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反转剧”频现慎用拇指话语权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2015年,“反转新闻”比以往演绎得格外频密、火爆。云南导游辱骂游客、成都女司机被打、上海小学生为老师撑伞等事件连续搅动着网络舆论场,网络舆论随着事件一波三折的发展一次次发生反转。
  多起“舆论反转剧”搅动舆论场
  2015年5月1日,一段“云南女导游嫌购物少骂游客”网络视频点燃网民怒火,女导游陈某成为众矢之的。可随着一系列真相的披露:该旅行团是低价团,每位游客行前仅缴了1元团费,合同上签的就是“旅游购物团”等约定的公布,公众慢慢发现:光把矛头对准陈某或有失偏颇。


  几乎同时,互联网舆论场更火爆的是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可谓舆情汹汹。事件最初,只有男司机打人视频流出,公众接收到的信息是“女司机卢某仅仅因为不小心别了一下车,就遭人暴打”。于是,出于对女司机“弱势”的怜悯,舆论一边倒地谴责男司机张某。但随后张某行车记录仪视频流出,视频显示卢某曾多次突然变道,威胁到了张某的行车安全。舆论转而指责女司机“活该”。2015年5月11日,女司机发布“致歉信”后,事件才逐步趋冷。
  若说以上两起事件,多少还有显著的“人为成分”,而接下来发生在上海的这件事则来得有点“莫名其妙”。一组小学生为老师撑伞的照片出现在微博。多张图片显示,在一群小学生外出游玩活动中,一名女教师自己扇扇子,但一名男生却始终为其撑伞。不少网民将之形容为“最霸气老师”,并批评女教师行为恶劣,缺乏师德师风,还有网民指责学生“溜须拍马”。近日, “学生打伞事件”更多细节被披露出来:老师只有三年教龄,平时和学生关系较亲密;孩子主动撑伞,自己没有拒绝;孩子并非班干部……不少网友开始后悔,并祈愿“但愿没有伤害孩子”。
  面对一条新爆出的新闻,许多网民开始都习惯性地把“声讨”矛头指向某一方,可当新闻事实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倾向也立刻随“剧情”的逆转而转向。这三起舆情风波如果只是按照“黑导游欺客”、“弱势女司机遭遇恶男暴打”、“女教师无德”的单线化舆情演绎,那舆论导向结果恐怕也会是止于对相关人士的狠批。事件真相的全程呈现后,网络言论前后矛盾的快速呈现,着实让许多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惊异,难道“见风使舵”是当下网络舆论场应有的常态?
  “舆论反转剧”带来的三个“思辨”
  一条微博评论,140字的上限,足够表达出我们的价值判断;一条朋友圈分享,也足够我们任性地倾泻出自己的好恶喜怒。一夜180度转弯的“舆情反转”,绝非是最近网络喧嚣酿出的偶然,“舆论反转”现象更是暴露了一系列固有问题。
  思辨一:有图/视频就等于真相吗?
  有句口头禅:无图无真相。相比较而言,有图有视频显然比纯文字描述更能直接、客观地呈现事件现场。但现实是,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传播的图文/视频,常常遭遇片面呈现的窘境。
  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舆情初期,微视频只是呈现了最后的暴力过程,之前女司机个人的危险行为完全被“忽略”,尽管部分网友质疑事情未必那么简单,但大部分网民显然被这一小段视频给误导了,很自然地对男司机恶语相向。而“最霸气女老师事件”中,网友晒出的数张“打伞”照片“无不力证着当事师生的溜须拍马和坦然承受”。但随着后续调查的深入,更多的事实和细节浮出水面,当初凭借“有图有真相”占领了舆论高地的网友,随后跌入尴尬的境地!而这也令人不得不反思:仅凭那些照片/视频就冒然对相关人口诛笔伐,是网民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表现吗?
  思辨二:“定网神针”为何失了定力?
  梳理这些“反转”案例,可看到原本可作为网络时代下舆论场“定网神针”的部分传统媒体,屡屡冒进,推波助澜。特别是在对信息传播要求更严苛的新媒体时代,一些媒体及其新媒体运营人员为“抢新闻”、“赚转发”,不加鉴别地用未经证实的社交媒体消息,在报道中竭尽煽情而缺失客观。
  成都某报官方微博以《太吓人,娇子立交发生暴力打人事件》为题,率先披露女司机卢某被打一事,网友纷纷转评。随后,有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对被打女司机卢某的采访报道。尽管报道及时地采访到当事人的声音,但打人司机的声音此时选择性地“被忽视”,客观上单方面放大了女司机卢某的“一面之词”。倘若张某的话语以及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能及早地挖掘传播,相信舆论场的反转也会来得更早。
  而在“手术室自拍事件”中,某电视台某栏目官方微博未经核实,第一时间便转发来自网友的消息,并配文字定性“本是严肃认真的手术,患者还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们却摆起POSE自拍”。在事件来龙去脉还未完全清晰的情况下,就用带有鲜明价值判断的方式报道新闻,与新闻专业规范相去甚远。
  不难发现,近年来媒体制造的“反转剧情”事件越来越多。“老外街头扶大妈遭讹1800元”,最终被证明是外籍男子无证驾驶并交通肇事;“儿童医院保温箱烤死新生儿”,最终证明女婴其实死于感染;湘潭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等,一些媒体过早传播碎片化消息以及过早“站队”,对舆论场的偏激情绪火上加油的负功效。一旦报道被证实与事实不符,往往就会产生“舆情反转”,让公众无所适从的同时,也消费着媒体的公信力。
  思辨三:我们的行为逻辑“合理”“合法”吗?
