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美的课堂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创设美的语文课堂势在必行。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美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朗读主宰课堂,在读中放飞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我先用课件播放了青海湖的美景,同时录音范读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赏读、比赛读;最后安排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青海湖的秀丽风光。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得字字入情、字字入意,越读越投入,越读越有味,美丽的风光、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这样,教师、学生与作者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在共鸣中迸发情感、放飞情感,带情诵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二、让思辨点燃课堂,在思辨中感悟情
  在语文教学中,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看法有时会出现分歧,他们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应以赞赏、鼓励的态度,支持学生的争辩,让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尽情发挥,唤醒个体创造的潜意识。“书到用时方恨少,辩论常使思路清。”在阅读教学中,“思考”、“辨析”中感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我在教学课文《乌塔》时,大家都对乌塔小小年纪就敢独自一人周游整个欧洲的勇气与精神钦佩不已。这时,有一学生急切地边举手边站起来:“老师,我觉得乌塔的行为不可取。”话刚说完,其他同学“哄”的一声议论开了。我接着问:“说说理由?”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小学生的阅历还很浅,而今社会太复杂,坏人太多,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能解决的,如果独自去旅游将会遇到许多无法预料的危险,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小学生不可独自去旅游。”我赞许地对他点了点头,而其他同学对于他急切的发言,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我立即顺水推舟,把学生分为两组,举行了一个辩论会:甲方,小学生可以独自去旅游;乙方,小学生不可独自去旅游。要求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学生的智慧火花被点燃了,激烈的争辩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享受到了语文的乐趣,提高了审美情趣。
  三、让绘画点缀课堂,在绘画中释放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绘画是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件事情,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完《芦沟桥的狮子》一课,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芦沟桥狮子的描绘,以及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学生顿时兴趣盎然,一会儿,一只只形状各不相同的狮子跃然纸上,有的低着头,有的偎依在一起,有的伸长脖子,好像在仰天长吼……每一只都显得那么可爱。图画虽然略显幼稚,但是却流露出学生对狮子的喜爱,充分表现出他们心中的一种美的境界以及对美的追求。
  四、让表演升华课堂,在表演中体验情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文中的角色,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还可以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如学完《陶罐和铁罐》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文中的角色。我请两位同学戴上头饰,上台表演,他们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了改编,并加上一些夸张的动作和神态,把陶罐的谦虚容忍和铁罐的骄傲自大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及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时,学生表演的情趣更高了。为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我又让同桌互演。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大家都对文章的中心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他们在一个情趣化、生活化、交际化的情境中,品尝愉悦,尽情地展示各自的个性,课文再现于课堂,学生人情入境,美的生活再现于学生的心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具体内容,切实做到在朗读中放飞情感、在思索中感悟情感、在绘画中寄托情感、在表演中体验情感,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
其他文献
一、现状分析  1、教材改版,中考改革,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随着对文言文教学的日益重视,在中考或高考的赋分上,古代诗文在全卷中所占的分值均有上升的趋势。我曾对桂林、柳州、南宁等六个地市的中考语文试卷(120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试卷中文言文试题总分基本上都在30分左右,约占总分的40%,可见文言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大。  2、文言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文化的革新,使得文言文
期刊
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作文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语文能力的高低。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采用分低、中、高三个阶段的“三段式”教学方法。在“三段式”教学中各段之间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同时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一、低年级以说、读为主  写作要提前起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应把小学一二年级的作文训练作为初
期刊
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提出主张、分析事理、阐明观点或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报刊杂志中常见的社论、评论、杂文、编者按及学术性论文等都属于议论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议论文教学应该说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中是一项重点工程。因为它不仅关涉文章字词句篇技巧的训练,而且担负着学生思维品质,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可见,教学好议论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二语文第三册的编写说明指出:“科学地说明事物特征,和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的说明顺序、准确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征、方法、顺序、语言四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阐述了这样一个规律:一篇好的说明文,必须是在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的同时,还不能不讲求说明方法的恰当、说明顺序的合理和说明语言的准确。  初中阶段,就表达能力而言,初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初二主要是培养说明能力,初三主
期刊
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精心设计的问题式导入,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建立知识联系、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作好铺垫。下面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几种问题式导入的方法:  一、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式导入  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相对抽象的数学课题,
期刊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在贯彻落实中央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施意见的过程中,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应把德育工作摆在主导﹑灵魂和首要位置,渗透在各科教学的全过程。  德育,在中外教育史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的孔圣人说过:“无论是论文,还是论人,
期刊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本人认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   一、“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
期刊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课堂沉闷、机械和模式化;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科学,化学世界神奇而又丰富多彩,这些都为化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因此,消除不利因素,构建充满活力的化学课堂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说:“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说语言是写作的基础、立意是写作的灵魂,那么感悟便是写作的生命。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去加强对生活的感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如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