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

来源 :心理与行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采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对中国和英国近万名(中国8937名,英国1035名)中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2)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女孩比男孩对待欺负的态度较积极;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初中儿童积极。(3)儿童在欺负/受欺负关系中的角色与其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有联系。未参与者对欺负的态度最积极,其次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而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4)儿童对受欺负者的同情多,而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少。
  关键词 欺负,受欺负,态度。
  分类号 B844
  
  1 问题提出
  
  近20年来,学校欺负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兴趣和关注,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欺负行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类。与一般攻击行为相比,欺负具有两个特征:①力量的非均衡性;②重复发生性[1]。欺负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生率的攻击行为,各种文化中的调查表明,约10%~20%的中小学儿童卷入欺负/受欺负问题[2]。同时,欺负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与危害。经常受欺负会导致儿童身体受到伤害,因害怕受欺负而不愿去上学、对学校失去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情绪抑郁、焦虑及相关症状,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等。在极端情况下,经常受欺负会导致儿童自杀。而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会招致同伴群体的排斥从而导致社会交往困难;长期欺负他人会形成攻击性人格等。有研究表明,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倍[3]。
  中国与英国分别属于东方与西方文化,两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存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儿童的观念及行为也会存在差异。就欺负行为而言,张文新[4]利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5]对中国的山东、河北两省的9205名城乡中小学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近1/5的儿童卷入学校欺负问题。其中,受欺负者的比例为14.9%,欺负者占2.5%,1.6%的儿童既是欺负者又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小学中受欺负者的比例为22.2%,欺负者为6.2%;初中学生中受欺负者的比例为12.4%,欺负者为2.6%。在英国,Whitney和Smith[6]利用类似的问卷对英格兰24所学校的6758名中小学生的欺负的普遍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27%的小学生和10%的初中儿童“有时”或更频繁地受欺负,12%的小学生和6%的初中生“有时”或更频繁地欺负他人。对比中英两国的数据,可以发现,除中国中学生中受欺负者的比例稍高于英国中学生外,中国小学儿童中的受欺负者及欺负者的比例、初中儿童中的欺负者的比例,都低于英国儿童。
  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是欺负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某些儿童持续地欺负他人与他们对待欺负问题的特定的态度或信念模式相联系。张文新等[7]对中国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研究表明,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比未参与者和受欺负者消极。另一方面,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如在实际面对欺负行为时是采取措施帮助受欺负者,还是自己也参与到欺负他人的行为中,亦或面对他人受欺负而麻木不仁,袖手旁观?该方面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儿童欺负/受欺负问题的规律与特点,而且能够为建立有效的欺负干预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跨文化研究法,对中英两国的小学和初中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进行考察,揭示两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差异与相同之处。
  
