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过回情人节等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人节本是外国人的习俗,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了城市乡村。这不,连我这个50多岁的老人也赶了回时尚,在情人节给老伴送了9支玫瑰花。没想到这一送,感觉还真好。
   过去,我与老伴恋爱时,家里穷,也没那送花的习惯,小孩出生后,又没了那份心情。几十年来,我真没给老伴送过鲜花。如今,时代好了,我们又老了。于是,我暗下决定,情人节我也要给老伴送一回玫瑰花。
   眼看,2月14日又到了。上午,老伴照例约我去打门球,我推说老同事相聚。我一人来到礼仪公司,一打听,一支玫瑰十元钱,花好看,价格也吓人。我没多想,狠心花90元订下了一只有9支玫瑰的花篮。服务员说,9支玫瑰象征“心相近,久相随”,并请我在卡片上给收花人留言。思虑再三,苦于浪漫的话说不出口,情急之下,只写了一句话:“老伴,咱也过回情人节。”付了钱,留下地址,约好中饭时送来。办好这一切,我象办了一件大事,想象着老伴收花的情景,心里特舒畅。
   回到家,老伴早已在忙中饭,我不动声色地坐着喝茶看报,终于盼来了门铃声。我特意叫老伴去开门。这回老伴一看到玫瑰花便说:“送错了,送错了。”礼仪小姐说:“没错,是111号的刘娟。”老伴回头看着故作神秘的我,终于明白了是我的杰作。老伴收过花,签过字,礼仪小姐下楼走了。这时,我看到老伴的眼睛是那么明亮,脸上居然还泛起了红晕……直到那晚上老伴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她不停地回忆我们恋爱时的酸甜苦辣时光……
   情人节早已过去了,玫瑰花也凋谢了,但老伴还是不愿丢弃,老伴说要等到明年情人节时再换。多美丽的鲜花啊!老年夫妻同样爱她,同样盼望下个情人节的到来。
  
  追求精神的绿洲
  
   退休后的生活,宛如演员卸了妆,成了一名真正的观众。这时候再去看台上的表演,似乎是有许多可笑而又可悲的事情发生着。然而仔细想想,他们现在的可笑可悲处,未尝不是自己当年的可笑可悲之处。热热闹闹一场戏,你方唱罢我登台,就会有很多领悟,这正如有首诗所说:“年轻时看路,平坦;中年时看路,曲折;老年时看路,明白。”中国有句俗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老年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一种沧桑感和苍凉感,进入了一个能客观欣赏和感受人生的较高境界。这可能是一种真正没有浮躁与轻率的成熟。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到暮年苦寂寥。”人老了,退休了,衰老已无法抗拒,那就珍惜生命,享受生活。要老有所为,贵在保有一片精神的绿洲,以避免过早陷入心灵的荒漠才是。我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就喜欢在闲暇时候翻阅报刊,看看书,弄弄笔,现在又爱上了电脑。陆游说过:“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视力尚不负我,于是读书看报便成了日课,自己订了报刊还不满足,有时还去图书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这既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又愉悦了我的身心,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减少了我的病痛。总觉得报刊是一本百科全书,涉及方方面面,不读总觉得有遗憾,读了也不能全记住,但却修身养性。每到会心处,便欣然忘食,其乐融融。
   古有诗曰:“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读书与翻阅报刊之余,心有所感,写点短文,打印成篇,日积月累,成文不少。我之所以不停地写,一是有感而发,想与众多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二是为了养生,精神不运则愚,思维不用必衰。我追寻精神的绿洲,不时弄笔,有劳有逸,有张有弛,恰恰保持了身心平衡,有益于健康,岂不美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居室也不仅仅是人们生存的居所。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居室文化正日益浓烈地影响着居住者的精神生活。   墙上的字画,茶几上的期刊,枕头边的书报,音箱里流淌的乐曲,以至餐桌上摆放的菜肴……这些都是居室文化的有机构成。居室文化,反映了居住者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反过来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我曾见过一些家庭,室内是一流的装
期刊
