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团风县第二中学,也是实实在在的农村普通高级中学。大班教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现在没有达到过去110余人的班级(高峰期),但最少的班也在65人以上(复读班除外),一般的班级在82~92人之间,一般情况下在75~95人之间开班。可见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进度的进行、教学组织工作、教学辅导及管理工作一系列程序的落实到位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探索如何使“每堂课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一、按掌握运动技术快慢程度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我校70~100人范围内的教学大班,其组织教学工作相当困难,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学有所获,我们的一般做法是:首先按性别分为两大组,每大组按掌握技术情况分为优、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小组,每一个小组均由体育骨干或班、团干部任组长。每一大组由体育委员或班干部负责指挥(复习巩固已学教材的大组),这个组在练习前由老师宣布本节练习的要求,如:组数、时间、间歇时间,各组练习后应达到的成绩及奋斗目标(成绩)。其次,各大组进行学习或练习。练习组的大组长指挥该组各小组长带领同学到规定场地进行练习。对于授新课的大组由老师带领到另一场地学习,经过老师的传授、学生的模仿和练习,可发现最优和最差,随即产生了优、中、差三个小组(老师指定三个小组长)。于是老师安排最优组去辅导最差组练习(老师向最优组同学简述指教方法),然后老师去辅导中等组的同学练习。最后老师观察优、差组的练习情况后,分别给优组以新的技术传授或原技术在巩固与提高上给以更高的要求(如加大难度、强度或量的增加),给差组技术辅导、帮助,多给予精神鼓舞、提示、激励和指导。
若按分组不轮换安排,此时老师要在两大组中巡回辅导;若按分组轮换安排,两大组交换位置后,学习、练习的方法和要求按上述步骤进行。
二、按成绩优劣进行分层教学
当我们在推铅球(或掷实心球)时,可以划五条平行线,第一、五条均是投掷丈量的起点线。第二、四条分别是第一、五条线旁学生投掷的及格线,第三条均是一、五条线旁投掷者的85分线。达到或超过85分线者为优,及格线以上为良,及格线以下为差。
老师将成绩优秀者均匀分布在及格学生的中间,再将成绩较差的同学带到五条平行线段的某一端进行辅导,辅导时,只需强调主要动作方法,如持球预备姿势、投掷姿势(不抛球),最后出手姿势。其它细节不必强调,鼓励他(她)们大胆用力投掷,且多次体会动作。多给予他(她)们激励的语言、肯定的语言、赞许的目光、恰当的提示、暗示。
对于优秀者的投掷姿势、技术的掌握,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指导,使他们能起到示范作用且具有感召力。让及格者们羡慕并模仿,进而能减少老师在辅导时对及格者学生中错误动作的纠正。
三、按运动兴趣分层教学
我们在集合整队时,有时会出现学生干部或体育爱好者前来向老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让我们一二组与三四组进行足球比赛好吗?”“我们有两个寝室已组织好、准备好这节课篮球比赛,邀请老师您做裁判行吗?”等等诸如此类现象,其目的就是想让自己参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此时如果老师执意按原计划进行,那么组织者、比赛者和观看者大失所望,心情难以平静,若说服不力或不当将会使学生产生埋怨情绪或逆反心理,即使说得好,其预期的目标也难以达到。因此,老师可以顺水推舟,“类似今天这样的情况应放在课外活动或课余时间进行,若想在体育课进行应提前与体育老师协商,希望下不违例。”“好吧!今天就按你们的要求改为篮球、足球、乒乓球课吧!不过这节课你们的任务是:要能够在原来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原来不会的(如带球过人,投篮、射门不准,不会接下旋球……)能学会一种,当观众的要能运用裁判法进行判断或指出场上运动员的战术、技术存在问题之所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指派干部负责,老师巡回辅导,下课前可抽查几名学生是否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而进行课堂小结。
