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交际是两人或多人互动的过程,互相分享信息,而听说能力则指学生对信息的捕捉能力。然而,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小学无论在教学条件、教师教学观念等方面都较为落后,学生单纯接受知识,不敢开口,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方法亟待改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听说习惯的策略。
1.引入课堂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英语这种从未接触过的语言时,自然会感到难度大、无从下手,所以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融入英语听说练习中。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模仿与学习能力也很强,有助于其学习第二语言。农村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分析和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如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好动、爱玩等,在培养其英语的听说习惯时,适当引入课堂游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大脑神经细胞会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更为敏捷,这样学生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而且智力能得到较大发展,可以有效吸收新知识,所以教师应尽量以游戏形式展开听说练习。例如,根据小学生爱画画的特点,以边听边画的形式开展听力题练习,用录音机播放或者由教师朗读:“Draw a big house,color it yellow,in front of it there is a tall tree,color it green.”学生对画画的兴趣驱使其认真聆听,学生可以向朋友、同学、家长等送出自己的作品,而教师要及时肯定和称赞完全做对的学生,并给予小红花或笑脸等加以鼓励,维持其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在具体的行动或指令中融入听力练习,先按照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等均衡分组,接着开展小组竞赛,说出show me a pencil,touch your nose,bend down low,open the door等简单的指令,成员做对小组可获得一分,最终分数最高者获胜,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在口语练习中,教师要营造生日聚会、动物园、旅游、餐厅、购物等和生活相贴近的情景,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对所有学生给予鼓励,增强其自信心,锻炼其勇于开口的胆量,同时提高其口语能力。
2.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递,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单词、句型等,忽略了语感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语感弱,更有甚者毫无语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对语言运用范围进行拓宽。听、说、写同阅读一样,也可分为精和泛两种学习方法,在讲解教材时,教师要注重细节,即“精讲”,介绍课外发展知识,如小故事、智力开发报等时,可简单带过,即“泛讲”。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为达到这一点,教师在校园中应多使用英语和学生交流,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汉语,同时采用声音、简笔画、实物、图片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再次要鼓励学生多积累,及时记录常用词语、优秀的短文和句子等,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熟悉之后才能恰当运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感与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在音标教学中,要适当采用音形结合方法。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突出展示单词中某个字母的音标,使其发现读音和字母的联系,从而提升语感。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营造良好语言环境,如开设英语角、每日用英语问候学生等。最后,要向学生介绍中西文化差异,使其了解西方文化及有用的交际技巧。
3.传授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始终是讲解词汇和语法,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普遍偏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持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增加听说练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激发和保持其英语学习兴趣。在听力测试中,因为学生的语感较为薄弱,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信息链或关键词,在短时间内阅览听力材料时,立即联想到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单纯传授知识所达到的效果远不如传授学习方法获得的效果好,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难以对死板的讲解产生强烈兴趣。所以教师应灵活展开教学,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班级英语周报”、“英语兴趣小组”、“小广播”、“角色扮演”、“故事坊”、“英语角”等,调动学生思维,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其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之中,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见证学生的进步,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其听、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比如应用Flash动画与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官,集中其注意力;利用班级博客、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等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其自主学习。
听和说是英语的两项基础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影响。农村小学生并无英语基础,且成长过程中缺乏英语环境,自然难以有效提升听说能力,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英语听说习惯,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1.引入课堂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英语这种从未接触过的语言时,自然会感到难度大、无从下手,所以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融入英语听说练习中。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模仿与学习能力也很强,有助于其学习第二语言。农村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分析和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如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好动、爱玩等,在培养其英语的听说习惯时,适当引入课堂游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大脑神经细胞会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更为敏捷,这样学生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而且智力能得到较大发展,可以有效吸收新知识,所以教师应尽量以游戏形式展开听说练习。例如,根据小学生爱画画的特点,以边听边画的形式开展听力题练习,用录音机播放或者由教师朗读:“Draw a big house,color it yellow,in front of it there is a tall tree,color it green.”学生对画画的兴趣驱使其认真聆听,学生可以向朋友、同学、家长等送出自己的作品,而教师要及时肯定和称赞完全做对的学生,并给予小红花或笑脸等加以鼓励,维持其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在具体的行动或指令中融入听力练习,先按照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等均衡分组,接着开展小组竞赛,说出show me a pencil,touch your nose,bend down low,open the door等简单的指令,成员做对小组可获得一分,最终分数最高者获胜,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在口语练习中,教师要营造生日聚会、动物园、旅游、餐厅、购物等和生活相贴近的情景,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对所有学生给予鼓励,增强其自信心,锻炼其勇于开口的胆量,同时提高其口语能力。
2.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递,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单词、句型等,忽略了语感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语感弱,更有甚者毫无语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对语言运用范围进行拓宽。听、说、写同阅读一样,也可分为精和泛两种学习方法,在讲解教材时,教师要注重细节,即“精讲”,介绍课外发展知识,如小故事、智力开发报等时,可简单带过,即“泛讲”。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为达到这一点,教师在校园中应多使用英语和学生交流,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汉语,同时采用声音、简笔画、实物、图片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再次要鼓励学生多积累,及时记录常用词语、优秀的短文和句子等,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熟悉之后才能恰当运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感与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在音标教学中,要适当采用音形结合方法。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突出展示单词中某个字母的音标,使其发现读音和字母的联系,从而提升语感。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营造良好语言环境,如开设英语角、每日用英语问候学生等。最后,要向学生介绍中西文化差异,使其了解西方文化及有用的交际技巧。
3.传授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始终是讲解词汇和语法,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普遍偏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持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增加听说练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激发和保持其英语学习兴趣。在听力测试中,因为学生的语感较为薄弱,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信息链或关键词,在短时间内阅览听力材料时,立即联想到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单纯传授知识所达到的效果远不如传授学习方法获得的效果好,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难以对死板的讲解产生强烈兴趣。所以教师应灵活展开教学,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班级英语周报”、“英语兴趣小组”、“小广播”、“角色扮演”、“故事坊”、“英语角”等,调动学生思维,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其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之中,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见证学生的进步,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其听、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比如应用Flash动画与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官,集中其注意力;利用班级博客、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等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其自主学习。
听和说是英语的两项基础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影响。农村小学生并无英语基础,且成长过程中缺乏英语环境,自然难以有效提升听说能力,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英语听说习惯,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