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育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就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深刻地反思,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提出弘扬人文精神的几种具体设想。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流失;设想。
  
  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更是情感的交流, 心灵的沟通, 生命的对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不仅应教给学生课本知识, 还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和人文精神呢?词典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根据解释我们是否可以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呢?
  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却忽视了人文性。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流失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落实到各个学科、各个阶段、各项活动中。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渠道,它比数理化更直接地触及到学生的情感世界,它比政治历史更广泛地涉猎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它比音体美更深入更全面地涉及到学生的知情意行,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性教育的优势。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功能是十分有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
  首先是由于错误的教育理念误导了语文教学。
  其次是语文教学的外部环境干扰了语文实施人文教育。
  人们的社会观念形成了重理轻文的定式,认为科学知识较之人文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职业。学生(包括老师、家长)在选择发展方向时,首先理科,当理科遇到困难时,才退而求其次,改学文科。在这样的选择过程中,就暗含了对人文价值的否定,学生“先天”就有一种对人文性内容的疏远和淡漠。
  其三、是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左右着人文性的传播。经历了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的中老年教师,政治嗅觉特别灵敏。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总是忘不了从文中挖掘出更多的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而忽略了一个孩子童年时的天性。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则更追求急功近利的教学效果,分析课文,总是抓住字词句章语法修辞不放,把充满人世哲理、人情感悟的优美文章,讲成死板的条条框框,而把蕴藏于文字中的人文价值、智慧的光芒、情感的涌动,都冷漠地排斥在课堂以外。还有个别教师,自己不学无术,讲课照本宣科,既无古诗文的功底,又不读时文佳作,讲起课文难免味同嚼蜡,令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老师,怎能担负起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呢?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对话、师生交流、师生互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开放语文课堂,就是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 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构建真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互动交往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宽容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产生探究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获得学习的源泉与动力。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变“求同”为“求异”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追求着一个“同”:同一的标准、同一的答案等,公式化语文教学应运而生。
  3、以人为本,以文为本,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滋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交流,与文本交流, 与文本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忧伤,对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爱恨、美丑、善恶产生共鸣,甚至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从而得到教益和启迪。《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遭遇凄惨“,她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又在春天里失去了儿子”,她两次出现在鲁镇上都是在初冬时分,而没有明媚的春天。为什么这么一个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妇女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我们应该怎样看?我们无法感受别人精神上的痛苦,但在精神层面上,我们不能将别人的痛苦视若无睹, 对每一种痛苦的关注,其实便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一种关注。”课后交谈中,很多学生说第一次从鲁迅的文章中受到一种精神的感动。
  4、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精神的砥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悟,将阅读理解的机会还给学生。《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流的小说《红楼梦》主要人物之一的王熙凤被下了泼辣虚伪的定论,单单掌握几个板板正正的词语是无法透彻体味人物形象的精彩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心目中的王熙凤应该是不一样的,可引导、启发学生: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眼光阐释一下你心目中的王熙凤呢?其实我们可换一个角度去欣赏她的干练,她的果决,她的远见,甚至她的机巧……,我们应该摒弃她的冷酷和自私,摒弃她的狠辣及虚荣。审视别人,又何尝不是映照自己呢,曹雪芹笔下“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之处还有很多很多,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学生从理论上去认识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而是要细致地体味书中的人性之美、文笔之美,领略这部融合了整个古典文学的全部艺术成果的伟大著作的艺术美,从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粹,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一个理想纯洁的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是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离开了人文性, 语文课程将失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弘扬人文精神将使学生的精神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目光更加敏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第1版XM12001.
  [2]唐宋名篇与现代中国人文建设[N1语文报(初中版).2002-06-17.
  [3]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大众科技报》2001年12月18日第3版。
其他文献
在一百多年以前,人类一直生活在没有人造电磁辐射的自然环境中。那时,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是太阳的光辐射、宇宙射线、地球磁场辐射和地球热辐射等。人类已经适应了这种天然的电磁环境。今天,多种多样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在继续迅速地扩大和发展。与此同时,电磁干扰现象也随之增大并日趋严重,它不仅在通信领域对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给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
期刊
摘 要:中石化集团公司为了改善职工生活,给野外工作的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实行了食堂误餐补贴这一重大举措,这是上级领导把"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具体化的重大举措,真正体现了企业关心职工生活、关注民生、关注民意的工作主题,从而也推进了后勤服务理念,使后勤管理职工食堂的方式方法发生了质的改变,改变了职工的就餐方式,改善了职工的就餐质量,即有益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又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期刊
摘 要:如何让孩子在教室中实现内在的秩序与纪律,让自由操作时间成为协助其生命成长的场所?这是每一位经营自由操作课的教师及专家要考虑的。作者认为教师自身对儿童的认识、对儿童的真爱、以及创设科学操作材料环境与教师自身所辐射的示范作用,是达成此目的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自由操作课;内在秩序;纪律。     自从1999年中国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颁发以来,幼教界都承认本纲要所提及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适
期刊
摘 要:当前,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到具体实施内容和措施,阐释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他于1968年在加利佛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并倡
期刊
作文,向来是学生较感头疼的问题。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写什么,觉得没什么可写,有时即使写了也是干瘪空洞,言之无物,行之无文。出现这种"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事可叙"的原因,并非生活本身造成的,而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察感悟,缺乏对阅读知识的积累,读与写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应该如何提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解除思想顾虑,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普遍
期刊
摘 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揭露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此探讨了开创新时期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发展。    21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江泽民同志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把握住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成熟期提前,但他们不能超越精神饥渴和心理断乳这一特定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情感脆弱,他们的知、情、意、行的矛盾日趋深刻、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凭借自身的品行、学识、人格以致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高尚情操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世界"。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朗读教学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所谓朗读,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
期刊
摘 要: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应建立较高的威信,工作具备“四心”,并谙熟学生工作切入点。   关键词:辅导员;威信;用心;学生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讲话充分强调和肯定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在高校
期刊
摘 要: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尊重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前提;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最佳起点;严格要求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自我充电是热爱学生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师德;学生;热爱。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许多优秀的教师之所以在教育上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