  2 方法
  
  2.1 被试
  中国儿童样本由来自山东省和河北省的城市、县城和农村三类地区的10所小学和9所初中的8937名儿童组成,其中小学儿童3872名(男孩2070名,女孩1802名),初中儿童5065名(男孩2582名,女孩2483名)。英国样本由1035名儿童组成,他们来自英国渥斯特郡(Worcester County)的10所小学和11所初中,其中小学儿童592名(男孩293名,女孩299名),初中儿童443名(男孩224名,女孩219名)。
  2.2 工具
  采用修订的Olweus儿童欺负问卷[5]中的“关于欺负的态度”分量表及其他有关题目作为测查工具。问卷的修订采取了回译的办法,从而保证了中英两国所使用的问卷的一致性。问卷分小学版和初中版,小学版包括5个项目,初中版包括9个项目。两个态度分量表的Cronbach ?琢系数分别为0.59和0.82。这些问题分别从儿童对欺负者及欺负行为的看法、对受欺负者的情感以及面对欺负行为时的行为倾向等方面来考察儿童对欺负问题的态度。如初中版问卷中的一个问题是“当你看到一个与你一样大的同学在学校里受欺负时,你通常怎么做?”后面设3个选项:①什么也不做,因为这不关我的事;②我什么也不做,但我认为应该帮助;③我会设法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她)。其中,态度分量表又包括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以0、1、2记分,分数越高,表示儿童对欺负问题的态度越积极,越反对欺负行为;反之则越消极,越支持欺负行为。以态度分量表所有项目的平均分作为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得分,以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所包括项目的平均分分别作为儿童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得分。
  2.3 施测程序
  问卷调查均采用匿名的自我报告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主试由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或研究者亲自担任。中国样本的数据收集工作分别于1998年11月中下旬和1999年11月中下旬两次完成。英国样本的数据收集时间是1998年11月至12月中旬。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的总体比较
  对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的得分进行2(中国、英国)×2(小学、初中)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中英两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1,9968)=54.267,p<0.001,中国儿童的平均得分(1.46)高于英国儿童(1.38);小学与初中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1,9968)=220.117,p<0.001,小学儿童得分(1.52)高于初中儿童(1.39);国家与年龄组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1,9968)=36.989,p<0.001。对国家与年龄组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不存在国家差异,t(4462)=0.895,p>0.05,而初中儿童的欺负态度得分存在国家差异,t(5506)=8.023,p<0.001,中国的初中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更反对欺负行为,而同情支持受欺负者。
  为考察两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态度分量表中的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作为被试内变量,以国家(中国、英国)与年龄组(小学、初中)作为被试间变量,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1,9968)=766.295,p<0.001,情感成分得分高于行为倾向成分得分,即儿童对受欺负者表现出较多的同情,而对受欺负者进行帮助的行为倾向较少。国家与对待欺负态度中的情感与行为倾向成分存在交互作用,F(1,9968)=44.729,p<0.001。简单效应检验发现,两国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存在差异,t(9970)=2.441,p>0.01,而在行为倾向成分上中国儿童得分高于英国儿童,t(9970)=6.488,p<0.001。年龄组(小学、初中)与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与行为倾向成分间也存在交互作用,F(1,9968)=94.214,p<0.001。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小学与初中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存在差异,t(9970)=2.411,p>0.01,而在行为倾向成分上小学儿童得分高于初中儿童,t(9970)=19.233,p<0.001,即初中儿童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较少。中国与英国以及小学与初中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与行为倾向成分得分比较见图1和图2。
  


  3.2 对待欺负的态度的性别差异
  为考察中英两国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性别差异,对小学和初中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的得分分别进行2(男、女)×2(中国、英国)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性别主效应均显著,女孩对待欺负的态度比男孩更积极。性别与国家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检验发现,英国小学女孩对待欺负态度的得分高于中国小学女孩,t(2099)=-4.426,p<0.001,而中国小学男孩对待欺负态度的得分高于英国小学男孩,t(2361)=4.904,p<0.001;初中阶段,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较为积极,女孩为t(2700)=3.054,p<0.01;男孩为t(2804)=9.419,p<0.001。中国与英国小学与初中不同性别的儿童的欺负态度得分见表1。
  以欺负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为被试内变量,性别与国家为被试间变量,分别对小学和初中儿童的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小学,儿童性别与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与行为倾向成分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初中,性别与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得分与行为倾向成分存在极其显著的交互作用,F(1,5504)=20.834,p<0.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情感得分上女孩高于男孩,t(5506)=8.184,p<0.001),而在行为倾向得分上男女儿童不存在差异,t(5506)=2.3076,p>0.01,即女孩比男孩更反对欺负行为,同情和支持受欺负者,但是并不比男孩表现出更多的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中英小学与初中不同性别的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的情感与行为倾向成分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1。
  


