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单元整合多维认识人物——对“鲁迅单元”的深度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统编教材通过选文回答了这些问题.rn有很多优秀人物的故事被选入教材.比如《朱德的扁担》《黄继光》《军神》,这些文章分别介绍了朱德的身先士卒、以身示范,黄继光的舍生忘死、顾全大局,刘伯承的刚强、果敢.培养什么样的人,从这些篇目中就能找到一些答案.
其他文献
我们在诵读古诗词时,常常会发现诗词作者的知觉在情感作用下,会发生心理错觉.这种现象,在写作学中被称为“知觉变异”,也称“感知变异”.如,分明是庐山的瀑布,但让人觉得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了地面.在选入统编教材的古诗词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显然,“知觉变异”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本来显得单纯或近乎单调的客观世界,因为“变异”的无限性引发了感知世界的奇妙性.于是,诗词中的情感世界在摇曳多姿的“知觉变异”效果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
期刊
量感是我国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也是继数感之后,《标准》提出的又一指向学生感知能力培养的新任务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量感?根据《标准》介绍,所谓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从意义来讲,“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期刊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为了恰当表达自己的心声,作者常常会选择和采用一定的表现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内容,用心体会作者言语表达的巧妙之处,发现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品味精彩的段式,鉴赏巧妙的结构,引导学生即学即用,全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5月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从人口质量上看,近10年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是,阅读习惯不好检测,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因此,作为有远见的、真正立足于“人”的培养的语文教师,更应当把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当作一桩大事来抓.
期刊
如何让乘法口诀的复习变得更有趣?可采用如下的教学过程:rn一、找一找口诀中积相同的算式rn1.说一说.出示两个乘法算式:2×6=12,3×4=12.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两个乘法算式的乘数不同但积相同.rn2.找一找.口诀中这样的算式还有哪些?请写下来.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
期刊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种思考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数学模型是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人是如何获得数学模型的呢?牛津大学的特雷济尼亚·努内斯(Terezinha Nunes)教授在数学教育上做出了具有创新性和较大影响力的研究,因此获得了 2017年弗赖登塔尔奖,并受邀在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做了题为《从动作思维到数学模型——来自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的报告.该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儿童的动作思维是如何通过学习使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第二部分,例证如何在动作思维和数学模型之间架起
期刊
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于2021年7月11日至18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作为本届大会的特色活动,“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主题活动”于15日14:00-16:30全面展开,13个中国团队分别报告相应的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全面展示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特色、特点.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小数会”)以“继往开来的中国小学数学教育”为主题,分四个模块展示了中国小学数学教育70年来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代表性成绩.
期刊
“编码”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属于专题活动,主要内容是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在观察、比较和猜测中探索数字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积累思考经验,发展推理能力.笔者倡导“情智数学”课堂的教学主张,“情”与“智”是其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那么,如何基于“情智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从而“玩好数学”呢?现以“编码”一课为例,谈谈“情智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一、挖掘德育渗透点,进行学科育人rn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目标,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有现实意义的情境,不仅使数学知识找到恰到好处的现实载体,还能通过数学学习,深化对时代主题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根据本学科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享受国家发展成就的同时,思考“我能为国家发展做什么”,以实现学科德育目标的拓展和升华[1].下面的教学,试图找到身边热点时事与数学模型的结合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