的一天,他要到成都和别人谈生意,翻遍了所有口袋才找到5毛钱,而约好的地方是一家茶馆。没办法,胡永根只得揣着仅有的5毛钱骑着自行车出发。“掺茶时我借口上厕所躲了出去。”胡永根说,当时他舍不得花身上仅有的5毛钱。
  由于当时新津只有三四个人上门收购废品,半年后,胡永根的生意开始扩大。1991年初,胡永根在新津县五阳西路三号桥附近以一年5000元的价格租下三间简易平房,取名“华声商行”,开始定点收购废品。
  
  重回起点,刨出万元被没收得精光
  
  定点收购后,不用每天外出的胡永根有了更多时间琢磨废品生意:一斤废金属收价4.5元,转手可以卖6元多,而旧书的利润很薄。这一比较,胡永根看到了废金属收购的巨大利润,他将生意的重心放到了废金属收购上。
  “铜、铝、废铁都收。”胡永根说,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将收购的金属废品分类。由于很多人卖的废金属是老化的电线、电表等,要把铜等金属取出来,就必须把外面包裹的胶皮剥掉。这样刨下来,胡永根的手根本就看不到原来皮肤的颜色,衣服也是粘满污垢,“开心的是每个月可以多赚点钱。”
  胡永根的废金属生意并不是一凡风顺,1992年的几次打击几乎让他放弃生意。“最怕买到贼货。”胡永根说,由于当时废旧金属回收属于特殊行业,利润可观却存在一定风险。有一次,胡永根购买了县电力公司处理的废旧电线,因为电线是一截一截的,看上去很像人为割断的,结果被公安机关认为其物品来路不明,将其没收,胡永根因此损失了几千元。
  事隔不久,胡永根又被没收了几次货物,“前后损失近万元。”而这是他做生意以来的全部资产。“起早贪黑地干,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胡永根想到放弃,妻子也看到了他的困惑,“有个事情做,总有点收入。”妻子的劝慰让他看清现实:一旦放弃,全家又将陷入困境。胡永根只好继续在废品市场拼搏。
  
  时来运转,积累首个一百万
  
  1993年初,胡永根的生意出现了第一次大转机,新津县国有重金属回收公司看中了胡永根的经销能力,让他挂靠公司经营,而当时废金属的利润上升到每吨3000元到4000元。1993年底,胡永根盘点账目后,发现自己的资产已经达到数十万元。
  最令他开心的还是,他所挂靠的公司决定承包给私人,同时国家也放开了私人收购废旧金属的条件。“做生意最重要的资本和机遇都被我抓到了。”胡永根一发不可收拾,到1996年,华声商行的营业额达到1500万元,胡永根也积累了上百万元资金,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再上层楼,坐以待毙何不扩展省外市场
  
  1999年,华声公司的销售量达到5000多万元。西南地区的金属废品回收竞争也异常激烈,“大家都看到了金属回收的利润,纷纷涌入这行。”金属回收的利润开始下滑。胡永根说,当时在新津规模较大的金属回收公司有好几家,此外还有10多家小型回收站,新津金属废品市场开始出现混乱。
   “继续坐守回收,无异于坐以待毙,何不扩展省外市场?”胡永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出击省外市场。“风险很大,毕竟在这之前,还没有人这样干过。”胡永根派女儿赴沿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探索金属废品回收业的新需求、新市场,并与全国各地的废品业大营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胡永根说,华声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不仅是抢占先机,还因为“诚信”。重庆是华声公司拓展的第一个省外市场。1999年,华声公司与重庆商家谈成了一笔业务,但货款到期限最后一天还没有凑齐。第一次合作就赖账,对方怎么看?又不好告诉对方自己的难处,等到筹足这笔货款时,银行早已关门。
  “怎么办?”诚信经营的牌子不能砸,胡永根的女儿决定亲自开车将货款送到重庆,对方接到钱时,已是晚上11点。“重庆商家感动万分,对女儿说,‘这个年头,像你这么讲信誉的人实在不多’。”从那以后,重庆商家加强了与华声的合作。
  