  3.3 不同欺负/受欺负身份的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的差异比较
  为确定儿童的欺负/受欺负身份,我们参照国外有关研究[6]的划分标准,以“本学期你在学校里经常受欺负吗”和“本学期你在学校里经常参与欺负他人吗”两个问题测查本学期内(从暑假开学到施测这段时间)被试在学校里受欺负和欺负他人的频率或程度,每个问题设5个选项:①从来没有;②本学期只发生过一两次;③时常;④大约一周一次;⑤一周好几次。把“时常”或更频繁地欺负他人或被欺负的儿童归为欺负者或受欺负者;把“时常”被欺负而又欺负他人的儿童归为欺负/受欺负者,其他为未参与者。按照这一标准,在本研究的中国与英国样本中不同欺负/受欺负身份的儿童的数量及百分比见表2。
  


  对小学和初中的儿童分别进行2(中国、英国)×4(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未参与者)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欺负/受欺负身份主效应显著。事后检验表明,在小学阶段,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显著低于其他身份儿童(Ps<0.001);其次是欺负/受欺负者,其得分显著低于受欺负者与未参与者(Ps<0.001);受欺负者与未参与者得分无差异(p>0.05)。在初中阶段,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其得分显著低于受欺负者与未参与者(Ps<0.001);其次是欺负/受欺负者、受欺负者,显著低于未参与者(Ps<0.001);未参与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积极。
  国家与欺负/受欺负身份对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小学阶段,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存在国家差异,t(155)=5.486,p<0.001,表现为中国儿童的得分高于英国儿童,即相对于英国欺负者来讲,中国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较为积极一些。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以及未参与的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均不存在差异,受欺负者为t(828)=-1.187,欺负/受欺负者为t(118)=1.815,未卷入儿童为t(3355)=-0.589,Ps>0.05。在初中阶段,欺负者和未参与者对待欺负的态度存在国家差异,欺负者为t(104)=3.560,未参与者为t(4738)=8.559,Ps<0.001,中国的欺负者与未参与者对待欺负的态度都比英国相应群体较积极。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不存在国家差异,受欺负者为t(623)=-2.301,p>0.01;欺负/受欺负者为t(35)=0.509,p>0.05。中英不同欺负/受欺负身份的小学和初中儿童的态度得分见图3和图4。
  


