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演奏的触键技巧与演奏方法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对德彪西作品《月光》钢琴演奏触键技巧上的分析,对钢琴触键与钢琴演奏做了自我认识的阐述,对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触键问题进行了整理叙述,意在将触键与演奏的联系通过实例分析记录下来,以此来作为自身音乐学习中的经验积累,以期通过理论的研究来为笔者实际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钢琴触键 钢琴演奏 德彪西 《月光》
  如果说把钢琴演奏形容为一项运动,一点也不为过,具体说应该是通过手指、手掌、手腕、手臂乃至全身的高度协调,使手指在键盘上左右前后移动,产生不同音色、音响的组合来实现对于一首作品的演绎。对于钢琴键盘上的88个琴键,只有10个手指的我们所做出的各种技术组合的复杂性,所展示的动作速度与力度,所达到的精确程度,是常人无法轻易达到的。所以说,演奏钢琴作品时,对于琴键触摸程度的把握不仅能很好的表现音乐形象,更能体现演奏者自身演奏技巧的优劣。
  一、音乐的表现手段——触键
  钢琴演奏,除了所必须具备的演奏技法、情感体现等基本要素,钢琴的触键也是演奏家在表现音乐时所不可缺少的一环,从触键技巧来说,钢琴的触键技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触键弧度、高度、力度、速度等,这是以钢琴音色为基础的划分。再比如根据演奏者施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将触键技巧分为指力、手力、臂落等触键。钢琴触键技巧自钢琴产生以来,就随着历史的发展、音乐家的改革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18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和英国的钢琴制造水平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为其核心的工业基础,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德国英国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更是由于其在音乐发展上的领先,众多作曲家、音乐家、演奏家都以德国和英国为“根据地”开始成长,因此,钢琴触键技巧也随着两国不同的钢琴制造特点,不同演奏家的创造而出现不同。在德国,钢琴琴键比较轻巧、松弛,音色清脆、跳跃,因而很多德国的音乐家,例如莫扎特在创作作品时就会突出强调触键上的平滑、顺畅,音色上的清晰、纯净,而在英国,钢琴的制造却与德国大相径庭,英国的钢琴音板比较厚,琴键的阻力也比较大,因而钢琴的音色较之德国会显得比较沉闷、共鸣强。例如音乐家克列门蒂的作品,就会比较强调演奏时手指的力度,强弱的对比等。从19世纪开始,随着钢琴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各国的钢琴制造也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这一时期的钢琴在制作工艺、细节等方面都有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基本能够满足演奏时各种力度、表情、炫技、速度等技巧的要求,钢琴音色也不仅仅局限于单一,而是能够发出更加丰满、饱和的声音,因此传统钢琴的触键为了适应钢琴的演奏也开始发展出新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奥地利音乐家胡梅尔,要求触键时多变的层次,贝多芬则追求触键时的力度,双臂的利用,宣泄式的触键方法。而进入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的触键要求也繁杂起来,比如当时的肖邦和李斯特,他们都拓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在触键方法上都独辟蹊径。
  二、《月光》触键方法分析
  本文作者将要谈到的德彪西是与之前几位钢琴演奏家较为不同的一位,他在钢琴音乐上的创作,更多的突出对钢琴新的音响效果的挖掘,创造出展现特殊意境和感官印象的钢琴音色,因此对德彪西作品的表现应该更加细腻,它对触键技术的要求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位演奏家,音乐上的飘忽不定需要指尖弹奏时更加的敏锐的触感。他的这首《月光》,具有他早期音乐创作的风格特点,是最为大众化的一首,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首,这首作品从音响上来说是舒缓、飘逸、朦胧的,带有浓郁的印象主义色彩,作品更多的是旋律上表现,而不是华丽的炫技,但这种富有变幻的音色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不是仅靠灵巧手指功夫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求演奏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演奏中对键盘进行小心控制、细微的调节。