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山里女人的精神品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着一支古曲,走进大山的境界,涉几湾山路,细赏村庄的东西,感受山里女人的淳朴与勤俭。山里的女人,她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成就一个美丽的梦。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引言
  
  离乡数载,2010年末,岁寒。为了一睹山野的皑皑白雪,我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故乡牛皮山。“姐姐,你们怎么来了?”,正在四处张望的我,被眼前这位身体结实、皮肤微黑的大妹子的叫声震住了。我茫然的问道:“请问你是谁,你认识我?”,妈妈在一旁笑着回答“她是你的堂妹啊!”,我“哦”了一声深深的陷入沉默。那天夜里,我的思绪在山野的夜里飘荡无处安放,脑海里浮现的是“我想给你鞠个躬,堂妹——山里的女人,你让我由衷的敬畏”。
  
  一、勤劳节俭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山区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即使如此,当你真正深入在其中和她们朝夕相处时,你仍然会被她们身上所拥有的勤劳和节俭所折服。
  寒冷的冬天我们就像腻在被窝的懒猫不想起床,而她们却已经在山里山下跑了一大圈。当我们揉着朦胧的睡眼时,发现厨房里飘来了饭香。晚上,我饥肠辘辘的时候,她们还在山里赶牛牵羊、回来后便是喂猪、圈鸡鸭鹅什么的。我心怀不满的问堂妹:“难道你们每天都这样生活吗?晚上很晚吃饭,一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堂妹憨厚的笑着说:“姐姐,我们山里不像你们。我们有句话是“早饭吃得早,晚饭要晚,一等就到鸭子下蛋。日也忙、夜也忙,一年365天忙啊忙!”,说着她又继续她未完的活。
  某天,天气正好。我兴奋的说“妹子,我们去赶场吧。你也该为自己添套新衣服了。”看堂妹补丁贴补丁的衣服,我忍不住让她去为自己买套新衣服。可她却不肯丢下自己手里的活还说“姐姐勒,你不知道我们山里人攒点钱不容易。一年到头赚的钱都得存起来,以后这些孩子可要花打钱哩”。
  
  二、情感的质朴和纯真
  
  久居城市的繁华和人情的淡漠,在虚伪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已经不知道真情是什么。表面的虚与委蛇,在我们的心里时常都绷着一根防患他人的心。然而,在这里,我竞感觉到自己的可悲与可耻,是我们在忝毒人性的至善至美啊。
  山里的人家,他们相互帮助。哪家有事就呆在哪家,为别家的事是“万死不辞”。听妹妹说:“她的二姐,在上次帮云姐弄房屋捡瓦时,不小心从房梁上掉下来了。她们还相互争着自己承担责任勒。我们山里不比你们城里哪里病了伤了可以去好的医院,我们这里要是哪里有人生病受伤全靠乡亲们上山采药帮忙照顾”。
  今天东家借盐、明天西家借米。这些女人们都是乐呵呵的给别家送去,顺便再聊聊天,说哪家的母猪下崽了、谁家的鱼塘下了网、谁家的女婿上门……
  在山里,我每天无不感受到她们质朴和纯真的感情。
  
