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类考试试卷呈现出“无史料不成题”的特点。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史料就成了历史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反思等相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
近几年高中历史课本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史料,犹如打开一扇扇尘封的历史之门,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它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
一、史料运用的作用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史料创设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大大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借助一些史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真实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2.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就是希望学生明确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在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史料,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3.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
二、史料运用的方法
1.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高中新课程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配了大量的史料,课文中的史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教师可充分进行利用。选配的史料中有些设计了较高质量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逐句过关,讲清难点
考试中引用的有文字、图表等不同的史料。其中文字史料又往往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而文言文正是多数学生知识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史料,产生错误理解造成了失分。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的读音,难懂的典故等细节,教师要给与讲解。对于图表史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图,帮助学生分析,讲清读图重点。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实际教学中,针对史料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性,简单和复杂的题各占一定的比例;设计的问题要源于史料又不局限于史料,不能仅让学生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要通过从多角度来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切实得到锻炼。
4.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教材中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编写的,是史料教学的主体,但教师还可根据需要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史料收集的主要方法有:从历史著作中收集史料;从教学杂志中收集史料;从历史试题中收集史料;从网上按主题收集史料。
5.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史料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搜集史料,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也可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呈现史料、教师提问的方式,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提出问题;同时拓展作业形式,例如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编撰历史小报、表演历史话剧等形式,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
三、史料运用的反思
1.应科学地鉴别史料。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的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其中必然会融入了编撰者的个人好恶和观点、立场,史料也因而有真伪、偏全、粗精、存佚之分。这就要求在选择史料时,不能把艺术作品、遗闻逸事当作是正史来对待,而是要通过考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鉴别,看其观点是否最大程度地符合实际,然后取舍。
2.应慎重地选用史料。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无限制地使用史料,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3.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⑴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⑵渐进性:即用史料多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史料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也必将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史料教学问题的思考》.季晓燕
[2]《论史料教学的价值》.李稚勇
[3]《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应用》.刘桂玲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四中)
【关键词】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
近几年高中历史课本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史料,犹如打开一扇扇尘封的历史之门,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它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
一、史料运用的作用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史料创设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大大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借助一些史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真实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2.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就是希望学生明确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在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史料,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3.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
二、史料运用的方法
1.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高中新课程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配了大量的史料,课文中的史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教师可充分进行利用。选配的史料中有些设计了较高质量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逐句过关,讲清难点
考试中引用的有文字、图表等不同的史料。其中文字史料又往往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而文言文正是多数学生知识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史料,产生错误理解造成了失分。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的读音,难懂的典故等细节,教师要给与讲解。对于图表史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图,帮助学生分析,讲清读图重点。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实际教学中,针对史料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性,简单和复杂的题各占一定的比例;设计的问题要源于史料又不局限于史料,不能仅让学生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要通过从多角度来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切实得到锻炼。
4.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教材中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编写的,是史料教学的主体,但教师还可根据需要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史料收集的主要方法有:从历史著作中收集史料;从教学杂志中收集史料;从历史试题中收集史料;从网上按主题收集史料。
5.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史料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搜集史料,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也可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呈现史料、教师提问的方式,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提出问题;同时拓展作业形式,例如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编撰历史小报、表演历史话剧等形式,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
三、史料运用的反思
1.应科学地鉴别史料。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的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其中必然会融入了编撰者的个人好恶和观点、立场,史料也因而有真伪、偏全、粗精、存佚之分。这就要求在选择史料时,不能把艺术作品、遗闻逸事当作是正史来对待,而是要通过考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鉴别,看其观点是否最大程度地符合实际,然后取舍。
2.应慎重地选用史料。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无限制地使用史料,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3.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⑴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⑵渐进性:即用史料多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史料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也必将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史料教学问题的思考》.季晓燕
[2]《论史料教学的价值》.李稚勇
[3]《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应用》.刘桂玲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