大部分人通常认为炫技性质的旋律较难演奏,其实这种慢速、拉长的旋律更能看出演奏者对于钢琴的驾驭能力,也更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月光”这首作品有比较多的连音,使整首作品增加了更多的连贯性,因此触键时需要轻柔,音与音之间没有间歇的来演奏,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手指接触琴键时不能速度过快,根据作品的要求调整触键时的手指的接触面,进行音响效果上的调整。全曲力度大都在p~ppp之间,所以弹出的音既要弱又要清晰可见,而且还要稳,整体都在同一个力度范围内,避免出现用力不均的现象。另外,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手指、手臂以及全身的放松,轻抚琴弦,在控制的同时达到音乐所需的表现力。例如乐曲的第15小节(见谱例1),这一部分多是和弦的变化,因此更加强调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指法的变换,在触键上要注重的是和弦音与音之间的粘连,手指张开的同时,手掌作支撑保持掌关节牢固的形状,便于手指的位移。另外,手腕尽可能的压低,以便触键时的各关节接近水平位置,贴紧键盘促使指尖作横向位移。这里标注了pp的力度记号,要注意由从弱到强的变化过程,调整指尖的力度,用温和的内力推动琴键发出弱音。
  谱例1:
  再比如第27小节(见谱例2),几乎多是大段的琶音进行,并且琶音集中在左手,这不仅考验演奏者手指的灵活程度,更考验其手指触键技术的好坏。在演奏时,指尖接触琴键要轻巧不拖沓,均匀不分散,保证每个音的音量、音效稳定一致,特别是在左右手交替的部分,要处理好两个手的触键感觉,使之保持连贯一致。乐谱中标注了力度记号为pp,因此,在触键力度上要有所控制,声部之间要简练清晰,分清主次。
  谱例2:
  这首作品比较难的就是它力度记号的表现,尤其体现在第51小节,很少能够在音乐当中见到有ppp的力度记号,可见德彪西在音响效果上的追求。这一部分为主题的再现,旋律基本一致,但力度却比第一段要轻,因此在触键问题上也会比较困难,这里就要突出左右手的强弱分别,指尖触键时的接触面减小,使之形成对话式的旋律进行,以达到清澈、透明的音响效果。(见谱例3)
  谱例3:
  三、钢琴触键的重要性及方法
  从笔者上述对《月光》的触键分析上可以看出,钢琴的触键直接影响钢琴的演奏,一个演奏者对触键技术的掌握程度极大的影响了演奏时对于音乐表现力的把握,通过笔者对相关资料的阅读发现,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中不同的表情符号、不同的旋律音型或者手指不同的碰触部位等都会产生各种相对应的触键技法。比如说有些乐曲的旋律优美婉转,千回百转,其音色必然也是柔美安静,因此触键时不能过大过小而使音色有飘忽不定的感觉等等。可以说,多种多样的触键技法是考验一个钢琴演奏者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
  学生学习钢琴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钢琴演奏水平,演奏出动人的旋律,这同样也是作为老师在钢琴教学上的主要目标,对于初学者,触键技巧的培养是达到此种目的的重要一步。笔者通过本次对钢琴触键的了解学习,以及在课外教学中的实践,对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钢琴演奏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此做了一下整理。
  (一)触键灵活度
  手指触键的灵活程度是决定演奏者能否灵活演绎音乐作品的关键之所在。对于低龄的学生,应根据他们自身的条件进行练习,比如说从简单的几个键练起,在保持正确手型的基础上,能接触几个键练习几个键。因此,在训练手指灵活触键的过程中,最佳的方法应该是从每个手指的下落和抬起出发,首先锻炼指关节的灵活性,再逐步过渡到每个手指连续触键的灵活训练,使手指的反应更加灵敏。
  (二)触键稳定性
  触键的稳定对于演奏也特别重要,不仅因为手指稳定能给予整个手掌支撑,还因为手指稳定能使演奏动作更加到位。在训练手指稳定性时,尽可能的保持每个手指紧贴琴键,指尖与琴键始终呈九十度,手臂、手腕始终跟随指尖,由指尖带动整个胳膊的动作,演奏出连贯流畅的音符。
  (三)触键爆发力
  触键的爆发力牵动着手指、手腕、前臂以及整个手臂,是影响演奏的有一重要因素。力量、速度、受力面积三者是琴键上弹出音的基本,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对爆发力的训练,要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加入力量和速度的练习,使手指习惯大力量和快速的演奏。
  四、结语
  钢琴演奏是一种艺术,艺术反映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而反映给演奏者的则是细节的严谨,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笔者通过多年钢琴演奏学习,对于钢琴演奏过程中各技巧的运用和掌握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期间的课外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钢琴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它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技能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反复在纠正自身演奏、教学上的错误,双向成长。
  参考文献:
  [1]田春雨.浅谈手指力度均衡的训练[J].钢琴艺术,2006,(10).
