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文化副刊;选题;策划;融合
党报的文化副刊经营着一个地方鲜活的文化,建设着本乡本土的精神家园,创造着一份独特的美的艺术。四川农村日报是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农村版),其副刊文化版不仅承担着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职责,也承担着挖掘和传播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
近些年,四川农村日报抓住文化工作宣传重点或重大题材,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策划,做深做大做透文章,收到了预期效果。现以近年来四川农村日报的三组比较典型的策划报道为例,谈谈做好文化副刊策划报道,提升文化影响力的一些思考。
(一)精心选题,推陈出新
从事文化副刊新闻报道的编采人员,做久了难免会有“年年岁岁花相似”,难以出新出彩的感觉。那么,如何从常态化甚至同质化的文化副刊报道中走出来?不妨抓住那些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题材作策划,关注新闻现象背后的故事,用更深入更广泛的内容和思考来增强报道的影响力。
笔者策划过这样一组系列报道。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是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品牌,但对非遗的报道多是见事说事,流于节庆活动表面的热闹光鲜。
2011年5月,第三届“非遗节”举行。为避免报道出现“审美疲劳”甚至“走过场”,笔者查阅了省内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料,跟所在地通讯员调查咨询,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非遗”项目日渐走向没落,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报道如何切入?经过思考与策划,在“非遗节”期间,本报文化版推出系列报道《走近非遗传承人》——从非遗传承人的角度讲述非遗故事,思考如何传承发展非遗。报道注重以下两点:一是选择的非遗项目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能反映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景;二是非遗项目各具特色,通过深挖它们,能为更多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为寻找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本报记者走访基层文化界人士、采访传承人,得到基层文化界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从开栏至结束,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徐兴国他用彩泥塑万象》《南溪哈号长江之滨“呜嘟嘟”》《毕六富让油纸伞走进春天里》等稿件先后见报,分别涉及四川省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对非遗保护传承起到了“鼓与呼”的作用。
这组报道角度和形式“不走寻常路”,可读性强,有深度有思考,反映基层文化传承的困惑与期待,采集有识之士的建议建言,得到了省非遗办公室的高度评价。该栏目获得了当年四川省报纸副刊文化新闻类一等奖。
(二)持续跟进,做深做透
2013年初,笔者在一篇基层通讯员的游记中,捕捉到这样一个信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出炉。笔者意识到,推评传统村落名录村落是新事物,是一篇可以大做的文章,而此刻,相关的重头报道全省都还没有。怎么做?
笔者查阅了相关新闻获悉,就在2012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等公布了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这一次四川有20个古老的村镇入选。这些美丽的蜀乡古镇古村落,或历史文化悠久,或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既是蜀乡传统农耕文化的根脉,也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对四川传统文化特色作出了生动的诠释。走进它们,就像穿越时空,走进了千年巴蜀文化的最深处。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古老的乡村越来越寂寞、衰败……保护古村落迫在眉睫。
围绕着“留住记忆,保护发展”的思路,文化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系列报道《走进蜀乡传统村落》,对入选的传统村落进行生动解读。策划报道的重点是:一是有深度——每篇报道要提取到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元素,探索其保护发展的思路;二是有“温度”——村落和人相生相伴,报道从人的视线讲述人和村的故事,小切口大情怀,细腻动人,易引发共鸣;三是有“长度”——有延续性,在国家的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具体落实中,观察记录村落如何一步步蝶变的情况。
从2013年推出系列报道《走进蜀乡传统村落》开篇,2015年《保护传统村落调查报告》、2018年《保护传统村落再出发》,到2019年《传统村落翻新篇》……近6年时间里,本报记者先后深入蜀乡数十个(次)村落,采写了数十篇稿件,梳理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走访村落人家,生动讲述村落的前世今生;同时采集各方人士的对策建议,解读保护政策的落地,推介来自基层的保护发展经验,挖掘和阐述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见证村落在“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中的新生……
6年里,文化口记者跑成了行家;系列报道被相关部门收集留存;《走进蜀乡传统村落》获評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保护传统村落调查报告》获评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二等奖;《荣获联合国大奖桃坪羌寨如何做到的》等多篇稿件获得省好新闻奖、省副刊好新闻奖。
