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 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3、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或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
  1、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明辨是非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2、设计多种练习形式。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那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和○×□+□×△,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3、设计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练习题,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4、设计的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要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在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思维,往往出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由于难度太大,不利于激發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人们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结果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快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使学生都有用语言表达他们思维的训练机会,可以把指名发言、集体讨论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教师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注意帮助差生,鼓励差生发言,推动他们积极思维,以便促使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福州市达明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美术是人类高级活动的产物,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孩子最初的涂鸦,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一次美术活动中,老师带孩子们已经进行了前期的知识积累,可到操作时,总有小朋友因为不自信而产生胆怯的心理,一个小朋友喊:“老师,我不会。”往往会引起一大片小朋友的共鸣。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的天性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小时候,当他们想玩泥巴是,
摘要:  船舶具有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它是一种体现当代工业和科技水平的综合性产品。随着制造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工程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现代造船模式正在逐步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对我国造船模式的演进过程及其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现代造船模式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运用科学的生产布局技术对造船流程进行改造,从而使造船业满足现代造船模式要求。  引言  船舶制造是一项主要以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成学习在近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人在自己的教学及观摩教学中一直在探索思考,并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难以展开的原因:  1、老师没有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抓着师道尊严不放,喜欢把课堂纪律管死。  2、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场面热闹效果甚微,不敢过多尝试,怕受到课堂纪律混乱的骂
许多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洗工艺提供产品质量。超声波清洗工艺是一种洗净效果好,价格经济,有利于环保的清洗工艺。本论文主要从超声波清洗原理、构造、超声波清洗机的选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原来的应用题这一块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所以对于我们第一线的老师来说更要跟上改革的潮流,在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所以本人认为要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出路,要让解决实际问题的路越走越宽。以下几点为本人对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看法。  一、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原来的“应用题”都是集中在一个单
《纲要》在总则中就提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和游戏环境帮助幼儿减少压力,克服障碍。   为什么同样的孩子在课堂上显得被动,而在课后显得活跃呢?我想环境是取决幼儿表现不同的主导因素。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大家都处于一种游戏放松的状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谁会不喜欢这样愉快轻松的环境?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然而在当今社会,学生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过分看重分数,礼仪教育已被淡化。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无知、少知、偏知和淡知,从而导致违规违纪、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目
电梯运行频率较高,运行时间较长,属于建筑工程中能耗较高的机电设备。当前,能源问题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降耗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提高电梯节能效果,在电梯系统中应用电梯节能
摘要: 大板方舱技术已经成为国内方舱生产主流,满足部队装备更高技术要求是各个方舱厂家的不懈追求,方舱内饰也逐渐被各厂家所重视,而线缆的布设直接影响舱内美观,本文通过大板方舱的生产实践,在布设暗线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 大板 方舱 布设 暗线  1.概述:  方舱技术诞生至今已经60多年,从早期的骨架式方舱到今天的大板方舱,制造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我国,70年代
如何以有效备课促高效课堂,保证高效课堂的“源头活水”呢?通过“以有效备课促数学有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微型课题的研究,笔者觉得有效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备内容”上下工夫———深入教材,走出文本  备课应目中有教材。教师在具体备课时,首先必须要与教材对话。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情况、学生需要和教材难易等,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扩展、调整??处理好“拿来主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