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备考攻略(二)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扫描
  社科类文章内容上更趋向于文化内涵、历史积淀:1.有关历史人物的散文作品;2.有关名胜古迹的散文作品;3.有关音乐、绘画、书法、美学等形象化、抒情性强的作品;4.涉及唐诗、宋词研究,散文气息浓郁的作品;5.有关外国名人的事迹、作品的品评的作品;6.有关历史或文化传说的作品。考查上偏重于对词句的理解,内容整合与主旨概括等。
  
  ■能力提升指导
  下面结合《留下长江的人》一文,具体谈一谈社科类文章的答题。
  
  留下长江的人(节选)
  冯骥才
  (1)当我们选择了长江截流而从中获得巨大的生活之必需,是否想到因此失去了这条波涛万里的大江,从此与养育了我们至少七千年的母亲河挥手告别。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它绝无仅有、风情万种的景观,承载着无数的瑰奇而迷人传说的山山水水,永不复生的古迹,还有它对我们母亲般亲切无间的关爱。我们正在把它七千年的历史全部沉入一百多米的水底。我曾想过,如果美国人失去密西西比河,俄国人失去伏尔加河,法国人失去塞纳河,他们会怎么样?是的,我们将把大江无可比拟的动力转化为用之不竭的电力;我们再不会恐惧恣肆的洪水带来的无边的灾难。可是我们同时失去了长江!我一直期待着有人对这条濒临灭绝的长江进行文化性质的抢救。当我第一次看到郑云峰先生拍摄的长江,我激动难耐。因为我实实在在触摸到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日渐稀少而弥足珍贵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情怀。
  (2)郑云峰的行为是完全个人化的。
  (3)他自1988年就不断地只身远涉长江和黄河的源头。用镜头去探寻这两条华夏民族母亲河生命的始由。跋山涉水数十万公里,积累图片十数万帧。从那时,他的血肉之躯就融入了祖国山水的精魂。
  (4)同他对坐而谈,很快就能进入他的世界。这些年在长江充满冒险经历的摄影生活,他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激情,他的忧虑,他的焦迫,还有对长江那种无上的爱。他几乎不谈他的作品,只谈他的长江。一个热恋的人满口总是对方,独独没有自己。我被他深深地感动着。
  (5)为此,他爬上过三峡两岸上百座巍峨的峰顶。有些山峰甚至被他十多次踩在脚下。有时他要和山民吃住在一起,一起背篓上山;有时要同船工划船拉纤,一起穿越激流与险滩。他不仅寻找最富于表现力的视角,更是要体验什么是长江真正的灵魂。
  (6)在那些乱石嶙峋、荆棘遍布的大山里,他的衣服磨出洞来,双腿磕破流血。可是有一天,他忽然感受到那些绊倒他的石头或刺疼他的荆条是有性灵的,是沉默的大山与他的一种主动的交流,他忽然感觉长江的一切都变得有生命、有情感、有命运了。
  (7)最使他刻骨铭心的是三峡两岸的纤夫古道。那些被纤绳磨出一条条十几厘米凹槽的石头,那些绝壁上狭窄的纤夫的路,乃是长江最深刻的人文。他曾经在大雨中遇到一条纤夫古道,地处百米断崖,劈空而立,下临万丈深渊,恶浪翻滚。这古道只有肩宽,仅容双脚。千百年来,多少纤夫由于崩断纤绳,或者腿软足滑,落崖丧命?郑云峰要去亲身体验那些纤夫们的生命感受。尽管心惊肉跳,但他还是冒死地匍匐过去了。
  (8)还有哪一位摄影家、画家、作家和诗人这样做过?
  (9)一条凝结着一个民族命运与精神的江河,一定是庄严、神圣和奥秘的。长江给予中国人的,绝不仅仅是饮用的水和一条贯穿诸省大动脉一般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它的百折不回的精神,浩阔的胸襟,以及对人们的磨砺。数千年来,人们与它在相搏中融合,在融合中相搏。它最终造就的不是中华民族豪迈与坚韧的性格吗?