  人物素描,为慈善事业他花掉600万元
  
  认识胡永根的人都知道,他不喜欢铺张浪费。去年,胡永根过生日,女儿花15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奔驰车作为生日礼物,胡永根却没有用过这辆车。“我坐啥奔驰嘛,出门坐三轮车就很好了。”胡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除宴请客户外,家人不准在外吃饭。平时,家里没有吃完的剩菜从不倒掉,胡永根说,“剩菜下面很有味道。”
  2003年,新津县有一批拆迁户需要安置,胡永根拿出一块地皮修建了30套住房,以4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卖给这些居民。当时,新津县商品房均价为1100元/平方米。目前,胡永根在慈善事业上花掉了600万元,他所资助的人中,贫困学生达到1200多人次。
  记者对照胡永根一年前的照片,发现胡永根消瘦了很多。“去年5月,我被查出患了食道癌,6月份做了手术。和我同时做手术的有5个,只有我活了下来。”说这番话时,胡永根的眼睛正注视着墙壁上的“拼搏”。
其他文献
马应天(化名),42岁,先前在武汉一家企业从事法律事务,后来辞去工作专业倒房,收益颇丰。这位如今已在武汉小有名气的“倒爷”,近日对记者讲述了一些倒房内幕,他想说,当“倒爷”,你也可能,只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如果去踩红线,钻空子,无疑放大了房产投资的风险。    帮朋友倒房,小试身手    马应天看起来表情颇为严肃。他自我解释说,这是因为在武汉一家企业搞法律工作多年的原因。谈起投资房产,他说因为
期刊
十年前,当赖军华操起剪刀剪下第一篇稿子邮寄出去时,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文摘行业的“龙头老大”。虽然他死活不承认自己“文摘王”的地位,但只要算一算他发稿的细账,你就会知道这样称呼他一点儿也不“冤枉”。他平均每天要发出100封信,每个信封里有各类文摘7篇,每年他荐出去的稿子就有30万篇之多!而每天他总有一二十篇推荐稿被刊用,一年下来,几近万篇,至于荐稿收入,有的刊物只给千字10元,有的给到
期刊
来自湖北孝感的小王,在深圳某广告公司做业务员,做事和工作兢兢业业的他,常梦想有朝一日自己创出一番事业。   一天,小王拜访一位年长的客户。交谈中老人问他:“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小王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出来。老人笑呵呵地“批评”他:“王姓是中华民族文化渊深的姓氏之一,看来你还得多学习啊。没有文化积累的业务员,可算不上优秀哦。”  回去后,小王一直想着老人的话,想着自己的姓氏如何而来
期刊
如果有这样一个行业:它是劳动力密集型的,需要很多人手;它又是平民化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它也是具有技术含量的,非一般无专业知识的人所能为;它又是需要大量铺网点的,要花费精力去发展连锁网络的---这样一个行业,你敢不敢去投钱?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把它做到盈利,再吸引大家加盟,赚加盟费?  申兵就这样做了。一个月前,他在本市西区的番禺路上悄悄地开了一家“€讇仔扌列伞薄?琶欢嗑茫刻斓挠刀罹
期刊
拼图就是拼人生    2005年7月,从湖南大学毕业不久的晏小洁被聘到长沙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虽然工作轻松且待遇好,但枯燥无味的办公室生活让她觉得很厌烦。  2005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是表姐的儿子的生日,晏小洁特地抽了一天的时间去给小侄子挑生日礼物。在一家书店前,她发现有一个柜台在卖拼图,晏小洁觉得这东西不错,便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一个大型拼图作为侄子的生日礼物。  小侄子果然很喜欢这个生日礼物
期刊
这个敢为天下先的30岁女子,名叫左三莲。她在从医过程中,因看不惯医院某些医生乱开大处方侵害消费者权益,于2005年10月从医院辞职,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专门与医院砍价的公司。  由于她坚持与大医院“过不去”,专门帮助病人把医院开的大处方中不合理的药物剔出去,帮助病人减少医疗费用,因而受到患者的欢迎,公司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一年的时间,公司员工由开始的一个人发展到20多人,公司注册资金
期刊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渐火爆,一种“钱”途无量的新职业悄然而生--景点密探。做这一行的人可以拿着公司的钱,在全国范围内游山玩水,深入各地的险山幽谷,寻找未曾被发现的美景奇观。然后亲身体验一番,把那些好玩的“处女地”串起来,变成旅游公司独特的游玩线路。怎样才能从事这个时尚又好玩的职业?让我们一同走近宁夏女孩陈莹刺激的“探子生涯”。    大胆“亲吻”酷职业    2001年从上海一所大学旅游管理系毕业后
期刊
如果你每天都要寄出大量的商业信函,反反复复地贴邮票、跑邮局,你会不会嫌麻烦呢?广州有个女孩,把替人寄信当成自己的事业,靠着这种粘信封、贴邮票和跑邮局的活儿,她每月竟能挣3万元!    惊奇发现,  打折邮票里蕴藏商机    2001年9月,我从青海的家乡来到广州市郊打工。几经波折后,我又一次失业了。沮丧不已的我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附近的一个邮市。我注意到有几个摊点在卖打折邮票。我问道:“不
期刊
罗光明出生在江西省井冈山市永兴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呱呱坠地开始,贫穷便和他紧紧相连。永兴是老革命根据地,地处偏远山区,祖祖辈辈靠着仅有的土地刨食度日,生活更是贫上加贫,苦上加苦。家中又添了二个弟妹后,年幼的他开始跟着父母一道上山干农活。起早贪黑,一年到头收得的仅有的一点粮食,却不能让全家人果腹。  8岁时,罗光明到了上学的年纪,按家里的情况,他根本上不起学校,但没有文化的母亲还是咬牙将他送到了学校,
期刊
一块一尺半见方的红布值多少钱?你肯定会回答: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如果在这块红布上印上各式各样的喜庆图案又值多少钱?你一定会回答:也许不会超过10元。可是,如果把这些红布加工成新婚结婚的盖头,又值多少钱呢?你一定会回答:不清楚。在广州,就有一位创业者,她从自己的婚礼中,发现了小小红布竟蕴涵着无限的大商机,用一块小红布成就了自己的大事业。你信吗?    婚礼现场发现商机    今年30岁的王萍出生于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