按运动兴趣分层教学,高水平可进行比赛或表演,中等水平进行有关技术、战术的训练,低水平则应学好基础知识。对于高中学生说来,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层教学,都以按性别分为大组的前提下再进行分层分组较为适宜。对于不具备或可不分层的教学内容力争不分层教学(如学习徒手操、武术、耐久跑等)。因为分层教学虽有其利,但也有其弊端,分层教学组别多、分散广、难于管理,老师对于练习组的各层次辅导时间甚少。练习组的动态难于控制,也不便随机采取应变措施。
一、按掌握运动技术快慢程度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我校70~100人范围内的教学大班,其组织教学工作相当困难,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学有所获,我们的一般做法是:首先按性别分为两大组,每大组按掌握技术情况分为优、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小组,每一个小组均由体育骨干或班、团干部任组长。每一大组由体育委员或班干部负责指挥(复习巩固已学教材的大组),这个组在练习前由老师宣布本节练习的要求,如:组数、时间、间歇时间,各组练习后应达到的成绩及奋斗目标(成绩)。其次,各大组进行学习或练习。练习组的大组长指挥该组各小组长带领同学到规定场地进行练习。对于授新课的大组由老师带领到另一场地学习,经过老师的传授、学生的模仿和练习,可发现最优和最差,随即产生了优、中、差三个小组(老师指定三个小组长)。于是老师安排最优组去辅导最差组练习(老师向最优组同学简述指教方法),然后老师去辅导中等组的同学练习。最后老师观察优、差组的练习情况后,分别给优组以新的技术传授或原技术在巩固与提高上给以更高的要求(如加大难度、强度或量的增加),给差组技术辅导、帮助,多给予精神鼓舞、提示、激励和指导。
若按分组不轮换安排,此时老师要在两大组中巡回辅导;若按分组轮换安排,两大组交换位置后,学习、练习的方法和要求按上述步骤进行。
二、按成绩优劣进行分层教学
当我们在推铅球(或掷实心球)时,可以划五条平行线,第一、五条均是投掷丈量的起点线。第二、四条分别是第一、五条线旁学生投掷的及格线,第三条均是一、五条线旁投掷者的85分线。达到或超过85分线者为优,及格线以上为良,及格线以下为差。
老师将成绩优秀者均匀分布在及格学生的中间,再将成绩较差的同学带到五条平行线段的某一端进行辅导,辅导时,只需强调主要动作方法,如持球预备姿势、投掷姿势(不抛球),最后出手姿势。其它细节不必强调,鼓励他(她)们大胆用力投掷,且多次体会动作。多给予他(她)们激励的语言、肯定的语言、赞许的目光、恰当的提示、暗示。
对于优秀者的投掷姿势、技术的掌握,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指导,使他们能起到示范作用且具有感召力。让及格者们羡慕并模仿,进而能减少老师在辅导时对及格者学生中错误动作的纠正。
三、按运动兴趣分层教学
我们在集合整队时,有时会出现学生干部或体育爱好者前来向老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让我们一二组与三四组进行足球比赛好吗?”“我们有两个寝室已组织好、准备好这节课篮球比赛,邀请老师您做裁判行吗?”等等诸如此类现象,其目的就是想让自己参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此时如果老师执意按原计划进行,那么组织者、比赛者和观看者大失所望,心情难以平静,若说服不力或不当将会使学生产生埋怨情绪或逆反心理,即使说得好,其预期的目标也难以达到。因此,老师可以顺水推舟,“类似今天这样的情况应放在课外活动或课余时间进行,若想在体育课进行应提前与体育老师协商,希望下不违例。”“好吧!今天就按你们的要求改为篮球、足球、乒乓球课吧!不过这节课你们的任务是:要能够在原来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原来不会的(如带球过人,投篮、射门不准,不会接下旋球……)能学会一种,当观众的要能运用裁判法进行判断或指出场上运动员的战术、技术存在问题之所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指派干部负责,老师巡回辅导,下课前可抽查几名学生是否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而进行课堂小结。
按运动兴趣分层教学,高水平可进行比赛或表演,中等水平进行有关技术、战术的训练,低水平则应学好基础知识。对于高中学生说来,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层教学,都以按性别分为大组的前提下再进行分层分组较为适宜。对于不具备或可不分层的教学内容力争不分层教学(如学习徒手操、武术、耐久跑等)。因为分层教学虽有其利,但也有其弊端,分层教学组别多、分散广、难于管理,老师对于练习组的各层次辅导时间甚少。练习组的动态难于控制,也不便随机采取应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