  [2]丁好.论钢琴触键技术的发展[J].黄钟,2005,(01).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死与净化》是理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代表作之一,从标题上来看,这是一部具有哲理性内容的标题音乐,但它又完全可以当作一首无标题音乐来听,其音乐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一个经历病痛折磨的人在弥留之际回顾往昔的奋斗历程,当生命结束那一刻,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得到净化升华”。  关键词:《死与净化》 理查斯特劳斯 交响诗  交响诗也称“音诗”,它是一种由弗朗茨·李斯特首创的具有戏剧性、抒情性的单乐章管弦乐体裁
期刊
摘要:肖邦《b小调谐谑曲》Op.20是一部内涵深刻而丰富的作品。文章从乐曲的写作背景着手,分析了其曲式结构、情感内涵和演奏技术,揭示了这首以“谐谑曲”体裁写成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性与戏剧性。  关键词:谐谑曲 哲理性 戏剧性  b小调谐谑曲Op.20写于1831年,是肖邦得知华沙爆发反沙俄武装起义之后写成的,在音乐中迸发了从未有过的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是“在艺术领域里属于最强有力的反抗的呼喊和爱国
期刊
摘要:巴洛克音乐,也称为“古乐”。是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西方艺术音乐类型,其时代也称为“通奏低音时代”其风格年代划分,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其音乐特点是极为富丽堂皇,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律动强烈,旋律精致优美。它特别强调人类不同情感的表达,以及充满张力戏剧性的对比。即使从现在的审美观点来看,它的很多艺术手法都是大胆及超前的。  
期刊
摘要: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中对唱腔的美化、装饰和润饰的方法。民歌和戏曲音乐在演唱时所使用的润腔都有自身的特色,漫瀚调民歌中善用滑音、颤音、嗖音等,而单弦牌子曲中讲究唱腔与唱词的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两首曲子进行记谱来比较它们各自润腔的特征。  关键词:单弦牌子曲 漫瀚调 润腔 比较  “润腔”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特有的现象,也是中国民族声乐和戏曲演唱时的一种技法,它的产生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实践、语
期刊
摘要:地方高校作为传播和弘扬本土传统音乐的载体,将本土传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本文以平武虎牙藏族民歌为例,阐述笔者对虎牙藏族民歌运用于地方高校课堂的构想。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本土传统音乐 虎牙藏族民歌  本土传统音乐不仅是当地音乐文化的真实写照,还是当地人们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集中体出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地域特色。地方高校做为传播和弘扬本土传统音乐
期刊
摘要:女高音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歌曲,是西方的一种声乐艺术载体,对于不同风俗、不同地区的艺术歌曲,其艺术特征、创作特点、演唱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刘聪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处理为对象,全面分析了刘聪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和艺术特色,同时文章以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分析了女高音声乐作品的演唱处理方式。  关键词:女高音 声乐作品 创作特点 演唱处理 《鸟儿
期刊
摘要:政府的文化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群众文化,而群众文化工作在政府和基层群众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及社区百姓进行文艺活动辅导、文艺活动培训、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及文艺创作,其中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都需要创造良好的音乐元素,而要想使群众文艺活动具有更好地进步与发展空间,则需要对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
期刊
摘要:歌曲的处理,可以使学生对歌曲的认知与情感得到提升,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唱出歌曲的情感,不再平淡的唱歌。当学生无法表达歌曲作品的内涵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适当的处理,而声音是抒发情感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该做出怎样的引导,才能做到符合小学的儿童教学的特点呢?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歌曲处理 训练方法 情感的演绎 曲式分
期刊
摘要:雪域高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科学、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西藏歌舞 保护 传承 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是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走向未来的人文根基和力量源泉,反映了每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
期刊
摘要:为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分析民族音乐、民间文学等民间文艺高校传承的必要性,从《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传承的良好课堂氛围和进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几个方面来探究民间文艺在高校传承的路径,从而思考民间文艺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 民间文学 民间文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传承  在物质文化兴盛的当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