  (10)它又是一条流淌与回荡着民族精神的万里大江!郑云峰正是在这样的虔敬的境界中举起他的相机的。
  (11)为此,在整整六年对长江抢救性的拍摄中,他给我们的不是一般性的视觉记录,而是长江的精神,长江的魂魄,长江的气息,以及它深层的生命形象。
  (12)他已经是长江的代言人了。唯有他才称得上长江的代言人!
  (13)他苦其体肤,劳其筋骨,以生命之躯去博取大江的真容。他以六年时间,倾尽家财,拍摄照片三万余帧。为我们留下了三峡之魂!
  (14)艺术家不能改变历史,却能升华生活,补偿精神,记录时代,慰藉心灵。这一切,郑云峰全做到了。
  一. 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A. 作者说我们在长江截流之时也“失去”了这条大江,这里的“失去”具体指什么?
  「解析一A」
  一般来说,前面的题涉及的问题,多是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不要求综合与概括。在靠前的段落中能找到现成答案;或者找到对应的材料,略作加工,重新组织就行。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关键,词不离句,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考察;不能死抠词典的解释,望文生义。例如“我们……‘失去’了这条大江”,原文中有一句话,“我们失去的不只是……,还有……”,就是答案源。照着抄下来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虽然是主观题,而现在的题目设置常要考虑阅卷的便捷与公正,所以还是尽可能简洁明了为好。少书写,也能多省时。
  参考答案有三个采分点,“景观、文化古迹、母亲般的关爱”,这是关键词。关键词要答出,不能出差错,阅卷老师主要看关键词。当然,这些关键词还可再作处理,如“景观、(文化)古迹、(母亲般的)关爱”,括号部分省略了也不大碍事。
  B.如何理解“郑云峰的行为是完全个人化的”中的“个人化”的深刻含义?
  「解析一B」
  对应题目“结合全文”的要求,围绕对长江进行抢救性拍摄来谈,谈他个人的所作所为。第(3)段带有总写的性质,下面几段都有所展开。他不是偶一为之,从1988年起就不断远涉,去探寻长江和黄河的源头;行程长达数十万公里;时间长达六年。不是随随便便,游山玩水,而是历尽千辛万苦,去进行抢救性拍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图片十数万帧;而且从第(13)段来看,意义重大,为世人留下了三峡之魂。可是,他做这些工作,取得这些成绩,没有政府投资,没有社会援助,倾尽家财。总的来说,关键词是:只身远涉探源与倾尽家财拍摄。可以根据题目,再读原文的相关段落,边读边勾画,筛选信息,再进行整合。
  参考答案:(1)郑云峰用六年时间,只身去探寻长江、黄河的源头,跋山涉水数十万公里,积累图片十数万帧。
  (2)倾尽家财,为世人留下了三峡之魂。
  二.文章多处描写郑云峰“在长江充满冒险经历的摄影生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二」
  同学们很容易从第(1)段中找到,“对这条濒临灭绝的长江进行文化性质的抢救”;类似的句子还有,“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日渐稀少而弥足珍贵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情怀”“对长江那种无上的爱”等。这三点呈并列关系,只要答出其一(最好是后者)就行。还有一点必须考虑,正是这种爱,促使他的经历充满冒险色彩,也揭示了他的摄影作品给人以强烈震撼的原因,挖掘出他的个人行为、他的拍摄工作的社会影响与价值。第(1)段结尾就讲到“当我……,我激动难耐”,还有第(8)段“还有哪一位……”,第(11)段“不是一般性的视觉记录……”,第(12)段“长江的代言人”等。这也正是文化散文习惯上的一点转接点,需要深层次挖掘的东西。
  参考答案:表现郑云峰对长江“无上的爱”,揭示了郑云峰的摄影作品给人以强烈震撼的原因。
  三.文章最后,作者说“艺术家不能改变历史,却能升华生活,补偿精神,记录时代,慰藉心灵。这一切,郑云峰全做到了”。请概括文中具体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在下面四点中任选三点说明即可)
  A.升华生活:
  B.补偿精神:
  C.记录时代:
  D.慰藉心灵:
  「解析三」
  题目要求概括作答,一定要从全篇着眼。也不要把这四者看成原地踏步,每一小点都是一个表述的角度。也不要把“升华生活”与“补偿精神”,“记录时代”与“慰藉心灵”归并,要不然就只有两项。四项都考虑可以,但没有必要都答出来,题目只要求答出三项,阅卷时只取三点评分。要是多做了,又不够准确,反倒吃力不讨好。