  4 讨论
  
  男女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存在差异,这是本研究的一个最主要发现。总体上,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与男孩相比,女孩对受欺负者更同情、更反对欺负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这一结果与张文新等[7]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无论是在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还是行为倾向成分上,女孩都比男孩更积极。Rigby和Slee[8]对澳大利亚儿童的研究,以及Menesini等人[9]对意大利和英国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跨国比较研究的结果也发现,女孩比男孩更同情受欺负者、反对欺负行为。对待欺负态度的性别差异与欺负发生普遍性的性别差异相联系,对欺负行为普遍性的调查一致地表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成为欺负者。这一性别差异与男女儿童在社会认知与行为上的差异有关。女孩比男孩具有更强的共情(empathy)倾向,更富同情心,从而能够对欺负行为的后果及受欺负者的痛苦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女孩比男孩更亲社会,因此会对受欺负者表现出更多的同情、支持和帮助,而自己不去参与欺负行为。但是,本研究也发现,在对待欺负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即去帮助受欺负者或/和是否参与欺负行为上,初中阶段的男女儿童不存在差异。这与Menesini等人[9]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尽管从情感上,女孩比男孩更反对欺负行为、同情与支持受欺负者,但在是否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意向上,初中女孩并不比男孩积极。
  在欺负/受欺负问题中处于不同身份的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未参与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积极,其次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显然,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与其在欺负/受欺负问题中的身份相关,与其他身份的儿童相比,欺负者对欺负行为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对受欺负者的同情较少,更不愿意去帮助受欺负者,相反参与欺负他人的行为倾向更大。这一发现与已有研究[7,9]中关于不同欺负/受欺负身份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结果相一致,与有关攻击性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也相一致。与非攻击儿童相比,行为不良和攻击性男孩对攻击行为持有更积极的信念,即更倾向于认为攻击行为是合法的,而认识不到其行为给受攻击者可能带来的伤害或消极后果[10]。另外,行为不良与攻击性儿童还可能表现出“冷认知”的特点,即尽管他们能够认识到攻击行为的消极后果,但他们缺乏共情能力。欺负者正是由于这种态度和信念模式驱动而产生的欺负行为。
  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与行为倾向成分存在差异,中小学儿童更反对欺负行为,对受欺负者更多地表示同情,但是当问及面对欺负行为“你如何做”时,儿童表示尽力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得分低于其情感上的同情。即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与行为倾向存在着分离,积极的情感并不必然与积极的行为反应相联系。这与Rigby和Slee[8]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一般而言,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增强,因而年长儿童应该更能够体察欺负行为的消极后果以及它对受欺负者带来的伤害。同时,对儿童亲社会发展的研究揭示,随年龄增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在增长,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亲社会行为仍有增长[11]。但是,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较消极,并且,这一趋势在对待欺负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即相对于初中与小学儿童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的差异,初中儿童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较少。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儿童会对欺负行为越来越司空见惯,因而变得冷漠和麻木不仁,同情心下降;或许还有别的原因。对此,有待进一步考察。
  本研究发现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虽然在总体上,初中儿童比小学儿童、男孩比女孩以及欺负者比其他欺负/受欺负身份的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较为消极,但是中国样本中的初中儿童、男孩以及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都比英国相应群体积极。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这种积极态度与欺负/受欺负发生率的中英差异也是一致的,总体而言,中国中小学儿童中欺负/受欺负问题的发生率比英国要低[4]。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不同的社会、学校环境对儿童的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对学校欺负干预计划的设计有着实际意义。首先,总体而言大多数儿童反对欺负行为,对受欺负者表示同情和支持。这为我们进行欺负干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积极因素。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有些儿童对欺负持有消极的态度,尤其是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为消极。欺负者对欺负行为持有更积极的信念,更多地表示“理解”欺负行为,或者较少地对受欺负者表示同情。因此,从认知和情感入手,改变欺负者的这种信念模式和对欺负行为所持有的消极态度,是我们在考虑和实施欺负干预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其次,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存在着分离,积极的情感并不必然产生积极的行为。由此,在设计欺负干预策略时,需要考虑如何使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这种积极的情感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再次,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认知及社会技能都得到了增强,但是在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上,初中儿童比小学儿童消极,特别是在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上。如何改变年长儿童的对待欺负的这种相对消极的态度,也是欺负干预计划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对中英两国受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的差异检验结果不显著,但是从平均数上看中国的受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相应群体消极。在借鉴国外的欺负干预方法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文化的差异。
  
  5 结论
  
  (1)总体上,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中英儿童对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没有差异,但中国儿童对受欺负者进行帮助的行为倾向较多;中国男孩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男孩积极;中国的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相应群体较积极。
  (2)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存在性别与年龄差异。女孩比男孩对待欺负的态度积极,对受欺负者更同情、更愿意帮助受欺负者而反对欺负行为;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初中儿童积极。
  (3)儿童在欺负/受欺负关系中的角色与其对待欺负的态度有关,未参与者对欺负的态度最积极,其次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
  (4)儿童对待欺负态度的情感成分与行为倾向成分存在分离,对受欺负者表示出更多的同情,但实际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少。
  
  参 考 文 献
   1 Smith P K. Bullying in schools: lessons from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Aggressive Behavior, 2000, 26: 1~9
   2 张文新. 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 46(3): 3~8
   3 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 1993. 37
   4 张文新.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 心理学报, 2002, 34(4): 387~394
   5 张文新, 武建芬, Jones K. Olweus. 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2): 18~22
   6 Whitney I, Smith P K. A survey of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bullying in junior/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3, 35: 3~25
   7 张文新, 王丽萍, 宫秀丽, 武建芬, 张坤. 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2, 25(2): 226~227
   8 Rigby K, Slee P T. Bullying among Australian school children: Reported behavior and attitudes towards victim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1, 131: 615~627
   9 Menesini E, Eslea M, Smith P K, et al.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s bully/victim problems in school. Aggressive Behavior, 1997, 23: 245~257
  10 Slaby R G, Guerra N G. Cognitive mediators of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offenders: Assess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8, 24: 580~588
  11 Eisenberg N, Fabes R A.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Damon W, Eisenberg N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oronto: Wiley, 1998. 749
  