编辑同志:   我的小儿子在一家证券营业部开户,账户上有不少股票和资金。不久前,儿子在一起意外事故中遇难。由于儿子生前所购买的这些股票现已升值,每股价格高达购买时的两倍多,因此,我们与儿媳妇在股票的继承权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我和老伴认为该项股票应属于儿子的遗产,我们也享有继承权。儿媳妇则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他财产怎么办都行,但股票不能算作遗产,最多把买股票的5000元本金算入遗产范围。请问,股票
期刊
郑板桥书对富商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多才多艺,常有人上门求字画。一次,有个大盐商附庸风雅,想在厅堂里挂副郑板桥写的对联,以充“雅士”,便亲自登门来求。郑知他是富商,故意开口就要1000两银子。盐商只拿500两,郑板桥马上铺纸走笔,写下上联:“饱暖富豪讲风雅”,写完就要送客,盐商说:“还差下联呀”!郑说:“可你只付了一半价哪!”盐商知是中计,只得忍痛再拿出500两,郑板桥才写了下联
期刊
一进病房,不管你愿意与否,抽血,照射,这个检查那个化验……一套必不可少的程序接踵而至。我不否认医生的良好动机,可是,你的生活自由却被免除了。无病不进院,有病必求医。这怪谁?   再说输液。吊针插进血管里,仰面观药瓶,点点滴滴倒颇有节律,怎奈每次总少不了三四小时。躺在病床上日复一日,腰背像散了架。辗转反侧,左思右想:没病该多好。此时,也只有此时你才会深切地体验到,健康不是抽象的祝福口号,它的确
期刊
今年“五一”前夕,在江西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庆五一”农民文艺晚会上,店下村73岁的老汉彭嵩传一首自编的山歌《一号文件灵芝草》“哎呀嘞——/中央一号文件好,安邦治国灵芝草/扩种增收为富民,三农工作要搞好……”深深地打动了台下上千农民观众的心,博得了全场如潮般的掌声。  因为家中贫穷,彭嵩传小时只读过三年半的私塾。但他勤奋好学,靠着私塾老师送给他的一本破旧的《康熙字典》,逐字逐句地通读了《红楼梦》、《
期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决定胡锦涛任中央军委主席,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赞誉。15年前,小平同志也是以请辞信的方式辞去中央军委主席一职,并光荣退休。舆论普遍认为,江泽民同志的请辞,为国家高层领导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开创了一个以任期制为背景的新老交替的范例,它对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必将深远。    开拓局面,引领现代建设航向   
期刊
一提起夏令营,一般人都认为那是青少年的事情,但德国萨顿堡的长寿夏令营却是个例外,入营者都是年过八旬的长寿老人。长寿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让老人们感兴趣的是交流“长寿经”。他们有的说是因为戒掉了烟酒,有的认为进入老龄期后仍然保持一种精神追求十分重要。有一位92岁老翁则把自己的长寿归于他每天需花上10分钟登上自家房顶浇花(因为他在房顶上种了许多花)……尽管老人们的经验之谈在专家看来并不精彩,甚至可
期刊
在江西樟树市经楼镇神岭村委后陈村,提起陈国勋,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陈老是个大孝子。“国勋今年也是77岁的老人了,可照顾起他那103岁的老母,他是40年如一日,没有任何怨言,真难得啊。”“送热饭、端脸盆、倒马桶,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40年都如此,真不容易啊。”村民们议论着。要问起陈国勋母亲儿子孝顺不孝顺时,老人家更是滔滔不绝:“这个老大,还真是亏了他,这么多年,天热天冷照顾得那么细致,要不是他真心照
期刊
的在江西省永新县,有这样三位红军后代:他们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弘扬“红军精神”默默地奉献余热。    井冈山下“半月谈”    红军后代尹友三,10年来钟情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每年自费1000多元,订阅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江西日报》等报刊,每半月义务出一期黑板报,现已出240多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井冈山下‘半月谈’”。  尹友三今年70岁,年轻时参加过抗美援朝,曾获“三
期刊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57岁的女性,20多年前上了节育环,一直未取下。如今常有腰部酸胀,是否是节育环的影响?若取,有何风险?如终生不取有何妨碍?  南昌县 张××  张××同志:  来信说及你20多年前上了“节育环”,现已绝经7~8年,一直未曾取下。现有“腰部酸胀”是否与“节育环”有关?一般讲,“腰部酸胀”与“节育环”无直接关系。想去医院取下,又恐有风险。应该讲,取环无风险。不过老年妇女取环,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