  在“给领导打伞”的“特权新闻”频见报端的语境下,一见“打伞”字眼,估计更多人首先会把老师“被打伞”与官员“被打伞”相提并论,很自然地想到学生是“被欺负了”。说到底,这是一种惯性思维定势。
  类似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某医院发生患者殴打护士事件,多数网民会自发站在患者一边;可一旦说患者是个公务员,舆情便可能立马反过来去同情护士了。此外,像搀扶老人被讹这样的事情,也常出现“舆论反转”现象,开始网民往往是以一个受害者的角色被带入,直到真相被完整披露出来,才被迫放下道德大棒。在网络社会中,公众的情绪很容易被变换的标签牵着鼻子走。   2015年5月6日,成都女司机卢某的身份证、以往违章记录,甚至宾馆住房记录等个人信息被网民“人肉搜索”后,在网上公开“晾晒”。云南女导游、上海女老师也都遭遇不同程度的“人肉搜索”,这给相关人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打人者被拍手点赞 “怎么不打死她”;帮老师打伞的孩子被辱骂为“谄媚拍马”……对此,有媒体甚至发出“警惕‘羞辱文化’在互联网上狂欢”的呼声。
  近年,热点事件引起舆论关注的同时,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甚至为了一时情绪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当事人面对镜头泣不成声,其家人表示抗议,要诉诸法律,却引来网友更多批评。究竟是什么让“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公共信息与公民隐私侵犯之间到底有多远的隔离带?或许正如媒体反思所质问的:网语如刀,假如下一个受害者是你我,该怎么办?
  点评
  1.公众素养:发言其实可以不那么急切
  古人云:“事不亲眼目睹,不能妄断其有无。”一起事件,在它刚被曝光时往往可能只是一部分真相,并不能完整呈现整个事情的原貌,对网民而言,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明辨是非,少一些人云亦云,学会冷静分析,搜一搜新闻消息的来源是否权威,理一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逻辑是否清晰完整,尤其是双方当事人的说法是不是都具备。练就一双能穿透“信息雾霾”慧眼的同时,不妨给事实的全呈现更多时间与耐心。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在事实未厘清前,预设立场的思维不可取。不妨秉持一颗公正之心,摘下有色眼镜,当一回理性的看官,万不可站在道德的高地发动各种疯狂的人身攻击,不自觉地沦为网络的施暴者和盲从者。“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网络社会的基本准则。
  2.媒体操守:败也媒体、成也媒体
  新闻框架理论认为,媒体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以特定的视角和手段,有选择地将“现实”重新建构。有评论表示说,媒体就像一个大导演,第一天公布一段视频或图片,于是民意向左;接着,媒体马上跟进,采访当事人,披露更多细节,于是民意反转向右。在网络时代,主流媒体一方面要适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革命的现实,积极融入网络,构建多元化的主流舆论传播平台;另一方面需要从“新闻反转的阵痛中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迎合自媒体的传播属性。尤其在新媒体信息“把关”上,进一步提高信息审核力度,同时提高编辑记者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活力和张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很多新闻刚发生时,真相并不会“一揽子”全部呈现,需要媒体及时跟进,以专业精神抽丝剥茧,厘清线索链条,不断挖掘与平衡多元化声音,揭示真相,提高公信力。这才是媒体在推动事件真相中所应起的正向作用。
  3.信息对冲:透明公开仍是舆论场最好清醒剂
  大众话语权的回归使舆论场呈现“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状态,各种夹杂着情绪和利益诉求的言论在网络上泛滥,加上网络推手与网络水军的兴风作浪,各种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在移动网络舆论场溢散,也催使热点事件的舆情反转几率上升。互联网离不开信息权威,公众的过度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晓权的缺失,陷入到碎片化的信息洪流的不确定中。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定心丸,要想保证移动舆论场的良性发展,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舆论环境,在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同时,更有必要对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公开作进一步的释放,以真相公开推动网络“最大公约数”,以互动交流拆除网民的“心理隔膜”,真正实现舆论场的“同频共振”。
  诚然,什么事情都得两面看。“舆论反转”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真相最终还是会全部呈现,社会舆论也能根据事实及时“纠偏”,侧面佐证网络舆论场依旧有自我净化的能力。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理性、文明的网络社会,这不仅仅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理性地使用“拇指话语权”,减少“神反转”出现的几率,是所有人都该努力的。
  (郑国辉荐自人民在线)
  责编:高冗
其他文献
