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命学科校本教材编写的数字化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855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大多数学校都会根据地方特色、风土人情和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来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既符合学生的成长的需要,又能更好地配合教育教学。然而一提到教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纸和文字,往往忽视其它媒体的运用。下面笔者就数字媒体在生命学科校本教材的编写中运用作以简单介绍。
  
  一、 生物标本可以数字化
  
  山区和农村的地域优势之一是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常常是这些地区学校在生物教学中的校本教材。采集和制作标本就成了这些学校生物教师和学生乐此不疲的事情。虽然采集和制作标本可以让学生更贴近自然,更好地锻炼动手能力,更直观地了解生物多样性,以达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但采集和制作实物标本在中学教育中仍存在时间不足、师生安全不好保证、不好保存、不易观察、为采集而采集不能学到实际东西等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些情况,若在采集和制作实物标本的同时,老师能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一些数字标本就会更加丰富这一校本教材的内涵。
  数字标本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影像标本,教师先用摄像机记录下要制作标本的生物(特别是地方特有种),配上相关知识连接(如简介、分类知识、局部特写、经济价值、面临的现状等),然后记刻录成光牒,永久保存。第二类是动画标本,生物的生长发育相对较长,而采集和制作实物标本以及观察实物标本都只能停留在某一时间点上,若把某些生物制作成能直观展现一个世代或一生的形态结构变化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的生物数字标本,让学生更深层次去了解生物,而不是停留在观察和制作的表面。让学生更叹服自然的伟大神奇、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 性教育应该数字化
  
  性教育主要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安全教育。除国家和地方的统编教材的相关知识外,许多学校都把这一内容编写为校本教材,目的是在普及性生理和性安全知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性心理、性道德和性审美观。但“性”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不好启齿,学生不好意思,摭摭掩掩,往往达不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因此应该寻求其它媒体教学来达到相应的效果,而现代数字媒体是最好的选择。第一应把性生理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获得准确的性生理知识,失去神秘感,健康快乐成长。第二丰富性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避孕等相关知识用动画片、小电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多渠道培养健康的性心理、性道德和性审美观,除了常用图像声音等媒体外,还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网上筛选,选取健康的题材让学生观看、讨论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性价值观。
  
  三、生存自救教育能够数字化
  
  各校都把生存自救教育作为校本教材,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各校生存自救的资料更是埔天盖地,演习层出不穷。但许多学生不以为然,认为危险离我很远,即使认真阅读和演练,由于不能真正模拟自然灾难和实际的危险场景,结果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另外要学生能够真正重视生存自救,必须使其心灵受到震撼。而要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现代数字媒体完全能够实现。
  这类教材的编写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营造恐怖危险场景。常规演练防地震、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时,学生总是在放松的心态下被动去完成所谓的自救方法,如真正的危险来临时学生会方寸大乱,很难自救。因此平时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灾难片,使其心灵上受到震憾,从而真正重视自救演练。另外在演练中可以配上模拟大地震、火灾、洪灾的声音,以营造一种恐怖气氛,使之身临其境,可使演练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二是自救方法能够具体化。在现实安全环境中,什么样的自救方法也不能具体化。但通过模拟各式各样的危险环境使自救方法更加具体化,电脑是可以做到的。通过电脑模拟各式各样的危险环境,总结每种环境中用什么样的自救方法,能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终身受益。
  
  四、道德养成教育偿试数字化
  
  道德养成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任何学校都非常重视,所以道德养成教育就成了各学校校本教材的必备内容。但多年来人们已习惯于说教式教育,学生早习已为常,效果不很明显。如偿试以其它媒体来教育可能效果更好。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偿试:一是电视广告剪辑。把一些电视中有影响的公益道德教育广告剪辑下来制成光牒,让学生经常观看,在正面的引导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网络道德批评。可以利用信息课时间引导学浏览道德批评的网页并参与批评,在大众舆论的监督中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三是不道德行为特写。可以在不侵害他人人格的条件下把那些随地吐痰、说脏话等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进行特写,制成影像在校内播放或在网上传播,使学生在自我反省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若正确、恰当利用现代媒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教育教学增光添彩。
  (四川省平昌县镇龙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行的初中教育,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且往往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行的初中教育作了初步的探索。1、以德育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2、以学生的“可持继发展”为立足点。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3、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途径。进一步尊重、关爱学生,做智慧型的教师。  关键词:传统 探索 突破口 立足点     世界瞬息万变,现行的初中教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在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    一、如何进行词汇教学     首先,词汇教学也一定要贯彻"听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究其根本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又是以听、说、读能力为积累,以写的能力为目标的。但现在中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学写作教育的高耗低效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痼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生活底子不足,多次失败而引起心理障碍等。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能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兴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认为要提高
期刊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以其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结合,在众多学科中独占鳌头。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教学更具优势,能将文章中蕴涵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化知识等等展示给学生,并借助音乐、电视等艺术手段,创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  使其在美的熏陶和情的兴奋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谈谈如何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一
期刊
摘要:在中专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势在必行。它可以形声并茂、音画同步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平衡发展。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多媒体自身存在的客观问题。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避免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
期刊
摘要: 非智力因素 ,是直接影响认知效果的意向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素质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关注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却忽略了一个人的兴趣、意志、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作用 培养    非智力因素 ,是直接影响认知效果的意向因素,它包
期刊
一、多元解读与阅读导向的关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前提是尊重文本,是“把握大意”,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无中生有。这不仅涉及到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问题,涉及到怎样做人的问题。  如,《小猴子下山》,作者的本意是说做事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心二意。而有的教师却背离童话的主旨,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谈感受。  再如,
期刊
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既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教学模式,这对比较年轻的计算机教师队伍来说存在不少困难。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以自己多年从事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体会,与大家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我国信息技术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
期刊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办学模式单一,筹资渠道不畅,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近几年来,普高热及愈演愈烈的招生大战使得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年年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疲于奔命,以至于有许多学校没能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学校竞争力上做足文章,致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