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的静美与无言的哀愁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别是一个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主题,它牵动着古今中外多少人的心弦。因此它也成为古今诗人长咏不衰的重要内容。
  离别本是伤感与无奈的,但有时这离别却又美得让人心醉。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离别诗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美”与“愁”完美的融合,不着痕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歌一开篇就用一种极其轻柔、和缓的动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柔美的情境。接着,徐志摩在后面的三个诗节中运用了三个典型的意象“金柳”、“青荇”、“拜伦潭”将这种美具体化,给读者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一、融入想象,浸透诗人的眷恋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照射,为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让人仿佛看到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柳是离别诗中的常见意象,而徐志摩却运用比喻将柳比作新娘,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别出心裁不仅仅是因为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柳树给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诗人在这里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徐志摩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他活得浪漫而纯粹,在他的心里没有哪一种美能胜得过新娘。所以他将康河畔的柳树想象为艳美绝伦的新娘,让人感受她的迷人、妩媚、娇羞与高贵。而这种想象也正好把一种极致的美感赋予柳树这一传统意象。微风轻抚,河水微澜,树影荡漾,诗人以动衬静表现出了整体环境的静谧。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艳影,不仅在水中荡漾,同时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让诗人沉醉于其中,浸透了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
  二、融情于物,寄托诗人的追求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康河里绿油油的青荇随着微波起伏飘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在这样优美而浪漫的环境中,诗人被陶醉了,他情愿做一条水草,来享受康河柔波的爱抚。
  在这一诗节中,诗人运用了水草的意象,青荇就是一种青色的水草,它根生水底,叶浮水面,随水流漂荡。诗人融情于物运用了两个词来突出水草的特点,“油油的”“招摇”,不仅写出了水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也写出了水草的光润,还间接的展现出康河水流微微荡漾,优美和悦的样子。因此,诗人在这一诗节中绝不仅仅是在写水草,他是要通过水草来写微风轻拂,明静清澈的河水。他要突出的是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徐志摩曾在他的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里写道“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这样的康河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这说明了诗人对水草的羡慕和对康河的无限眷恋。而康河的这种明静的美和自由的状态也是徐志摩毕生所追求的。
  三、渲染意境,融入诗人的梦想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拜伦潭。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虹,五彩斑斓,而这浮藻间又好像沉淀着作者彩虹似得梦。诗人的梦想与潭水相糅合,诗人的浪漫在星辉中闪现。
  潭水是那样的清澈与深邃,潭水倒映着彩虹,轻轻摇曳。在这个如梦似幻的情境中诗人如痴如醉,在康桥的美好生活像梦境一样一幕一幕的展现出来。作者曾经写道:“1920年他在康桥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这一诗节中诗人将静谧梦幻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致。
  四、以实写虚,隐藏诗人的无奈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乘兴撑篙荡舟,漫溯康河,去追寻遗失的美梦,去重温夕日的欢乐。深蓝的天空中,繁星点点,深蓝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时候水天相接,诗人飘飘然如遗世独立,陶醉在这星辉斑斓的夜色当中,禁不住想大声歌唱。
  在这一诗节中,诗人着重设置了几个动作,“寻梦”、“漫溯”就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而“满载了一船的星辉”就是以前欢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诗人独自一人泛舟漫溯,他仰望星空,繁星点点,俯视水面,点点繁星,水天相接,浑然一体,诗人好似遗世独立,穿越时空回到了想象中的过去,他多想为曾经快乐的生活引吭高歌。在这里诗人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他以实写虚,将对康桥无限的爱恋融入到这五彩斑斓的梦境中。但这只是一种幻觉,幻象再美,再陶醉于其中,虚幻的美丽背后,隐藏的也只能是无奈和悲伤。
  五、意在言外,尽显诗人的哀愁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从梦境回到了现实,他知道马上就要离开了。心情顿时为之沉默,他不能放歌了,只能悄悄地告别,在悄悄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连草丛中的夏虫也似乎读懂了诗人的心绪,也沉默着。而今晚的康桥也一改往昔的热闹,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
  一个“但”字却将诗人的无奈与哀愁巧妙地流露出来。接着,诗人用了一个暗喻,用笙箫来比喻悄悄地状态,箫声本就是哀怨婉转,如怨如慕的。所以这个比喻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随后,诗人精心挑选了一个词语——“沉默”。这个“沉默”绝不是情感的回落,相反却将离别的情感渲染的极其的浓烈,诗人未着一个哀愁的字眼,也未打破精心营造的柔美诗境,让人觉得诗人的哀愁也是这般的柔美动人。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诗的首尾两节前后呼应,都用了“云彩”这一意象,云彩象征着什么呢?我想云彩飘摇不定,自由自在正象征着剑桥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那么诗人作别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母校,而是融入了这种精神的康桥。
  ★作者单位:宁夏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学校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引导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品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具有科学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人文功能。那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等人文渗透呢?  一、诉之于言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占据着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于是如何把握作文成绩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重点,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创新论点,高效论证成为重点,而在记叙文中,如何使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成为重点。因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塑造能让读者的阅读后感觉人物跃然纸上的人物成为人物描写中的重点课题。  一、心理描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在人物描写中,动作、语言、形态、细节等的描写更较心理描写浅显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中考升学等观念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总是习惯于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反而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甚至很难有效集中学习注意力。对此,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大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充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潜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调
小说是最常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深受读者的普遍欢迎。小说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类重要的文体。可令人遗憾的是: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1.教材在选材上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共有五个必修模块,小说分布在必修3和必修5,共6篇两个单元。选材存在着以下问题:(1)篇幅较少,仅占必修教材20个单元的十分之一。与古诗文比较,显得比较单
准确地选择并确定教学内容是对一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就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但是,“合宜”是个主观模糊的评价,应该有个客观的标准。最近,教研组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最后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笔者对这方面的思考。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品构思新颖,结尾出人意料,主题内涵丰富。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构建出了截然不同的课堂面貌,都有亮点,各有风格,但如果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评析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多样,但究其根本,离不开诗词的载体——语言,而作为古诗词的言语系统是声韵丰厚的,笔者针对诗词语言的本质特征提出实践性的方法——“吟赏教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一方面实践于教学,希望做到有益传承,有效教学。  首先,激趣——教学的锁钥。  唯有让学生有兴趣,方可引领他们进入吟诵的大门。在教学中先有意让学生观看和聆听一些老先生的吟诗视频和音频,在欣赏中由不接受到慢慢产生兴趣,并利用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对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细枝末节进行准确传神的描写。叙事抒情类散文常借助细节描写来达到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情感或深化作品主题的效果。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叙写家事抒发亲情怀念的散文,也是有“明文第一”之称的归有光的代表作品。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借项脊轩的变迁
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唯分是命”的尴尬。研读《新课标》,咀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采用多种办法“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手脑并用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认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少年。他深受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戕害却又浑然不知,甚至愿意为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牺牲生命,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也能刻上阵亡将士纪念碑。战争摧残了他的肉体,更摧毁了他的心灵,致使他无法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  可笔者始终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对战争缺乏认识的少年又为什么会对自己身处何地一事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无眠的诗人最是能体会夜的漫长。一张素琴,有月,有风,是否可以度过这孤寂的不眠之夜呢?身着一袭轻柔白衣的阮籍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呢?明月透过薄薄的帷帐,撇下朦胧的光色,恍惚了诗人的心情。清风如有意,吹开了诗人的衣襟,手中的琴声只剩下忧伤了吧,有一下,没一下,让夜更加的寂静了。是的,寂静,专属于夜的寂静,在寂静中生了寂寞,在寂寞里有了哀伤。其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