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uuper4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幼教机构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一个园所都有一套属于自己实际工作需要的制度标准和流程体系。在这些体系当中,“五常法”是一种简单明了,易于被不同层面、不同岗位教职工共同掌握和使用的管理方法之一,它不仅具有科学的规范性,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值得幼儿园管理者在工作中进行借鉴与学习。
  关键词:五常法;幼儿园管理;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9-0032-05
  人们常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应用在幼儿园管理上,也显得更加形象和贴切。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基础教育机构中,所涉及的部门繁杂,如保教室、教科研室、资料室、党办室、园办室、医务室、电教室等;所涉及的人员众多,如园长、副园长、主任、教研组长、班长、教师、厨师、会计、保健医、清洁员等。虽说幼儿园不是什么庞大的机构,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管理者由于精力有限,造成指导工作不到位;幼儿园由于制度不完善,造成执行遇到困难等。因此,寻求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幼教改革的迫切需要。而“五常法”管理以它特有的现代管理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全面的优化环境管理规范。在安全运作、高效执行、秩序条理、沟通顺畅、减少故障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行性的管理模式。
  一、什么是“五常法”
  “五常法”最早溯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有90%以上的日本跨国公司以及许多像海尔一样的国内著名上市公司运用此法进行日常管理。
  “五常法”也被称为“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5个词的缩写。即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将“五常法”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
  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常组织
  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二)常整顿
  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三)常清洁
  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四)常规范
  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一句话就是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五)常自律
  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五常法的管理是明确合理的区域布局,规范良好的工作秩序,统一物品的摆放状态,维持卫生的干净整洁,更是用来规范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五常法”对于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意义
  “五常法”管理是为提高幼儿园工作效益而实施的新型现代化管理模式。我园在学习、理解、借鉴、接受和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到“五常法”理念不仅适合于幼儿园的物品管理工作,同时也适合于不断提升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条理性、秩序性、规范性及创新性,从而达到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
  (一)运用“五常法”管理理念,提升全园教职工素质
  “五常法”的提出不仅为教师的日常工作习惯提出了标准,而且也让教师在实施这些管理的同时,能够全方位地培养自身的工作素质,从而为幼儿园打造一支蓬勃朝气、面貌一新的和谐团队;整齐温馨的、高效执行的幼儿园整体氛围而做好保障,从而提升幼儿园的良好形象及知名度,打造幼儿园优秀品牌。
  (二)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常法”管理模式注重幼儿园不同岗位管理目标的落实,强化各自职责分工及岗位间的协调联动。运用“五常法”简洁、有序的管理理念,让教职工从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起,逐渐形成习惯,形成一套先进的、较为完整的、规范的链条式流程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执行效能和管理质量,打造园所文化新亮点。
  (三)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提供科学秩序的环境
  众所周知,幼儿期不仅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秩序感培养的敏感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对全园教职工的日常工作及物品进行规范,不仅符合幼儿先天对生活环境秩序感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在“五常法”的实施过程中,让教职工为幼儿创设一种有序的、规范的环境,使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一种平和的、主动自愿的行为习惯,从而达成运用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幼儿、教育幼儿的目的。
  三、“五常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我园从2001年开始面向全园实行“五常法”管理,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用“五常法”管理理念,提升全园的管理水平。
  (一)构建“青幼五常法工作管理小组”
  由园长牵头,成立由业务及后勤园长、保教主任、后勤主任、保健医、食堂班组长、班级教师代表、“五常法”管理员等有关人员组成的五常法工作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指导全园的“五常法”活动。其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宣传“五常法”管理的新理念;二是制订“五常法”活动规章制度及细则;三是布置“五常法”活动的工作任务;四是检查“五常法”活动的实施情况;五是指导“五常法”活动的实际操作;六是修订“五常法”活动的措施计划;七是完善“五常法”活动的规则内容;八是总结“五常法”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以上工作,有效推动“五常法”活动稳步持久地进行,确保“五常法”管理制度严谨、计划周密、措施完善、运作条理、执行有效。
  附:表1   青幼五常法活动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在全园开展“五常法”活动,创设一个绿色优美、明亮整洁的园所环境,使各项工作更加高效规范,安全顺畅,条理有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标管理制:
  1.认真履行“五常法”管理职责,按照各岗位的审核标准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
  2.各类设备设施、办公家具及物品的摆放要平稳牢固、条理有序、清洁整齐。
  3.各类文件卷宗、书籍资料、图书玩具、生活用品、杂物药品等要分类分区、分档存放,标识标签清晰准确。
  4.及时清理分管区域内张贴的过期计划、通知、公告等,保持整体环境的舒适、整洁。
  5.随时、随手将掉在地上的杂物、垃圾捡拾起来,会议结束后,主动将挪动的桌椅摆放回原位。
  6.经常检查各自分管区域内的标签标识、电源电线、插头插座等有无出现损坏脱落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报修。
  7.下班前将桌面、地面及周边散落的物品、家具等摆放回原处,并及时处理垃圾。
  8.人员离开时,关闭好所在场所的所有水源、电源及门窗。
  二、检查落实制:
  1.“五常法”管理小组整体负责幼儿园日常的检查督促工作。
  2.检查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如实填写检查审核结果。
  3.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按照当月的检查重点内容,组织一次集中检查,自行随机抽查一次。
  4.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文字形式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或直接责任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纠正要求和整改时限,并在规定时间里复查纠正结果。
  5.认真详细地记录每一次的检查结果,期末将各项检查结果统计汇总,纳入全园的年终考核成绩。