  他放弃了原有的生活,历时六年,去体会别样的生命感受,将自己的血肉之躯融于长江山水的精魂之中;生活得到了升华。在拍摄长江的过程中,他与山民江人同甘共苦,体会长江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浩荡的胸襟;弥补了精神境界的不足。在我们即将失去长江的时候,他用相机对长江进行抢救性拍摄,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记录了濒临灭绝的长江。他用相机为人们留下了三峡之魂,实现了对长江进行文化抢救的期待。
  当然,只答到点子上还不够,想到了,答对了,与答好了是两回事。许多同学错误地认为,主观题答到大意就可以;平时训练也只对一对参考答案的大意,特别看看关键词就无事:这是浅要求,万不得已的做法。语言组织很重要,意思正确,语言通顺,才给满分。所以,下笔前最好充分酝酿,不打草稿也要打个腹稿,否则本该到手的分会白白减半。
  参考答案:A.历时六年,体会别样的生命感受,将自己的血肉之躯融于长江山水的精魂之中。B.在拍摄长江的过程中,体会长江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浩荡的胸襟。C.在我们即将失去长江的时候,郑云峰用相机对长江进行了抢救性的拍摄。D.用相机为人们留下了三峡之魂,实现了对长江进行文化抢救的期待。
  四.作者将郑云峰称为“长江代言人”,作为长江的代言人,郑云峰也许会代表长江向今天的人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四」
  今天,“形象代言”是一种时尚,各种广告没有不找代言人的。顾名思义,代言人要代言。代言就要注意场合,特别是身份,所言是代,身不由己,说的不是自己,是你背后的那个群体、那个团队、那个产品等。
  首先,称其为“长江代言人”,所说的内容应与文章的主旨有关,与长江的精神有关。其次,还要考虑说话的对象,是向“今天的人们”来说,一是“人们”,二是“今天的人们”,所以要说大众的话,反映时代呼声。例如环保、古迹、资源开发、持续发展、人文关怀、历史责任等,都可以结合起来说。第三,是语言要正确、通顺,前面已经讲到;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要有真情实感。许多同学盯作文的发展等级习惯了,下笔就是创新。创新当然是好事,但要考虑考场这个特定场合,花三两分钟时间,用三五十个字来表述,求新还不如求真切实可行。不能为了取巧而做作,要是花了心思,耗了时间,还只光有花架子就会白白失分。
  参考答案:具体答案略。
  
  ■备考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注意:1~3小题必做,4~6小题选做其中一小题)
  
  打造文化,一个多么糊涂的说法
  冯骥才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毋庸讳言,这些口号多是一些政府部门喊出来的。这种打造是政府行为。其本意往往还是好的,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应该说,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是可以营造一些文化氛围、取得某些文化效应的。但这种“打造”还是造不出文化来。打造这个词儿的本意是制造。优良的工业产品和商品,通过努力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文化却不能,因为文化从来不是人为地打造出来的。温文尔雅的吴越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美国人阳刚十足的牛仔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巴黎和维也纳的城市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苗族女子灿烂的服饰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谁打造的?
  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你可以奋战一年打造出一座五星级酒店,甚至打造出一个豪华的剧场,却无法制造一种文化。正像我们说,使一个人富起来是容易的,使一个人有文化——哪怕是有点文化气质可就难了。换句话说,物质的东西可以打造,精神文化的东西——是不能用打造这个词儿的。难道可以用搞工业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建设?