  A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 CHILDREN
  Ji Linqin, Zhang Wenxin, Kevin Jones, Nannette Smith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uces i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University College Worcester, Worcester, WR26AJ, U. K.)
  Abstract
  A modified version of Olweus Bully/Victim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on around 9000 Chinese and 1000 British childre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The Chinese children held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than the British children;(2)There were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Girls held much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than boys, an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held much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than childre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3)Children′s role in the bullying/victimiz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The non-involved children held the most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next came the victims and bully/victims, while the bullies held the most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bullying; (4)Children were more apt to show sympathy for the victims than the inclination to actually help the victims.
  Key words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ttitudes.
其他文献
去年11月以来,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从广东开始蔓延,后扩展到香港、北京和华北地区。我国政府为了抵御SARS的肆虐,紧急救治广大SARS患者,在控制传染源、保护民众免受感染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使SARS疫情在短期内基本得到了控制。在这场抗击SARS的斗争中,我国心理学界同其他有关学科领域一样,也积极行动起来并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期刊
摘要运用自尊量表和背景资料调查问卷对甘肃省两大戒毒所242例吸毒女性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与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无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因子对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有显著影响,认知、行为因子对其自尊评分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3)文化程度不高,无固定的经济收入,失恋或离婚等因素是吸毒或吸毒成瘾的重要关联因素。  关键词毒品,自尊,吸毒女性。
期刊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编制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和大学生使用的心理应激量表,并制订全国大学生常模。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的分析和对高等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与专家的访谈以及参考国外同类量表的条目等方式编写条目,通过两次预测筛选、修改并确定量表的项目;在全国采用分层随机采样方式选取182所普通高等学校54708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具有相当高的重测信度、内部
期刊
摘要该研究旨在发展适合我国大学生适应状况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CSAS),文章详细介绍了量表的编制过程和它的心理测量学指标。首先在访谈并借鉴国外已有适应量表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大学生适应的维度和项目。然后经过2次预试对维度和项目进行修改,得到一个包含7个维度共60个项目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采用分层按比例取样的方法抽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天津市五所高校中选取336名大学生和44名教师,对他们在SARS流行时期对SARS的危险性认知、恐惧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与SARS相关的事件的态度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大多数师生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2)少数高校师生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和忧虑。最后,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SARS,高校师生,心理和行为反应,天津市。  分类号B849:C91 
期刊
AbstractTwo lines of research on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re summarized. One line of research examines how adult readers identify compound words during reading. The other line of research deals with
期刊
摘要Markus认为不同的文化系统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将对应不同的自我结构:独立型自我和依赖型自我,而不同的自我结构可以解释预测个体在情绪、认知、动机等方面的差异。Markus等人的研究结果引人注目,同时也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和批判。该文系统综述了这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独立型自我,依赖型自我。  分类号B848    “自我”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1890年,詹姆斯
期刊
摘要该文在以认知和测量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代测验理论的指导下,针对项目刺激特征,对影响瑞文测验项目认知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取出图块繁简度、整体布局、变化维度和题序等4个因素,然后应用线性逻辑潜在特质模型(LLTM)对这四个因素进行了拟合检验,结果证明提取出的四个因素是有效的。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研究结果在智力测验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一代测验理论,认知难度因素,潜在特质模型。  分类号G449  
期刊
摘要采用自编的《3~8岁儿童自尊教师评定量表》,探讨了3~8岁儿童自尊发展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3~8岁儿童的自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4岁和7岁可能是儿童自尊发展的转折年龄;(2)3~8岁儿童自尊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关键词儿童,自尊,发展特点。  分类号B844.1    1问题的提出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评价
期刊
摘要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咨询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和讨论、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法,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制定了全国大学生常模,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的检测。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项目分析,信度,效度,实证效度,常模。  分类号B841.7    1问题提出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