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课作为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德育课自身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再加上很多学生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上职校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文化课尤其是德育课学的好坏并不重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德育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得出这样心得:把德育课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未来,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德育课;水晶球;激发兴趣;联系未来
  
  传说中有一种水晶球,它可以让人们看到未来。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充满好奇的,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水晶球。如果教师能利用课堂知识与现实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可看到未来的水晶球,让学生明白德育课所学内容不是远离现实的,而是与自己实际生活以及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那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与原因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
  从学生层面来看,不少中职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对课程产生先入为主的厌烦情绪,极大影响了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中职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上职校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因此,对德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都是一些空洞理论,今后没有多大用;有的学生还认为课本上讲的和社会上的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学不学都无所谓。由于认知内驱力不足,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所以学生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第二,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德育课学习打擦边球。中职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群体情况复杂多样,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为了拿个文凭,平时学习无动力、激情,考查、考试准备、复习不积极,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
  2.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工作决定并影响着德育课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育人意识不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德育课教师更多的是从教学内容和体系上把握课堂教学,较少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性。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生能不能认真听课并参与其中是影响德育课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能不能让学生有兴趣听课又跟教师讲课有着密切关系。
  
  激发中职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教师要针对症结所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即在教学中注意把知识与现实尤其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郊区的玻璃厂里,几个实习工人面对每天流水线式的切割雕刻玻璃的工作非常厌烦,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太一般,太单调,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他们的师傅知道了他们的心事,没说什么,而是在周末带几个徒弟到城里玩。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很快进入了市区。街道两旁不时闪出一幢幢高大的楼房,有几幢楼房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种很亮丽的蓝色、黄色或红色。车上的几个徒弟看着两边的风景,指指点点,非常开心,他们也注意到了那几幢会发光的楼房。这时他们的师傅指着那些楼房说:“你们看,这些楼房为什么会折射出蓝光吗?是因为楼房的外部是用玻璃幕墙装饰的,而制造这些幕墙的玻璃就是你们每天雕刻的玻璃!”“真的?”徒弟们兴奋地望着那几幢楼房,眼睛里有一种少见的光芒。
  这时,汽车在一家医院门前停了下来,几个徒弟不明白师傅来这儿做什么?看病吗?师傅把他们领到医院的婴儿室外,隔着玻璃看里面:一张又一张小床,躺着一个个可爱的或调皮的或正在哭泣的小宝贝。这时,他们注意到屋里有一个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边也躺着一个婴儿。“那个玻璃箱叫保温箱,是专门为早产的婴儿准备的。早产的婴儿为什么要呆在玻璃箱里边呢?因为那里边是恒温保湿的,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婴儿,让他平安度过危险期。你们知道吗,做这种恒温箱的玻璃也是我们厂生产的!”“哦!原来我们生产的玻璃有那么多用处啊!”
  从此以后,几个徒弟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不在把工作视为苦差,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意识地运用美好的前景引导学生,创造机会,从不同角度,把学生所学德育课知识与他们的未来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对未来是多么重要,从而引起对当下所学内容的重视,相信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结合所教内容恰当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美好的蓝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情况,因势利导
  课堂上需要研习的知识内容很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现实、与未来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上课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弄清楚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了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师的引导才具有针对性,也才能吸引住学生。当然,同一个知识点,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希望,但至少能让大多数学生看到希望。例如,对中专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我认为他们的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对上职业学校存在偏见,认为自己不如上普高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非常想学有所成,知识能力相对较好;二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很迷惘,走一步算一步;三是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都相对较差。根据这些情况,我在他们进入新学校的第一节德育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白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异同,使学生理解了无论是接受那一种教育都能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并展示报纸、电视报道等媒体材料,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比有着专科文凭甚至本科学历的无特长学生更容易就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导入,我们现在要学的这门课就是如何让你成功地成为一名职业人的课程,由此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印象,并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2.联系实际,解除疑惑
  教师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体系,还要注意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当学生质疑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没用时,教师就可以旁征博引,用现实中的实例与他们共同进行探讨。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对话平台,使学生乐于参与。比如,我在讲授“学习知识重要性”内容时,曾使用“贫穷的农家子弟因为发奋读书,最终考取大学,并成功创业改变自己和家庭贫穷面貌”的例子。这时有一个学生当场反驳说:“我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人今年还不到30岁,小学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在外面办了工厂,今年春节回家还开了小汽车了!而许多比他文化程度高的人却贫困的很!”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而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同学:“请大家结合上述两个例子来进行讨论!各组组长把本组意见记录下来,并形成本组结论。”这一下班上可热闹了,大家纷纷发言,有支持那位同学观点的,有支持教师的观点的,而且每一组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讨论差不多了,我抓住时机再问:请刚才那位同学来说说你讲的那位成功人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模具制造。”
  “他天生就会吗?”