  坦率地说,打造文化叫得这么响,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经济目的——发展旅游。因为,人们已经愈来愈清楚:文化才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一切文化都是个性化的。文化的独特性愈强,旅游价值就愈高。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之间留给后人的一个永远的“经济增长点”。那么在各地大打旅游牌的市场竞争中,怎样使自己的文化更响亮、抢眼、冒尖、夺人?一句话,看来就得靠“打造”了。
  很清楚了,这里所谓的打造文化其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当今有句话不是说得更明白吗——要把某某文化打造成一种品牌。品牌是商业称谓。文化是没有品牌的。中国文化史从来没有把鲁迅或齐白石当做过“品牌”。鲁迅和齐白石也不是打造出来的。当下的打造文化者也并不想再打造出一个鲁迅或齐白石,却想把鲁迅和齐白石当做一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所以伴随着这种商业化的“文化打造”,总是要大办一场大哄大嗡的文化节来进行市场推广。这种打造和真正的文化建设完全是两码事。
  进而说,如果用市场的要求来打造历史文化,一定要对历史文化大动商业手术。凡是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吸引与诱惑人的、可以大做文章的,便拉到前台,用不上的则搁置一旁。在市场霸权的时代,一切原有的文化都注定地要被市场重新选择。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一层。文化的浅薄化是市场化的必然。此外,市场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造。涂脂抹粉,添油加醋,插科打诨,必不可少。这也是各个旅游景点充斥着胡编乱造的“伪民间故事”的真正缘故;与此同时,便是无数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消失不存。再有,就是假造的景点和重建的“古迹”。这儿添加一个花里胡哨的牌坊,那儿立起来一个钢筋水泥的“老庙”,再造出一条由于老街拆光了而拿来充当古董的仿古“明清街”。街两边的房子像穿上款式一样的戏装那样呆头呆脑地龙套似地站着——文化便被打造成了。
  这里边有文化吗?真实的历史文化在哪儿呢?打造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文化”?伪文化?非文化?谁来鉴别和认定?反正前来“一日游”的游客们只要看出点新鲜再吃点特色小吃就行,没人认真。也许那些对当地文化一无所知的洋人们会举着大拇指连声称好,凑巧被在场的记者拍张照片登在转天报纸的头版上,再写上一句“图片说明”:东方文化醉倒西方客。
  打造文化,一个多么糊涂的说法和粗鄙的做法!
  (选摘自《文汇报》,2006年11月07日)
  1.第1段中列举“打造‘大唐文化’”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第2段中,作者说“打造文化”是政府行为,这一说法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3.“用市场的要求来打造历史文化”,有哪些弊端?
  4.认真阅读第2段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作简短赏析。
  5.简析第6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6.第7段中,如果去掉描写外国游客的那一句,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不同?
  
  ■参考答案
  1.A.说明一种社会现象:“打造文化”一词正在流行起来;或者,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B.提出一种观点:已经有的文化不需要打造;“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不着你来打造,你也打造不了。
  2.A.这些口号多是一些政府部门喊出来的。B.其本意往往还是好的,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应该说,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是可以营造一些文化氛围、取得某些文化效应的。C.有明显的经济目的——发展旅游。比方并不想再打造出一个鲁迅或齐白石,却想把鲁迅和齐白石当做一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D.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
  3.A.要对历史文化大动商业手术。拒绝深层的文化,文化浅薄化。B.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造。因而各个旅游景点充斥着胡编乱造的“伪民间故事”;无数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消失不存。C.再有,假造景点和重建“古迹”。
  4.运用了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列举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表明精神文化的东西不能用“打造”这个词,一切文化都是个性化的;语意更充分,很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5.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千篇一律地假造的景点和重建的“古迹”,不可能是真正的文化,没有鲜活的文化味。
  6.这一句跟上一句(写国内游客的)一样,都揭露了“文化浅薄化”的社会现实,但不是简单地重复。如果去掉,就不容易使人想到,“文化浅薄化”不只是中国人的事,也是世界性问题;“文化浅薄化”也因为媒体炒作在推波助澜,有些人做事习惯以洋人的喜好为标准。
其他文献
我国灯谜源远流长,远溯上古时代汉字的产生和黄帝《弹歌》的出现,距今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到春秋时期出现灯谜的雏形“廋词”和“隐语”。“谜”这个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还没有,直到宋初由徐铉补了上去。他注释说:“隐语也,从言迷。”说明“谜”就是利用迷离的语言来传递信息,把真意隐藏起来。所以到了春秋时就有了别名。宋周密讲得较清楚:“古之所谓廋词,即今之隐言也,而俗谓之谜。”(《齐东野语》)“隐语”和