持续跟进、内容扎实的系列策划报道,突出了宣传主题,增加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也对地方的文化建设及助推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体现了文化副刊的现实意义。
(三)报网互动,推动融合
借力新媒体增强传播力是大势所趋,文化副刊报道也不例外。
2017年7月,由四川省委主导的四川省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出首批10位历史名人名单。四川农村日报总编辑抓住这一重大题材,亲自组织谋划,整合各方力量,策划了与知名作家联手,与新媒体融合,用现代理念和视角去解读历史名人的大型系列专题报道——《彪炳千秋——作家眼中的四川历史名人》。
7月28日,《扬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宇宙》等十大名人的文章相继见报,四川农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中重新编排推送,“名人”们迅速“霸占”了朋友圈,文章阅读量不断攀升。到《人人都爱苏东坡》时,该文两天阅读量超过24000 ,引发其它公众号“分流转载”。 为突出报道的力度和冲击力,该组系列报道在纸媒上采用连版方式,文美版优、气势磅礴;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长文被图片巧妙分割,减少“阅读障碍”;同时,增加互动小游戏,提高粉丝的参与性;微信推送后在报纸上增加二维码阅读,再通过22万多份的报纸发行量,引发数十万人次的阅读,掀起二次传播热潮。该栏目获得四川省新闻奖二等奖等荣誉,该组文章还被编辑出版成书,成为省内文化界的一件美事。
这次策划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充分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让历史名人及其文化“活”起来;另一方面躬身深耕蜀乡,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发展正能量,同时以文为介,让报网互动、媒体融合,增强了文化副刊报道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倾力践行媒体融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拓展了从“纸上”到“手上”的受众面,达到了“1 1
党报的文化副刊经营着一个地方鲜活的文化,建设着本乡本土的精神家园,创造着一份独特的美的艺术。四川农村日报是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农村版),其副刊文化版不仅承担着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职责,也承担着挖掘和传播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
近些年,四川农村日报抓住文化工作宣传重点或重大题材,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策划,做深做大做透文章,收到了预期效果。现以近年来四川农村日报的三组比较典型的策划报道为例,谈谈做好文化副刊策划报道,提升文化影响力的一些思考。
一、三组策划提升文化副刊新闻报道影响力
(一)精心选题,推陈出新
从事文化副刊新闻报道的编采人员,做久了难免会有“年年岁岁花相似”,难以出新出彩的感觉。那么,如何从常态化甚至同质化的文化副刊报道中走出来?不妨抓住那些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题材作策划,关注新闻现象背后的故事,用更深入更广泛的内容和思考来增强报道的影响力。
笔者策划过这样一组系列报道。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是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品牌,但对非遗的报道多是见事说事,流于节庆活动表面的热闹光鲜。
2011年5月,第三届“非遗节”举行。为避免报道出现“审美疲劳”甚至“走过场”,笔者查阅了省内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料,跟所在地通讯员调查咨询,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非遗”项目日渐走向没落,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报道如何切入?经过思考与策划,在“非遗节”期间,本报文化版推出系列报道《走近非遗传承人》——从非遗传承人的角度讲述非遗故事,思考如何传承发展非遗。报道注重以下两点:一是选择的非遗项目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能反映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景;二是非遗项目各具特色,通过深挖它们,能为更多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为寻找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本报记者走访基层文化界人士、采访传承人,得到基层文化界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从开栏至结束,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徐兴国他用彩泥塑万象》《南溪哈号长江之滨“呜嘟嘟”》《毕六富让油纸伞走进春天里》等稿件先后见报,分别涉及四川省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对非遗保护传承起到了“鼓与呼”的作用。
这组报道角度和形式“不走寻常路”,可读性强,有深度有思考,反映基层文化传承的困惑与期待,采集有识之士的建议建言,得到了省非遗办公室的高度评价。该栏目获得了当年四川省报纸副刊文化新闻类一等奖。
(二)持续跟进,做深做透
2013年初,笔者在一篇基层通讯员的游记中,捕捉到这样一个信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出炉。笔者意识到,推评传统村落名录村落是新事物,是一篇可以大做的文章,而此刻,相关的重头报道全省都还没有。怎么做?
