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比实验是小学生接触科学学科中重要的实验类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很复杂。本文简单介绍了小学科学对比实验的介绍,重点阐述了该方面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利用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参与热情;逐步渗透,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对比实验。旨在提升对比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小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三年级;对比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1576(2019)09-0092-01
前言: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以互动和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借此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小学三年级中的对比实验,就是探究和互动的主要体现。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时,比较困难,需要掌握好切入点,有意识的进行实验的引导和渗透,这对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精神很重要,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1.小学科学对比实验介绍
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特定的活动,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某一事件,随着特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其中发展规律。教师一般使用一组实验,其中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的对象组。实验组,指其中一个量在变化过程中,到时实验结果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实验数据。在实验中哪组作为实验组,哪组作为参照组,经常是随机决定的。站在理论的角度,实验组合对照组中变量对其影响是相同的,两者的差异,可以认为是其中变量产生的效果,总的实验结果是真实可信的。
2.小学科学三年级对比实验教学策略
2.1 结合生活实践,加强学生理解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级较小,刚刚接触对比实验,如果教师使用传统语言叙述的方法,学生不容易理解,不能在头脑中产生形象化的内容。因此教师向学生讲解此方面内容时,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理解。例如三年级科学中《谁流的更快一些》就是典型的对比实验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實验中的条件,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如教师在课中提问:“同学们,水和洗洁精哪个流动的更加快呢?”因为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质,对其来说很亲切,容易接受,提升探究积极性。然后教师设置实验,将其定义为比赛和公平,让学生理解实验中公平的定义和条件。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如跑步比赛,教师提向,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需要设置那些条件呢?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听到发令枪响后在赛跑”。然后教师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今天洗洁精和水要赛跑比赛,我们该怎们设置比赛条件呢?”学生热烈的讨论后,得出答案“将他们放在同一直线上”,其他学生补充“同时让他们流动”。最后经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制定比赛公平条件。利用联系实际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2.2 逐步渗透
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的手段,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此方面的技能,此过程动简单到复杂、系统的过程。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中实验对比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其有一定认知后,教师再巧妙的使用教学的策略,逐层的进行教学,让学生慢慢掌握对比实验内容。例如《水和水蒸气》中,水加热和不加热过程中水蒸发速度的对比,就是一个对比实验教学的过程,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教师可以将实验的主体交由给学生了。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水,提问“杯中的水会不会蒸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得出,“会蒸发”[1]。然后教师提出,“我们本节课讨论水蒸气,如果就这样等待他蒸发,太慢了,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提升水蒸发的速度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得出很多答案,如:“倒在大盆子中暴晒”、“使用火加热”等等,当学生思维得到一定扩展后,教师再出示各种器材,让学生接合实验工具,和刚刚讨论出的解决作出一一对照,最终设计出实验方案。为了体现对比实验的公平性,需要准备两组一模一样的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针对其不足,教师使用直接补充或者间接提问纠正的形式,完善实验过程。如:在两个相同的汤勺中,分别加入二十滴水,一个水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汤勺放在火焰中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后,测量两个汤勺中水的量。教师引导学生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最终完成实验过程,做好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通过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对比实验,从设计、操作、记录、总结上,逐步渗透引导,最终辅助学生完成对比实验,这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提升其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独立完成,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三年级科学对比实验教学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转变教学观念,使用联系实际生活和逐步引导的形式,让学生清晰的认知对比实验,主动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不断的探究中发展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华锋.优化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14(21):52-54.
关键词:小学科学;三年级;对比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1576(2019)09-0092-01
前言: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以互动和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借此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小学三年级中的对比实验,就是探究和互动的主要体现。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时,比较困难,需要掌握好切入点,有意识的进行实验的引导和渗透,这对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精神很重要,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1.小学科学对比实验介绍
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特定的活动,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某一事件,随着特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其中发展规律。教师一般使用一组实验,其中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的对象组。实验组,指其中一个量在变化过程中,到时实验结果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实验数据。在实验中哪组作为实验组,哪组作为参照组,经常是随机决定的。站在理论的角度,实验组合对照组中变量对其影响是相同的,两者的差异,可以认为是其中变量产生的效果,总的实验结果是真实可信的。
2.小学科学三年级对比实验教学策略
2.1 结合生活实践,加强学生理解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级较小,刚刚接触对比实验,如果教师使用传统语言叙述的方法,学生不容易理解,不能在头脑中产生形象化的内容。因此教师向学生讲解此方面内容时,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理解。例如三年级科学中《谁流的更快一些》就是典型的对比实验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實验中的条件,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如教师在课中提问:“同学们,水和洗洁精哪个流动的更加快呢?”因为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质,对其来说很亲切,容易接受,提升探究积极性。然后教师设置实验,将其定义为比赛和公平,让学生理解实验中公平的定义和条件。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如跑步比赛,教师提向,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需要设置那些条件呢?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听到发令枪响后在赛跑”。然后教师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今天洗洁精和水要赛跑比赛,我们该怎们设置比赛条件呢?”学生热烈的讨论后,得出答案“将他们放在同一直线上”,其他学生补充“同时让他们流动”。最后经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制定比赛公平条件。利用联系实际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2.2 逐步渗透
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的手段,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此方面的技能,此过程动简单到复杂、系统的过程。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中实验对比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其有一定认知后,教师再巧妙的使用教学的策略,逐层的进行教学,让学生慢慢掌握对比实验内容。例如《水和水蒸气》中,水加热和不加热过程中水蒸发速度的对比,就是一个对比实验教学的过程,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教师可以将实验的主体交由给学生了。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水,提问“杯中的水会不会蒸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得出,“会蒸发”[1]。然后教师提出,“我们本节课讨论水蒸气,如果就这样等待他蒸发,太慢了,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提升水蒸发的速度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得出很多答案,如:“倒在大盆子中暴晒”、“使用火加热”等等,当学生思维得到一定扩展后,教师再出示各种器材,让学生接合实验工具,和刚刚讨论出的解决作出一一对照,最终设计出实验方案。为了体现对比实验的公平性,需要准备两组一模一样的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针对其不足,教师使用直接补充或者间接提问纠正的形式,完善实验过程。如:在两个相同的汤勺中,分别加入二十滴水,一个水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汤勺放在火焰中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后,测量两个汤勺中水的量。教师引导学生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最终完成实验过程,做好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通过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对比实验,从设计、操作、记录、总结上,逐步渗透引导,最终辅助学生完成对比实验,这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提升其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独立完成,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三年级科学对比实验教学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转变教学观念,使用联系实际生活和逐步引导的形式,让学生清晰的认知对比实验,主动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不断的探究中发展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华锋.优化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14(2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