期刊
终有一年春天  我们的子孙会读到  头条新闻如下:  冬候鸟小水鸭要北返了  经过淡水河边的车辆  禁鸣喇叭    【诗意品读】  刘克襄,1957年生于台湾台中县。他出版了多种以鸟为题材的诗集、报告文学集,被戏称为“鸟作家”。《希望》是其中的一首小诗。  今天,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伴随着经济起飞、城市发展及人口增长,这种污染和破坏的悲剧都在天天上演
期刊
广告词的撰写是高考语文试题的亮点,在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在复习语言表达这个知识点时,广告词的撰写方法也应成为重点。作为语文课改的试验田——语言表达试题,它的题型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请看下面的例子:  近年来汽车市场火爆,新型汽车层出不穷。为了扩大影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汽车生产商借助各种媒介大打广告战,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下面是两则汽车广
期刊
把感悟定格在光与影的世界,用镜头记录令人心动的瞬间。  2006年8月3日至24日,本刊总编王晨赴美国参加“新闻媒体管理与应用培训”。虽然培训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她仍然不忘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视觉享受。在此期间,王晨老师用相机见证、记录、思考、表达,留下了一张又一张既有独到视角又有灵动情思的图片。透过这些图片,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一个更加具体、更加亲切、更加真实的美国。  (编 者)    说起美国,人
期刊
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大家是不是也可以为自己留有一个小小的属于自己的轻松空间?读几本好书,看几部钟情的电影,听听音乐,品品咖啡,换换心情。今天要介绍给你的是2006年一部超级时尚的大片:《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文译名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时尚女魔头》,一个是《穿Prada的恶魔》。  看过经典影片《情归巴黎》的人们都会记得,剧中女主角经过在巴黎著名的《Vogue》时尚杂志工
期刊
公益广告,也叫社会广告,是一种不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向公众灌输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的一种广告形式。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  这种题型的价值在于综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能从思想层面引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理想观念,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规范道德行为,提升人格修养。因此,这种考查题型在近两年高
期刊
纵观近年的高考高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考生除了应具有扎实深厚的文章底蕴之外,还应熟练掌握一些设置亮点的技巧,以使自己的作文有极强的“视觉撞击力”。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设置亮点呢?    一、选材新鲜,用材灵活。    选材新鲜,要求考生选材时应力避陈旧、俗气。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当你拿起笔,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想到的那个材料,千万不能用!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材料,也不能用!为什么?因为这些
期刊
一次,我为某事不得不等待,这时我想起了一个童话。  从前有个年轻的农夫,他要与情人约会。小伙子性急,来得太早,又不会等待。他无心观赏那明媚的阳光、迷人的春色和娇艳的花姿,却急躁不安,一头倒在大树下长吁短叹。  忽然,他面前出现了一个侏儒。“我知道你为什么闷闷不乐。”侏儒说,“拿着这纽扣,把它缝在衣服上。你要是遇着不得不等待的时候,只消将这纽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有多远。”  这倒合小伙
期刊
我们常说要“用事实说话”,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用事实说话”则需要“说话”的技巧,怎么“说”才能增加事实的分量,使之有力支撑论点呢?其关键在于叙事简约、阐释精当,能够叙议结合。  议论文中的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是不同的。议论文以“理”胜,事实仅仅是个例子,叙事的目的是说理;记叙文以“情”胜,叙事的目的是表现情感。表达目的不同,语言特点自然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概括简约,记叙文中的则具体生动。请看下面
期刊
主编:何宝民  出版:海燕出版社    “少年艺术之旅丛书”:为你打开一扇门    世上最为神秘的莫过于门了。每一扇门后都有一个世界。你不打开这扇门,就永远不知道门后会有些什么,会发生什么,会邂逅些什么。只有打开这扇门,你才有可能认识一个新的世界。“少年艺术之旅丛书”就是一扇门,一扇引人入胜的门。这扇门里有中国和外国的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影和中国书法等艺术作品,异彩纷呈、风格各异。  当我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