  “哪有天生会的,跟师傅学的嘛”
  “哦!我知道了,如果他不学习也就不会,是吧”
  “是”
  “所以学习很重要是不是?”
  “……”
  接着我继续总结:“我们所讲的学习知识,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那位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机遇,还有一个就是他肯钻研爱学习,如果他不爱学习不肯钻研显然不能取得成功,如果他书读的再多点,知识更扎实点,他的成就可能更大,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好好学习”,同学们齐声回答!
  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展开讨论交流,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榜样示范,点燃希望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而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只要有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坚定信念。尤其是用经历和情况与他们接近的人或事来激励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在讲授“创业者成功的基本条件”这一内容时,我就请学校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请他们给学生介绍自己创业成功的经历和体会,并带学生到他们的公司参观学习,用他们的成功鼓舞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面临的环境、条件和机遇是一样的,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他们顽强的意志、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的能力。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点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一样会成功。同时理解了课堂学习的内容:成功的基本条件是意志+能力。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心理动机,这种内在驱动力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机,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情景,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结合实际,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面对中职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实施创业教育就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笔者在创业教育的开发与实践的过程,尝试引用ERP思想,从资源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并将相关经验加以总结。  关键字:创业教育;ERP思想;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    背景    1.现状  党的十七大
期刊
摘要:对职校生进行创业教育,既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力措施,又是顺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解读了创业教育的内涵,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初步探讨了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模式,提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模式    21世纪是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创业教育是继文化科学
期刊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得到实效发展,必须重视对公民创业意识的激发和进行创业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探索如何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学生创业方法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业;电子商务;淘宝网;职校生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机构选择了全国上百家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试点,开展创业教育,靖江职教中心校就是试点学校之一。笔者坚持该
期刊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以提升传统服务业、传统手工业为重点,以发展现代旅游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的特色学校。学校前身是“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学校创办于1959年,2005年11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学校有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专二个办学层次,在校生8931人,开设了烹饪技能、旅游服务、人物形象设计、电子信息、商贸、
期刊
摘要:学生社团是中职学校开展学生活动,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平台,也是校园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连云港市职教中心“追忆”校园摄影服务公司为例,从当前校园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创业核心、目标设定等方面对“学生社团搭台,创业公司唱戏”进行称述和剖析。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优化学生创业社团管理,开辟学生创业新天地的建议。  关键词:“追忆”校园摄影服务公司;技能型;创新型创业社团     为了弘扬
期刊
摘要:中职校创业的市场在哪里?文章主要关注三大控制点、启动点:校内创业基地建设,完成职教自身创业的整体基础性积累;放大点:跟进市场,主动转化职业教育资源,参与市场运作,让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系统化:创建自主市场品牌,形成具有市场放大功能的创业致富运作支持系统。推介实施江苏中职校“创富108将”品牌。   关键词:创业致富;三大市场控制点;推介实施“创富108将”品牌    中
期刊
摘要:文章探索高职教育护理专业德育队伍建设,搭建学校专兼结合、学生自我德育、校院协作互动、社会多元育人的“四组合”德育工作平台,构架德育队伍建设立交桥。  关键词:高职;德育队伍;组合;立交桥    高职教育与职业密不可分,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德育要求不尽相同。德育队伍的结构影响德育工作的质效,德育队伍的素质决定德育工作的水平。因此,学校积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突出专业、职业特色,搭建组合平台,构架
期刊
摘要:一般学生在学《广告策略》时兴趣不大,笔者通过案例教学法,针对本节内容,设计了几个案例,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广告策略;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    《广告策略》是市场营销学促进销售策
期刊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在校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中职生的创业认识、兴趣、需求、对创业风险及困难的认知以及创业所需的主观客条件,提出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扎实开展创业教育,全面提高中职生创业素质;加强创业实践环节,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筹措社会资金,出台有关政策,给予鼓励性支持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创业意识;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
期刊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华正茂的教师,内心总也难忘伴随我们成人、成长的二个“人”:一个是生育我们、养育我们、关心我们的双亲;一个就是教育我们、关爱我们、时常如春风细雨抚慰我们心灵的班主任老师。正因为此,让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十三年教育生涯。十三年来, 时常因为面对一群漫无目标、学习茫然、惹事生非的职校生而叹息;十三年来,也时常因为心灵的呼唤,教育挽救好一个个走了弯路的“灵魂”而兴奋。作为班主任,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