笔者查阅了相关新闻获悉,就在2012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等公布了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这一次四川有20个古老的村镇入选。这些美丽的蜀乡古镇古村落,或历史文化悠久,或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既是蜀乡传统农耕文化的根脉,也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对四川传统文化特色作出了生动的诠释。走进它们,就像穿越时空,走进了千年巴蜀文化的最深处。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古老的乡村越来越寂寞、衰败……保护古村落迫在眉睫。
围绕着“留住记忆,保护发展”的思路,文化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系列报道《走进蜀乡传统村落》,对入选的传统村落进行生动解读。策划报道的重点是:一是有深度——每篇报道要提取到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元素,探索其保护发展的思路;二是有“温度”——村落和人相生相伴,报道从人的视线讲述人和村的故事,小切口大情怀,细腻动人,易引发共鸣;三是有“长度”——有延续性,在国家的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具体落实中,观察记录村落如何一步步蝶变的情况。
从2013年推出系列报道《走进蜀乡传统村落》开篇,2015年《保护传统村落调查报告》、2018年《保护传统村落再出发》,到2019年《传统村落翻新篇》……近6年时间里,本报记者先后深入蜀乡数十个(次)村落,采写了数十篇稿件,梳理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走访村落人家,生动讲述村落的前世今生;同时采集各方人士的对策建议,解读保护政策的落地,推介来自基层的保护发展经验,挖掘和阐述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见证村落在“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中的新生……
6年里,文化口记者跑成了行家;系列报道被相关部门收集留存;《走进蜀乡传统村落》获評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保护传统村落调查报告》获评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二等奖;《荣获联合国大奖桃坪羌寨如何做到的》等多篇稿件获得省好新闻奖、省副刊好新闻奖。
持续跟进、内容扎实的系列策划报道,突出了宣传主题,增加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也对地方的文化建设及助推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体现了文化副刊的现实意义。
(三)报网互动,推动融合
借力新媒体增强传播力是大势所趋,文化副刊报道也不例外。
2017年7月,由四川省委主导的四川省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出首批10位历史名人名单。四川农村日报总编辑抓住这一重大题材,亲自组织谋划,整合各方力量,策划了与知名作家联手,与新媒体融合,用现代理念和视角去解读历史名人的大型系列专题报道——《彪炳千秋——作家眼中的四川历史名人》。
7月28日,《扬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宇宙》等十大名人的文章相继见报,四川农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中重新编排推送,“名人”们迅速“霸占”了朋友圈,文章阅读量不断攀升。到《人人都爱苏东坡》时,该文两天阅读量超过24000 ,引发其它公众号“分流转载”。 为突出报道的力度和冲击力,该组系列报道在纸媒上采用连版方式,文美版优、气势磅礴;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长文被图片巧妙分割,减少“阅读障碍”;同时,增加互动小游戏,提高粉丝的参与性;微信推送后在报纸上增加二维码阅读,再通过22万多份的报纸发行量,引发数十万人次的阅读,掀起二次传播热潮。该栏目获得四川省新闻奖二等奖等荣誉,该组文章还被编辑出版成书,成为省内文化界的一件美事。
这次策划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充分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让历史名人及其文化“活”起来;另一方面躬身深耕蜀乡,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发展正能量,同时以文为介,让报网互动、媒体融合,增强了文化副刊报道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倾力践行媒体融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拓展了从“纸上”到“手上”的受众面,达到了“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