  三、对苦难的坚韧、执着于幸福
  
  蒋小英、黄惠东、宋祖英这些都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能干人。她们与现在仍在大山里生活的女人相比更有“闯”的精神,但是我却更敬佩那些仍然守住自己的根,对苦难坚韧和执着于幸福的女人们。她们是守望者,同时她们也是缔造者!
  大山里的女人既要忍受物质上的匮乏又要忍受精神上的空虚和寂寞。山里水路不通、购物不便很多日常用品也时有时无,但是她们能够在这种缺糖少盐的艰苦生活中甘之如饴,这真是难能可贵的。更让人是佩服是她们对于精神空虚的忍耐力,常年丈夫外出打工,儿女或外出安家或者读书在外,她们日日夜夜就独自面对生活。可是,她们从来无怨无悔,她们相信生活终于一天会好起来的,她们一辈子甘愿孝顺父母、抚养儿孙。
  大山里的女人,幸福的守望者。
  循着一支古曲,走进大山的境界,涉几湾山路,细赏村庄的东西,感受山里女人的淳朴与勤俭。山里的女人,她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成就一个美丽的梦。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其他文献
西方对“现代性”理论的理解有两种模式,一种认为现代性就是着重于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发展出的一套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理论。一种模式认为所谓现代性,表面看来是从欧洲发展而来的,事实上蕴含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内涵,包括理性科学及个人因素、主体性因素、语言和现实的因素等多种方面。中国的现代性是产生于新的世界格局重建的情势之下,建构在衰败的古典性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现代性的指标,而又无法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套
期刊
所谓集锦式,即“整部小说由若干个故事构成,故事各有各自的核心事件与核心人物,相对独立;故事根据故事中的核心人物出现的先后依次讲述,一个讲完之后再讲述另外一个;故事之间通过人物、事件、因果关系等互相联系,通过人物接力从一个故事过渡到另一个故事。”    一、“杂糅”中的共性——“集锦”    辛亥革命之前,谴责小说一度活跃于晚清文坛,由于处在中国小说转型期间,其结构“杂糅”的形态中展现共共同的特质,
期刊
雪域安多藏区有两大藏传佛教名刹,这就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拉卜楞寺和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隆务寺。这里藏传佛教文化十分发达,尤以藏传佛教学者云集而闻名遐迩,早已形成藏族文化比较发达的文化名城。这两座寺院虽属两省管辖,但地理毗连、宗教文化联系又十分紧密,论辩著学术活动从未间断。二寺有夏日仓活佛和嘉木洋活佛系统的传承,佛殿寺宇庄严辉煌,鼎盛时期二寺僧众达七千余人,学者辈出,成为安多藏
期刊
自汉语白话诗歌问世以来,各种质疑之声便持续不断;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人更是对诗歌感到困惑至极,诗歌市场、文体样式、命运等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这里试从解析困惑入手,阐明诗歌仍是处于前进的路上,仍是拥有美丽的明天,让诗歌爱好者坚定信心。    一、对新诗的困惑    质疑新诗的各种声音几乎从未间断,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的边缘化,诗歌成了边缘的边缘,诗歌观察者、读者和专业诗歌创作者,无不对诗
期刊
《药》作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系列小说之一,刻画了当时国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人评价说,“《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严肃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又有新颖独创的艺术形式的革命现实主义力作”,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国民性代表者,更是深入人心。但当读者们都习惯性地将试图搜寻“麻木”的目光投放在无知而善良的华老栓,或安放在那群愚昧而可笑的看客身上
期刊
1958年被确定为“新浪潮”诞生的具体年份,“新浪潮”的导演们对萨杜尔笔下“稳定时期”末期的电影发起了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可以归于这一流派的导演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一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韦特等。在这些新生代导演看来,他们之前的法国电影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包括从戏剧继承来的编剧理论(必须有情节、心理、结局、良好的感情);‘成功模式’的美学(精雕细琢的剧本、流行的对话、有
期刊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80年代初她以“雯雯系列”登上文坛,清新纯美。她的初期作品白描“文革”以后中国内地生活的变化,平实细腻又充满感伤,颇能体现又一辈年轻作家的心声。王安忆以惊人的潜力和韧力写作不辍而勇于创新,以十足的“自我”意识一次次的超越自己的创作而获得文坛“常青树”的赞誉。80年代中后期她涉足“寻根”写了《小鲍庄》,注目于市民生活创作了《米尼》,她也大胆写性有“三恋”系列。直
期刊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其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冠以“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称号。虽然外界把它捧得的如此之高,但一向决绝的张爱玲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却
期刊
笔者认为余华从写作早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到中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让他同时也让我们读者在生存的困兽之斗中找到了一条突围而出的道路。本文试图结合自身三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过程中的精神突围之路,对余华生命哲学的突围之路做出解读。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文学景观激动人心。文学在遭受了多年的践踏和压抑后,终于又焕发了生机。张贤亮便是涌现的一颗新星。1980年他发表《灵与肉》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3年《肖尔布拉克》、1984年《绿化树》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是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一、时代的压抑与人性的抗争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所以轰动文坛,是因为他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