  (二)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
  为有效达成“五常法”管理的目标要求,我们着重引导教师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标签法”、“量化指标法”、“颜色区别法”、“故障地图法”、“定位法”等,对已分类的物品张贴上合适的标签,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内容(分为共性内容和部门内容两部分)来做为衡量教职工在执行“五常法”的标准。
  附:表2
  (三)深入指导各处室工作
  在“五常法”指导中,我们根据对不同部门的“五常法”标准,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一是提示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果断抛弃一些目前不用的废旧材料(特别是容易收集的材料),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放置每天必须要用物品;二是提高教师执行“五常法”的能力。认真地寻、查、找、摆,将发现的具有典型性的、突出性的问题及原因记录下来。如,不知道要拿的东西放在哪里;因为存放地点放置的物品太多,没有相应的标签,难以找到想要的东西;需要的物品没有合适的运输通道等;根据找到的问题和教师一一进行研讨,并共同寻求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按照物品的品种、材质、用途等,正确给每一件物品命名,且每一种物品只能选用一个名字;对储存空间统筹安排、划线定位、规范放置,将物品按照使用频率分类等;建立相应的物品存放目录表,上面标明物品存放的地点,具体存放的架子或柜子等,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五常法”管理班级物品的实践能力。
  (四)细化不同人员的负责区域
  为有效达成“常清洁”的目标,我园根据不同岗位及人员的工作职责,绝对清楚地划分出每个人应负责清洁的区域,决不能留下死角,避免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认为只有不断地创设优质的空间环境、整洁的卫生环境、温馨的学习环境、童趣的游戏环境,才能全面充分地体现厚重的园所文化底蕴,展现教职员工的整体素养及精神面貌,打造良好的团队形象。
  (五)提高教职工的自律能力
  “五常法”管理者的最高境界是常自律。为此,通过经常培训、研讨等形式,向教师反复提出按照规定做事的必要性,使之逐步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如,散会后要主动帮助整理清扫会场;随时收拾放好自己用过或摆乱的椅子;看见掉在地上的杂物随手拣起自觉扔进垃圾箱里;时时处处考虑到为他人留下方便;坚持下班前五常法活动等。久而久之,大家的自律意识就会加强,自觉性就会提高,遇事就会先为别人着想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六)适时适度开展“五常法”检查
  检查是对五常法实施过程是否符合操作流程,实施结果和成效是否符合五常法审核标准,是否能够使五常法活动有效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目标所做的客观的、独立的、经常性的评价。
  1.“五常法”检查要及时。在每个学期初开展对“五常法”的检查,以五常法管理制度和各部门审核标准作为检查的内容和依据,走进班级,重点查看工作人员是否按照五常法审核标准的要求教育指导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否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将五常法管理理念渗透到一日生活工作中。
  2.“五常法”检查要适度。一是园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平等的,我们不会带着挑剔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用诚恳的语气与教师进行沟通,提醒并帮助其弥补差距;二是经常用“视觉监察法”进行管理,如用红色的“P”字母来表示问题的所在之处和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用绿色的“G”字母来表示良好的成果。通过字母的巧妙利用,一方面,暗示教师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在下次检查中,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教师的改进之处,使检查变得更加透明、公正。
  3.“五常法”评价要客观。幼儿园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各个部门的性质不同,工种不同,对各类物品功能的需求不同,物品存放的规律也就不同。为此,在“五常法”活动中,在共性目标之后,同时建立了一套针对于不同部门的、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如表二中所示),不同部门应用相应的审核工作表,以达成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通过这些年对“五常法”管理的不断践行,“五常法”管理的理念与精髓铭记于心,经过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可操作的经验与成果,并希望更多的幼儿园把创新的管理思路及做法总结出来与人分享,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以求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教育是培养人情感的教育活动,而音乐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教育生活论,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策略,寻找生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点,通过整合式音乐课程的开发、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挖掘本土特有资源,使音乐教育回归到最自然、生活化的教育。  关键词:整合式音乐课程;生活化音乐教育;幼儿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测量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在现状调查与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很少开展测量类的活动,对发展幼儿的测量能力不重视。同时,也不知道如何组织好测量类的活动。所以,了解幼儿测量能力的发展路径及特点,能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测量活动。  关键词:科学探究;幼儿;测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25-0
为提高集装箱自动化装卸效率,基于MATLAB软件建立集装箱箱号识别系统,通过图像预处理、图像摆正、字符识别匹配等3个环节对已获得的图像进行识别,以得到图像中集装箱的具体号码。该系统可以避免传统集装箱管理过程中人工辨别易出现的错误和疏忽问题。
幼儿园教师文化与幼儿文化是幼儿园组织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文化与幼儿文化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了解了教师文化与幼儿文化的各自文化的主要特征及两种文化的不
近日夏普重组事件再次吸引了全球经济界的目光,在经年的马拉松谈判之后,夏普的管理层最终踢开了日本半管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的提议,宣布接受鸿海的收购建议。然而在郭台铭准
报纸
2007年4月10-29日,由V2_多变媒体中心主办的第八届荷兰媒体艺术节(Dutch Electronic Art Festiva,简称DEAF)在鹿特丹再度登场。V2_多变媒体中心创立于1981年,可谓是艺术和媒
根据废水"零"排放和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将湿法冶炼系统产出的含重金属废水作为烟气制酸系统净化工序补充水。净化工序产出的废水采用硫化氢硫化除砷、石灰石及石灰中和、反渗
摘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给幼儿课程教育体系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对幼儿教师也形成挑战。因此,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唯有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促使教师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才能将每个教师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才会使整个幼儿园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新形势。  关键词:幼儿教师;园本培训;专业发展  当前,由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幼儿教师队伍专业能
采用恒电位法、循环伏安法研究水溶液中苯胺在玻炭电极上电聚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了电化学聚合的机理及不同阴离子的掺杂行为。结果表明 :电聚合的苯胺膜可分为两层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