古人言“养生贵在养神”,经常排除杂念、静养心神、闭目休息,是一种调养精神的简便方法。闭目养神能养阴去燥,特别是饭后闭目20分钟,可护肝消食。  饭后,身體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此时行走、运动,就会有一部分血液流向手足,肝脏则会出现供血量不足的情况,影响其正常的新陈代谢。  饭后闭目静坐20分钟,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脏,供给肝细胞氧和营养成分。患有肝病的人,饭后更应该闭目
期刊
在从事临终关怀工作时,我从一个年轻人身上学到了一种有效地培养快乐感的工具。  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时,他交给我几张纸。他说:“我死后,请把这个交给我的爸爸和妈妈。这里列出了所有我们在一起开心和大笑的事。比如那次爸爸开车送我们参加化装舞会,我们全都打扮成一块块的水果。爸爸因为超速被迫在路边停下,执勤的女警察看看车里,笑着问:‘你们这是去哪里?到水果色拉店吗?’她没给我们开罚单,而是说:‘走慢一点
期刊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学科研究的重要使命,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是我们追寻的目标,然而新常态是我国经济正处在的历史时期,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复存在,第二产业发展略显疲态,第三产业中金融行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越来越大。这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一些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和能源消费均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另一些研究认为经济的倒退应该归咎于金融发展和能源消费,其中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也经常被忽视。那么我国能源消费能否为经济增长做出正向贡献,金融发展又能否对这种正向影响尽一份力,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是怎
王冕,元代画家,以画梅竹著称。有一次,他画了一幅梅花并题诗于上: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中,王冕兴寄遥深,以梅花自比,不将颜色媚时人,表达了自己耿介自守、蔑视利禄的秉性风骨。  王冕虽有通儒之才,但难能进入仕途。于是,他带着妻儿隐居山清水秀的浙江诸暨乡村,在那里,栽种了上千株梅树,将自己的书室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梅叟”。“青山隐隐带江流
期刊
肠道功能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对便秘这件事来说,预防永远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的旅途都不孤单,至少有肠道里的一百万亿个小伙伴陪你。这些微生物共同组成了肠道菌群,不光影响着你的胖瘦、饮食偏好和免疫功能,而且决定了你直肠的产出分量。对于许多人来说,出行就意味着产量下降甚至停产——根据一项估计,超过40%的人在外旅行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  “我们是受习惯支配的生物,肠道运动也不例外。”克利夫兰诊所
期刊
近日,身着丝袜和羽绒服的歌手唐安琪因为使用打火机时不慎引火上身,导致严重烧伤。虽然起火原因尚未确认,但网友对衣物致燃的讨论却此起彼伏。  化纤材质最易燃  在衣服中,丝袜是相对容易着火的。丝袜的材质主要是锦纶或聚酯纤维,属于化学纤维(俗称“化纤”),其为易燃品,而且有两大特性,首先,燃烧速度快。当我们穿着丝袜时,皮肤中的油脂会渗入到丝袜纤维中,给燃烧提供便利。其次,化纤遇热后会迅速熔融,熔融物温度
期刊
前不久回台湾,我意外闯入了一间气氛奇特的咖啡店,落地窗上印着有点褪色的、大大的“咖啡、饮料、简餐”,木门一推,昏黄的灯光,室内摆设稍显凌乱,之所以气氛奇特,是因为就在我进门的那一刻,所有的客人同时转头盯着我打量,我吓了一跳,没有一个年轻人,都是中老年人。  头发已经半秃斑白,穿着白衬衫西装裤的老板一句“坐”,连“请”都没有,就低下头继续做他的手冲咖啡,古旧雕花的木头吧台上摆着几个虹吸壶,正点着酒精
期刊
近来舆论空间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叫“反转新闻”。面对一条新闻,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往往转换只在瞬间,让很多人猝不及防眼花缭乱。  比如近来厦大校长被本校一副教授炮轰“食堂耍特权”:教工食堂在饭点常常无好菜可吃,而校长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出丰盛菜肴。借此批评校长身上的官气和学校的行政化。因为是教师批评校长,而且批评的是舆论深恶痛绝的
期刊
10多年间,喷泉已经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不断刷新喷射高度记录的喷泉,屡屡成为新闻主角。如今,喷泉再次成为新闻主角。这一次,因为闲置或拆除。  领导喜欢什么  从2003年进入这个行当起,李艳环的生意就一直不错,总有一些人找上门,请他的团队去施工建设,也正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红火,他才进入这一行的。  10多年中,他公司建设的喷泉遍布全国各地。如果在地图上用红点标出这些喷泉项目,“东部省
期刊
“茶叶蛋”有多火?连维基百科全书都收录了相关词条:指的是对台湾综艺节目和谈话性节目对大陆社会现状的讨论,其中包含台湾人对大陆经济、社会、地域习惯和消费水平等各方面的夸张评论,是对以上种种言论的统称。  这期节目当年即被大陆网友截图上传,但如今老话题被再提,所引发的热议和反响都远远超过当年。“《虫虫危机》被翻译成  《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蚂蚁革命史》”  两岸关系冰封逾一甲子,即使“三通”开放已经多年,
期刊